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实现全线轨道贯通

2020-06-22 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摘要:6月19日上午,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15号线顾村公园站至桂林路站范围轨道工程最后一个钢轨接头焊接完成,工人师傅正在用打磨机完成最后一个焊缝的打磨。
 
  6月19日上午,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15号线顾村公园站至桂林路站范围轨道工程最后一个钢轨接头焊接完成,工人师傅正在用打磨机完成最后一个焊缝的打磨。

 
  在6月6日,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15号线紫竹高新区站至桂林路站范围正线最后一对钢轨已经焊接完成,两家轨道施工单位在桂林路站“完美会师”,标志着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实现了全线轨道贯通,距离年底建成目标更近一步。
 
  已与8条轨交线实现换乘
 
  作为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向线路,15号线被称为轨道交通路网的西部走廊。它全长42.3公里,起自城市西北部的宝山顾村公园站,途经宝山、普陀、长宁、徐汇、闵行等5个行政区,止于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在全线30座车站中,已有7座车站可与8条“兄弟”轨交线实现换乘。比如,顾村公园站可与7号线换乘;上海西站站可与11号线换乘;铜川路站可与14号线换乘;大渡河路站可与13号线换乘;桂林路站可与9号线换乘;桂林公园站可与12号线换乘;上海南站站可与1、3号线换乘。
 
  作为南北向切向线,它汇集、转换、沿线径向线客流,均衡网络客流。加强内外环线之间的轨交服务,带动沿线西站地区、长风商务区、南站地区、紫竹科技园等区域发展。完善西站、南站综合枢纽的交通配套,提升公交能级。
 
  全国首座无柱拱形预制顶板车站
 
  在上海,你见过拱形顶板的车站吗?15号线建成后,吴中路站将作为上海首座无柱大跨度拱形顶板车站与市民见面。
 
  “依照常规的设计,吴中路站采取上海地铁站普遍使用的平板结构。”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文艳介绍,“考虑到顶板上方两侧有较深的管线埋设,顶板覆土较厚,经过巧妙空间曲线拟合,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基础上,决定代之以车站空间更通透、结构受力合理的拱形全无柱结构。”
 
  上海属于软土地区,新结构为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拱受垂直力后拱座会朝两边变形,也就是说,侧墙会产生一定水平位移。”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者们将拱形顶板所受力转移到车站中楼板上,恰好与之所受部分土压力相平衡。
 
  建设过程中,上海建工机施集团建设者采用“预制+现浇叠合”拱形结构施工工艺进行大跨度无柱拱形顶板的施工。该工艺为国内首创,有利于地铁车站站厅层实现无柱大空间,不仅大幅减少现场支模的繁重工作量,同时可节省约50%的施工时间,优化工艺流程,释放施工空间,便于现场管理。
 
  这项新工艺还最大程度解决了中心城区工地施工场地狭小和大型预制构件运输难的问题,有望成为今后中心城区地铁施工的高效解决方案。
 
  “大跨度无柱拱形顶板设计,将有效提升站厅层的空间感,为乘客带来更为舒适的体验。”15号线项目公司副总经理王振辉介绍,车站的设计与装饰,也将被赋予更大的发挥空间。
 
  全国首条开通即实现全自动驾驶线路
 
  从造型设计上来看,15号线列车颇具现代气息。外观圆润饱满、简洁时尚,富有未来科技感。腰带及车头椭圆形采用金属质感贴膜,车身分色流畅动感、灵动活泼。环形氛围灯搭配其独特的挡风板造型,辅以金色玻璃钢座椅,令整个客室看起来宽敞明亮,和谐大气。
 
  外表时尚,内里充满“智慧”。“15号线将是全国首条一次性开通最高等级全自动驾驶运营里程最长的大运量轨道交通线路。”
 
  王振辉介绍,列车上搭载了车辆智能运维系统,可将车辆的运营状态实时传输至运维平台,辅以全自动驾驶列车的各项先进科技,得到更准确、更全面的车辆数据,使列车能够“知观察、善记录、勤思考”,打通管理方到维护方的次元壁,进一步提升线路的维护效率及运营质量,打造城轨列车智能运维新模式。
 
  此外,15号线新型列车还应用了障碍物探测功能、脱轨检测功能和弓网检测系统等功能,使得列车的自我检测能力有了革新式的提高。列车可以在正线运行时自动判断线路环境和故障,为乘客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实现全线轨道贯通

上观新闻

 
  6月19日上午,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15号线顾村公园站至桂林路站范围轨道工程最后一个钢轨接头焊接完成,工人师傅正在用打磨机完成最后一个焊缝的打磨。

 
  在6月6日,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15号线紫竹高新区站至桂林路站范围正线最后一对钢轨已经焊接完成,两家轨道施工单位在桂林路站“完美会师”,标志着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实现了全线轨道贯通,距离年底建成目标更近一步。
 
  已与8条轨交线实现换乘
 
  作为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向线路,15号线被称为轨道交通路网的西部走廊。它全长42.3公里,起自城市西北部的宝山顾村公园站,途经宝山、普陀、长宁、徐汇、闵行等5个行政区,止于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在全线30座车站中,已有7座车站可与8条“兄弟”轨交线实现换乘。比如,顾村公园站可与7号线换乘;上海西站站可与11号线换乘;铜川路站可与14号线换乘;大渡河路站可与13号线换乘;桂林路站可与9号线换乘;桂林公园站可与12号线换乘;上海南站站可与1、3号线换乘。
 
  作为南北向切向线,它汇集、转换、沿线径向线客流,均衡网络客流。加强内外环线之间的轨交服务,带动沿线西站地区、长风商务区、南站地区、紫竹科技园等区域发展。完善西站、南站综合枢纽的交通配套,提升公交能级。
 
  全国首座无柱拱形预制顶板车站
 
  在上海,你见过拱形顶板的车站吗?15号线建成后,吴中路站将作为上海首座无柱大跨度拱形顶板车站与市民见面。
 
  “依照常规的设计,吴中路站采取上海地铁站普遍使用的平板结构。”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文艳介绍,“考虑到顶板上方两侧有较深的管线埋设,顶板覆土较厚,经过巧妙空间曲线拟合,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基础上,决定代之以车站空间更通透、结构受力合理的拱形全无柱结构。”
 
  上海属于软土地区,新结构为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拱受垂直力后拱座会朝两边变形,也就是说,侧墙会产生一定水平位移。”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者们将拱形顶板所受力转移到车站中楼板上,恰好与之所受部分土压力相平衡。
 
  建设过程中,上海建工机施集团建设者采用“预制+现浇叠合”拱形结构施工工艺进行大跨度无柱拱形顶板的施工。该工艺为国内首创,有利于地铁车站站厅层实现无柱大空间,不仅大幅减少现场支模的繁重工作量,同时可节省约50%的施工时间,优化工艺流程,释放施工空间,便于现场管理。
 
  这项新工艺还最大程度解决了中心城区工地施工场地狭小和大型预制构件运输难的问题,有望成为今后中心城区地铁施工的高效解决方案。
 
  “大跨度无柱拱形顶板设计,将有效提升站厅层的空间感,为乘客带来更为舒适的体验。”15号线项目公司副总经理王振辉介绍,车站的设计与装饰,也将被赋予更大的发挥空间。
 
  全国首条开通即实现全自动驾驶线路
 
  从造型设计上来看,15号线列车颇具现代气息。外观圆润饱满、简洁时尚,富有未来科技感。腰带及车头椭圆形采用金属质感贴膜,车身分色流畅动感、灵动活泼。环形氛围灯搭配其独特的挡风板造型,辅以金色玻璃钢座椅,令整个客室看起来宽敞明亮,和谐大气。
 
  外表时尚,内里充满“智慧”。“15号线将是全国首条一次性开通最高等级全自动驾驶运营里程最长的大运量轨道交通线路。”
 
  王振辉介绍,列车上搭载了车辆智能运维系统,可将车辆的运营状态实时传输至运维平台,辅以全自动驾驶列车的各项先进科技,得到更准确、更全面的车辆数据,使列车能够“知观察、善记录、勤思考”,打通管理方到维护方的次元壁,进一步提升线路的维护效率及运营质量,打造城轨列车智能运维新模式。
 
  此外,15号线新型列车还应用了障碍物探测功能、脱轨检测功能和弓网检测系统等功能,使得列车的自我检测能力有了革新式的提高。列车可以在正线运行时自动判断线路环境和故障,为乘客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