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西延高铁谱写老区振兴新篇

2025-09-17 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摘要:  近日,西延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西延高铁作为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其开通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开启了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与西...
  近日,西延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西延高铁作为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其开通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开启了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与西部发展的新征程。
 
  省时增效,为铁路网布局添砖加瓦。西延高铁全长29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延高铁通车后,西安至延安的列车最短运行时间将从2个半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将洛川、黄陵、铜川等城市紧密相连,构建起以西安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从此,“朝饮长安酒、午品延安枣”成为现实,沿线居民无论是探亲访友,还是求学旅游,都将得到极大便利。交通效率的提升,将重新定义关中与陕北的空间联系,为区域协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文旅共振,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插上红色翅膀。文旅兴则乡村兴,交通强则百姓富。西延高铁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等旅游景点串联成线,游客既能登宝塔山追忆“红旗漫卷西风”的壮阔,又能赴杨家岭感受“窑洞灯火照初心”的坚韧。随着客流量的增长,沿线民宿、农家乐将蓬勃兴起,为百姓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红色文旅产业的火热,也将带动地方特色服务升级,让老区故事在高铁时代焕发新光彩。
 
  多区齐进,为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西延高铁的建成,为西部发展按下“加速键”。“高铁快车”让产业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陕北小米、洛川苹果能更快“出圈”走向全国,煤炭、油气等优势资源的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剪纸、腰鼓等非遗文化也能借助人流传播更广,让百姓“钱袋子”更鼓。同时,“一小时经济圈”串联起西安都市圈、陕北能源基地、延安革命老区,让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间高效流动,助力区域内产业梯度转移与转型升级,为构建东西联动、南北协同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筑牢根基。
 
  列车呼啸驰陕境,红色热土谱新篇。从联调联试到正式通车,西延高铁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希望。当高铁的汽笛声响彻黄土高坡,既激荡起老区人民奔向新生活的强劲脉动,更将这份脉动汇入民族复兴的滚滚洪流,推动西部地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蒋书琳)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西延高铁谱写老区振兴新篇

中国日报

  近日,西延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西延高铁作为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其开通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开启了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与西部发展的新征程。
 
  省时增效,为铁路网布局添砖加瓦。西延高铁全长29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延高铁通车后,西安至延安的列车最短运行时间将从2个半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将洛川、黄陵、铜川等城市紧密相连,构建起以西安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从此,“朝饮长安酒、午品延安枣”成为现实,沿线居民无论是探亲访友,还是求学旅游,都将得到极大便利。交通效率的提升,将重新定义关中与陕北的空间联系,为区域协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文旅共振,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插上红色翅膀。文旅兴则乡村兴,交通强则百姓富。西延高铁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等旅游景点串联成线,游客既能登宝塔山追忆“红旗漫卷西风”的壮阔,又能赴杨家岭感受“窑洞灯火照初心”的坚韧。随着客流量的增长,沿线民宿、农家乐将蓬勃兴起,为百姓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红色文旅产业的火热,也将带动地方特色服务升级,让老区故事在高铁时代焕发新光彩。
 
  多区齐进,为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西延高铁的建成,为西部发展按下“加速键”。“高铁快车”让产业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陕北小米、洛川苹果能更快“出圈”走向全国,煤炭、油气等优势资源的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剪纸、腰鼓等非遗文化也能借助人流传播更广,让百姓“钱袋子”更鼓。同时,“一小时经济圈”串联起西安都市圈、陕北能源基地、延安革命老区,让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间高效流动,助力区域内产业梯度转移与转型升级,为构建东西联动、南北协同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筑牢根基。
 
  列车呼啸驰陕境,红色热土谱新篇。从联调联试到正式通车,西延高铁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希望。当高铁的汽笛声响彻黄土高坡,既激荡起老区人民奔向新生活的强劲脉动,更将这份脉动汇入民族复兴的滚滚洪流,推动西部地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蒋书琳)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