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地铁3号线工程施工纪实

2012-04-11 来源:中华建筑报
本文摘要:3月5日上午,随着天津地铁3号线解放北路站至天津火车站站区间左线最后一环管片拼装完成,由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解放北路站至天津火...
3月5日上午,随着天津地铁3号线解放北路站至天津火车站站区间左线最后一环管片拼装完成,由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解放北路站至天津火车站站区间全线贯通,也标志着天津地铁3号线全线实现顺利贯通。
 
  由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天津地铁3号线第十合同段包括一站两区间,分别为和平路车站、营口道至和平路站盾构区间、和平路站至解放北路站盾构区间。天津地铁3号线第十合同段地处天津市繁华地段,区间需穿越“瓷房子”、渤海大楼、海河、天津站前广场、天津站站场18股铁道等,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项目员工形象地将这项工程比喻为“通天”工程。
 
  国内首台盾构机扬威津城
 
  2009年2月6日,由中铁隧道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中铁一号,在天津地铁3号线营口路站始发,经过调试、磨合、试掘进后,盾构机稳步向前推进,并安全穿越营和区间右线20多个风险点。天津地铁3号线营口路站至和平路站区间线路虽短,沿线却遍布特殊保护建筑、文物建筑和名人名居鳞次栉比,地下管线星罗棋布。
 
  项目部自盾构进场组装开始,便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及时抽调优秀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提前介入,跟班熟悉每一个部位和每一个环节,牢记每一个数据和控制要点。
 
项目部实行领导值班与工程技术人员24小时跟班指导相结合,对掘进过程全天候跟踪控制;地面巡视和专业监测相结合,及时反馈地表沉降和建筑物沉降数据,及时调整和控制盾构掘进姿态和土仓压力;激光导向与每环测量相结合,及时调整和控制管片姿态;抓工序转换与出土量、注浆量的控制相结合,及时了解和分析地质状况,调整和控制掘进参数。营和区间右线顺利掘进524环,最高日掘进17环,平均日掘进11环,安全穿越20多个风险点,安全质量和各项指标完全满足业主要求。
 成功穿越瓷房子
 
  瓷房子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陶瓷博物馆”,由7亿多片古瓷片,4千多件古瓷器、400多件汉白玉石雕、4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组成,全球独一无二。整个建筑堪称一碰就碎、一触即裂的“瓷娃娃”。加之地处天津市中心,距步行街只有数十米,还有津城著名的旅游景点,该段施工被天津地铁公司列为头号风险点和重大危险源。
 
  为完成这一艰巨任务,项目部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深入细致地对方案进行论证。根据地质特性和瓷房子的外部结构情况,结合右线同区域的相关数据,制定最佳掘进参数、最佳盾构姿态、最佳砂浆配合比和搅拌时间及同步注浆质量、最佳出碴量和每环计量方法等强制措施。科学合理的措施和超前充足的准备及富有成效的战前动员,激发了员工的斗志,发挥出了高超的驾驭技能和一流的应急水平,成功攻克了天津地铁头号难关——穿越瓷房子。
 
  “通天”工程变“通天大道”
 
  “从解放北路站到天津火车站站,短短600多米的距离,涵盖了几乎所有地铁隧道施工的技术难题,”项目经理晏立忠说。
 
  解天区间从始发到盾构机出洞,施工重难点就有五处,因此也有3号线的“通天工程”之称。一是盾构始发距海河最近距离仅仅24米。二是要穿越富水量大的海河。三是盾构侧穿龙门大厦和行李房。四是穿越天津火车站站前广场、候车大厅以及18股铁道,且穿越时间是铁路运营高峰期的春运。五是天津火车站的盾构接收井距京津城际铁路仅7米。面对天津人民的期待,项目部喊出“要把解天区间这个‘通天工程’建成‘通天大道’”的口号。
 
  项目部领导班子制定了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在区间施工中,对出土量、同步注浆量、掘进速度等进行了强制规定和交底,将任务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分作业区进行分解,责任到现场,量化到班组,细化到人头。在盾构始发和穿越海河时,项目部根据盾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掘进参数,保证了方案与现场实际的高度统一和有效运行。在穿越天津火车站过程中,提前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多次会审,对穿越铁路上的每一个风险点具体到时分秒。
 
  阳光总在风雨后,3月5日,项目部终于实现了“通天工程”全线贯通的目标。这项“通天工程”也即将成为天津市民的“通天大道”。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地铁3号线工程施工纪实

中华建筑报

3月5日上午,随着天津地铁3号线解放北路站至天津火车站站区间左线最后一环管片拼装完成,由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解放北路站至天津火车站站区间全线贯通,也标志着天津地铁3号线全线实现顺利贯通。
 
  由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天津地铁3号线第十合同段包括一站两区间,分别为和平路车站、营口道至和平路站盾构区间、和平路站至解放北路站盾构区间。天津地铁3号线第十合同段地处天津市繁华地段,区间需穿越“瓷房子”、渤海大楼、海河、天津站前广场、天津站站场18股铁道等,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项目员工形象地将这项工程比喻为“通天”工程。
 
  国内首台盾构机扬威津城
 
  2009年2月6日,由中铁隧道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中铁一号,在天津地铁3号线营口路站始发,经过调试、磨合、试掘进后,盾构机稳步向前推进,并安全穿越营和区间右线20多个风险点。天津地铁3号线营口路站至和平路站区间线路虽短,沿线却遍布特殊保护建筑、文物建筑和名人名居鳞次栉比,地下管线星罗棋布。
 
  项目部自盾构进场组装开始,便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及时抽调优秀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提前介入,跟班熟悉每一个部位和每一个环节,牢记每一个数据和控制要点。
 
项目部实行领导值班与工程技术人员24小时跟班指导相结合,对掘进过程全天候跟踪控制;地面巡视和专业监测相结合,及时反馈地表沉降和建筑物沉降数据,及时调整和控制盾构掘进姿态和土仓压力;激光导向与每环测量相结合,及时调整和控制管片姿态;抓工序转换与出土量、注浆量的控制相结合,及时了解和分析地质状况,调整和控制掘进参数。营和区间右线顺利掘进524环,最高日掘进17环,平均日掘进11环,安全穿越20多个风险点,安全质量和各项指标完全满足业主要求。
 成功穿越瓷房子
 
  瓷房子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陶瓷博物馆”,由7亿多片古瓷片,4千多件古瓷器、400多件汉白玉石雕、4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组成,全球独一无二。整个建筑堪称一碰就碎、一触即裂的“瓷娃娃”。加之地处天津市中心,距步行街只有数十米,还有津城著名的旅游景点,该段施工被天津地铁公司列为头号风险点和重大危险源。
 
  为完成这一艰巨任务,项目部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深入细致地对方案进行论证。根据地质特性和瓷房子的外部结构情况,结合右线同区域的相关数据,制定最佳掘进参数、最佳盾构姿态、最佳砂浆配合比和搅拌时间及同步注浆质量、最佳出碴量和每环计量方法等强制措施。科学合理的措施和超前充足的准备及富有成效的战前动员,激发了员工的斗志,发挥出了高超的驾驭技能和一流的应急水平,成功攻克了天津地铁头号难关——穿越瓷房子。
 
  “通天”工程变“通天大道”
 
  “从解放北路站到天津火车站站,短短600多米的距离,涵盖了几乎所有地铁隧道施工的技术难题,”项目经理晏立忠说。
 
  解天区间从始发到盾构机出洞,施工重难点就有五处,因此也有3号线的“通天工程”之称。一是盾构始发距海河最近距离仅仅24米。二是要穿越富水量大的海河。三是盾构侧穿龙门大厦和行李房。四是穿越天津火车站站前广场、候车大厅以及18股铁道,且穿越时间是铁路运营高峰期的春运。五是天津火车站的盾构接收井距京津城际铁路仅7米。面对天津人民的期待,项目部喊出“要把解天区间这个‘通天工程’建成‘通天大道’”的口号。
 
  项目部领导班子制定了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在区间施工中,对出土量、同步注浆量、掘进速度等进行了强制规定和交底,将任务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分作业区进行分解,责任到现场,量化到班组,细化到人头。在盾构始发和穿越海河时,项目部根据盾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掘进参数,保证了方案与现场实际的高度统一和有效运行。在穿越天津火车站过程中,提前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多次会审,对穿越铁路上的每一个风险点具体到时分秒。
 
  阳光总在风雨后,3月5日,项目部终于实现了“通天工程”全线贯通的目标。这项“通天工程”也即将成为天津市民的“通天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