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专业委员会五周年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7-09-28 14:16:45 编辑:fanhang
本文摘要:五年来,专委会积极调研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市场变化,对勘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研判,为会员企业战略部署及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积极壮大力量,优化组织建设,委员会管理工作呈现新特色;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先后组织多项专题活动,成功举办四届技术交流大会,出版专业论文集4期,收录178篇专业技术论文,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积极组织专业技术培训,规范技术标准和流程,人才培养步入新阶段;加强行业自律,提升专业素养,创造公平竞争新环境;创建期刊连续发行,丰富媒体宣传载体,委员会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8年具体开展工作计划:举办技术交流大会,加强行业内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探索委员会轮值机制,充分调动成员积极性;建立定期联络机制,常委委员单位设增设副秘书长,负责行业信息及其他常态信息的收集;加强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等其他行业组织联络,推出城市轨道交通勘测行业年度发展蓝皮书,此项工作将于17年底进入收尾,将在2018年发布;做好新一届委员换届选举工作,使之顺应行业发展方向,符合委员会工作开展需求,换届选举大会将于明年4月在长沙举办。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金陵盛秋,丹桂飘香。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喜庆日子里,召开"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勘察与测量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体大会暨五周年纪念大会",总结专业委员会工作,共商行业发展大计。刚才政府部门及上级学会领导讲话,对委员会工作提出了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现在,我代表委员会向大会作2012-2017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请大家予以审议,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的关键五年,是委员会工作从初创、探索、走向成熟的重要五年。
  几年来,委员会在上级学会的悉心指导下,在行业同仁的大力支持下,主动适应并引领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结合行业发展实际,认真履行委员会工作职能,始终围绕委员会工作宗旨,充分发挥委员会的专业优势,积极致力于实践探索、学术交流、服务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开展了各项工作。在规范行业行为,反映企业诉求,推进行业自律,整合行业资源,推动业内的交流与合作,壮大行业力量,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调研行业发展动态,关注市场变化,为企业发展指明新方向
  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4月27日,过去的五年,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步入大规模快速发展期,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把握行业发展态势,紧跟行业发展热点及难点深入调研,委员会以每年年度技术交流大会为契机,对年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及发展概况进行阐述,对勘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研判,为会员企业战略部署及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
  截至2017年3月,全国共有30个城市的13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4152.8公里,相比于2012年运营里程1682.21公里,五年内运营里程以494公里/年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3847亿元,在建线路总长5636.5公里,均创历史新高。截至2017年3月,共有58个城市的城轨线网规划获批,规划线路总长达7305.3公里。由此可见,过去的五年,面对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如此大规模发展,勘测做为地铁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挑战是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由于在建设过程受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影响,安全风险和质量风险日渐突出;大规模工程建设使得各项资源投入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服务贯穿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各阶段的勘察、测绘和监测综合技术,在平安地铁建设中的作用凸显的更加重要。
  目前,中国已步入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国和强国行列,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地铁建设从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逐渐进入智慧化时代,"智慧地铁勘测先行"是利好城市轨道勘测行业的重大机遇。特别是近年来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以地理信息、BIM为技术手段的地铁勘测智慧化产品,为构建"勘测精细化、设计BIM化、施工工厂化、运营智能化"的智慧建造体系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积极壮大力量,优化组织建设,委员会管理工作呈现新特色
  组织架构是专业委员会工作运行的载体,也是实现专业委员会宗旨的组织保证,经过五年来工作的开展,委员会积累了一定的组织协调经验,各项制度及流程日趋成熟和完善,专业委员会的行业影响力及号召力与日俱增,在行业发展和建设中正逐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按照2012年4月委员会成立大会决议及《工作办法》建立了委员会组织机构,常务委员会下设主任委员单位、副主任委员单位、秘书处等,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些责任公司作为委员会的发起单位,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主任委员:马海志),副主任委员单位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代表人:许少辉)、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表人:张世荣)等7家企业,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目前拥有工作人员2人;同时,专业委员会积极吸纳有一定贡献的勘测单位,作为委员和常务委员单位。委员单位已从初建的33家发展到60多家,充分显示了委员会在行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开展学术交流,出版专业论文集,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
  委员会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打造行业交流学习的开放型平台,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举办专题活动,为委员单位及同行单位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创新的平台。五年中,顺应行业大规模快速发展趋势,先后组织多项专题活动,特别是以一年一度全体大会为契机的技术交流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分别于2013年在北京召开以"高水平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为主题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2014年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体委员大会暨"智慧勘测,智慧地铁"技术交流会、2015年在昆明举办第三次全体大会暨"适应新常态,合作谋发展"技术交流大会、2016年于青岛举办了第四次全体大会暨"智慧地铁、勘测先行"技术交流大会。技术交流大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既总结了行业改革发展经验,推动企业技术及管理创新,又为会员单位提供更多的有价值服务,基本上实现了政府与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以及委员之间的全方位交流,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为推动轨道交通勘测行业的技术创新及发展,委员会编纂出版《城市轨道交通勘测创新技术》论文集,五年内向全国发行出版4期,收录178篇专业技术论文,共评选30篇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及学术价值的专业技术论文为优秀论文。紧密围绕行业技术发展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认真协助住建部完成标准建设,积极组织委员单位作为标准的主编及参编单位,参与新标准制定及原标准的修改工作。推动了技术进步、提升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工程质量,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专业技术保障和引导约束作用。
  (四)组织专业技术培训,规范技术标准和流程,人才培养步入新阶段
  自2012年成立至今,专业委员会始终以促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勘察与测量专业的技术进步、推广和发展为行动宗旨,多次组织专业技术培训,为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技术平台,培训效果成效显著。特别是2014年6月,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勘察与测量专业委员会主办,国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主编单位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协办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培训班,培训邀请了该规范编委,针对规范编制的背景、监测控制指标、规范内容及监测技术实战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讲解,现场反省热烈。来自全国数十家勘测单位的六十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通过两天的学习,均通过考核取得了结业证书。此次培训的顺利举办,是自国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较大的一次针对轨道交通监测技术的行业培训,为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监测行业规范化管理、人员培训、持证上岗等一系列后续管理措施的跟进奠定了基础。
  (五)加强行业自律,提升专业素养,创造公平竞争新环境
  为了营造以工程质量为先、确保工程安全前提下的公平竞争与市场环境,中国土木工程协会城市轨道交通勘察与测量专业委员会在2015年12月在云南召开了"院长高峰论坛",会议审议通过了《昆明共识》,共识着力倡导行业自律,加强技术交流,提高全行业专业素养,强化为业主履约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生产方式、加强技术进步,以合理价格承接项目,创造公平竞争新环境,维持轨道交通勘测行业的健康发展。并在2016年4月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结合当前行业发展需要,修改并完善《昆明公式》,使之成为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有效约束纲领。
  (六)创建期刊连续发行,丰富媒体宣传载体,委员会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为加强行业内部交流,反映轨道交通行业热点,委员会于2015年创办了行业交流期刊《轨道交通勘察与测量讯息》,创刊出版后得到多方认可,目前已连续出版3期。期刊的编辑发行为各会员单位分享更多业内信息,反映行业发展动态,引导科技创新,发挥成果应用,为轨道交通勘测行业提供专业交流平台。
  为扩大委员会的社会影响,委员会加强与中国城市报、科技日报、新华网、都市快轨、世界轨道交通等国家及行业主流媒体的合作,不断丰富宣传载体,发挥物质媒介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报纸、杂志、互联网、微信等媒体资源,进一步扩大委员会的影响。
  各位代表,五年来,委员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部门及上级学会的指导和关怀,离不开行业同仁的支持和配合,也离不开全体委员和委员会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勘察与测量委员会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委员会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委员单位的期望,行业发展的需求和主管部门的要求有不小的差距,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调查研究工作不够深入,对行业状况和委员单位的需求了解的还不够,特别是对普通委员单位诉求了解还不够。
  2、对于行业内的热点、难点问题缺乏强有力的解决措施和工作力度,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3、行业自律工作推崇力度不足,虽颁布了《昆明共识》,但与当前形势对委员会工作的要求还有距离,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引导,与各委员单位共创公平竞争环境。
  4、协会由于缺少经费、工作人员不足、对委员单位吸纳力度不够,对协会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以上不足之处,有待于委员会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研究解决。
  二、未来五年委员会工作规划
  未来五年,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继续高速发展的五年,是城市轨道交通勘测企业转型升级关键五年。在新的形势下,专业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的行业组织,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跟发展趋势,立足角色定位,反应呼声诉求,推广先进技术及创新发展理念,为轨道交通勘测行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基础上委员会重点关注并计划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行业技术交流,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每年除年度技术交流大会外,对于行业内新技术、新应用、新理念、举办专题技术交流会,搭建行业内沟通交流、技术创新的平台。
  2、服务行业发展,做好人才培养。根据行业发展需要,依据现有国家标准,积极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测量、检测和监测技术的培训工作,加强行业人才储备,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提升评优质量,加大推广力度。坚持每年出一部论文集的优秀传统,进一步提升优秀论文评选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使之进一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优秀项目及先进技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对于成熟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要通过培训、研讨等手段,树立典型。
  4、加强行业自律,优化竞争环境。创新工作机制,多渠道加大引导力度,大力倡导科学守信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5、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将设立政策导向组与行业发展组,政策导向组围绕勘测行业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开展研究,贴合行业发展趋势,总结行业发展经验。行业发展组将负责委员会日常化工作,在工作中将进一步密切联系会员,继续为行业优质服务。
  2018年具体开展工作计划:
  1、举办技术交流大会,加强行业内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
  2、探索委员会轮值机制,充分调动成员积极性;
  3、建立定期联络机制,常委委员单位设增设副秘书长,负责行业信息及其他常态信息的收集;
  4、加强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等其他行业组织联络,推出城市轨道交通勘测行业年度发展蓝皮书,此项工作将于17年底进入收尾,将在2018年发布。
  5、做好新一届委员换届选举工作,使之顺应行业发展方向,符合委员会工作开展需求,换届选举大会将于明年4月在长沙举办。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勘察测量专业是智力密集、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起着先导和灵魂作用,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专业委员会致力于搭建轨道交通一个沟通、交流、研讨及创新的平台,在这里领略行业领跑者的智慧风采,分享行业翘楚的经验成果和学术见解,建立与业主和政府良好沟通的渠道;共同感受地铁发展的脉动,为中国轨道交通勘测事业的蓬勃发展献技献策。我相信,委员会在政府部门及上级单位的关心指导下,在广大会员单位的积极响应下,今后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取得更大成绩,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在此,我代表专业委员会感谢南京地铁集团及相关部门,感谢中铁隧道院作为承办单位对本届大会的支持,感谢各位院士、大师,感谢各位会员,感谢对会议提供支持和赞助单位,感谢各媒体对本次会议的支持。
  再一次感谢与会来宾出席此次专业委员会年度技术交流大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于委员会工作的帮助与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大家团结协作,奋发努力,共创委员会工作新局面,为促进中国轨道交通勘测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预祝此次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