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车站亮相

2025-11-19 来源:四川观察
本文摘要:11月19日,横跨城市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新动脉——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车站正式亮相,13号线一期以其高密度换乘和深度融合城市功能的特点,将显著提升城市交通能级与市民生活品质。
  11月19日,横跨城市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新动脉——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车站正式亮相,13号线一期以其高密度换乘和深度融合城市功能的特点,将显著提升城市交通能级与市民生活品质。

 
  走进杜甫草堂站内,仿若置身于另一个“微缩版”的杜甫草堂,站内充满古朴、诗意风格,诗圣杜甫的许多传世名篇都被“复活”。站点以“诗歌圣地”为主题,装饰设计活用了杜甫草堂的建筑形态,流线型天花板造型如溪流蜿蜒,暖色灯光宛若银河倾泻,巧妙呼应杜甫笔下“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诗意场景。
 
  据了解,13号线一期致力于提升公共空间的美学与文化价值。全线以“诗意天府、人文成都”为设计主题,打造了光华村、杜甫草堂、青羊宫、文翁石室、华西坝、新南门、九眼桥、三官堂、幸福梅林站9座艺术车站,为市民构筑起一条便捷的“诗意通勤路”。
 
  13号线一期西起青羊区瓦窑滩站、东至龙泉驿区龙安站,全长29.07公里,共设21座车站,覆盖青羊、武侯、锦江、龙泉驿四大城区,开通后可显著提升中心城区东西向交通效率。
 
  该线路亮点之一是强大的枢纽换乘能力。全线共设11座换乘站,可与既有的1、3、5、6、7、8、9、17号线及同期建设的10、30号线等10条线路实现便捷换乘,换乘站比例达52%,极大增强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连通性与韧性,有力提升了线网换乘效率。
 
  更重要的是,13号线一期精准衔接“文旅、医疗、教育”三大城市核心功能。它既是一条璀璨的“文旅服务线”,紧密串联青羊宫、杜甫草堂等历史古迹与三圣花乡、幸福梅林等现代文旅地标,方便市民游客城市核心景点“一线通达”;也是守护安康的“生命健康线”,华西医院、华西附二院锦江院区等医疗资源分布沿线,预计将日均服务数万人次就医乘客出行;还是一条便捷的“教育通勤线”,将四川大学、四川师大、文翁石室等知名学府“串珠成链”,为沿线数万师生提供出行便利。
 
  13号线一期的建成,是轨道与城市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线路开通后,不仅将极大提升中心城区东西向通勤效率,更将成为一条推动沿线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廊道,为成都城市能级跃升注入强劲轨道动力。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车站亮相

四川观察

  11月19日,横跨城市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新动脉——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车站正式亮相,13号线一期以其高密度换乘和深度融合城市功能的特点,将显著提升城市交通能级与市民生活品质。

 
  走进杜甫草堂站内,仿若置身于另一个“微缩版”的杜甫草堂,站内充满古朴、诗意风格,诗圣杜甫的许多传世名篇都被“复活”。站点以“诗歌圣地”为主题,装饰设计活用了杜甫草堂的建筑形态,流线型天花板造型如溪流蜿蜒,暖色灯光宛若银河倾泻,巧妙呼应杜甫笔下“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诗意场景。
 
  据了解,13号线一期致力于提升公共空间的美学与文化价值。全线以“诗意天府、人文成都”为设计主题,打造了光华村、杜甫草堂、青羊宫、文翁石室、华西坝、新南门、九眼桥、三官堂、幸福梅林站9座艺术车站,为市民构筑起一条便捷的“诗意通勤路”。
 
  13号线一期西起青羊区瓦窑滩站、东至龙泉驿区龙安站,全长29.07公里,共设21座车站,覆盖青羊、武侯、锦江、龙泉驿四大城区,开通后可显著提升中心城区东西向交通效率。
 
  该线路亮点之一是强大的枢纽换乘能力。全线共设11座换乘站,可与既有的1、3、5、6、7、8、9、17号线及同期建设的10、30号线等10条线路实现便捷换乘,换乘站比例达52%,极大增强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连通性与韧性,有力提升了线网换乘效率。
 
  更重要的是,13号线一期精准衔接“文旅、医疗、教育”三大城市核心功能。它既是一条璀璨的“文旅服务线”,紧密串联青羊宫、杜甫草堂等历史古迹与三圣花乡、幸福梅林等现代文旅地标,方便市民游客城市核心景点“一线通达”;也是守护安康的“生命健康线”,华西医院、华西附二院锦江院区等医疗资源分布沿线,预计将日均服务数万人次就医乘客出行;还是一条便捷的“教育通勤线”,将四川大学、四川师大、文翁石室等知名学府“串珠成链”,为沿线数万师生提供出行便利。
 
  13号线一期的建成,是轨道与城市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线路开通后,不仅将极大提升中心城区东西向通勤效率,更将成为一条推动沿线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廊道,为成都城市能级跃升注入强劲轨道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