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地铁运营环境控制系统运行探讨

发布时间:2016-08-11 13:58:54 编辑:gaoweinew
本文摘要:对于地铁运营来讲终极目标是服务乘客,如何服务乘客呢?目标就是大家普遍意义上讲的安全、正点、舒适、便捷……

  
各位轨道交通的朋友:

  大家好。

  以前参加过好多届这样的会议,通过各次会议跟大家分享和交流过有关轨道交通安全方面的话题、节能方面的话题,还有自己从事的供电技术专业方面话题。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里面从事工作时间不长,但是作为轨道交通建设来讲,终极目标就是轨道交通运营,运营的终极目标是服务大众、百姓、乘客。在座大家都是在苦苦探索如何搞好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的各个专业与课题,我想我们都是向终极目标去探索、研究、创新。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有点怪,以前跟大家分享过安全、技术和节能、成本有关系的事情,但是我今天说的题目是“地铁运营环境控制系统运行探讨”。

  一、地铁运营目标

  对于地铁运营来讲终极目标是服务乘客,如何服务乘客呢?目标就是大家普遍意义上讲的安全、正点、舒适、便捷,当然还有一个成本问题,成本是一个大课题,我就不讲了。安全课题都说过了,今天主要是讲一个舒适度的问题。

  一般没人怎么讲这个,我今天斗胆给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要说一下这个意思呢?也有一些信息量分享给大家。在座大家都特别致力于解决地铁运营设备创新和技术创新里的课题,我想在运营的舒适度里面一样有文章作。像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我没有太多研究,我认为作为建设管理者和运营管理者,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落在“管理”二字上,但是从研究上确实比不上在座的大家,我们只是从管理里面发现一些问题,需要如何解决,启发一些思路,与大家共同探讨,将来地铁运营真正让坐地铁的那些人在舒适度上有不同的感觉。

  大家都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建设,生活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住房从小变大、从普遍向比较好的住宅方向发展和过渡,都是在讲生活质量和舒适度。每天坐地铁的人整天进出车站、上下我们的列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对整个地铁运营中车站里面的舒适度和坐在车上的舒适度肯定有更高的要求。

  我们每天上班几乎都要坐地铁,但确确实实我作为一个运营管理者,舒适度一定要很好地慢慢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一遍一遍地复制去搞通风空调及很多系统。制造商和研究者有志于解决这方面的专家,多坐几回地铁就会发现地铁里面有很多的研究课题。像过去搞经济的人或想发财的人总是找不到路子,所以古人说遍地都是黄金,就是不知道你从哪儿下手。搞轨道交通的人别说一点坐一回,你一个礼拜坐一回,你经常去坐一下地铁,你把北京市地铁每条线都坐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是一个思路。

  中间插一句,我刚才说了一下,我是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员工,在座都是好朋友,都经常见面。今年年初,我调到这家公司来工作。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载着全国产化、全自动无人驾驶的使命,来搞这种技术条件和环境下的运营管理应该说挑战不小,当然国内已经有,像上海10号线也是全自动无人驾驶,现在我们在探索全国产化、全自动无人驾驶。

  这里有一个信息,刚才跟有关的朋友也介绍,全国产化、自动无人驾驶里面到底做得怎么样,来检验这些产品和技术,是否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需要。这个工作挑战性非常大,挑战什么呢?我们希望全自动无人驾驶的各项技术、系统和产品都会让我们高枕无忧,让我们能够放心使用,但是否这样现在必须和制造商共同来试验和调试,最后到底能否高过国外技术,我们要进行检验。

  今天参加会议的这么多致力于解决轨道交通的各个厂家、制造商、专家,我个人认为如何让运营企业在安全生产、降低成本、提高舒适度方面给我们巨大的支持,我相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那几项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二、环境系统简介

  我下面把我的课题简单说一下,我不是搞这个专业,仅仅从舒适度方面来提,在座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就不从专家角度说这些事情。

  (PPT)这是一个系统介绍,尤其设计院的同志更熟悉,就不说了。系统简介我也不说了,这是我的理解加上一些概念,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概念。

  总的来讲,环境系统里面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来讲,我说的是地铁,轨道交通的概念就大了,刚才丁总讲的就是这个,将来要和丁总好好探讨,我们现在也在探索运营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下面再进一步和丁总探讨,我看你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三、环境舒适度指标

  管理系统主要是指地下空间环境,地面要好得多,整个地面上大气是同呼吸、共命运,不存在问题,但是地下空间就需要大量去研究。地下一个是车站,一个是站厅,一个是客室,三个方面的环境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或者说大家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

  舒适度无非就是温度、湿度、照度、空气质量。今天这个大会议厅为什么设计得这么豪华,其实豪华之外更重要的是空间空气流动,光线也合适,大家坐着很舒服,不会打瞌睡,不会有气短等等现象出现,所以会议室设计得很好,很大气。舒适度里面指的就是空气清新、呼吸顺畅、视觉舒服、环境清洁干净,这都是地铁运营人员一定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我今天要在这儿说的后面有几个创新点大家可以研究,我想前面的建设速度太快,大家没有消化的时间。我原来也搞建设,现在为什么搞运营,我认为运营一定要坐下来慢慢消化前面的成果,消化前面的技术,或者说在消化过程当中到底哪些还有提升的空间,围绕运营舒适度、运营指标到底有哪些工作还要做。从舒适度上来讲或者从这几方面来说一下运营管理人员的心声,仅仅是想说这个意思。

  四、环境系统运行现状

  运行现状大家都知道,建设方面大家都看到了,好多人都参与过地铁的建设,在安装期间粗、大、笨的设备一个接着一个,还要从吊装孔下去,风管也是非常夸张,都要安装到地铁下面的空间里面。本来空间就不大,还得安装那么多东西,为什么要安装?不安装不行,不安装新鲜的空气怎么进来,空调问题怎么调节,这都是问题,所以必须要上这个东西,耗资巨大来做这件事情,后期工作也非常大。值得大家共同享受的是BAS环境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监控整个风、水、电系统的设备,比以前节省了大量时间,而且实时来监控,应该说是非常不错的一套系统。

  到运营来说,现在也存在很多问题,建设的时候把这些东西都装上了,调试好了,但运营的时候非常麻烦,也是影响到运营舒适的问题。比如在维修检修方面,大家都知道地铁站下去非常漂亮,根本看不到风管、管线、风机、水泵在在哪里。但实际上这个东西是维修量里面非常大的一方面,这些东西都藏到里面去了。

  我在这儿举一个风管的例子。现在很多研究出来,风管用机器人清洗,当时我在西安地铁运营的时候也有人跟我说,但是我没有亲自去见这个东西,到底机器人在清扫风管里面这些杂物的时候是怎样的操作,能否清洗得很干净。风管不是光地铁下面,所有大型酒店里面都有,这项工作可能一些小公司在做,我倒希望将来有大公司把这个做成产业。为什么?因为这个不清洁,还总是送风,靠一个过滤网这么一弄就能保证下面的空气新鲜,那是达不到的。

  我们整天在外面治理雾霾,但是微循环里面的东西更需要治理。可能外面空气新鲜,但是通过长期带来的杂质导致里面的空气质量不新鲜。现在外面的空气再加上雾霾,空气本身就不新鲜,再送到地铁里面,地铁的空气质量只能更加不好。当然现在不要担心,我们这些人一天坐上一次地铁,地铁一天是多少万人次,可能对大家短时间内没有形成太大的威胁,但实际上这个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空气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里面要是缺氧或空气成分变化了,那肯定就会引起不适的感觉。

  这是关于现状,刚才说了空气质量,还有一个温度的问题。我今天说这个,意思是要解决一些问题,并不是说现在地铁糟糕到什么程度。因为现在上了环控系统以后,应该说是非常非常好,比过去的地铁要好很多,但是一样有空间让坐地铁的人感到更加舒适。

  现在设计都做了一些环境温度调节,一个是隧道内,用活塞风和车的速度能实现隧道内温度下降,我观察现在没人测这个温度。隧道内温度很高,尤其是夏天,夏天车上要把空调打开,车内空调非常冷、非常舒适,最后车外排出非常大的热量,包括有些带电阻的车,加上空调,里面制冷了,热量就排到隧道里。隧道里的设施设备在这么高温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寿命的下降,这就会出现安全隐患,出现运营成本的加大。

  现在隧道内火灾的发生,一是车上外部电缆长期高温发现不及时更换就会发生短路和火灾,二是隧道两边还有很多管线,高温时也有可能发生火灾,所以隧道内火灾是目前运营管理里面最头大的一件事情。这些隐患在北京是叫“消隐工程”,我们现在大量在做,但是我想一定要在设备系统里面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设备带出来的热量提升了隧道里的温度,我们如何做好隧道内控制温度上升。再加上运营员工也很辛苦,半夜三更要在隧道里作业,隧道里空气和热量非常达,这些人一般作业完一晚上都是大汗淋漓。最近媒体上有很多说运营人员多么不容易,我觉得现在还有正能量,员工感觉到有人关注我们,我们做的贡献是值得的。

  将来一定要在整个系统搭建、设计和研究领域如何来实现这方面的问题,让这些问题不要发生,更不要发生在隧道里面的火灾。一年因避免区间发生火灾要演练无数次,但是这仅仅是演练而已,到底什么情况发生,什么时候发生,确实有时候真要发生这么一起事情,引起大家的恐慌,甚至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这些都是隐患。

  整个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里面,安全大于天。最后大家总结了一下,安全里面无非做好三项工作,说起来很简单。一是隐患分析,我们会分析到这就是云鬟;二是隐患排查,检查哪儿有隐患,检查完要进行维修和更换;三是应急处置,一旦防不住了怎么处置,弄得地铁运营人员天天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那些小伙子、小姑娘工作达到很疲惫,流失率也很高。搞运营的人一般都是满腔热血而来,后来个别受不了,劳动强度太大,都是半夜作业,白天不能停,晚上也不能歇着,就这么一个工作。

  我想在这儿说,如果我们把一些系统、一些设备搞得趋于完美,真正把运营里面的问题发现了,能够解决在萌芽状态,那运营人员在里面工作也感觉到有价值。因为我们更多是服务于乘客,这些乘客有老有少,有听不懂汉语的,有残疾人等等,我们才能更多把这些方面服务好。

  再一个是车站空气质量。我现在说的是现状,车站、车上和隧道内的环境,就是这么个现状,总的来讲不是很舒适。

  五、采取的措施

  有几个想法,这方面工作都做了,现在通风空调系统等都做了,但如何精益求精,我想说的是这个问题,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做到。精益求精里面是要大家着眼于这些小细节方面的研发,不要认为现在已经做了,每一条线都复制,不一定那条线就是成功的,它肯定还有一些不够完美的地方,应该着眼于这些去进行研发,来克服这些问题。

  新鲜空气这些东西靠滤网能否净化好?用什么样的净化措施?现在办公室新装修一进去,领导们就害怕甲醛等等,一个办公室放一个净化器。我不知道净化器作用好不好,反正现在造净化器的人很多。这里面的空气净化问题有没有办法?大家今天可以带着这个课题真的去好好研究一下,因为人与空气不能有任何的脱节,如果一旦断了空气就相当于没生命了。研究这个,我认为是一件非常有生命力的事情。

  风管清洗问题,风气再好,净化好了,结果风管不经常清洗也不行。现在风管清洗非常麻烦,大家也可以去研究,到底机器人进去怎么工作。现在一个车站里面大量的风管,一条线如果30多个站,那得有多少风管!

  现在因为我们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上了,把真正舒适度方面往往不放到重点上。我作为一个运营人员应该关注到这个问题,风管到底如何清洁,用什么技术。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大家一起思考这个问题,你们要做的话,我将来要助你们一臂之力把这个事情做好。现在运营人员在清洗这个时非常头疼,卫生局要来检查的时候,检查空气质量或杂质乱七八糟,不合格,可能说怎么治理一下,但是地铁又不能停。你说不合格,明天把这停了不让人上车了也不行。这个问题不能久拖不决,这肯定不行。作为管理人员,要从管理上让乘客更加满意、更加舒适,而不是看见问题、发现问题不去解决,这显然不行。

  有的厂家在做这个事情,我想大家还是要认真研究这个东西,一定有市场。很多人在追踪着一个建设市场时,也有很多厂家已经开始关注运营了。刚才发改委的专家讲3000多公里地铁了,市场也不小,不要光盯着前面,后面也有文章作。这个事情一定要去做,我可能能力达不到,我们一起去弄,如果弄上了,将来你们可以到我们那儿试验,一起推动这个产品能够在现场马上应用。

  净化水的事情,我记得当时验收时,卫生局来测,我们也有措施来净化水,净化的情况如何现在也不得而知。净化设备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净化情况如何也没有经过权威部门的鉴定和经常性的检查和检验。家庭加一个净水器,谁天天过来给你检查一下你的净水器合不合适,没人管,但是公共场所将来要加大检查力度,温适度里面还要注意空气质量。

  还有一个舒适度,现在环控系统像BAS一样实时监控,我刚才说的更多是好的一方面,但是也有他做不到的一方面,非常教条的一方面。大家都实现远程控制,都在OCC来控制现场的环境。我有时候觉得这个太可笑,你坐在OCC调度大厅,你怎么知道车站多少温度,你怎么知道空气怎么样,下面人还不能动,不能上面动,只能OCC授权给它。下面车站有的人夏天穿着大衣,冷得不行。我们这些员工很可怜,夏天有时候还穿大衣,说把它弄一下,不行,上面设的,上面设多少度,车站大小、客流量大小都会影响这里面的温度。有的车站可能客流就少,车站不是很大,一出来把那些人冷得够呛,所以热不均。我认为系统在人性化方面还要进一步来改进。

  实时监控,OCC探测不到现场温度是多少,或者探得到没有及时自动来调节,你设定一个温度,这个车站就多少温度,就不管了,这肯定不行。现在把这些问题都都给运营人员来处理的时候,我认为运营成本就加大了,同时得不到实时控制车站、站亭、站台,甚至工作人员场所里面。

  说起空气质量,实话实说,我为我们的员工感到不平,他们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的,来到地铁运营工作都是没日没夜,最后还呼吸着地铁下面的空气,他们在地铁下面呆的时间最长。我今天作为一个运营管理者,我更应该为员工着想,在技术上创新,让大家在下面工作得很舒适,不仅让乘客舒适,还要让我们的工作人员也要舒适才行。我估计在座人的子女或亲戚可能也在地铁里工作,我们希望给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环境,并不是说仅仅为乘客,当然乘客的服务是我们的天职,运营人员如果把乘客服务不好,那城市修地铁就没什么价值。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