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东方力量”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国际化”之路
2012-02-28 来源: 浏览次数:如何让一项饱含科研工作者辛勤汗水与智慧结晶的产品,以最短的时间走出实验室,迅速、准确地占领市场,这是很多以科研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企业一直探索的课题。时代新材就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作为土生土长的民族企业,她不但经受住了市场风云变幻,而且捷报频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突破。走访时代新材,解读时代新材,体会它的内涵和个性,也许对我们正在探索国际化发展的民族产业有所启示。
在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高的技术殿堂在哪里?
无疑,在掌握着最新、最先进技术的人们手中!
在强手如林的欧、美市场,一家中国土生土长的企业——时代新材却成功地撑起了一片蓝天。
1994年,时代新材为美国GE公司提供第一批橡胶弹性联轴器,实现了进军海外市场的开端。2011年,时代新材成功斩获多个海外项目:成为Bombardier公司在意大利时速360公里高速列车项目全套悬挂系统的合作伙伴;成为法国TGV高速列车用扭杆系统产品平台的中国供应商;获得瑞士双层摆式高速车、法国AGV、ZEFIRO380等重大项目的全套悬挂系统订单,总额高达2亿元。此外,空气弹簧系统顺利通过Alstom德国LHB工厂首检,SBB空气弹簧通过Bombardier公司首检,总计获得空气弹簧订单近万套。电磁线和铜排产品也获得GE能源集团的批量订单,再次为时代新材既有产品走向世界打开通道。
近20年风雨兼程, 时代新材成功进入了国际高端市场领域,得到了欧、美等高端客户的认可,时代新材的产品贴上了“质量过硬”的标签,时代新材的名片印上了“国际水准”四个大字。
GE联轴器项目叩开国际市场大门
1994年,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时代新材得到了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机会。当时,美国GE公司试图在中国寻找一家机车配件定点供应商,通过对国内几家大型国企进行了解,株洲所及其旗下的橡胶技术开发部成为了其考察对象之一。株洲所当时的技术条件、检测水平还达不到国际最高标准,专家组埋头扎进工厂,吃住都在车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调整、再验证,仅用一周时间,终于研制出了符合美国客户要求的橡胶弹性联轴器。为了赶上GE对产品的测试和分析,当时的样品从生产线上拿下来就直接送到了机场,据当时参与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回忆,联轴器样品到机场打包时还是热的。
因为当时GE的原供应商估计时代新材不可能按期完成样品设计任务,于是威胁GE采购部门:“去找中国吧,这个产品我必须提高价格。”国际竞争对手的轻视,成就了时代新材首次海外业务拓展的成功。
后来,这个小插曲也常为公司创业者们所津津乐道。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基础、顽强的工作作风,坚韧的创业精神,时代新材的橡胶弹性联轴器产品很快获得国际准入证,并且借助这一机会,得到了弥足珍贵的首批订单,以及GE公司的信任。同一年,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橡胶技术开发部改制,成立了株洲时代橡塑有限责任公司,后更名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此后,公司还获得GE公司2000年、2002年、2005年“最佳供货商”称号和2006年最佳质量控制奖。
面向全球接轨国际标准,获取国际市场通行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国际标准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使用,主动接轨国际标准,是大多数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发言权的必然选择。时代新材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以用户的要求为原动力,面向世界先进水平确立工作标准,扩大国际认证,竞争全球市场。为满足国际先进质量体系的要求,获得国际知名用户的认可,公司质量管理全面接轨国际标准,先后通过了美国铁路协会AAR认证,国际铁路工业标准IRIS认证、桥梁产品欧盟CE认证、德铁、法铁等国际认证,面向全球市场获取通行证,产品适用于ASTM,EN,ISO,BS,DIN,NF,GB和AAR等标准。
在主动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中,时代新材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与国际水平的差距。2007年,时代新材建成国内目前最大的桥梁支座检测平台,以及国际先进的有限元分析手段。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国内许多出口型企业在秋风萧瑟中感受阵阵寒意。时代新材成功抵御北美市场采购量锐减以及汇率持续下跌造成的市场冲击,瞄准新一轮行业整合机遇,积极实施专业化制造和科技先导相结合的策略,向行业标杆看齐。
我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普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国外通行的行业标准基本上由欧美等工业、技术发达国家制订,国外最初发展这些行业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参与进来,所以在这些标准里,没有包含中国元素。而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国际标准已达80% 以上,进入国际贸易市场较晚的中国企业自然成为了受限制者。
时代新材积极将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公司的部分产品技术是通过与国外先进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或者是技术转让而得到的,如桥梁支座产品与意大利ALGA公司的合作、风电叶片技术与AERODYN公司的技术转让等。因此,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本身就具备一定基础。
近年来,公司先后完成7项标准的制定,其中1项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今年,由时代新材主导起草的国际标准IEC62621《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电力牵引架空接触网用复合绝缘子的特殊要求》获得IEC各个成员国100%的赞成票,并于2011年6月29日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公司制定的第一项国际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也标志着轨道交通领域第一项由中国主导起草的国际标准诞生了。这一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一举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实现了我国轨道交通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打造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夯实国际化基础
多年来,时代新材一直坚持“技术先导”和“同心多元”的发展理念,技术定位国际先进水平,以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及工程化推广应用为核心向强相关产业延伸,以先进技术引领产业发展,实现“新材科技,奉献时代”。
目前,公司建立了集材料技术基础性研究和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新项目孵化器于一体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拥有新材料系统结构领域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内唯一的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形成了材料技术、系统与结构、工艺装备、检测分析四大核心技术,实现了新材料领域和产品结构技术相结合的重大突破,承担近二十项国家“863”和“国家火炬”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
“十一五”以来,时代新材销售收入持续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年销售收入预计突破34亿元。持续快速增长的经营业绩,充分彰显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
“十一五”以来,公司每年投入的科研费用占到企业销售收入5%以上。为了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时代新材对科技成果采取了重奖机制,制定了专利、标准、科技论文及著作等一系列科技成果管理办法,支持和鼓励技术人员将项目成果转变为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截至目前,时代新材承接了13项国家级科技开发项目,其中包括“动车组用减振降噪弹性元件”、“大尺寸复合材料风电叶片RTMAVIP就地制造技术”、“电机用低成本高性能绝缘材料应用技术研究”、“轨道扣件系统用高分子部件”等4项国家863计划项目;累计申报专利290项,其中发明专利160项。授权专利1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3项。申请商标52件,已授权41件,其中德国、英国、法国、美国各授权1件;主持和参与的省部级科技成果中,11项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5项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株洲市科技进步奖2项。
总结时代新材近年来海外市场拓展的经验,除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核心主导作用,时代新材副总工程师程海涛还向记者概括了公司具备的五大优势:
基于对全系统的了解。时代新材经历了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整个的发展历程,因此有着深厚的行业基础。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可以使我们的开发团队随时关注领域的发展动向及态势。只有对全系统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对市场走向有准确的判断,才能把科技创新与系统相融合,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基于完善的产品平台。时代新材产品种类多样,范围覆盖了机车、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主要类型的车都有公司的产品在应用。在产品的应用过程中,公司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产品性能和结构设计上把握关键所在。
基于庞大的客户平台。时代新材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包括GE、EMD、Bombardier、Siemens、Alstom、长客、四方、浦镇、大连等,从国际先进的车辆厂商到国内南、北车所属各厂,都有产品应用的机会。这样使公司产品能够适应从高速、重载到一般需求等不同使用环境的要求,并且促使我们不断完善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基于成熟的制造平台。时代新材现已建成高分子减振降噪弹性元件生产基地,桥梁产品生产基地,工程塑料改性成型基地,绝缘产品、涂料生产基地,风电叶片专业化生产基地和特种密封件产品生产基地。高分子减振降噪弹性元件生产基地,可年产各类复合弹性元件600万套。专业化桥梁产品生产基地可年生产桥梁支座60000颗。绝缘产品、涂料生产基地可年产风力发电机用特种材料15000吨,绝缘漆3000吨,特种涂料3000吨。工程塑料改性成型基地可年产改性材料35000吨,注塑产品3000吨, 阻尼材料1000吨。
基于先进的试验检测平台。公司检测中心是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铁道部第一家铁路产品认证中心的签约实验室,专业从事轨道交通高分子减振降噪弹性元件、吸声隔声材料、塑料制品、高分子复合改性材料及制品、防水材料、建筑材料、特种涂料及新型绝缘材料、金属材料的检测分析机构 。检测中心拥有具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检测仪器和设备200余台套,其中从意大利引进的大吨位(5200吨)二维试验机填补了国内2000吨以上桥梁支座产品的试验空白;从美国引进的弹性体动态性能试验机填补了国内高精度(0.5级)、大载荷(最大载荷7.5吨)、高频率(100Hz)专用动态性能测试的空白;是国内首家采用多路组合电液伺服协调加载试验系统配置高低温环境实验箱进行铁路弹性元件检测的实验室。先进的实验检测技术和设备,把所有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风险降至最低,是确保产品品质的必要因素。
加速全球市场布局,成功试水海外并购
一个产品,从实验室到目标市场,要跨越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还有时间上的距离,甚至经济、文化的距离。为了以最快速度占领目标市场,时代新材把触角延伸到市场终端。“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存在巨大差异,海外市场拓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市场风险”,弹性元件事业本部副总经理于松林这样向记者描述他对海外营销的真切感受。“十一五”以来,就轨道交通市场而言,国内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但海外市场早已达到了一定的平衡,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时代新材海外市场份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国外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减少一个百分点。
这些年以来,时代新材的海外营销方式,一方面依靠自身在装备、技术和经验等方面的实力,直接跑到国外去“抢”市场;另一方面,采取多种营销合作模式,逐步实现当地化服务和国际化战略。
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如区域销售代理,与国际知名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建立深度的伙伴关系。时至今日,时代新材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为GE、Bombardier、Alstom、Siemens、EMD等世界知名机车车辆制造商提供橡胶弹性元件的供应商,并与他们相继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在条件成熟的国际市场,积极尝试建立营销办事处。时代新材已在年内成立欧洲德国慕尼黑办事处并开始运行,目前正在筹建北美办事处。海外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章晖告诉记者:“国际化进程加快之后,我们发现,以中国为总部的这种方式已经滞后了,必须要有当地的响应,当地的服务。所以时代新材加快筹划组建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办事处。”公司将外派商务经理、技术骨干和质量工程师到这些办事处,提供售后服务,技术支持,以及拓展海外业务。她还介绍说:“我们的产品需要当地化的服务,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国际化的要求。”这些办事处将成为一条纽带,搭建在中国总部与海外客户之间,作为一个支持平台,同时形成一个海外拓展的基地。
目前,时代新材主要面向的国际市场已经覆盖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北美等国家和地区,主要客户包括ALSTOM, General Electric, BOMBARDIER, VOLVO, Downer EDI Rail, SIEMENS, VOITH, Vestas, ITT, Koni, Gamesa, Hendrickson, SACHS,Amsted Rail, EMD等。公司多次组织参加INNOTRANS (欧洲), AMTRAK (美国), SIFER (法国), Negocios nos Trilhos (巴西), Railway Interchange (美国) ,Bauma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展会。汉语、英语、法语、德语是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团队日常工作语言。
同时,公司积极寻找合资合作以及海外并购机会。时代新材与Delkor公司拥有近10年的合作经历,这种合作使时代新材在国内干线道岔和地铁线路领域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市场地位。Delkor公司良好的市场口碑和专业的市场运作能力,以及双方紧密、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正在帮助时代新材形成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并为时代新材积累了宝贵的设计和应用经验。
基于时代新材与Delkor公司的良好合作基础,今年2月28日,时代新材正式收购德国福斯罗集团(VOSSLOH)旗下的澳大利亚代尔克公司(DELKOR),这是时代新材并购的第一家海外全资子公司。Delkor公司主要从事线路扣件系统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以及机车车辆弹性元件的代理销售。在扣件系统中,拥有轨道减振器的自主知识产权,该产品的减振降噪效果和可靠性方面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评价。Delkor公司的成功并购,将进一步提升时代新材在国内外城轨及地铁市场的业务范围、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逐步树立起时代新材在全球轨道线路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地位。Delkor公司将作为时代新材进军海外市场的桥头堡,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
加快人才国际化,实施全球市场本地化经营
人才问题,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问题,一直是时代新材领导层高度重视的问题。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一直是公司领导亲自抓的工程。
近5年来,时代新材引进的博士达34人,硕士200余人,并且培育了一支占公司人员总量20%以上的专业技术团队。时代新材不仅注重核心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更加注重培养技术人员的国际化视野,注重提升技术人员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进行研发设计的能力。多年来,坚持对工程技术系列高级师以上核心骨干人员的英语能力培养,公司建成了专业英语培训室,定期开办英语口语强化班,把英语考核作为高级师以上人员年度考核的必要项目之一。目前,时代新材拥有专职海外营销人员以及海外项目开发技术人员近100人,其中,高级及以上的海外商务经理和设计师近30人。
JULIIEN(朱利安)是时代新材的第一名外籍员工,在加盟新材以前,他作为德国咨询公司的代表,对时代新材进行德铁认证。法国人JULIIEN了解时代新材的实力,也看好公司在海外的市场潜力,他“跨国一跳”成为了时代新材的第一名外籍员工。其加盟后,立即显示出外籍员工在海外市场拓展中的特有优势。
随着时代新材对欧美供货量加大,海外市场占有率也逐年提高,海外市场的开发和服务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
今年,时代新材进一步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陆续招聘到来自德国、法国、西班牙的3名外籍员工。外籍人才在国际质量认证以及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以其它方式邀请外籍专家来公司进行技术交流100余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专项技术合作20项,80%的项目成功实现产业化。
记者在时代新材走访的第一天,恰巧碰到一批外籍人员面试。经过了解得知,时代新材已经确定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思路:引进在国外工作的华人和在国内工作的外籍人员;实行“全球市场本地化经营”原则,外籍人员被公司录用后,将会进行企业文化、产品和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在中国工作满两年后会被派往其所在的国家工作。
时代新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计划引进20名外籍员工,对外籍人员的有效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语言、环境、文化差异等不同因素而造成的种种障碍,可与客户进行流畅的沟通,形成一种当地人服务当地人的优势,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使海外市场的拓展更为顺利。”
走向世界的“东方力量”
自2001年以来,时代新材销售额从1亿元增长到23亿元,海外市场销售以占公司销售总额10%左右的业绩在公司销售版图中独树一帜,稳步发展。时代新材的海外蓝图,在不懈探索与追求中,已悄然成型。
“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时代新材漂洋过海,踏歌前行,改变了国际客户的“傲慢与偏见”,走出了 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作为世界轨道交通的“东方力量”,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迈向最高技术殿堂。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亚洲供应商获得过如此高的评价”
2011年3月,经过长时间筹备,在经历多次审核、验证后,在法铁供应商体系审核中,时代新材的球铰、一系簧和抗侧滚扭杆系统等产品顺利通过了认证,成功进军法国TGV高速列车。法铁审核人员高度评价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亚洲供应商获得过如此高的评价”。
成功不是偶然的,在进入法铁市场前期,时代新材遇到了不少挫折,也吃了不少闭门羹。前期除了在价格上略有优势以外,其它方面都处于劣势,既无高速车产品开发经验也无装车业绩。欧洲人对中国供应商的认证是特别严格的,法铁高速车TGV经过30年的运营,已经有一大批与之合作很久的本土供应商,这些本土供应商为保住市场份额常常对外来供应商进行严厉打压。
面临如此多的困难,时代新材并没有放弃。公司每年定期组织商务、技术和质量人员走访客户,进行面对面的项目交流,与客户一同参与产品设计。同时不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对员工进行指导、培训,在专家的指导下,技术、质量和商务人员共同努力下,时代新材顺利通过了TGV项目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法铁审核,时代新材的产品和文化最终得到了法铁的认可。
法铁市场是当今世界高铁市场的先驱者,也是高铁市场的风向标。1981年,法国铁路TGV(高速列车)以时速260公里投入营运,1989年,大西洋线TGV开通,使铁路速度进入时速300公里的时代。他们在技术和质量上已经积累相当丰富的经验,进入法铁,也就意味着进入了欧洲高端铁路市场,进入了全世界技术含量最高的铁路装备行业领域。
“做Bombardier公司的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供应商”
时代新材和Bombardier公司关系密切,他们不仅是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更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伙伴。从2000年初,两家企业便开展了技术层面、项目层面以及商务层面的多元合作。用Bombardier公司的话说,时代新材已经成为他们项目发展中的一个合作伙伴。
以Bombardier公司中标的意大利时速360公里高速列车项目为例,欧洲目前实际列车运行速度最快是300公里/小时,Bombardier公司也将成为第一个在欧洲运营360公里/小时的高速列车制造商。这是继Bombardier公司在中国的ZEFIRO380之后的又一个高速列车项目,也代表着全球范围内高速车的最高技术之一。对于Bombardier公司来说,这一项目在技术上需要大胆创新,他们需要能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时代新材在Bombardier公司设计转向架初期,就参与到整个设计过程中。章晖介绍到,从2011年3月开始,公司便派出了包括一系悬挂和二系悬挂的工程师团队到Bombardier公司英国工程部门,与其工程师进行联合设计。最后Bombardier公司采用了时代新材的设计方案。她说:“Bombardier公司把他们的基本要求告诉我们,我们把最好的解决方案回报他。我们做到了是Bombardier公司的一个伙伴,而不仅仅是供应商。”
全程的项目参与使得时代新材提供的产品解决方案完全吻合Bombardier公司的转向架设计要求。2011年10月,时代新材获得了该项目100%橡胶件,50%空气弹簧的高比例订单。作为关键件的空气弹簧、一系弹簧,时代新材的设计完全能够满足客户提出的全部要求,同时利用时代新材强大的技术仿真平台,能够预测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客户的性能技术规范,满足了终端客户的苛刻要求。能够按客户要求提供出完美的解决方案,不仅要求工作团队具备绝对的技术实力,而且要求工程师们能够与外国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
陈灿辉是时代新材派驻到英国Bombardier公司技术总部的中国工程师中的一员,她是空气弹簧技术方向的主任设计师,和团队中的其他同事一样,她能够用流利的英语直接与客户沟通,她告诉记者:“能够透彻地了解列车和转向架的运行环境,非常有利于产品的设计,我们也得到了思路上的革新。这样我们就能够一直贴近最新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创新,设计出的产品也就是世界领先的。”这次合作几乎囊括了转向架上所有悬挂部件的产品,包括一系悬挂上的一系弹簧、各种金属橡胶件,以及二系悬挂上的空簧、扭杆,时代新材成为Bombardier公司名副其实的第一供应商。
时代新材打破过去中国企业作为全球供应商,在原地等客户、等订单、等项目的模式,把技术团队输送出去,与当地客户进行合作,让工程师之间直接进行交流,这是一种新的突破,让双方达到共赢。
“卓越的、完美的、成功的!”
2011年8月19日,时代新材空气弹簧继在法国AlstomB20转向架用空气弹簧项目成功通过首检并取得批量订单后,再次顺利通过德国AlstomLIREX转向架空气弹簧项目首检,标志着时代新材成功打开德国市场大门。而时代新材这次的对手,是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的龙头。
LIREX平台是德国Alstom最大的转向架平台,空气弹簧产品技术难度大,风险高。为了改变产品垄断局面,自2006年以来,Alstom开始寻找更合适的供应商,但由于技术条件苛刻,其它供应商均达不到要求,这对时代新材无疑也是巨大的挑战。
陈灿辉特别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在Alstom德国工厂的合作经历。她说,刚开始做这个项目时,对方的工程师不愿意来中国对时代新材开发的产品进行首检:“德国人一开始不想用我们的产品,认为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不过硬。”此外,竞争对手,德国本土企业康迪泰克在空气弹簧领域也极具实力。
在竞争对手家门口抢市场,让公司倍感压力。首先,客户肯定要拿公司和康迪泰克进行对比,而不是和中国的其它供应商对比。其次,对手的地理优势是我们比不了的。
时代新材对自己的产品质量相当自信,面对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对手,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项目前期,商务人员与Alstom进行了充分的技术交流,逐步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客户慢慢发现,时代新材的技术方案与竞争对手处在一个层次,并且响应速度较竞争对手更为迅速、及时,于是慢慢的把信任票投给了时代新材。最后客户转变了对中国企业的偏见,认为中国的供应商技术能力很强!
一般的供应商做一次首检只需要拿一套产品进行疲劳试验,但是,德国的专家要求时代新材做三套产品的疲劳试验,比较三套产品的实验结果是否稳定,如果不稳定他们不予采用。时代新材用稳定的数据说话,终于让客户心服口服,“卓越的、完美的、成功的!”德国专家连用了三个形容词,给了新材的产品最高的评价。大门向时代新材打开了!
“我们要做全球轨道交通市场的首选供应商!”
2011年10月,时代新材获得世界上首列双层摆式商务客车的悬挂部件全部关键部件产品订单。这个项目是Bombardier公司在瑞士中标的双层摆式商务客车项目。时代新材的原创技术和新颖的设计思路在瑞士双层摆式商务客车项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原创设计要求反应速度快,对技术人员挑战巨大,今天研究出一个新的技术明天就要求技术人员付诸实现,不能因为一个部件的设计而延误整车制造,这就需要发挥团队作用。时代新材有一支年轻、富有开创精神的技术团队,他们白天与客户进行沟通,晚上把客户的要求进行消化,形成解决方案,工作强度可想而知。瑞士山多,列车运行环境中曲线多,如何保证车辆过曲线时空气弹簧产品的可靠性,过去没有应用案例,无“章”可循,项目难度非常大。
Bombardier公司曾给出过一个概念设计,非常复杂,时代新材的设计师们做了很多方案,从细节考虑,将以前的基础研究、疲劳可靠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用到这个项目上,对原有的设计进行优化。这一过程,公司给客户提供了很多数据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最终客户采纳了时代新材的设计。
“全力以赴保证交货进度和产品质量,用实际行动证明给我们的客户和竞争对手,不要把自己看作低成本国家的替补供应商,我们要做全球轨道交通市场的首选供应商!”这是时代新材的一位负责人对工作团队的要求。
墙外花开,墙内亦芬芳。时代新材海外市场的不断突破,无形中使自身实力不断增强。不断提升的技术实力使本土市场得以更强的巩固和拓展,同时,对于我国轨道交通先进装备“国产化”进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促进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时代新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先进的技术之间的差距,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强大的对手,真正的想要来自中国的‘东方力量’震动世界,就需要我们更多的企业,不断苦练内功,把自己做大、做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磨练和提高自身水平,跨进世界轨道交通的最高技术殿堂。”
着眼于“十二五”,时代新材力争进入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前20强,成为全球轨道交通弹性元件最大供应商,在国内外高分子材料行业树立起优良的企业品牌形象,成为以新产品、新技术占领高端市场,以高质量、高效率取胜行业竞争者,拥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型新材料公司。
一路艰辛,一路执着,历经风雨,但从未停止追求梦想的脚步。
上下求索,辛苦耕耘,长于潇湘,却立志向世人展现她的风采。
时代新材,一朵迎风绽放的“橡塑花”,吸引世界眼球,承载工业梦想……
记者手记:我国的轨道交通领域经过了一轮大规模的建设,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技术、装备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要真正领先于世界,任重而道远。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是300公里的时速,这是国际上的通常水平。虽然已经在先进之列,但是,我们注意到,法国的AGV高速列车已经创造了574.8公里的时速,已经突破了360公里的技术关键;日本的Fastech 360试验型高速列车虽然噪音问题还没有通过,其它相关360公里的技术也已经解决;德国的ICE350E 型高速列车正在西班牙做实验;西班牙通过Bombardier公司技术合作,自主创新研发,也创造了Talgo-350 型高速列车。
世界高速铁路运行时速达到350—400公里,这是必然趋势。谁掌握了最新技术,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市场。时代新材在大强度、高标准、超难度的海外项目中累积的经验与资源,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面对更高技术领域的挑战,希望时代新材继续发扬“诚信、敬业、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快速实现国际化战略。
(本刊记者 史冬雪 邓彬 特邀记者 易香平 丁永良)
- 上一篇:汇聚业界精英 展示前沿技术
- 下一篇:肩负安全使命创造科技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