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杭州湾上架起一座跨海高铁大桥! 将给浙江人的出行带来哪些改变?

2024-03-06 来源:橙柿互动
本文摘要:  近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灌入桩孔内,杭州湾跨海铁路桥中航道桥83号主塔首根桩顺利灌注完成,中航道桥主塔桩基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近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灌入桩孔内,杭州湾跨海铁路桥中航道桥83号主塔首根桩顺利灌注完成,中航道桥主塔桩基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几年后,杭州湾将架起一座跨海高铁大桥,这座桥是通苏嘉甬高铁控制性工程的一部分,是目前世界上在建长度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建成后将创下多项世界纪录,在世界铁路桥梁建设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那么,这座跨海高速铁路桥通苏嘉甬高铁,将给浙江人出行带来怎样的改变?
 
  要让高铁列车飞渡杭州湾
 
  施工难度并不小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全长29.2公里,共有北、中、南三座航道桥和跨大堤、海中、浅滩区引桥,属超长大的高速铁路桥梁集群工程,为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三塔斜拉桥,采用时速350公里的双线无砟轨道设计。
 
  其中,中航道桥全长1430.8米,采用双主跨三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结构,共设计7个桥墩、236根钻孔桩,其中81号、82号、83号为主塔墩。83号主塔墩采用52根摩擦桩钻孔桩,呈梅花形布置。此次灌注的是83-50号桩,桩长131米,孔深155.5米,采用C40水下混凝土,单根桩所需混凝土方量为682.7立方米,灌注方式采用下沉式储料斗。
 
  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也是典型“喇叭状海湾”,最大潮差8.69米,最大流速5.3米/秒,存在大潮差、强冲刷、急流速、深厚淤泥层及浅层气多发等特点,基础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列车在时速350公里的速度下运行,若轨道稍有不平顺,就会影响乘坐的舒适度,因此无砟轨道对大跨度桥梁线形要求极高,桥梁建造精度需控制在毫米级,设计施工技术难度很大。
 
  此外,作为世界级的海上工程,施工所需的大型机械设备、工程船舶众多,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有效作业时间短、施工组织难度大。此外,大桥穿越钱塘江河口海洋生态红线区,为保护鱼类洄游通道及鸟类资源,生态环保要求也很高。
 
  为解决大桥建设难题,相关部门专门成立科研攻关团队,攻克多项难题,为今后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经验借鉴。
 
  宁波、温州坐高铁去上海更快了
 
  杭州人坐高铁去苏州不用再绕路
 
  值得期待的是,这座跨海铁路桥不仅将成为横跨杭州湾的一道美丽风景,途经通苏嘉甬高铁的列车也可以从桥上呼啸而过,跨越大海,穿梭于杭州湾南侧的宁波和北侧的嘉兴、苏州等地,直接拉近了沿线这些城市的距离。
 
  通苏嘉甬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盐城至南通高铁南通西站起,向南经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宁波市,引入宁波枢纽宁波站,新建线路长3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10座车站,建设工期5年。
 
  项目建成后,将与盐通高铁、京沪高铁、沪杭高铁和沪宁沿江高铁等多条线路相连,对于完善长三角地区路网结构布局,方便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长三角区域南北向高铁干线相对较少,不仅杭州乘高铁前往苏州、南通等地需要绕行上海,温州、台州和宁波等地如果乘高铁去上海,也需要兜一个圈子绕行杭州。
 
  南北走向的通苏嘉甬高铁,将成为南北向串联沿线城市与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的快速通道,宁波、温州、台州等地的市民乘高铁可以直接通过跨海铁路桥,北上去上海等地。杭州铁路枢纽的列车通行压力将得到缓解,并大幅拉近长三角核心区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对于杭州人来说,通苏嘉甬高铁带来的最大便利,就是坐高铁去苏州可以不用再绕行上海,距离更短、出行效率更高。
 
  目前,从杭州出发坐高铁去苏州,一般都先走沪杭高铁去上海,再经沪宁或京沪高铁至苏州,整体走向呈现一个反“C”字,相对费时,票价也相对高。待通苏嘉甬高铁建成通车,它与沪杭高铁间,规划设置有铁路联络线,能连接两条高铁,使两条高铁上的列车可以互相“串门”。
 
  届时,从杭州出发、去苏州方向的高铁列车,可以先走沪杭高铁至嘉兴,再经铁路联络线转至通苏嘉甬高铁,向北行驶出浙江后直达苏州——比之前能省下大半个小时。
 
  这样一来,从杭州坐高铁去苏州的耗时有望缩短至一小时以内,票价也会降低。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杭州湾上架起一座跨海高铁大桥!

橙柿互动


 
  近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灌入桩孔内,杭州湾跨海铁路桥中航道桥83号主塔首根桩顺利灌注完成,中航道桥主塔桩基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几年后,杭州湾将架起一座跨海高铁大桥,这座桥是通苏嘉甬高铁控制性工程的一部分,是目前世界上在建长度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建成后将创下多项世界纪录,在世界铁路桥梁建设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那么,这座跨海高速铁路桥通苏嘉甬高铁,将给浙江人出行带来怎样的改变?
 
  要让高铁列车飞渡杭州湾
 
  施工难度并不小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全长29.2公里,共有北、中、南三座航道桥和跨大堤、海中、浅滩区引桥,属超长大的高速铁路桥梁集群工程,为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三塔斜拉桥,采用时速350公里的双线无砟轨道设计。
 
  其中,中航道桥全长1430.8米,采用双主跨三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结构,共设计7个桥墩、236根钻孔桩,其中81号、82号、83号为主塔墩。83号主塔墩采用52根摩擦桩钻孔桩,呈梅花形布置。此次灌注的是83-50号桩,桩长131米,孔深155.5米,采用C40水下混凝土,单根桩所需混凝土方量为682.7立方米,灌注方式采用下沉式储料斗。
 
  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也是典型“喇叭状海湾”,最大潮差8.69米,最大流速5.3米/秒,存在大潮差、强冲刷、急流速、深厚淤泥层及浅层气多发等特点,基础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列车在时速350公里的速度下运行,若轨道稍有不平顺,就会影响乘坐的舒适度,因此无砟轨道对大跨度桥梁线形要求极高,桥梁建造精度需控制在毫米级,设计施工技术难度很大。
 
  此外,作为世界级的海上工程,施工所需的大型机械设备、工程船舶众多,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有效作业时间短、施工组织难度大。此外,大桥穿越钱塘江河口海洋生态红线区,为保护鱼类洄游通道及鸟类资源,生态环保要求也很高。
 
  为解决大桥建设难题,相关部门专门成立科研攻关团队,攻克多项难题,为今后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经验借鉴。
 
  宁波、温州坐高铁去上海更快了
 
  杭州人坐高铁去苏州不用再绕路
 
  值得期待的是,这座跨海铁路桥不仅将成为横跨杭州湾的一道美丽风景,途经通苏嘉甬高铁的列车也可以从桥上呼啸而过,跨越大海,穿梭于杭州湾南侧的宁波和北侧的嘉兴、苏州等地,直接拉近了沿线这些城市的距离。
 
  通苏嘉甬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盐城至南通高铁南通西站起,向南经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宁波市,引入宁波枢纽宁波站,新建线路长3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10座车站,建设工期5年。
 
  项目建成后,将与盐通高铁、京沪高铁、沪杭高铁和沪宁沿江高铁等多条线路相连,对于完善长三角地区路网结构布局,方便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长三角区域南北向高铁干线相对较少,不仅杭州乘高铁前往苏州、南通等地需要绕行上海,温州、台州和宁波等地如果乘高铁去上海,也需要兜一个圈子绕行杭州。
 
  南北走向的通苏嘉甬高铁,将成为南北向串联沿线城市与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的快速通道,宁波、温州、台州等地的市民乘高铁可以直接通过跨海铁路桥,北上去上海等地。杭州铁路枢纽的列车通行压力将得到缓解,并大幅拉近长三角核心区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对于杭州人来说,通苏嘉甬高铁带来的最大便利,就是坐高铁去苏州可以不用再绕行上海,距离更短、出行效率更高。
 
  目前,从杭州出发坐高铁去苏州,一般都先走沪杭高铁去上海,再经沪宁或京沪高铁至苏州,整体走向呈现一个反“C”字,相对费时,票价也相对高。待通苏嘉甬高铁建成通车,它与沪杭高铁间,规划设置有铁路联络线,能连接两条高铁,使两条高铁上的列车可以互相“串门”。
 
  届时,从杭州出发、去苏州方向的高铁列车,可以先走沪杭高铁至嘉兴,再经铁路联络线转至通苏嘉甬高铁,向北行驶出浙江后直达苏州——比之前能省下大半个小时。
 
  这样一来,从杭州坐高铁去苏州的耗时有望缩短至一小时以内,票价也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