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铁路局 > 内容

铁路上流动的“吉普赛人”:责任和艰辛的博弈

2012-03-05 来源:
本文摘要: 铁路大检修开始,至少有2个月回不了家。46岁铁路职工张怀荣用手将轨距尺上的雪花抹去,仔细核对钢轨间距的误差。每年例行的春季铁路大检...
     “铁路大检修开始,至少有2个月回不了家。”46岁铁路职工张怀荣用手将轨距尺上的雪花抹去,仔细核对钢轨间距的误差。每年例行的春季铁路大检修如期开工,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进兰州铁路局这群流动“吉普赛人”的生活。感受他们的责任和酸甜苦辣。

 

  重复如一的“拆卸和安装”

  2日上午9时许,天空依旧飘着雪花,气温已降至冰点,记者来到陇海线天兰段检修现场。此时为铁路检修“天窗”作业期,线路已经封锁,禁止列车通行。兰州铁路局定西工务段职工正在进行路基换填的工作。

  5人为一组,一人推着软轴捣固机,4人分别双手紧握重达30斤的捣固棒,对钢轨间的道砟进行“捣固”。“钢轨下面铺设的道砟因超中修周期,致使道床板结,缺少弹性,导致火车行驶起来‘磕磕绊绊’,不平稳。”张怀荣说,他们的工作便是将轨道下面板结的道砟挖出来,然后换填成新的道砟。

  与此同时,其他职工则在另一段线路更换钢轨。他们先将25米长的轨道上的螺丝逐个用“扳手”卸下,7个职工共同用“翻轨器”将该段重达1500公斤的钢轨从旧线路上拨下来,然后再将新轨拨上去,螺丝钉逐个拧上。

  “每年的工作都是这样不断重复,拆卸,安装,但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张怀荣说,工作内容看似一样,但每次检修都要仔细核对,误差要控制在毫米。

  据悉,兰州铁路局定西工务段2012年“集中修”各项线路施工和维修作业主要包括更换钢轨、路基补强、隧道换碴、线路机械清筛、换铺无缝线路等任务,时间为2月26日至4月20日,共40个工作日。

  流动的铁路“吉普赛人”

  “洋镐、扒叉、九齿叉是以前铁路维修三大件,而今的机器化程度非常高,一辆大型养路机械可以解决所有的线路问题。”马上“奔三”的张云峰开玩笑说,高度的机械化程度也让他成为了“流浪汉”。

  2日晚上8时许,定西工务段的另一个检修“天窗”点,张云峰和同事开着“大机”进行线路维修,机器开过时,同时完成了线路捣固、正矢拨正和线路超平等工作,减轻和节约了人力。

  “机器作业之后,负责配合工作的定西工务段职工还要对道砟进行回填,保证线路的稳定性。”张云峰说,大检修只能在“天窗”点内进行,多数线路段天窗期为半夜凌晨,“每天熬夜,兄弟们都熬不住了”。

  大学毕业之后的张云峰便开始了他的铁路生涯,现今已有9个年头。“我跑遍了兰州铁路局境内的所有线路,有时还会被抽调至青海、西藏,和兄弟们生活在由火车车厢改造的宿营车”,他说,“我们就像流浪的吉普赛人一样,有时候4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安全问题“步步惊心”

  工作期间,每一位施工铁路职工都戴着安全帽,穿着反光背心。“在铁路上施工,首先要保全我们工作人员自己的安全。”该段综合维修车间党支部书记李国锋说,以前绿皮车窗口可以打开,经常有旅客向窗外扔东西,砸伤铁路职工。

  期间,在更换钢轨时,施工人员告诫记者,一定要站在钢轨拨动方向的背面,以免被巨重的钢轨砸伤。

  李国峰说,除了每年的例行春检,每天的铁路线路维修也是必不可少的,列车在运行期间的维修,职工的安全更是“步步惊心”,加强员工安全急救知识培训,以及对旅客的宣传都同等重要。

  责任和艰辛的“博弈”

  谈及自己的双胞胎儿子,“侃侃而谈”的张云峰突然沉默了,自顾抽着烟。“对孩子和家人亏欠的太多了”,说完,同事一句吆喝,张云峰立即将烟掐灭,开始了工作。

  采访中,“辛苦”是每一位铁路人的心声,但他们的工作年限大多都在20年以上。“辛苦了一辈子,回来休息的时候只想睡觉,抓紧点滴时间睡觉。”48岁的李少华从19岁便参加铁路工作,“很辛苦,每天晚上做梦都是火车呼啸而过的声音。”

  “下辈子再不干铁路了,但这辈子一定要干好。”在这场艰辛和责任的博弈中,“保证旅客安全的责任心永远都是放在首位的”,李少华说,只要线路安全畅通,旅客安全放心回家,他们一天的工作才没有白费。

  李国锋是接替父亲参加铁路工作的,现今20出头的儿子也加入“铁路”队伍,他说,每年春运,看到回家心切地打工者能坐着我们修好的铁路平安到家,我非常自豪,“工作几十年虽然辛苦,但是成就感终究战胜了疲惫”。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铁路上流动的“吉普赛人”:责任和艰辛的博弈

     “铁路大检修开始,至少有2个月回不了家。”46岁铁路职工张怀荣用手将轨距尺上的雪花抹去,仔细核对钢轨间距的误差。每年例行的春季铁路大检修如期开工,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进兰州铁路局这群流动“吉普赛人”的生活。感受他们的责任和酸甜苦辣。

 

  重复如一的“拆卸和安装”

  2日上午9时许,天空依旧飘着雪花,气温已降至冰点,记者来到陇海线天兰段检修现场。此时为铁路检修“天窗”作业期,线路已经封锁,禁止列车通行。兰州铁路局定西工务段职工正在进行路基换填的工作。

  5人为一组,一人推着软轴捣固机,4人分别双手紧握重达30斤的捣固棒,对钢轨间的道砟进行“捣固”。“钢轨下面铺设的道砟因超中修周期,致使道床板结,缺少弹性,导致火车行驶起来‘磕磕绊绊’,不平稳。”张怀荣说,他们的工作便是将轨道下面板结的道砟挖出来,然后换填成新的道砟。

  与此同时,其他职工则在另一段线路更换钢轨。他们先将25米长的轨道上的螺丝逐个用“扳手”卸下,7个职工共同用“翻轨器”将该段重达1500公斤的钢轨从旧线路上拨下来,然后再将新轨拨上去,螺丝钉逐个拧上。

  “每年的工作都是这样不断重复,拆卸,安装,但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张怀荣说,工作内容看似一样,但每次检修都要仔细核对,误差要控制在毫米。

  据悉,兰州铁路局定西工务段2012年“集中修”各项线路施工和维修作业主要包括更换钢轨、路基补强、隧道换碴、线路机械清筛、换铺无缝线路等任务,时间为2月26日至4月20日,共40个工作日。

  流动的铁路“吉普赛人”

  “洋镐、扒叉、九齿叉是以前铁路维修三大件,而今的机器化程度非常高,一辆大型养路机械可以解决所有的线路问题。”马上“奔三”的张云峰开玩笑说,高度的机械化程度也让他成为了“流浪汉”。

  2日晚上8时许,定西工务段的另一个检修“天窗”点,张云峰和同事开着“大机”进行线路维修,机器开过时,同时完成了线路捣固、正矢拨正和线路超平等工作,减轻和节约了人力。

  “机器作业之后,负责配合工作的定西工务段职工还要对道砟进行回填,保证线路的稳定性。”张云峰说,大检修只能在“天窗”点内进行,多数线路段天窗期为半夜凌晨,“每天熬夜,兄弟们都熬不住了”。

  大学毕业之后的张云峰便开始了他的铁路生涯,现今已有9个年头。“我跑遍了兰州铁路局境内的所有线路,有时还会被抽调至青海、西藏,和兄弟们生活在由火车车厢改造的宿营车”,他说,“我们就像流浪的吉普赛人一样,有时候4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安全问题“步步惊心”

  工作期间,每一位施工铁路职工都戴着安全帽,穿着反光背心。“在铁路上施工,首先要保全我们工作人员自己的安全。”该段综合维修车间党支部书记李国锋说,以前绿皮车窗口可以打开,经常有旅客向窗外扔东西,砸伤铁路职工。

  期间,在更换钢轨时,施工人员告诫记者,一定要站在钢轨拨动方向的背面,以免被巨重的钢轨砸伤。

  李国峰说,除了每年的例行春检,每天的铁路线路维修也是必不可少的,列车在运行期间的维修,职工的安全更是“步步惊心”,加强员工安全急救知识培训,以及对旅客的宣传都同等重要。

  责任和艰辛的“博弈”

  谈及自己的双胞胎儿子,“侃侃而谈”的张云峰突然沉默了,自顾抽着烟。“对孩子和家人亏欠的太多了”,说完,同事一句吆喝,张云峰立即将烟掐灭,开始了工作。

  采访中,“辛苦”是每一位铁路人的心声,但他们的工作年限大多都在20年以上。“辛苦了一辈子,回来休息的时候只想睡觉,抓紧点滴时间睡觉。”48岁的李少华从19岁便参加铁路工作,“很辛苦,每天晚上做梦都是火车呼啸而过的声音。”

  “下辈子再不干铁路了,但这辈子一定要干好。”在这场艰辛和责任的博弈中,“保证旅客安全的责任心永远都是放在首位的”,李少华说,只要线路安全畅通,旅客安全放心回家,他们一天的工作才没有白费。

  李国锋是接替父亲参加铁路工作的,现今20出头的儿子也加入“铁路”队伍,他说,每年春运,看到回家心切地打工者能坐着我们修好的铁路平安到家,我非常自豪,“工作几十年虽然辛苦,但是成就感终究战胜了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