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济郑高铁争取上半年开建 济南将构建东部“济莱智造走廊”,打造全域济南

2019-01-28 来源:轨道交通网
本文摘要:济莱如何融合发展?济莱、济郑高铁建设情况如何?黄河滩区迁建进展如何?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何时完成?2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济南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张曰良。
 
  济莱如何融合发展?济莱、济郑高铁建设情况如何?黄河滩区迁建进展如何?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何时完成?2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济南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张曰良。
 
  济莱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
 
  目前,济南市发改委正在积极谋划莱芜、钢城“两区”发展定位,推动济莱产业、功能无缝衔接。产业发展方面,将“两区”定位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南翼”,与沿黄片区一起构建先行区“两翼发展”战略格局。城市功能方面,将定位为省会副中心,加大要素资源对“两区”倾斜配置。
 
  张曰良表示,围绕以上功能定位,济南将实施“四个一体打造”。一是一体打造智造济南。重点是依托济南高新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莱芜高新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对精品钢、装配式建筑等传统制造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构建东部“济莱智造走廊”。
 
  二是一体打造文旅济南。对南部山区和莱芜北部山区实施统一规划开发、建设,与泰山景区协同发展,围绕雪野湖打造生态体闲经济区。
 
  三是一体打造康养济南。发挥“两区”生态环境优势,鼓励省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开办分支机构,提升康养基础设施。
 
  四是一体打造全域济南。加快济莱高铁建设,争取将莱临高铁纳入全省铁路网规划建设,提升济南铁路枢纽功能。健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统筹提高城市承载服务能力。
 
  “目前,市发改委正在重点推进济莱高铁项目前期工作,打造两地互联互通的主干道。”张曰良介绍,按照初步设计方案,济莱高铁将连接济南东站和钢城区钢城站,按照350公里/小时设计。2017年8月省发改委批复了项目可研报告,同年12月先期控制性工程林家隧道开工建设。目前,正在组建项目公司,下一步需要尽快完成初步设计批复,以便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两地通勤时间有望缩短到20多分钟。”
 
  同时,济南市发改委还在争取将莱临高铁纳入全省铁路网规划建设。
 
  规划26条跨黄通道
 
  济郑高铁山东段线路方案已正式确定,经长清区后分别引入济南站和济南西站。目前正在铁路总公司内部履行会签程序,计划2月报国家发改委批复,争取上半年开工建设。
 
  济滨高铁预可研已编制完成,线路自济南东站引出,经济南机场、济阳区、商河县、惠民县引入滨州站,远期与规划的京沪二通道相连,力争年内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济济高铁已纳入山东省综合交通体系中长期规划,初步计划自济郑高铁长清站向南出线,经平阴、东平、汶上接入鲁南高铁济宁北站,计划今年结合环渤海山东半岛城市群体轨道交通网规划修编纳入到全省铁路网规划中,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这条高铁将终结平阴县不通铁路的历史,还能够打通济南向西南方向的第二通道。”张曰良说。
 
  据介绍,济南市目前规划26条跨黄通道,目前在建的有“两桥一隧一高速”,充分考虑到轨道交通跨河需求,均采取了公轨合建模式。未来跨河通道的建设,“要综合考虑黄河防洪的要求、桥位资源的稀缺性、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衔接”。宜桥则桥、宜隧则隧,适度增加穿黄隧道的建设密度。
 
  用莱芜余热给百姓增暖
 
  余热利用将形成多赢局面。莱芜区、钢城区现有三个钢铁厂和两个电厂,余热资源丰富,适合补充市内其他区县热源需求。“而市里其他区县也面临着节能降耗和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工作压力,用好余热,能够加快实现无煤化的热源保障。”张曰良介绍,针对全市的热源缺口问题,济南市曾一度计划引入省内其他城市的热源,“根据区划调整的新形势,最终决定优先利用莱芜区、钢城区的资源,探索本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合,同时也能为两个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根据初步测算,两个区的余热资源能在充分保障当地供热需求的情况下,对外输送,形成较好的经济效益。
 
  东站片区66家企业搬迁
 
  位于历城区新东站片区内的东部老工业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是济南市传统产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2018年,济南推动搬迁关停了10家工业企业,目前累计完成66家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累计腾退工业用地1.3万亩、集体建设用地2650亩。
 
  新东站片区内商业综合体已开业,物流和环保产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依托济钢工业遗迹,谋划发展文创产业。通过去产能,实现燃煤减量406万吨,淘汏落后产能430万吨。
 
  张曰良说,一方面济南将加快“腾笼换鸟”,2019年将继续推进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和关停腾退。简化搬迁项目审批手续,优先落实外迁企业新建园区土地指标,推进盛源化肥原厂区开发和新项目落地,协助济钢加快环保新材料产业园和“四新”产业园建设,加快新产能填充。
 
  另一方面,加快“净笼迎鸟”,督导污染企业拆除设施,开展土壤详査和修复治理,协调推进济钢主厂区土地熟化,力争6月底前完成济钢主厂区土地移交。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济郑高铁争取上半年开建

轨道交通网

 
  济莱如何融合发展?济莱、济郑高铁建设情况如何?黄河滩区迁建进展如何?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何时完成?2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济南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张曰良。
 
  济莱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
 
  目前,济南市发改委正在积极谋划莱芜、钢城“两区”发展定位,推动济莱产业、功能无缝衔接。产业发展方面,将“两区”定位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南翼”,与沿黄片区一起构建先行区“两翼发展”战略格局。城市功能方面,将定位为省会副中心,加大要素资源对“两区”倾斜配置。
 
  张曰良表示,围绕以上功能定位,济南将实施“四个一体打造”。一是一体打造智造济南。重点是依托济南高新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莱芜高新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对精品钢、装配式建筑等传统制造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构建东部“济莱智造走廊”。
 
  二是一体打造文旅济南。对南部山区和莱芜北部山区实施统一规划开发、建设,与泰山景区协同发展,围绕雪野湖打造生态体闲经济区。
 
  三是一体打造康养济南。发挥“两区”生态环境优势,鼓励省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开办分支机构,提升康养基础设施。
 
  四是一体打造全域济南。加快济莱高铁建设,争取将莱临高铁纳入全省铁路网规划建设,提升济南铁路枢纽功能。健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统筹提高城市承载服务能力。
 
  “目前,市发改委正在重点推进济莱高铁项目前期工作,打造两地互联互通的主干道。”张曰良介绍,按照初步设计方案,济莱高铁将连接济南东站和钢城区钢城站,按照350公里/小时设计。2017年8月省发改委批复了项目可研报告,同年12月先期控制性工程林家隧道开工建设。目前,正在组建项目公司,下一步需要尽快完成初步设计批复,以便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两地通勤时间有望缩短到20多分钟。”
 
  同时,济南市发改委还在争取将莱临高铁纳入全省铁路网规划建设。
 
  规划26条跨黄通道
 
  济郑高铁山东段线路方案已正式确定,经长清区后分别引入济南站和济南西站。目前正在铁路总公司内部履行会签程序,计划2月报国家发改委批复,争取上半年开工建设。
 
  济滨高铁预可研已编制完成,线路自济南东站引出,经济南机场、济阳区、商河县、惠民县引入滨州站,远期与规划的京沪二通道相连,力争年内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济济高铁已纳入山东省综合交通体系中长期规划,初步计划自济郑高铁长清站向南出线,经平阴、东平、汶上接入鲁南高铁济宁北站,计划今年结合环渤海山东半岛城市群体轨道交通网规划修编纳入到全省铁路网规划中,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这条高铁将终结平阴县不通铁路的历史,还能够打通济南向西南方向的第二通道。”张曰良说。
 
  据介绍,济南市目前规划26条跨黄通道,目前在建的有“两桥一隧一高速”,充分考虑到轨道交通跨河需求,均采取了公轨合建模式。未来跨河通道的建设,“要综合考虑黄河防洪的要求、桥位资源的稀缺性、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衔接”。宜桥则桥、宜隧则隧,适度增加穿黄隧道的建设密度。
 
  用莱芜余热给百姓增暖
 
  余热利用将形成多赢局面。莱芜区、钢城区现有三个钢铁厂和两个电厂,余热资源丰富,适合补充市内其他区县热源需求。“而市里其他区县也面临着节能降耗和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工作压力,用好余热,能够加快实现无煤化的热源保障。”张曰良介绍,针对全市的热源缺口问题,济南市曾一度计划引入省内其他城市的热源,“根据区划调整的新形势,最终决定优先利用莱芜区、钢城区的资源,探索本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合,同时也能为两个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根据初步测算,两个区的余热资源能在充分保障当地供热需求的情况下,对外输送,形成较好的经济效益。
 
  东站片区66家企业搬迁
 
  位于历城区新东站片区内的东部老工业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是济南市传统产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2018年,济南推动搬迁关停了10家工业企业,目前累计完成66家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累计腾退工业用地1.3万亩、集体建设用地2650亩。
 
  新东站片区内商业综合体已开业,物流和环保产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依托济钢工业遗迹,谋划发展文创产业。通过去产能,实现燃煤减量406万吨,淘汏落后产能430万吨。
 
  张曰良说,一方面济南将加快“腾笼换鸟”,2019年将继续推进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和关停腾退。简化搬迁项目审批手续,优先落实外迁企业新建园区土地指标,推进盛源化肥原厂区开发和新项目落地,协助济钢加快环保新材料产业园和“四新”产业园建设,加快新产能填充。
 
  另一方面,加快“净笼迎鸟”,督导污染企业拆除设施,开展土壤详査和修复治理,协调推进济钢主厂区土地熟化,力争6月底前完成济钢主厂区土地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