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寒高铁建设经验
发布时间:2015-01-07 17:27:21 编辑:yexingjun摄氏0度,水开始结冰;摄氏零下30度,煤油开始凝固;摄氏零下38.87度,水银开始凝固、温度计无法工作……车体缝隙如何阻拦暴风雪入侵、如何跳出“冷凝水”陷阱保护电器部件、克服恶劣天气对路轨干扰……这些高寒区高铁的技术难题,一度困扰中国高铁,也让全世界高铁为之头疼。
100多年前,在工业化浪潮下,欧美等国动工兴建了许多高寒铁路线,但基本上都是普通线。据《环球时报》2012年报道,在高速铁路方面,除中国以外投入商业运营的高寒高铁仅有3条:2009年12月17日通车的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2010年7月30日通车的俄罗斯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高铁;2010年12月12日通车的俄罗斯圣彼得堡-芬兰赫尔辛基高铁。这三条线路最长的不到700公里。即便是运行速度最高的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游隼号”高寒高铁,其以250公里的最高时速运行的持续时间也不到20分钟。
在寒冷地区,钢轨一年中承受的温差达八九十摄氏度,冬季路基会产生冻害,开春会沉降。这对高铁运行安全与速度提出了严重考验。另外,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地质构造和气候环境等特点,高寒高铁又具有地域性差异大的特点。
欧洲高寒地区有两种,一种是在山区,雪很大,但温度不是很低,需要设计适应大雪的铁路基础设施。而另一种是雪大温度低。瑞典交通管理局的铁路问题专家布斯塔德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北欧的瑞典和挪威,长时间低温是最需要认真考虑的。”瑞典交通管理局的拉尔松教授则表示,应对轨道设计,瑞典被分成四个区域,铁路轨道具有不同区间的温度适应能力。记者从该局还了解到,为应对低温,常采用的措施包括:开关用电热器加热;北欧列车容易发生刹车冻住的问题,所有的列车推进装置都配有空气干燥剂以应对冷空气;旅客和货物列车停下来时,总是与一个电动火车暖气系统相连以保持热量。
俄罗斯高纬度地区修建铁路的主要特点是排干沼泽和防冻。行驶于高寒地区的列车,常常车外是零下40多度,而车内却特别温暖。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冻土地区修建的铁路,春融后基床最大下沉量竟然达到85厘米,曾导致火车无法通行。和普通高寒铁路比,高铁遇到的挑战更严峻:高铁车速快,对路基、铁轨的压力强度更大,冻胀破坏的威胁更突出。另外,动车组动力主要依靠接触网供电,高寒地区的降雪、结冰会影响接触网性能,从而直接威胁列车的正常运营。正因如此,各国对高寒高铁的决策、投入,向来十分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