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内容

专家观点:将轨道交通安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

2004-11-30 来源:世界轨道交通 作者:admin
此次论坛具有以下特点。
(1)论坛组织周密,议程设计合理。众所周知,轨道交通安全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从纵向看包括从宏观决策、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到现场操控全过程,横向包括车、机、工、电、辆各专业,要想在短短的3天内全部涉及是有难度的。经主办单位认真研究,决定分6个议题,即:宏观决策与综合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新技术,安全设计与综合评估,监测、诊断与报警研究,事故救援与应急预案研究。3天内共有41位中外作者在不同时段在大会作了交流,并浓缩成3个大题,以台上嘉宾、台下代表互动的形式进行了座谈。大会发言紧凑有序,大会座谈气氛热烈,与会代表普遍反映这些议题基本上涵盖了轨道交通安全与管理这一主题。
 
(2)论坛文件内容充实,技术含量高。为配合本届论坛的各项议程,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世界轨道交通》杂志编辑出版了“轨道交通安全技术与管理”专辑 (《世界轨道交通》2004年第11期)和国际会议论文集。安全专辑以产业资讯、论坛、视窗、产品展示、企业采风等几大版块报道了国内外轨道交通安全状况与发展趋势,介绍了电子电器设备、道岔及其控制装置、机车、安全防护智能设备、仿真培训设备、车厢通道、车辆在线安全检测、受电弓系列等几十种新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与特点;文集更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高技术含量博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一经面世便供不应求。文集共选登74篇论文,内容涉及轨道交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安全评估等综合研究成果,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线桥隧等专业安全技术、基于GIS平台、AES标准、GRE卫星定位等的运营安全新技术,以及近年来研制开发的各种监测诊断技术和包括风险管理、危机管理、应急救援在内的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凝聚了各条战线精英多年的劳动成果。
 
(3)论坛交流形式生动多样,互动效应强。论坛期间除学术交流贯穿始终之外,还通过信息发布、专题技术交流、现场产品展示、易拉宝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式的交流活动,拉近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科研设计人员与运营管理人员的距离,特别是为支持本次论坛的多家国外赞助企业提供了与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直接交流沟通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到中国政府在轨道交通行业建设的动向、政策导向、需求和投资情况,为日后的商务合作创造了条件,各家企业对此感到非常满意。论坛还采用全场同声传译的方式,使与会的中外代表及时获取到讲演内容,使会下交流更加活跃和有的放矢。会议结束后还组织代表参观了北京城轨13号线。
      纵观本届论坛的论文,内容既具多样性,又有共通性。所谓多样性,是指论文内容既含综合技术,又含专业技术;既含干线铁路,又含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磁悬浮等);既含旅客运输,又含货物运输。所谓共通性,是指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虽分属不同主管部门,但同属轨道交通范畴,其技术装备和安全管理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切磋,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本次论坛论文大致可分为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估、运营安全系统与运营安全新技术、安全综合监控与安全保障、安全监测与诊断、事故救援与应急处置等6个主要方面,呈现出以下一些动向,并取得了若干共识。
 
(1)从源头上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安全,才能实现防患于未然。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已成为共识,但如何保证运营安全在认识上是存在一定误区的,比如以为只要抓好运营管理就可以,就此问题,铁道部安监司司长余卓民在介绍中国铁路安全状况的同时,强调指出,从强化管理基础、强化设备基础、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基层等4个方面夯实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的重要性。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原副院长闫汝良在题为“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统工程的探讨”讲演中指出,轨道交通安全系统由基础安全和运营安全两部分组成,两者的比例为4:6,轨道交通安全贯穿于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施工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而不仅仅限于运营管理阶段,因此必须从前期这个源头抓起,直至工程竣工验收、试运营之前,严格按照评价指标予以评分,杜绝安全隐患,实现基础安全。
 
(2)建立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使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评估对实现轨道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秦国栋副主任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研究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应当从轨道交通硬件设施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评价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安全性,实现轨道交通项目的研发和应用全过程的安全评审。接着美国联合道岔与信号公司副总裁奇纳儒•默卡保缇介绍了基于微处理器的US&S铁路信号产品和系统的安全设计原理和标准,这些产品已经通过独立机构认证,符合行业标准,因此已在全球许多铁路和交通系统连续安全运行了7亿h以上。阿特金斯铁路有限公司控制与系统部门首席工程师阿里介绍了铁路交叉认证先进技术的安全保障。在建立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方面,在国内首屈一指的是上海磁浮示范线。上海磁浮示范线是世界首条磁浮商业运行线,在项目全过程的安全评审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将安全评估分为安全方案评估、技术系统安全评估、运行系统安全评估和系统安全验证评估4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评估内容都制订得非常细致规范,在上海线的安全评审中,企业、评估机构和政府等层面上都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是国内大型交通项目首次完整地进行安全评审,发现并解决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使上海磁浮示范线成功建成和安全运行,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全评估中心副主任吴涛在“磁浮交通安全评审的理念和历程”讲演中作了详细介绍,这对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都是有益的借鉴。(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专家观点:将轨道交通安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

世界轨道交通

此次论坛具有以下特点。
(1)论坛组织周密,议程设计合理。众所周知,轨道交通安全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从纵向看包括从宏观决策、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到现场操控全过程,横向包括车、机、工、电、辆各专业,要想在短短的3天内全部涉及是有难度的。经主办单位认真研究,决定分6个议题,即:宏观决策与综合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新技术,安全设计与综合评估,监测、诊断与报警研究,事故救援与应急预案研究。3天内共有41位中外作者在不同时段在大会作了交流,并浓缩成3个大题,以台上嘉宾、台下代表互动的形式进行了座谈。大会发言紧凑有序,大会座谈气氛热烈,与会代表普遍反映这些议题基本上涵盖了轨道交通安全与管理这一主题。
 
(2)论坛文件内容充实,技术含量高。为配合本届论坛的各项议程,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世界轨道交通》杂志编辑出版了“轨道交通安全技术与管理”专辑 (《世界轨道交通》2004年第11期)和国际会议论文集。安全专辑以产业资讯、论坛、视窗、产品展示、企业采风等几大版块报道了国内外轨道交通安全状况与发展趋势,介绍了电子电器设备、道岔及其控制装置、机车、安全防护智能设备、仿真培训设备、车厢通道、车辆在线安全检测、受电弓系列等几十种新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与特点;文集更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高技术含量博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一经面世便供不应求。文集共选登74篇论文,内容涉及轨道交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安全评估等综合研究成果,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线桥隧等专业安全技术、基于GIS平台、AES标准、GRE卫星定位等的运营安全新技术,以及近年来研制开发的各种监测诊断技术和包括风险管理、危机管理、应急救援在内的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凝聚了各条战线精英多年的劳动成果。
 
(3)论坛交流形式生动多样,互动效应强。论坛期间除学术交流贯穿始终之外,还通过信息发布、专题技术交流、现场产品展示、易拉宝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式的交流活动,拉近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科研设计人员与运营管理人员的距离,特别是为支持本次论坛的多家国外赞助企业提供了与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直接交流沟通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到中国政府在轨道交通行业建设的动向、政策导向、需求和投资情况,为日后的商务合作创造了条件,各家企业对此感到非常满意。论坛还采用全场同声传译的方式,使与会的中外代表及时获取到讲演内容,使会下交流更加活跃和有的放矢。会议结束后还组织代表参观了北京城轨13号线。
      纵观本届论坛的论文,内容既具多样性,又有共通性。所谓多样性,是指论文内容既含综合技术,又含专业技术;既含干线铁路,又含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磁悬浮等);既含旅客运输,又含货物运输。所谓共通性,是指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虽分属不同主管部门,但同属轨道交通范畴,其技术装备和安全管理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切磋,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本次论坛论文大致可分为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估、运营安全系统与运营安全新技术、安全综合监控与安全保障、安全监测与诊断、事故救援与应急处置等6个主要方面,呈现出以下一些动向,并取得了若干共识。
 
(1)从源头上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安全,才能实现防患于未然。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已成为共识,但如何保证运营安全在认识上是存在一定误区的,比如以为只要抓好运营管理就可以,就此问题,铁道部安监司司长余卓民在介绍中国铁路安全状况的同时,强调指出,从强化管理基础、强化设备基础、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基层等4个方面夯实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的重要性。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原副院长闫汝良在题为“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统工程的探讨”讲演中指出,轨道交通安全系统由基础安全和运营安全两部分组成,两者的比例为4:6,轨道交通安全贯穿于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施工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而不仅仅限于运营管理阶段,因此必须从前期这个源头抓起,直至工程竣工验收、试运营之前,严格按照评价指标予以评分,杜绝安全隐患,实现基础安全。
 
(2)建立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使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评估对实现轨道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秦国栋副主任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研究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应当从轨道交通硬件设施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评价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安全性,实现轨道交通项目的研发和应用全过程的安全评审。接着美国联合道岔与信号公司副总裁奇纳儒•默卡保缇介绍了基于微处理器的US&S铁路信号产品和系统的安全设计原理和标准,这些产品已经通过独立机构认证,符合行业标准,因此已在全球许多铁路和交通系统连续安全运行了7亿h以上。阿特金斯铁路有限公司控制与系统部门首席工程师阿里介绍了铁路交叉认证先进技术的安全保障。在建立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方面,在国内首屈一指的是上海磁浮示范线。上海磁浮示范线是世界首条磁浮商业运行线,在项目全过程的安全评审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将安全评估分为安全方案评估、技术系统安全评估、运行系统安全评估和系统安全验证评估4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评估内容都制订得非常细致规范,在上海线的安全评审中,企业、评估机构和政府等层面上都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是国内大型交通项目首次完整地进行安全评审,发现并解决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使上海磁浮示范线成功建成和安全运行,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全评估中心副主任吴涛在“磁浮交通安全评审的理念和历程”讲演中作了详细介绍,这对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都是有益的借鉴。(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