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探索中国重大工程环保新模式
2005-08-19 来源:新华网 作者:admin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指挥长拉有玉说:"青藏铁路是一条"工程未动,环保先行"的铁路,在铁路的规划、设计、施工之中始终贯彻环保原则。"有专家指出,青藏铁路打破了中国环保工作"先破坏后治理"的管理模式。
据悉,在青藏铁路开工之前,国家有关部门对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物种和生态进行了专题研究。青藏铁路确定的环保目标包括:确保冻土环境保持稳定、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水土流失防护得力、高原植被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迁徙自由、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等。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建在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里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也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这片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优先地区"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生态环境独特而脆弱。
半世纪前中国由于财力有限,修建的青藏公路还是就地取材。据介绍,修建公路时取土挖的小土坑至今没有长出绿草,这也从侧面说明这片高原生态的脆弱。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介绍,中国建设青藏铁路仅仅环保投资超过11亿元人民币,投入如此巨资从事铁路建设环保工作,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历史上还是首次。为了使环保工作贯彻到每一环节,青藏铁路在中国大型工程建设中首次引进了环保监理,委托第三方对青藏铁路全线进行全程环保监控。
严格的管理措施使青藏铁路成为中国重点工程建设环保的典范。首次与铁路所经省区签订环保责任书;投入最高数额的环保投资;首次为野生动物修建迁徙通道;首次成功在高海拔地区移植草皮……青藏铁路填补了中国大型工程建设中环保建设领域的多项空白。
有关专家指出,青藏铁路在开工前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超前思考。据介绍,设计部门通过尽量减少车站的方式来降低车站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对于必须设置的车站,采取相应的污水和垃圾处理措施,各类垃圾定期运送到高原邻近的城市垃圾场集中处理。
为了保持铁路沿线生态的原貌,中国建设部门还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前的原始生态进行拍照和录像,交给环保部门存档,把它作为以后进行生态恢复的参照资料。
中国科学院教授张鲁新说:"青藏铁路的环保要求如此之高,做得如此之好,为中国今后重点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将对整个中国铁路建设理念产生巨大影响。"
- 上一篇:敦煌铁路正线铺轨全面开始 每天3公里年底可通车
- 下一篇:铁路集装箱运输试行“新政”
相关文章
- 武汉市江汉路段地铁年内开工2007-03-19
- 成都地铁二号线即将开工2007-03-12
- 杭州滨江3月底地铁滨江站开建2007-03-05
- 北方国际签1.5亿美元出口大单2007-02-13
- 北京地铁5号线9月底开通200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