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内容

中国将建经老挝泰国新加坡高铁线 年投资7000亿

2011-01-04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佚名
本文摘要:自2011年开始,一条从中国出发,沿途经过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最终到达新加坡的高铁线路开始建设,这将是中国高铁企业的下一个增长点

“铁路越铺越长、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是近年来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2010年12月7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表示,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已经达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与高铁蓬勃发展相伴的是整个高铁上下游产业链,从铁路、列车到零配件等的连锁反应,这一切又因“十二五”规划建议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而再次升温。

    未来每年投资达7000亿

    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共计约3.5万亿元,相比“十一五”期间的2.2万亿元投资,增加了1万多亿元。其中,按照“十二五”将建成16448公里高铁、高铁平均每公里造价1.14亿元计算,高铁的总投资约为1.875万亿元。

    受利好政策和庞大资金影响,2010年12月9日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闭幕当天,铁路板块、铁路基建板块整体上涨 2.27%,与高铁相关的个股,晋西车轴[16.61 2.85%]、华东数控[26.58 2.55%]和天马股份[13.26 2.00%]涨停,中国南车[7.55 3.14%]、中国北车[7.09 2.46%]、晋亿实业[13.75 3.77%]等的涨幅也都在6%以上。

    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为代表的高铁龙头企业,在过去的2010年斩获颇丰。

    截至2010年12月22日,根据公开数据整理,中国北车目前在手订单约为1400多亿元,可以满足未来几年的发展需求。2010年2月,中国北车收购了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董秘谢纪龙对此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北车的主要生产、经营单位都位居北方,南方市场相对薄弱。此次收购主要是在南方发达中心城市进行布局。”

    根据中国南车2010年上半年公告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51%,在手订单为840亿元。根据公开资料计算,中国南车目前在手订单已接近1000亿元,公司全年收入超过600亿元基本已成定局。

    中国南车旗下表现同样不俗的还有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下称“南车株机”)和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下称“南车株洲所”)。它们的发展也搭上了高速铁路的“快车”。

    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南车株机宣传部表示,公司在制定企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预计实现2012年200亿元、2015年400亿元的战略目标。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诞生地南车株洲所在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18亿元,同比增长62%,跨入“百亿元”俱乐部。

    南车株洲所宣传部称,作为公司战略性产业单元,近年来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样引人瞩目。除拥有南车时代电气[30.95 1.31%]、时代新材[63.82 4.64%]两家上市公司外,2008年,南车株洲所还以不到1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世界第六大半导体公司英国丹尼克斯,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行业首次跨国并购案例。

    中国高铁海外当“老板”

    时间回到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通过,国务院提出要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把铁路时速由16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提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

    随后中国高铁先后“拜师”阿尔斯通、川崎重工、西门子等高速列车制造商。4年后,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最高运行时速350公里。此后,武广、郑西、沪宁、沪杭、京沪……高铁盛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中国高铁的表现也很抢眼。此时的中国高铁企业看准了全球的高铁兴建风潮,正凭借低成本优势迅速攻占海外市场。据公开数据估算,综合土建和车辆两个方面的成本,中国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1/3~1/2。国内高铁的造价一般是1亿元~1.5亿元/公里,而德国法兰克福-科隆线,约合3亿元/公里,韩国2004年通车的高铁路基部分造价就达2.5亿元/公里。

    中国高铁的“低成本、高质量”成为令竞争对手头疼的优势。从最初的“学徒”到如今挺进海外市场的“老板”,那些传统的高铁强国,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多了个年轻的竞争对手。

    截至2010年7月底,中国南车对外公布,公司海外签约额已超过7.6亿美元,约占销售总收入的10%。中国南车董秘邵仁强透露:“2010年上半年,公司海外签约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两倍多。和国际竞争者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性价比高、交货期限短。”

    2010年12月,中国南车与通用电气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更表明了其抢滩美国高铁市场的决心。据悉,两家公司将共同投资5000万美元,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竞标美国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两州的高铁项目。

    同年12月,中国北车宣布与法国阿尔斯通进行战略合作,共同进军海外高铁市场。随后,中国北车宣布,首批6台全球窄轨线路功率最大机车运抵新西兰,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内燃机车首次出口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

    刚刚结束欧洲考察的中国北车董秘谢纪龙告诉记者,在如今的国际高铁市场,“我们与欧洲成熟的轨道交通商之间,是合作伙伴。”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中国将建经老挝泰国新加坡高铁线 年投资7000亿

中国经济周刊

“铁路越铺越长、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是近年来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2010年12月7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表示,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已经达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与高铁蓬勃发展相伴的是整个高铁上下游产业链,从铁路、列车到零配件等的连锁反应,这一切又因“十二五”规划建议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而再次升温。

    未来每年投资达7000亿

    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共计约3.5万亿元,相比“十一五”期间的2.2万亿元投资,增加了1万多亿元。其中,按照“十二五”将建成16448公里高铁、高铁平均每公里造价1.14亿元计算,高铁的总投资约为1.875万亿元。

    受利好政策和庞大资金影响,2010年12月9日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闭幕当天,铁路板块、铁路基建板块整体上涨 2.27%,与高铁相关的个股,晋西车轴[16.61 2.85%]、华东数控[26.58 2.55%]和天马股份[13.26 2.00%]涨停,中国南车[7.55 3.14%]、中国北车[7.09 2.46%]、晋亿实业[13.75 3.77%]等的涨幅也都在6%以上。

    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为代表的高铁龙头企业,在过去的2010年斩获颇丰。

    截至2010年12月22日,根据公开数据整理,中国北车目前在手订单约为1400多亿元,可以满足未来几年的发展需求。2010年2月,中国北车收购了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董秘谢纪龙对此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北车的主要生产、经营单位都位居北方,南方市场相对薄弱。此次收购主要是在南方发达中心城市进行布局。”

    根据中国南车2010年上半年公告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51%,在手订单为840亿元。根据公开资料计算,中国南车目前在手订单已接近1000亿元,公司全年收入超过600亿元基本已成定局。

    中国南车旗下表现同样不俗的还有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下称“南车株机”)和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下称“南车株洲所”)。它们的发展也搭上了高速铁路的“快车”。

    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南车株机宣传部表示,公司在制定企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预计实现2012年200亿元、2015年400亿元的战略目标。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诞生地南车株洲所在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18亿元,同比增长62%,跨入“百亿元”俱乐部。

    南车株洲所宣传部称,作为公司战略性产业单元,近年来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样引人瞩目。除拥有南车时代电气[30.95 1.31%]、时代新材[63.82 4.64%]两家上市公司外,2008年,南车株洲所还以不到1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世界第六大半导体公司英国丹尼克斯,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行业首次跨国并购案例。

    中国高铁海外当“老板”

    时间回到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通过,国务院提出要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把铁路时速由16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提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

    随后中国高铁先后“拜师”阿尔斯通、川崎重工、西门子等高速列车制造商。4年后,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最高运行时速350公里。此后,武广、郑西、沪宁、沪杭、京沪……高铁盛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中国高铁的表现也很抢眼。此时的中国高铁企业看准了全球的高铁兴建风潮,正凭借低成本优势迅速攻占海外市场。据公开数据估算,综合土建和车辆两个方面的成本,中国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1/3~1/2。国内高铁的造价一般是1亿元~1.5亿元/公里,而德国法兰克福-科隆线,约合3亿元/公里,韩国2004年通车的高铁路基部分造价就达2.5亿元/公里。

    中国高铁的“低成本、高质量”成为令竞争对手头疼的优势。从最初的“学徒”到如今挺进海外市场的“老板”,那些传统的高铁强国,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多了个年轻的竞争对手。

    截至2010年7月底,中国南车对外公布,公司海外签约额已超过7.6亿美元,约占销售总收入的10%。中国南车董秘邵仁强透露:“2010年上半年,公司海外签约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两倍多。和国际竞争者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性价比高、交货期限短。”

    2010年12月,中国南车与通用电气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更表明了其抢滩美国高铁市场的决心。据悉,两家公司将共同投资5000万美元,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竞标美国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两州的高铁项目。

    同年12月,中国北车宣布与法国阿尔斯通进行战略合作,共同进军海外高铁市场。随后,中国北车宣布,首批6台全球窄轨线路功率最大机车运抵新西兰,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内燃机车首次出口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

    刚刚结束欧洲考察的中国北车董秘谢纪龙告诉记者,在如今的国际高铁市场,“我们与欧洲成熟的轨道交通商之间,是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