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链动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 引领湖南制造走向世界

2020-11-25 来源:红网时刻
本文摘要:株洲是“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历经60年专业化发展,特别是“株洲·中国动力谷”建设加速推进以来,轨道交通产业成为株洲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湖南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编者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湖南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选取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一条产业链、一名省领导、一套工作机制”,提高创新水平、推进集聚发展、实施精准招商,各地也以产业链为重要抓手,以重点企业为核心,向上下游延伸,为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打下了坚实基础。红网·时刻新闻特别推出【“链动”】系列报道,一览湖南重点新兴优势产业链的澎湃活力和非凡潜力。
 
  株洲是“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历经60年专业化发展,特别是“株洲·中国动力谷”建设加速推进以来,轨道交通产业成为株洲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湖南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在株洲市内集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以“国家轨道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轨道交通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建设为推动,株洲市进一步完善了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形成了以电力机车、铁路货车、城轨车辆、动车组等整车制造为主体,以核心部件、关键系统、铁路工程机械、运营维保系统等为重点的集约型产业体系,具备了为全球轨道交通用户提供全寿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轨道交通产业成为株洲规模最大、配套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第一支柱产业。
 
  以产业链思维发挥基础优势
 
  2020年5月9日,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推进大会在株洲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召开,探索产业链创新链互动发展新模式。
 
  会上,株洲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链长办公室、株洲市轨道交通产业协会、株洲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企业联合委员会先后挂牌。这也意味着,在新冠疫情倒逼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关键时刻,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生产研发基地株洲,正在以链长制、产业协会、企业联合党委“三方发力、三线作战”的创新模式,加速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株洲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链长办公室授牌。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株洲的三大动力产业之一,也是湖南重点打造的三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之一,更是代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势在必行。”株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认为,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必须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从2019年开始,株洲市以链长制为抓手,由市委书记担任链长,担任副链长的既有“政府力量”代表、“市场力量”代表,也有“科研力量”代表,政、企、校三方协同发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兵团作战”,积极主动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发展产业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产业链重大工作,协调解决矛盾问题,不断优化产业生态。
 
  经过80多年的发展,株洲已集聚了301家轨道交通产业企业,形成了全球相对最完备的集轨道交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营运维保、物流配套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拥有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110个创新平台。2015年株洲轨道交通产业规模突破千亿,是全国唯一的轨道交通装备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如今,株洲轨道交通产品出口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全球市场占有率27%,位居全球第一,城轨车辆国内市场占有率30%,动车组、机车车辆电传动系统等多个产品产销量均为全国第一。
 
  企业挑起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大梁
 
  弯道超车,必须脚踏实地。近年来,按照“打造产业链、提升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总体思路,株洲市在三大动力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等领域纵深推进,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创新型经济发展新格局。依托高新区等全市优质创新资源,紧密对接国省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先行先试,全力支持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面对疫情冲击,株洲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和战略制高点,一批战略性产业相继壮大,赢得发展先机。凭借核心技术,大批株企在两个市场“斩旌夺旗”,在逆境中强势崛起。
 
  国产首艘装载“中国芯”的近海豪华游轮“大湾区一号”在深圳成功交付,自主研制的自动捣固系统顺利完成首套装车——继高铁、地铁列车之后,中车株洲所的核心系统和部件,又在新领域得到了应用。
 
  发布6款环卫车型,装备了5G技术的无人驾驶环卫车“上岗”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中心大剧院——中车电动、纽恩驰等企业业务范围、市场空间进一步延展。
 
  中车株洲所研制的地铁牵引变流器。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株洲市依托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航发集团等龙头企业,切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城市轨道交通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系统开发、功率半导体器件、先进硬质合金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全面促进优势产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株洲市持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产品创新项目,聚焦解决“卡脖子”环节,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融入创新基因。依托技术创新,还推动产业加速迈上价值链中高端,凝聚最大力量顶风行船、抢占制高点。一个个创新驱动的“强磁场”在株洲聚合,上半年,株洲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016.3亿元,增长8.4%;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7.2亿元,增长8.2%,增幅排名全省第一。
 
  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而技术创新,则带来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从内到外,从“量变”到“质变”,不断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株洲“高速列车”,正向着“世界级现代轨道交通城、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城、中国动力产业自主创新中心”加速迈进。
 
  通过不断地增强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在株洲这片沃土上,创新之花必将更加繁盛,创新之果必将更加丰硕。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链动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 引领湖南制造走向世界

红网时刻

  编者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湖南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选取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一条产业链、一名省领导、一套工作机制”,提高创新水平、推进集聚发展、实施精准招商,各地也以产业链为重要抓手,以重点企业为核心,向上下游延伸,为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打下了坚实基础。红网·时刻新闻特别推出【“链动”】系列报道,一览湖南重点新兴优势产业链的澎湃活力和非凡潜力。

 
  株洲是“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历经60年专业化发展,特别是“株洲·中国动力谷”建设加速推进以来,轨道交通产业成为株洲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湖南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在株洲市内集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以“国家轨道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轨道交通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建设为推动,株洲市进一步完善了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形成了以电力机车、铁路货车、城轨车辆、动车组等整车制造为主体,以核心部件、关键系统、铁路工程机械、运营维保系统等为重点的集约型产业体系,具备了为全球轨道交通用户提供全寿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轨道交通产业成为株洲规模最大、配套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第一支柱产业。
 
  以产业链思维发挥基础优势
 
  2020年5月9日,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推进大会在株洲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召开,探索产业链创新链互动发展新模式。
 
  会上,株洲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链长办公室、株洲市轨道交通产业协会、株洲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企业联合委员会先后挂牌。这也意味着,在新冠疫情倒逼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关键时刻,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生产研发基地株洲,正在以链长制、产业协会、企业联合党委“三方发力、三线作战”的创新模式,加速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株洲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链长办公室授牌。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株洲的三大动力产业之一,也是湖南重点打造的三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之一,更是代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势在必行。”株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认为,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必须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从2019年开始,株洲市以链长制为抓手,由市委书记担任链长,担任副链长的既有“政府力量”代表、“市场力量”代表,也有“科研力量”代表,政、企、校三方协同发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兵团作战”,积极主动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发展产业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产业链重大工作,协调解决矛盾问题,不断优化产业生态。
 
  经过80多年的发展,株洲已集聚了301家轨道交通产业企业,形成了全球相对最完备的集轨道交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营运维保、物流配套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拥有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110个创新平台。2015年株洲轨道交通产业规模突破千亿,是全国唯一的轨道交通装备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如今,株洲轨道交通产品出口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全球市场占有率27%,位居全球第一,城轨车辆国内市场占有率30%,动车组、机车车辆电传动系统等多个产品产销量均为全国第一。
 
  企业挑起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大梁
 
  弯道超车,必须脚踏实地。近年来,按照“打造产业链、提升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总体思路,株洲市在三大动力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等领域纵深推进,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创新型经济发展新格局。依托高新区等全市优质创新资源,紧密对接国省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先行先试,全力支持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面对疫情冲击,株洲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和战略制高点,一批战略性产业相继壮大,赢得发展先机。凭借核心技术,大批株企在两个市场“斩旌夺旗”,在逆境中强势崛起。
 
  国产首艘装载“中国芯”的近海豪华游轮“大湾区一号”在深圳成功交付,自主研制的自动捣固系统顺利完成首套装车——继高铁、地铁列车之后,中车株洲所的核心系统和部件,又在新领域得到了应用。
 
  发布6款环卫车型,装备了5G技术的无人驾驶环卫车“上岗”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中心大剧院——中车电动、纽恩驰等企业业务范围、市场空间进一步延展。
 
  中车株洲所研制的地铁牵引变流器。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株洲市依托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航发集团等龙头企业,切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城市轨道交通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系统开发、功率半导体器件、先进硬质合金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全面促进优势产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株洲市持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产品创新项目,聚焦解决“卡脖子”环节,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融入创新基因。依托技术创新,还推动产业加速迈上价值链中高端,凝聚最大力量顶风行船、抢占制高点。一个个创新驱动的“强磁场”在株洲聚合,上半年,株洲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016.3亿元,增长8.4%;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7.2亿元,增长8.2%,增幅排名全省第一。
 
  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而技术创新,则带来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从内到外,从“量变”到“质变”,不断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株洲“高速列车”,正向着“世界级现代轨道交通城、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城、中国动力产业自主创新中心”加速迈进。
 
  通过不断地增强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在株洲这片沃土上,创新之花必将更加繁盛,创新之果必将更加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