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北京:老旧地铁线路换乘通道亟须改造

2012-07-09 来源:人民政协网
本文摘要: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的通病,挤地铁成了许多都市人最发憷的事。在北京,部分地铁线路由于建成时间早,受原建目标、设计理念和技术等制约,愈...
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的通病,“挤地铁”成了许多都市人最发憷的事。在北京,部分地铁线路由于建成时间早,受原建目标、设计理念和技术等制约,愈发不能适应与日俱增的地铁交通客流压力。2009年,笔者提交了关于《建设地铁配套工程,改善首都公共交通》的提案,得到了答复。三年过去了,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群众仍然意见很大。
 
    地铁老线路换乘很麻烦,老百姓盼改造
 
    我们已见出台的轨道交通工程地方标准、未来新建地铁标准,均提出将按“同站台换乘的走行时间不超过1分钟,节点换乘走行不超过3分钟,其他通道换乘走行不超过5分钟。上下自动扶梯标准建设缩短到6米”等标准执行。这无疑为老年乘客、行动不便和携带行李的乘客提供了方便,对实现首都地铁网络化便捷化向前迈进了一步,应予肯定。
 
    但是,由于老的地铁线路设计标准低,地铁中转以前欠账太多,对日益拥挤的地铁交通现状已越来越不适应。比如雍和宫换乘通道太窄,上下无扶梯;复兴门、建国门换乘仍是锯齿形爬山道;西单、崇文门迟迟不开放其他出口,国贸、东单等换乘绕行太远;西直门地铁站,4号线换2号线仍要走垂直高度超过6米的楼梯;北京东站地铁与火车乘车衔接不好(衔接最好的是南站);亦庄线和5号线末班车时间不衔接;动物园站扶梯出事后,长达半年时间不开通,各站要爬几十乃至百级以上台阶。这些中转不便的地方成为地下人流的“肠梗阻”。为此,老百姓很有怨言,为残疾人行走提供便利更是一句空话。笔者征求过经常乘地铁的港澳台客人意见,他们的反映多是“拖行李太不方便了,呼吁尽快改造”。
 
    换乘标识不明,地铁公交衔接不畅
 
    北京近期陆续对52个重点站进行艺术化装修,笔者认为有必要但不急迫。中转站人流滚滚,换乘极不方便,群众意见大的问题不解决,搞艺术化装修就是花架子。当务之急是改造换乘不便的问题,解决人性化服务设施的问题。
 
    笔者曾在台湾乘地铁,地下地面上都有标识东南西北的十字箭头,无扶梯的地方都设有很宽的拉行李坡道。而我们站台标识图上只标ABCD出口,乘客转来转去出去后,已搞不清自己是东西南北。另外乘客也不知在哪里换乘地面公共汽车,建议站台标识图都应画清楚。地铁设计已有但目前尚未打开的出口,应检查未开通的原因,加快工程建设和工作协调,尽快开通方便群众的出口。类似这样的地方难道不比“艺术化装修”更重要吗?
 
    人们出行,不可能只乘一种交通工具,往往公交汽车与地铁接续进行。因此两者的衔接十分重要,但目前衔接得很差,公共汽车站台与地铁站口相距甚远,两者各管各的。建议有关部门要协调一下,可以对汽车站进行微调,有的地铁站口应设有出租车停车点,以便快速疏散地铁出口的人群,或使乘公共汽车的人迅速转入地铁。
 
    落实“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尽快实施地铁中转便捷化改造
 
    据悉,今年底,北京市将再开通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南段部分线路、9号线北段、10号线二期等4条地铁新线。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建的地铁换乘站将根据走向、地下空间条件等,更多采用近距离换乘甚至“零距离”换乘的设计方式,乘客只需一转身。
 
    新地铁提高了标准,旧建地铁也要按新标准逐步改造,不能只管新的,不理旧的,恰恰是旧地铁线路乘客人数集中,拥挤不堪,中转便捷化的需求迫切。
 
    目前迫切要解决1、2号地铁与其他线的中转改造问题,重点先做复兴门、西直门、雍和宫、建国门、崇文门的改造,工程实在难以改造的,起码要按6米标准安装自动扶梯。6米以下要加建拉行李的坡道。有关部门要实地进行人流量统计,征求意见,作出工程改造规划,在报刊网络上公示大众,然后组织实施。
 
    只有很好地解决地铁中转的便捷化,才能将“以人为本”的宗旨落到实处,才能有效解决北京交通的拥堵问题。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北京:老旧地铁线路换乘通道亟须改造

人民政协网

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的通病,“挤地铁”成了许多都市人最发憷的事。在北京,部分地铁线路由于建成时间早,受原建目标、设计理念和技术等制约,愈发不能适应与日俱增的地铁交通客流压力。2009年,笔者提交了关于《建设地铁配套工程,改善首都公共交通》的提案,得到了答复。三年过去了,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群众仍然意见很大。
 
    地铁老线路换乘很麻烦,老百姓盼改造
 
    我们已见出台的轨道交通工程地方标准、未来新建地铁标准,均提出将按“同站台换乘的走行时间不超过1分钟,节点换乘走行不超过3分钟,其他通道换乘走行不超过5分钟。上下自动扶梯标准建设缩短到6米”等标准执行。这无疑为老年乘客、行动不便和携带行李的乘客提供了方便,对实现首都地铁网络化便捷化向前迈进了一步,应予肯定。
 
    但是,由于老的地铁线路设计标准低,地铁中转以前欠账太多,对日益拥挤的地铁交通现状已越来越不适应。比如雍和宫换乘通道太窄,上下无扶梯;复兴门、建国门换乘仍是锯齿形爬山道;西单、崇文门迟迟不开放其他出口,国贸、东单等换乘绕行太远;西直门地铁站,4号线换2号线仍要走垂直高度超过6米的楼梯;北京东站地铁与火车乘车衔接不好(衔接最好的是南站);亦庄线和5号线末班车时间不衔接;动物园站扶梯出事后,长达半年时间不开通,各站要爬几十乃至百级以上台阶。这些中转不便的地方成为地下人流的“肠梗阻”。为此,老百姓很有怨言,为残疾人行走提供便利更是一句空话。笔者征求过经常乘地铁的港澳台客人意见,他们的反映多是“拖行李太不方便了,呼吁尽快改造”。
 
    换乘标识不明,地铁公交衔接不畅
 
    北京近期陆续对52个重点站进行艺术化装修,笔者认为有必要但不急迫。中转站人流滚滚,换乘极不方便,群众意见大的问题不解决,搞艺术化装修就是花架子。当务之急是改造换乘不便的问题,解决人性化服务设施的问题。
 
    笔者曾在台湾乘地铁,地下地面上都有标识东南西北的十字箭头,无扶梯的地方都设有很宽的拉行李坡道。而我们站台标识图上只标ABCD出口,乘客转来转去出去后,已搞不清自己是东西南北。另外乘客也不知在哪里换乘地面公共汽车,建议站台标识图都应画清楚。地铁设计已有但目前尚未打开的出口,应检查未开通的原因,加快工程建设和工作协调,尽快开通方便群众的出口。类似这样的地方难道不比“艺术化装修”更重要吗?
 
    人们出行,不可能只乘一种交通工具,往往公交汽车与地铁接续进行。因此两者的衔接十分重要,但目前衔接得很差,公共汽车站台与地铁站口相距甚远,两者各管各的。建议有关部门要协调一下,可以对汽车站进行微调,有的地铁站口应设有出租车停车点,以便快速疏散地铁出口的人群,或使乘公共汽车的人迅速转入地铁。
 
    落实“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尽快实施地铁中转便捷化改造
 
    据悉,今年底,北京市将再开通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南段部分线路、9号线北段、10号线二期等4条地铁新线。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建的地铁换乘站将根据走向、地下空间条件等,更多采用近距离换乘甚至“零距离”换乘的设计方式,乘客只需一转身。
 
    新地铁提高了标准,旧建地铁也要按新标准逐步改造,不能只管新的,不理旧的,恰恰是旧地铁线路乘客人数集中,拥挤不堪,中转便捷化的需求迫切。
 
    目前迫切要解决1、2号地铁与其他线的中转改造问题,重点先做复兴门、西直门、雍和宫、建国门、崇文门的改造,工程实在难以改造的,起码要按6米标准安装自动扶梯。6米以下要加建拉行李的坡道。有关部门要实地进行人流量统计,征求意见,作出工程改造规划,在报刊网络上公示大众,然后组织实施。
 
    只有很好地解决地铁中转的便捷化,才能将“以人为本”的宗旨落到实处,才能有效解决北京交通的拥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