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专题 > 探索区域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新发展 > 以"轨道交通+新型城镇化"理念推进温州市域轨道交通建设

以"轨道交通+新型城镇化"理念推进温州市域轨道交通建设

发布时间:2015-05-04 10:37:36 编辑:guoxining
本文摘要:我今天的题目是轨道交通加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来推动温州市域轨道交通建设,这句话我们是仿香港地铁,我们把它叫做轨道交通加新型城镇化,更加时髦一点,我们一直按照这样的理念来推进,今天给大家汇报五方面的问题。
以"轨道交通+新型城镇化"理念推进温州市域轨道交通建设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建宇
 
  非常高兴温州能够参加我们这样一个全国性的论坛,尤其高兴的是可能我们四年半前开始谋划温州的市域铁路S1线的时候,当时感觉特别孤单,因为国内其他城市找不到现成的样子,但是今天上午听下来,我看各大城市都在讲市域线市郊线,对于温州来讲我们差不多是第一条市域铁路,作为我们一个城市来说尤其高兴参加这样的会议。
 
  我今天的题目是轨道交通加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来推动温州市域轨道交通建设,这句话我们是仿香港地铁,我们把它叫做轨道交通加新型城镇化,更加时髦一点,我们一直按照这样的理念来推进,今天给大家汇报五方面的问题。
 
温州新型城镇化尤其需要轨道交通的支撑
 
  第一我们觉得温州新型城镇化尤其需要轨道交通的支撑,温州这个城市有它本身的特点,因为我们沿海,水系、山体特别多,土地又特别稀少,同时是海上冲击的一个地质结构,有深厚的软土地质,所以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本身就体现了组团式发展的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比较早一点。所以我们城镇比较多,对于温州轨道交通来说,我们觉得是组团式分散是它本身的特点,把这些城镇连为一体形成温州新的大都市圈,对于温州的意义更大,所以我们温州的轨道整体温州的形式是向东面发展,我们是组团式网络式的城市特点,我们希望通过轨道交通来引导温州都市圈的整体发展,希望做到产成一体,把真正通过轨道交通形成温州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发展相结合,真正从原来温州沿江城市逐步迈进滨海城市,这是一个方向。
 
市域铁路是更适合温州城镇化发展的轨道交通模式
 
  第二个我们选择市域铁路,我认为是更适合温州城镇化发展的轨道交通模式,实际上我们一开始谋划这个市的时候,我们也是了解了他们相应的特点,相应轨道交通除了地铁轻轨以外,在国外有很重要的是市郊铁路,在欧美本身就比较发达,上午领导也说了,实际上在欧美的城市30%以上的城市清零,有70%的是市郊铁路S线,实际上有大量的市域线市郊线,组成了城市一体化的体系。所以像国家干线铁路,我认为就像人的动脉,城际铁路就像他的支流,而我们的市域线就是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样的话对整个路网是很好的支撑,所以我们在温州提出希望做到三网融合。我们讲在外有大的铁路网,市域范围有市域网,城区里面应该有城区的轨道,希望这三张网能够充分的融合,所以我们觉得城市铁路实际上是解决城市群的问题。而温州的市域铁路是通过城镇化把城镇串起来,通过城镇区域串联来打造建设都市圈的目的。
 
  市域铁路的特点呢线路应该相应比较长,像温州我们划的线大概都是50到80公里之间,所以如果跑地铁轻轨这种模式可能要两个小时以上,所以我们觉得没效率,所以要争取1小时内跑完,所以我们站间距适量的拉大,因为城镇与城镇之间有间距,市域要求更高,所以我们选择120到160的速度。所以它应该是公交化运行,所以基于上面这些基本的特征,我们认为市域铁路应该是在城市铁路和城轨之间的新的模式,才能稳定市线的本身的定位,或者简单的说是比地铁更快的地铁。市域铁路的特点来讲应该说运输能力比较大,我们的能力和地铁不会差,整个投资又相应比较省,因为我们在市域范围内做,所以没必要地下线。温州能耗相对小,因为是2.5万的供电,所以能耗相应来讲比较小。所以总体来讲市域线的特点,我们跟地铁轻轨做相应的比较,整个市域应该说更加符合温州的这种模式,我们希望通过温州的市域铁路能够把温州的组团真正的串联起来,把原来的城市群通过快速的连接发挥它在整个大都市区里面的规划定位的差异化布局,结合沿线的开发希望做到产成一体。总体感觉温州市域铁路才是温州比较好的选择。所以刚开始跟国家发改委汇报,希望温州率先按照市域铁路的模式来建设温州的轨道交通。
 
  国务院的三号文件也把市域两个字写到了文件里面,新型城镇化的规划也提出来20万人口以上50万人口以上的铁路覆盖问题,三号文件也希望支持市域铁路的开发。实际上整个浙江省温州率先做了以后,现在整体上这块都上来了。浙江省提出了八八计划,这两年开发八个,接下来再开发八个,就是16个项目。现在浙江已经批了14条线,国家发改委在建设规划上都已经做了批复,所以要把浙江省做为一个大城市来做,如果真的能做到这样,应该是对浙江下一步新型城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带来极大的作用。
 
轨道交通加新城理念
 
  第三个是轨道交通加新城理念来做的话,我们希望做大城市做强城市同时做美城市,从温州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通过几条市域线的串联,通过QD的模式,希望达到珠链式的发展。我们像一号线有21个车站,基本上每个车站都在做相应的城市结合的开发,所以我们希望整个温州市通过市域线,刚才讲的三站网的串联,能够真正做到一小时。因为温州人口也是不少,我们全国人口排在第16,我们有接近一千万人,我们希望通过市域线可以做强城市,所以一开始把S1线在谋划当中,首先做好整个城市总规沿线的这种,同时把沿线所有的土地拿来研究,哪些土地可以开发,然后对每个车辆进行概念设计,概念设计完以后进行控规调整,所以目前控规已经调了一大半,重新梳理城市控规,把控规梳理完以后,哪些车站和我们配套开发,希望产生一体,我们希望通过智慧轨道打造一个智慧城市,这是我们向沿线所有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所以我们不是沿线的那块地,我们希望每个站多都有地,然后哪个站来一体化设计。
 
  我们希望通过市域轨道能够做美城市,本身就是环保绿色的轨道交通方式,同时因为市域线本身的特点,站间距可以适当拉开3到5公里的站间距,所以我们认为这是理想,该集聚开发的集聚开发,但是站与站之间可以由更多的绿色公共空间,如果真的是理想的这么一个城市建设形态,我觉得这样的城市一定是更加美丽,所以我们觉得通过市域轨道还可以进一步的做美城市,该集聚的该集约的就集聚集约,该还给相应绿色空间的,应该流有相应的绿色空间。
 
温州率先打造市域轨道交通
 
  第四我们定位温州市率先做的这件事,所以我们市域轨道的关键技术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我们找不到相应的技术标准,所以当时跟国家发改委多次沟通,我们也是没办法,自己先编技术标准。我们整体的市域线,这是我们4条线,123,蓝色的4号线是远期的线,前面的三条线是把温州围合了城市的中心。我们希望整体率先三条线环绕当中,形成一个小圈,再往外形成进一步的线网结构,目前我们一号线已经全面施工,我们希望17年能够开工,2号线今年要开工,3号线我们希望明天能够开工。
 
  刚才讲的技术标准的问题呢,这是我们基本的技术标准数据,刚才业介绍了S1线国家发改委特别重视,温州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示范工程,原来开始说是先行先试,是试点,去年国家正式批复,让我们作为国家示范工程。国家示范工程主要由四项内容,刚才说的技术标准,我们已经到了2.0方的,一开始编了一个1.0方的,这几年磨合下来又做了进一步修改,所以现在拿出来的是第二版。我们一共有四大组成,一块是车辆,我们叫市域车,写的市域动车。第二块  第三块是空气,第四块是工地,我们四块组成国家示范工程,车辆是结合市域线的特点,足足磨合了三年的时间,这里要特别感谢南车北车当时和我们共同研究什么样的车辆适合市域特点的车辆,所以我们的车简单来讲是三米三的宽度,刚才毕总说的两米六两米八,我们车特别宽三米三,因为主要是线路决定高度而不是宽度。同时我们的车和A车一样的长,原来参考过六型车,更长一点,我们觉得要符合城市特点希望改小一点点短一点点,将来我们的站台长度土建的东西也可以尽量的控制,所以在车的快起快停,我们符合站间距比较短,需要快起快停。同时在座位布置上是横纵的,有些旅客会坐的比较久,所以我们要达到轴重的目的,所以现在的车是希望做到横纵结合。所以整体的车辆研制当中我们充分考虑市域车的相应的特点。所以总体上是希望这个车第一载客量大,快速承载,快起快停,同时旅行时间短舒适型要高。这个是我们车内部的车饰,整体的车辆结合了城际车和地铁车的一些特点。
 
  第二块我们整体的信号控制系统是我们这里的关键,温州最后选定的叫基于ETCS基础上的点式ATC系统,为什么选ATC,因为目前ETCS做不到,同时根据公交化运行的特点,所以是加载支持ATC的自由驾驶,同时站台车站区域内又有联系的灵动控制,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信号系统实现温州三条线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我们三条线这一套系统是能够做到整个线网内互联互通的,至少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之间的车辆调配是可以实现的。同时我们的运营间隔按照运营点式的概念做极限做到两分半,可能也做到三分钟,同时支持120到160的速度目标,所以整套点式ATC也是获得了业界,特别是国内大部分的信号供应商的支持支撑,我们也是联合研究磨合出来的接过。
 
  我们当时也是珠三角的C2+ATO,最后选择了点式ATC系统。我们温州可能比有的城市还更大一点,我们准备引进ITLTE的技术,我们想在宽带集群调度上也应用4G的技术,这里在国内我们可能也是比较早。简单说原来摩托罗拉的窄带系统我们希望可以变成宽带的系统。
 
  供电领域,因为我们的市域车是大的两万五供电,两万五供电就有一个风的问题同时和回收能源的问题,所以和西南交大合作,在推进同向供电技术,目前真正在客运上的同向供电我们也是第一个项目,所以这个如果能真正做好,所以对提升旅客的舒适度和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将会有很大的好处,尽管我们投资要增加一些,希望我们这里能够真正做到,这样对大城市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温州在这四大方面应该说有很多的创新的东西,但是创新讲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又要确保创新又要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所以这里对我们来讲是压力也是挑战。但是目前来说,在各方单位的支持下,我们也很有信心,真正把国家示范工程做好。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一些方面有创新。同时我们在轨道的道岔(同音)选停上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是道岔式,12式可动性道岔,为了降低一些噪音振动。同时轨道是双快式的轨道,而且我们在ACC、AMC上可能也要引进云架构,现在地铁更多的是五层结构,我们希望能缩成四层结构。所以温州所谓的国家示范工程,我们实际上也是很多逼出来的路径,因为没有现成的模板,今天各位专家都是搞技术的,希望大家对温州市域铁路的关键技术啊,希望大家能够到温州来不吝赐教。
 
  上午很多专家也都说了,实际上在政策支撑层面上,我们市域线继续国家层面上有些问题要解决,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轨道加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尽管国家关于铁路沿线开发已经出台了37号文件,加上原来的33号文件,但是到执行层面怎么样落实,落实是很大的问题,这个市域线如果不节能,这个沿线的城市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话,客流支撑会大大折扣。所以在这个层面上特别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特别的支撑,像浙江这样的地方,比如说土地指标就非常困难,但是我们本身跟城市如果建设的不好的话,释市域线本身可持续性是问题。
 
  第二个规划上面的衔接,各种规划要支撑我们轨道化和新型城镇化。这里需要更多的合作更多的协调,土地政策上刚才说了,特别是土地的召开化,召开化怎么进一步突破,我觉得国内会有很多的好经验,像深圳、上海。但是像温州这样的城市可能就没有深圳上海这样的条件,深圳是土地中使用的试点城市,他们有相应的政策,像我们这样的需要在国家层面上重视这里。
 
  另外一个就是金融的政策支持,温州也率先把民间的资本做了一下尝试,我们发行了幸福股份一期,我们过了15个亿,用于我们的S1线建设,老百姓目前还是非常稳定,所以这里呢也需要一些政策的支撑。但是真正把民间资本要真的移到轨道上来,实际上有很多的政策还不完善。我们还希望更多的多渠道来进行建设资金的筹集,包括国家层面上也建立了铁路发展基金,地方层面上能不能建立相应的轨道发展基金,实际上也是挺重要的问题。
 
  作为温州来讲,我们希望三大目标,一是把国家四大工程真正做好,二是希望真正打造市域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新模式,三是希望真正通过轨道交通来引领温州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所以我们觉得我们不仅是在建我们的轨道交通,我们更是在建设新的温州市,谢谢大家!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