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物流升级畅通内外双循环
2025-04-23 来源:中国网
本文摘要: 铁路物流产品体系的持续完善,是中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关键突破,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近年来,中国铁路部门以市场需求...
铁路物流产品体系的持续完善,是中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关键突破,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近年来,中国铁路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服务创新、技术赋能和协同发展,构建起覆盖全域、连接全球的物流网络,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强劲动能。
服务创新,从“单一承运”到“全程定制”。铁路物流的产品创新,正在重塑传统运输模式。针对电商快递市场,新疆始发的X8588次快递电商班列将运行速度提升至120公里/小时,运输时间压缩10小时,为“快递出疆包邮”开辟新路径。这种“客车化”开行模式,不仅满足了高时效需求,更推动了“农产品出疆”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在跨境物流领域,中欧班列一季度开行1.26万列,中亚班列增长25.5%,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量达151.3万吨,这些数据背后是“中欧班列+海铁联运”“中老铁路+跨境电商”等创新模式的落地。
技术赋能,从“人力驱动”到“智慧引领”。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让铁路物流插上“数字翅膀”。中老铁路则依托“智慧物流2.0”平台和智能卡口,实现海关通关时间压缩90%,跨境货物运输效率提升50%。在装备创新方面,铁路部门研发了35吨敞顶箱、卷钢箱等15种新箱型,其中9种已投入运营,使煤炭运输损耗率从1.5%降至0.3%。95306平台推出的“一单制”服务,让客户通过一张运单完成铁水联运全程操作,山西至江苏的乙二醇运输周期缩短6天,成本降低4%。
协同发展,从“单式运输”到“多网融合”。铁路物流的“协同效应”正在重塑经济地理格局。在国内,铁路与港口、公路深度衔接,贵定南铁路物流基地通过“铁路+陆港”模式,年吞吐量达1013万吨,成为西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枢纽。在国际上,中老铁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形成“黄金三角”,跨境货物覆盖19个国家和地区,泰国榴莲、中国新能源汽车等3000多种商品实现“双向奔赴”。这种“通道+枢纽+网络”的体系,使铁路物流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黏合剂”。
铁路物流产品体系的完善,不仅是运输方式的升级,更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它以服务创新激活市场潜力,以技术赋能提升运行效率,以协同发展重塑经济版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随着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的持续推进,铁路物流将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成为畅通双循环的“钢铁动脉”。
(来源:中国网
- 上一篇:铁路物流“加速跑”,赋能经济“新飞跃”
-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 铁路物流“加速跑”,赋能经济“新飞跃”2025-04-23
- 西十高铁秦岭马白山隧道顺利贯通2025-04-23
- 全国最大高铁预制梁场落地江苏2025-04-23
- 广湛高铁佛山特大桥跨西江桥合龙2025-04-23
- 成渝中线高铁成都站高架广场(南)主体结构顺利封顶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