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不断创新 在建设客运专线的同时实现企业全面提升
2007-05-11 来源:金守华 作者: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客运专线办公室副主任 浏览次数:摘要:阐述了客运专线轮轨、弓网、空气动力、列车牵引与制动四大技术的特征及其对施工方式和施工组织的影响;从更新设计理念,快速提高专项施工能力,注重发挥先进施工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榜样作用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技术装备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重视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筹集建设所需资金等6个方面介绍了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客运专线建设的总体情况。
1 客运专线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规律表明,在收入提高的过程中,居民用于旅行消费支出的也将会明显上升;城镇化比重的提高,将进一步导致全社会客运需求迅速增长,且对运输的方便、快捷、舒适等质量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国土面积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对高消费旅行的运价承受能力有限等决定了铁路必将是未来城际旅客运输的主要承担者。铁路面临着运量迅速增长、运输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双重压力。建设客运专线是铁路人孜孜以求的夙愿,也是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经过国务院批准,铁道部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为路网性客流中心,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为区域性的客流中心,作为铁路快速客运网主要连接点进行布局。快速客运网的发展目标是,形成以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为中心,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人口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快速客运网络。
速度是运输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最主要标志,客运专线旅客列车的最高运行时速将达到
2 客运专线的主要技术特征及其对施工生产内涵的影响
客运专线的主要技术特征决定了工程施工方式和组织形式等施工生产的内涵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客运专线的主要技术特征表现在:
(1)轮-轨方面,拥有持久高平顺性的轨道,使用轻量化、具有高走行稳定性的列车;
(2)弓-网方面,使用大张力的接触网,配备高性能的受电弓;
(3)空气动力方面,使用流线形、密封的列车,建设较大的线间距和隧道断面;
(4)列车牵引与制动方面,采用大功率的交-直-交列车和大容量的牵引供电设施,使用大能力的盘形、再生、涡流列车制动系统,配备以车载信号为主的列控模式。
也就是说:客运专线是由高质量的铁路新线、性能先进的机车车辆和控制系统组成的庞大技术系统,它集中采用了当代高新技术成就,从涉及到的4个方面实际上可以延伸到整个铁路系统,是一项巨系统工程。同时也涉及到我们铁道建筑业的方方面面,分析有关标准可以发现,四大技术特征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发生着作用。
3 客运专线建设的整体情况
3.1 强化对客运专线理念的理解,从设计研究阶段把握要义
客运专线是高科技含量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开放的思路,举全路之力,博采世界技术之长,协力攻关,全力推进。各设计院要尊重科学,敢于负责,提高设计质量;在已经规划的客运专线中,有近2/3在我们各设计院的传统领域;已经开工的9条客运专线,绝大部分由我总公司的设计院进行设计或负责总体设计。在设计的前期工作方面,关键要素的把握,我们占有较大的优势,铁路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为设计中选择、开发新结构,实现新思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机遇和空间。
我们比较注重更新设计理念,强调必须首先更新规划理念,使技术政策具有战略前瞻性。美国林同炎公司副董事长扬裕秋建议我们的设计人员“应在工程设计上提高创新,逐步建立工程优化制度,目前中国工程设计人员迫切需要改变重施工轻设计的倾向,在工程设计上接受新观念,采纳新技术,应用新材料”。在对设计的把握上,我们认真研究设计流程,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技术储备、作业习惯、工作流程确定了自己不同的高速铁路技术路线,我们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按照路网远期结构变化的趋势推荐路网的局部,按照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推荐建设的优先次序,按照通道经过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和投资回报建议合理的建设规模。我们要求设计院要切实注意研究布局、总量、规模和序列等四大规划问题。在新线建设中的主要技术标准、起讫点、线路基本走向、建设时机、合理工期等方面,在既有线改造中各种技术改造方案的制定、建设期限等方面,在枢纽和大编组站、独立特大桥、长隧道、车站站址(特别是大中城市的站址)和站型等大型工程建设方案等方面,应按照服从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线,提前研究,做好决策,在取得各方认同的前提下,分阶段开展设计工作。
我们一直在进行着设计与施工的结合,通过从源头抓起,优势互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高度重视对设计阶段的管理,通过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的及时沟通、交流,提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力争使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提供技术先进、施工可行、质量可靠、能够保证客货运输安全的设计,为工程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系统地提高铁路工程的质量。
3.2 适应客运专线建设对施工能力的需要,多途径快速提升专项施工能力
3.2.1 生产力结构的调整
我总公司注意并提前筹划了生产力结构的调整问题,从抓转变工程管理理念入手,以提升专项施工能力为核心,适应了大规模的客运专线建设的需要。我们在路基、桥梁、隧道、既有线改造、房屋建设、四电等专业方面有体现各家特色的施工技术水平、设备装备水平、生产工艺水平和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专项施工能力集成,我们认为这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不提高专项施工能力,就不能适应客运专线建设的最新需求,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就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持续安全、如果工程事故频发,施工进度落后,生产能力应对困难,就会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困难。
3.2.2 工程建设观念的转变
在建设规模大、工程标准高、工程建设时间紧、工程管理经验不足等困难条件下,加强对工程设计、施工的管理、协调和控制,把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责任细化落实到岗位和人头,形成严密的责任制体系意义重大。为了实践大规模的客运专线建设,总公司领导提出要从领导到一线技术人员都要转变工程建设的观念,用现代建筑企业的理念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管理。要求各单位的施工组织方法要从凭老经验、放羊式的粗放式施工转变到严格编制施工组织方案、科学组织施工上来;安全质量管理要持续落实贯标成果,从危机管理、救火式管理转变到预先控制上来;劳务管理要从以包代管转变到有序控制、自带劳务上来;生产方式要从人海战术转变到机械化、工厂化施工方式上来;从一般创优转变到全面实施品牌战略上来。
我们一直注意贯彻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队伍规划和建设。坚持项目部、工程公司、集体公司、总公司框架下分兵把守,各负其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简单,可以大幅度降低组织成本,世界企业机构的设置已经走到了从较复杂形式转型为相对简单过度的阶段。化解危机才能体现管理者的价值,战胜困难才能提升我们的能力。
3.2.3 项目管理的有序和受控
我们对项目管理的要求可以简单地用“有序和受控”来进行衡量。所谓项目管理有序,是指项目长力能胜任,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生产要素匹配适用,责任制尤其是终端责任制落实到位,形成重点突破,闭环优化的态势。所谓项目管理受控,就是进度受控、质量受控、安全受控、成本受控和施作受控。
(1)进度受控──日均进度保月进度要求,月均进度超过年计划要求;
(2)质量受控──结构安全、原材料合格、模具可靠、工艺先进、操作熟练、监管到位、工序质量优良;
(3)安全受控──易发事故点控管严密,手段先进方法可靠;
(4)成本受控──分类成本低于总成本,实际成本低于预算成本,责任成本有挖潜空间;
(5)施作受控──岗位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人人照着规范做,在施工难度大、困难多时,不能等、不能拖,也不能只找客观原因,把责任推给设计、推给标准、推给地质条件。
项目法施工核心是项目长负责制,项目部必须立足自身解决好施工中的分解目标、分解责任、建立并落实终端责任制,建立高效的组织运行机制;负责过程管理,落实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要求,全面实现工期、质量、安全、效益目标;协调外部关系,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以及当地政府、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等问题。
3.2.4 专项施工和集成能力的提升
我们提出工程公司要专,我们总公司的工程公司大多由部队的团转型而来,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企业的人财、物、机等生产要素都集中于工程公司,总公司提出工程公司要提升专项施工和集成能力,工程公司日常工作的重点应专注在建、直接管理项目、自行组织专项施工、形成责任闭环;通过建立健全项目施工具体的责任体系和指挥系统,确保责任明晰、政令畅通、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培养和慎重选择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等关键岗位的人员,确保相关人员的素质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具体组织落实项目施工和成本方面的预控措施;整合企业内外资源,组织生产要素到位,真正形成生产能力;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和效益进行有效监控并真正负责,对问题能够及时发现、找出症结、果断解决,及时消除危机;加强基础建设,形成专项施工能力,提升对重大项目的管理能力,包括管理人才、技术骨干、专业人员的培养,机具的改良配置及其相应人才的配套。
3.2.5 健全和严格的施工管理
集团公司要发挥高层次运作、集约化精细管理的作用,通过完善用人机制,建立专家队伍,加强工程公司班子和项目班子队伍的建设;组织科技攻关,推广“四新”成果,选购先进、适用的大型关键设备;引导、发育工程公司的专项施工能力,有针对性地承揽任务、分配任务、配备干部、购置大型机具设备;解决项目施工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审核制定重大项目的施工方案,解决重大技术问题,保证现场克服重大困难;在大标段的条件下,组织大型项目的施工,组建一次性指挥部对现场进行直接指挥;并对各级施工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总公司在施工管理的宏观管理上下功夫,主要负责建章立制,制定施工标准,规定施工程序;建立健全施工管理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的施工管理责任;对重大特殊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处置施工生产中的重大事件等进行管理。
3.3 集中技术力量,提前研究有关技术难点和带全局性的问题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是一项规模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装备水平,一流的运营管理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由于客运专线技术新、标准高,施工及安装工艺复杂、难度大,施工准备时间紧,建设、运营管理和维修体制新,与传统铁路差异大,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术企业才能保证客运专线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还注重施工生产技术的传播和扩散,发挥先进的示范和榜样作用。近年来,总公司组织了多次专题技术交流。从概念技术的交流开始,涉及高速铁路的基础理论、客运专线的基本情况和前期介绍、专题技术的专门交流等多方面内容,覆盖路基、桥梁施工、耐久性混凝土、无碴轨道的轨枕制造、轨道工程的施工设备等。目前我们总公司在建10公里以上特长隧道有20多座,其中有一部分地质特别复杂;各种复杂结构的桥有50多座、深水基础桥也有50多座,大吨位箱梁的制运架达到280公里以上;客运专线的沉降控制对我们是一种考验,无碴轨道施工技术到现在大部分人甚至连感性认识都没有;对特殊地质特点有些地方我们还知之甚少。我们深深认识到:在这种情势下,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技术攻关,不注重自主创新,就会被淘汰出局。
针对桥梁跨度大、结构新、桥隧错落分布的特点,大跨度的特殊孔跨结构多,现浇梁的徐变控制、跨越主要交通干线或通航河流时大量采用钢混结合梁、连续梁、斜拉桥、钢桁拱等特殊结构的大跨度梁式施工技术复杂的特点,分门别类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针对双线简支箱梁制、运、架要求严,箱梁通过隧道运输等施工难点,根据工程进展组织了现场制梁厂观摩和研究;根据隧道地质复杂,岩溶、暗河、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地下高水压、高地应力、高地温、煤气瓦斯和天然气等不良地质多,加上以狮子洋珠江水底隧道(长10.8公里)等典型海底、江下、山中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差、科技含量高、建设标准新、工程风险大的特点,组织了隧道盾构施工观摩,通过观摩推广经验,以求共同提高。
我们一直坚持加快施工速度,必须以坚持合理的工艺时间、确保安全和质量为前提,在安全、质量与进度的关系上,确保安全和质量是第一位的,绝不允许不顾安全和质量盲目赶工期、赶进度。
3.4 提高装备机具的科技含量,全面提高机械化信息化水平
3.4.1 对引进的技术认真组织高水平的吸收
施工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施工手段的创新,只有技术装备现代化才能实现生产能力的现代化,我们瞄准世界一流水准,在高起点引进的基础上注意发挥系统内外的积极性,认真组织高水平吸收,对于铁道部技术引进的技术,认真组织研究、分析,以期尽量实现高质量利用,以提高我们的整体技术水平。
由于客运专线所经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和居民点密布,铁路、公路、河流纵横交错,桥梁多,特大桥所占比重高;桩深、墩高、新技术含量大,施工复杂;施工场地狭小、起伏不平,施工条件差。桥梁具有分布密度大,特大桥所占比重高,桩深、墩高、新技术含量大、施工复杂的特点,决定了客运专线桥梁所占线路总长的比重是一般普速铁路的3~4倍。客运专线建设需要的设备需求数量巨大、设备数量多、要求严、技术难度大。如路基工程的基础处理设备要求处理能力强、压实设备需要振动力大;桥梁基础沉降控制、桥梁数量多、比例高带来的桩基础数量大、钻孔深度大,对钻孔桩机的数量、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双线简支箱梁制、运、架需专门的大型施工装备,如32米跨度的双线简支箱梁重约900吨、梁宽13.4米,箱梁制造工厂需要新建,架桥机和运梁车需要添置;无碴轨道从轨道结构、施工工艺都是全新的,配套的施工设备数量巨大,且没有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
3.4.2 施工单位开展技术攻关和研究开发工作
我们一直注重施工单位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开发先进的施工工艺、工法工作,通过采购引进先进机械设备,提升施工水平;在安排客运专线的施工组织时,牢牢抓住铁路客运专线高稳定性、耐久性和高动力特性的路基、桥梁和隧道,高平顺性的轨道,高质量的牵引供电系统,高安全、高可靠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高度集中的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以保证能够持续运行高速列车,实现高速度、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舒适、平稳的旅客运输作为施工组织的基本出发点,安排各生产要素。在施工管理上,从提高施工组织的科学水平上下功夫,认真制定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力量、配备施工机具,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做到规范、科学、合理、高效。在客运专线建设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抓好技术创新工作,要全面掌握客运专线的质量标准、施工规范、检测要求以及相关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技术创新。从实际出发,把施工中的难题作为攻关的课题,先拿出预案,边实践边修正边分析因果,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提出近期的技术创新重点是如何保证各种构造物的基础处理技术的绝对可靠问题。
3.4.3 土建工程开展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正在抓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中国铁建系统一年要完成1300多公里的桥梁和隧道,加上我国的地质条件是最复杂的,想借鉴现成的国外技术不现实,对复杂地质条件的攻克,我们认为土建技术很难引进,要靠我们自己进行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才能有生命力。路基软基和膨胀土处理、黄土隧道基底处理、采空区处理问题要继续下大力气研究,争取有新突破;以桥梁钻孔桩清孔、钢筋笼的放置和水下混凝土灌注都不能出一点问题为目标开展桥梁基础施工的技术创新;要在解决32米、40米、56米移动模架制梁和900吨梁制运架的机具和施工工艺方面下功夫;要形成长大隧道施工通过特殊地质和快速施工的技术能力,认真探索千枚岩、膨胀土、黄土隧道变形规律,真正形成地质超前预报的能力,真正掌握排堵结合的治水方法,下大力气确保瓦斯隧道的施工安全,突破石英含量高的花岗岩、石英砂岩的钻爆技术问题,对岩溶地段的溶洞处理在安全质量上应十分可靠。设计、施工单位一定要树立创新的意识,我们的创新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改进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4.3 利用路外技术力量解决技术难题
走借鉴和模仿起步的道路。改进也是创新,我们认为对于无碴轨道的施工机具、工艺、方法和检测问题,关键是要先模仿好。通过虚心学习国外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充分利用好我国多年来的客运专线试验段的施工成果,在高起点上创新,少走弯路。在借鉴模仿过程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同时我们也要从自身痛苦的经验中学习,总结教训,不犯同类已经犯过的技术错误。
从外部借脑是我们技术创新的方法之一。聘请路内外以及国际上的大师级专家指导攻克技术难关,利用外部技术力量解决技术难题也是技术创新,在双块式轨枕的生产技术引进中,我们和中铁工程总公司紧密团结,在认真组织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国内研究生产企业参加其中的钢筋桁架生产线的研究和开发,确定由天津建科机械厂、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和意大利MEP公司组成团队,通过引进国外关键技术、国内研发配套解决。节约了购买费用的同时,保证了供货周期。在利用外部力量的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协调,提倡互相补充。希望通过各设计院、集团公司的竞合,实现共赢;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努力实现全系统技术资源共享。我们中国铁建人认识到只有以“取法乎上”的赶超意识,“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才能实现以技术跨越为主导的企业持续发展,中国铁建愿意在客运专线等高难新建设领域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内外工矿企业及代理商开展广泛合作,通过合作共同进步是中国铁建设的一贯做法和传统。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轮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使施工技术、工艺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铁路真正的王牌之师。
我们认为,客运专线专项能力布局、专项设备的购置和专业人员的培训要慎重考虑,做深入细致的考虑,在无碴轨道等专项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中应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欢迎国内外国内品牌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消化的基础上,尽可能通过国内的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合作生产等途径,研制出既保证需要、又节约成本、技术水平不降低、施工效率有提高的施工设备。在确定国内生产后,要持续跟踪、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
3.5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训
我们一直认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始终高度重视人的作用,从有利于企业人才成长出发,对新分配的大学生,坚持学用一致,专业相对固定,进行定向培养的原则,加强对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工程师、经济师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国铁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作为经理层等企业负责人队伍的基本要求,按照以德为先、凭业绩用干部、按台阶培育、用有本事的人、提倡作风务实、工作扎实,以竞争上岗、公开招聘为突破口,让优秀的人才有用武之地。
结合客运专线建设需要,我们在日常教育抓基础夯实的同时,针对技术更新开展了干部、技术工人的定期和不定期轮训。到目前为止,有5000余人次参加铁道建设协会组织的客运专线施工技术培训,安排了360余人次的技术管理人员赴欧洲、日本进行高速铁路的专门培训。
3.6 统一调度财力、物力,保证建设所需设备采购的资金
中国铁建系统在客运专线特种设备的总投入约在80亿元左右,需要70套左右的运架设备,武广、郑西、京津的无碴轨道施工设备预计要投入20亿元左右,配备数十套移动模架造桥机。
为了解决建设前期的资金问题,我们采取了多种途径筹集资金。首先是挖潜,使用好自有资金,将零散在各地的资金尽可能集中使用,调剂余缺,在保证项目运转的前途下,发挥资金的效率;向国内外银行借贷,开展国际融资,到目前为止,已向银行借了65亿元的专项贷款,利用德国政府贷款9000万欧元,用于购买客运专线需要的机械设备;紧缩投资规模,将投资的资金转向投入客运专线,我们对各级的投资项目进行了认真梳理,停止了部分项目的继续投资。
综上所述,建好客运专线,会大大推进中国铁路技术进步,使我国铁路现代化水平从整体上跨上一个新台阶。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作为设计施工企业,一直是铁路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建设客运专线这个极其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已经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完成好这个任务。
- 上一篇:中国客运专线信息化设想
- 下一篇:对强化合资铁路项目公司建设及融资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