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十项任务助力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06-08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本文摘要:近日,上海市将出台《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综合交通规划》)。
  近日,上海市将出台《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综合交通规划》)。6月8日(周二)上午10:00,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邀请张为副市长,及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城投集团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出席,介绍《综合交通规划》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张为副市长介绍为实现《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十项主要任务。
 
  第一,巩固和提升国际海空枢纽能级。海港方面,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4700万标准箱(TEU)以上,水水中转比例52%以上,国际航运枢纽港服务品质世界领先,联通、绿色、智能的现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具体举措包括:一要进一步提升港口设施能力;二要打造高效畅达的集疏运体系,特别是要持续推进“一环十射”高等级航道建设,形成“连接苏浙、对接海港”的格局;三要建设国际一流邮轮港;四要健全水上安全保障体系等。空港方面,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3亿人次以上、货邮年吞吐量达到410万吨以上,均保持世界前列,初步形成上海多机场体系,枢纽运量规模、网络品质、中转功能等进一步提升,机场集疏运更加融合高效,服务质量排名保持行业前列。具体举措包括:一要推进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枢纽设施;二要加快建设机场联络线、21号线、两港快线等多层次轨道交通,打造高效便捷的机场集疏运体系;三要建立高效现代的航空快递物流体系,巩固航空货运枢纽地位。
 
  第二,加快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铁路对外通道方面,加快构建“五向十二线”干线铁路通道布局,实现上海中心城60分钟可达毗邻城市,主要枢纽120分钟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具体举措包括:一要基本建成沪苏湖铁路、沪杭客专上海南联络线,加快建设沪通铁路二期等项目,推进沿江高铁、沪乍杭铁路建设;二要推进嘉闵线北延伸等规划建设;三要完善铁路客运枢纽布局和货运体系。轨道交通方面,2025年,全市轨道交通市区线和市域(郊)铁路运营总里程达960公里,保持全国前列;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600米半径范围内常住人口、就业岗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55%、61%以上。具体举措包括:一要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第三期调整项目的规划建设;二要有序推进第四期建设规划;三要建立站点综合开发机制,实施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
 
  第三,全方位提升客运、货运服务品质。客运服务方面,继续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不含步行)达45%以上,公交专用道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保持在16-18公里/小时。具体举措包括:一要进一步增强超大城市公共客运承载能力和服务效能,推进“20+8+X”骨干公交通道建设,完善中运量及多层次的地面公交系统,形成骨干线、区域线、接驳线三级线网;二要注重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和衔接,加强应急协同和处置能力建设;三要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引导新兴业态健康发展。货运服务方面,2025年,形成与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与市民生活和商贸物流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稳定、绿色低碳、经济高效的货运服务体系。具体举措包括:一要推动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健康有序的货运市场;二要强化货运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改善货运从业环境;三要优化货运通道组织,积极推进客货分流;四要优化寄递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快递进村”“快递进厂”“快递出海”等“两进一出”工程。
 
  第四,持续优化完善道路系统功能。2025年,形成高效运行、便捷易达的道路系统,中心城路网密度进一步提高。具体举措包括:一要进一步完善高快速路网,新建、改建、扩建一批高快速路;二要进一步完善主次干道和支路网,增加干道规模和贯通性,畅通道路微循环;三要进一步完善越江跨河通道建设;四要持续打造“四好农村路”,形成城乡一体、干支衔接、畅通生态的公路网络。
 
  五,建设功能完善的新城综合交通系统。推进“五个新城”加快形成支撑“30、45、60”出行目标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框架:30分钟实现内部及联系周边中心镇出行,45分钟到达近沪城市、中心城和相邻新城,60分钟衔接浦东和虹桥两大门户枢纽。新城道路网密度达到4.5公里/平方公里。具体举措包括:一方面,要坚持一城一枢纽、站城融合,大力提升铁路、市域铁、轨道交通、骨干道路等对新城的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构筑区域辐射的综合交通枢纽;另一方面,要坚持公交优先、绿色集约,围绕大运量轨道交通节点,构建新城中运量等骨干公交网络,建设各具特色的高品质慢行交通系统,加快构筑系统完善的内部综合交通体系。
 
  第六,加快构建重点地区交通体系。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25年,基本实现“15、30、60、90”的出行服务目标,即新片区主城区15分钟到达浦东国际机场、30分钟可达中心区龙阳路等枢纽、60分钟可达虹桥国际机场、90分钟可达长三角毗邻城市。具体举措包括:加强新片区与浦东枢纽、虹桥枢纽的快速通道联系以及与长三角的铁路通道联系,构建新片区内部快速公共交通骨干网络等。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到2025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先导性、服务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示范区对外交通可达性显著提高,区内交通连通性逐步增强,有力支撑先行启动区近期建设重点区域的发展。实现启动区至虹桥枢纽公共交通45分钟可达。具体措施包括:推进多层次轨道交通和交通枢纽等建设,构建示范区中低运量公交系统,提升示范区路网连通水平等。虹桥商务区,到2025年,基本建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综合交通枢纽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辐射全国的作用充分发挥。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打造虹桥商务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两小时轨道交通圈,构建商务区“大运量轨道交通+中运量公交+地面公交”公共交通体系等。
 
  第七,提升交通精细化治理和安全管理能力。推进交通需求管理方面,强调对小客车拥有和使用继续实施“双控”,完善拥有管理,加强使用管理,引导车辆有序增长和合理使用,推动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方式逐步转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完善停车管理方面,要积极创建一大批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建成一大批公共停车泊位,停车场资源共享泊位利用率提升到80%以上。其中,结合民心工程,到2022年底,累计要创建100个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开工建设10000个公共停车泊位。改善慢行交通方面,要提高慢行交通网络可达性和便捷性,基本建成设施完善、出行舒适、全龄友好、管理有序的慢行交通系统。加快交通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要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交通工程建设数字化监控、危化品运输数字化监管、道路设施数字化管养、交通应急智能化防控等建设。强化交通设施运营维护管理方面,要建立覆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运营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努力使上海交通设施条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城市水平。此外,《规划》还对优化交通组织管理、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等明确了具体目标和举措。
 
  第八,加快建设智慧交通和新型基础设施。要积极打造交通新技术示范应用高地,到2025年,科技全面赋能交通发展,交通感知全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行业管理协同联动能级大幅提升,交通治理大数据赋能取得新的突破,交通服务场景不断丰富,形成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泛在、协同、智敏的新一代智慧交通设施体系基本成型。具体举措包括:一要大力推进交通领域新基建,提升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能力和水平;二要推进一站式出行体系建设,重点是打造“出行即服务”MaaS系统,实现实时、全景、全链交通出行信息数据共享互通,建设融合地图服务、公交到站、智慧停车、共享单车、出租车、充电桩等统一预约服务平台;三要推进一单制运输体系建设,推动海运、空运、铁路、公路运输信息共享,建设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体系。同时,还要搭建交通行业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打造交通科技创新新生态。
 
  第九,加速绿色低碳交通转型发展。全面提升交通行业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水平。到2025年,机动车NOX排放总量较2019年减少20%;港区SO2排放持续减少、NOX排放浓度较2019年下降30%。交通能效保持社会全行业领先。具体举措包括:一要加强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二要优化交通能源结构,加快推广新能源运输装备应用;三要强化交通污染排放治理,完善交通排放监测体系建设。
 
  第十,进一步健全综合交通保障机制。《规划》提出了六方面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机制,完善综合交通管理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交通行业价格机制,加强交通科技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总的来讲,《规划》对未来五年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指标、原则策略和任务举措。下一步,上海市有关方面将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十四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的交通支撑和服务保障。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十项任务助力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

看看新闻Knews

  近日,上海市将出台《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综合交通规划》)。6月8日(周二)上午10:00,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邀请张为副市长,及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城投集团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出席,介绍《综合交通规划》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张为副市长介绍为实现《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十项主要任务。

 
  第一,巩固和提升国际海空枢纽能级。海港方面,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4700万标准箱(TEU)以上,水水中转比例52%以上,国际航运枢纽港服务品质世界领先,联通、绿色、智能的现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具体举措包括:一要进一步提升港口设施能力;二要打造高效畅达的集疏运体系,特别是要持续推进“一环十射”高等级航道建设,形成“连接苏浙、对接海港”的格局;三要建设国际一流邮轮港;四要健全水上安全保障体系等。空港方面,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3亿人次以上、货邮年吞吐量达到410万吨以上,均保持世界前列,初步形成上海多机场体系,枢纽运量规模、网络品质、中转功能等进一步提升,机场集疏运更加融合高效,服务质量排名保持行业前列。具体举措包括:一要推进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枢纽设施;二要加快建设机场联络线、21号线、两港快线等多层次轨道交通,打造高效便捷的机场集疏运体系;三要建立高效现代的航空快递物流体系,巩固航空货运枢纽地位。
 
  第二,加快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铁路对外通道方面,加快构建“五向十二线”干线铁路通道布局,实现上海中心城60分钟可达毗邻城市,主要枢纽120分钟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具体举措包括:一要基本建成沪苏湖铁路、沪杭客专上海南联络线,加快建设沪通铁路二期等项目,推进沿江高铁、沪乍杭铁路建设;二要推进嘉闵线北延伸等规划建设;三要完善铁路客运枢纽布局和货运体系。轨道交通方面,2025年,全市轨道交通市区线和市域(郊)铁路运营总里程达960公里,保持全国前列;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600米半径范围内常住人口、就业岗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55%、61%以上。具体举措包括:一要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第三期调整项目的规划建设;二要有序推进第四期建设规划;三要建立站点综合开发机制,实施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
 
  第三,全方位提升客运、货运服务品质。客运服务方面,继续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不含步行)达45%以上,公交专用道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保持在16-18公里/小时。具体举措包括:一要进一步增强超大城市公共客运承载能力和服务效能,推进“20+8+X”骨干公交通道建设,完善中运量及多层次的地面公交系统,形成骨干线、区域线、接驳线三级线网;二要注重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和衔接,加强应急协同和处置能力建设;三要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引导新兴业态健康发展。货运服务方面,2025年,形成与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与市民生活和商贸物流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稳定、绿色低碳、经济高效的货运服务体系。具体举措包括:一要推动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健康有序的货运市场;二要强化货运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改善货运从业环境;三要优化货运通道组织,积极推进客货分流;四要优化寄递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快递进村”“快递进厂”“快递出海”等“两进一出”工程。
 
  第四,持续优化完善道路系统功能。2025年,形成高效运行、便捷易达的道路系统,中心城路网密度进一步提高。具体举措包括:一要进一步完善高快速路网,新建、改建、扩建一批高快速路;二要进一步完善主次干道和支路网,增加干道规模和贯通性,畅通道路微循环;三要进一步完善越江跨河通道建设;四要持续打造“四好农村路”,形成城乡一体、干支衔接、畅通生态的公路网络。
 
  五,建设功能完善的新城综合交通系统。推进“五个新城”加快形成支撑“30、45、60”出行目标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框架:30分钟实现内部及联系周边中心镇出行,45分钟到达近沪城市、中心城和相邻新城,60分钟衔接浦东和虹桥两大门户枢纽。新城道路网密度达到4.5公里/平方公里。具体举措包括:一方面,要坚持一城一枢纽、站城融合,大力提升铁路、市域铁、轨道交通、骨干道路等对新城的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构筑区域辐射的综合交通枢纽;另一方面,要坚持公交优先、绿色集约,围绕大运量轨道交通节点,构建新城中运量等骨干公交网络,建设各具特色的高品质慢行交通系统,加快构筑系统完善的内部综合交通体系。
 
  第六,加快构建重点地区交通体系。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25年,基本实现“15、30、60、90”的出行服务目标,即新片区主城区15分钟到达浦东国际机场、30分钟可达中心区龙阳路等枢纽、60分钟可达虹桥国际机场、90分钟可达长三角毗邻城市。具体举措包括:加强新片区与浦东枢纽、虹桥枢纽的快速通道联系以及与长三角的铁路通道联系,构建新片区内部快速公共交通骨干网络等。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到2025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先导性、服务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示范区对外交通可达性显著提高,区内交通连通性逐步增强,有力支撑先行启动区近期建设重点区域的发展。实现启动区至虹桥枢纽公共交通45分钟可达。具体措施包括:推进多层次轨道交通和交通枢纽等建设,构建示范区中低运量公交系统,提升示范区路网连通水平等。虹桥商务区,到2025年,基本建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综合交通枢纽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辐射全国的作用充分发挥。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打造虹桥商务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两小时轨道交通圈,构建商务区“大运量轨道交通+中运量公交+地面公交”公共交通体系等。
 
  第七,提升交通精细化治理和安全管理能力。推进交通需求管理方面,强调对小客车拥有和使用继续实施“双控”,完善拥有管理,加强使用管理,引导车辆有序增长和合理使用,推动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方式逐步转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完善停车管理方面,要积极创建一大批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建成一大批公共停车泊位,停车场资源共享泊位利用率提升到80%以上。其中,结合民心工程,到2022年底,累计要创建100个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开工建设10000个公共停车泊位。改善慢行交通方面,要提高慢行交通网络可达性和便捷性,基本建成设施完善、出行舒适、全龄友好、管理有序的慢行交通系统。加快交通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要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交通工程建设数字化监控、危化品运输数字化监管、道路设施数字化管养、交通应急智能化防控等建设。强化交通设施运营维护管理方面,要建立覆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运营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努力使上海交通设施条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城市水平。此外,《规划》还对优化交通组织管理、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等明确了具体目标和举措。
 
  第八,加快建设智慧交通和新型基础设施。要积极打造交通新技术示范应用高地,到2025年,科技全面赋能交通发展,交通感知全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行业管理协同联动能级大幅提升,交通治理大数据赋能取得新的突破,交通服务场景不断丰富,形成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泛在、协同、智敏的新一代智慧交通设施体系基本成型。具体举措包括:一要大力推进交通领域新基建,提升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能力和水平;二要推进一站式出行体系建设,重点是打造“出行即服务”MaaS系统,实现实时、全景、全链交通出行信息数据共享互通,建设融合地图服务、公交到站、智慧停车、共享单车、出租车、充电桩等统一预约服务平台;三要推进一单制运输体系建设,推动海运、空运、铁路、公路运输信息共享,建设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体系。同时,还要搭建交通行业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打造交通科技创新新生态。
 
  第九,加速绿色低碳交通转型发展。全面提升交通行业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水平。到2025年,机动车NOX排放总量较2019年减少20%;港区SO2排放持续减少、NOX排放浓度较2019年下降30%。交通能效保持社会全行业领先。具体举措包括:一要加强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二要优化交通能源结构,加快推广新能源运输装备应用;三要强化交通污染排放治理,完善交通排放监测体系建设。
 
  第十,进一步健全综合交通保障机制。《规划》提出了六方面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机制,完善综合交通管理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交通行业价格机制,加强交通科技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总的来讲,《规划》对未来五年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指标、原则策略和任务举措。下一步,上海市有关方面将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十四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的交通支撑和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