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温州市域铁路S1线5站点概念设计基本完成

2013-09-02 来源:温州网
本文摘要:温州市铁投集团近日透露,随着市域铁路S1线工程的不断推进,全线各站点的规划设计正陆续完成。
  温州市铁投集团近日透露,随着市域铁路S1线工程的不断推进,全线各站点的规划设计正陆续完成,目前包括德政站、生态园站、永强站、龙腾站、潘桥站等多个站点的初步概念设计和周边地块控规已经基本完成。那么,这些S1线站点到底如何设置?它将为周边地块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化?来看看这5个站点“未来的模样”。
 
  今年6月10日,《温州市域铁路S1线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获得批复。市域S1线一期西起瓯海区潘桥街道,东至灵昆,线路全长53.507千米,线路铺设主要采用高架桥梁为主,局部为地下线铺设方式,全线共设置20个车站。一期工程开站17座,其中地面车站2座,高架车站12座,地下车站3座。另外,预留车站3座,分别为下斜、文昌路、半岛二。
 
  S1线的建设引入上盖物业开发的理念与“TOD”理念,将沿线的重要站点作为平台,促成站点周边的复合建设,形成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通过“轨道 新型城市化”的模式反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同时随着沿线物业的同步发展,为市域铁路提供充足客源,增加营运收入,并令沿线社区增值,促使沿线区域可持续发展,并实现温州轨道交通的良性滚动发展。
 
  市铁投集团规划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域铁路S1线将站点设计分为合建、附建、分建三种形式,为了与城市建设更好地结合,有条件合建的站点将尽可能采取合建的形式。
 
  “TOD”理念: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也就是用公共交通的建设引导城市的发展走向,简单地讲就是“人跟路走”。
 
  “TOD”理念认为,每一个“TOD”社区必须拥有一个紧邻站点的多种用途的核心商业区,典型的“TOD”社区应该包括公交站点、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开敞空间、居住区和次级区域。而市域铁路S1线的每个车站就是所谓的“TOD”社区。
 
  潘桥站
 
  与周边开发相结合的“TOD社区”
 
  站点设置:位于瓯海区货站单元物流综合区块,潘桥街道潘桥村福州路以东,物流二路以南,平行于站西路设置。
 
  设计特点:社区型站点,结合周边居住区与南部货运站设置。
 
  周边规划:土地以纯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为主,主要布置中、高密度住宅、社区服务设施及绿化广场用地,对站点附近地块进行适量商业零售及商办混合功能的开发。让潘桥站成为与周边开发相结合的“TOD社区”。
 
  站点200米范围内的开发强度最高,建设与站点紧密联系的“车站综合体”,用地功能主要以结合车站物业的商业零售、办公、公寓住宅为主,用地功能定位为多功能混合用地。构成与潘桥站点紧密联系的核心圈层。
 
  500米范围内开发强度次之,主要城市用地功能为多功能混合用地。用地功能定位为居住用地、配套商业服务用地、行政用地等。
 
  德政站
 
  牛山城市综合体的重要枢纽
 
  站点设置:牛山森林公园北麓,规划双南线西侧。
 
  设计特点:高架合建车站。
 
  周边规划:将打造成商务用地。该站将结合公交首末站设置,以方便乘客换乘,采用上盖物业(牛山国际商业综合体)形式建设。牛山国际城市综合体,兼容商业、餐饮、娱乐等功能,位于双南线与西站东路交叉口西北角,总占地230亩,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德政站将与牛山国际城市综合体三期工程同步设计建设,建成后S1线德政站将成为该城市综合体的重要交通枢纽,提供交通服务。
 
  规划前:鹿城区牛山片区现状主要为工业用地(炬光园)、居住用地(旧村为主)、市场用地(化工市场)、仓储用地及铁路廊道用地等,交通设施滞后,土地利用率不高。
 
  规划后:该片区将依托交通优势适当开发大型的公建服务项目,将土地价值开发不充分的用地功能外迁,对旧村进行整体改造;合理配置居住用地、教育设施用地、公园绿地等。
 
  永强站
 
  计划打造地下商业街
 
  站点设置:永强大道与围垦路的交叉口位置
 
  设计特点:将设计为地下站,并与周边地下空间利用有机结合。
 
  周边规划:该站将有效利用交通枢纽地区的地下空间,引入我市商业、商务、文化中心节点所需要的各类功能,高效利用宝贵的交通枢纽地区用地。计划建设地下商业街,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同时,轨道站点及其周边地块配套停车设施均为地下停车场。
 
  规划前:站点周边地块规划范围南至城北路(规划),西至罗东大街,东至横浃河,北至围垦路,涉及永中、永兴和海滨3个街道,地块现状主要以二类工业用地和旧村为主。
 
  规划后:规划为永强片重要的商业中心和交通中心。用地模式调整较大,土地利用价值得以提高。该地块将转变为商业商务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将占总建设用地的15%。绿地与广场用地也将大大增加,旧村改造和工业用地“退二进三”也将陆续实施。
 
  龙腾站
 
  形成多功能片区综合服务组团
 
  站点设置:蒲州状元片区,西临龙腾路,东临山河路。
 
  设计特点:设计为高架合建站,将作为公共中心型站点。
 
  周边规划:1、突出综合服务功能。以轨道站点为核心,落实“TOD发展模式”。在站点周边200米腹地范围内布置综合公共交通设施、商业商务办公、休闲文化娱乐、商住混合等用地类型,突出核心区域公共服务职能。2、凸显南北向公共服务轴。根据区域发展空间格局要求,规划沿龙腾路东侧河道布置商业、商住用地,为打造沿河公共服务轴打下基础。
 
  规划前:根据初步方案介绍,站点周边地块规划面积约102.3公顷,涉及状元街道的御史桥村、山西岙村等多个村。地块现状用地分布散乱,特别是居住、工业用地交错情况严重,不利区域发展,南北交通不畅。
 
  规划后:将以轨道交通车站“龙腾站”为核心,结合区域旧村改造、产业提升等,形成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的,集生活居住、商业办公、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片区综合服务组团。
 
  生态园站
 
  周边开发精品购物中心
 
  站点设置:生态园区三垟街道黄屿村地段,东侧为上江路,南面紧贴铁道南路,北面紧贴铁道北路,西面有全屿甲河穿过。该站点在工程设计时原站名为上江站,经初步研究拟改名为生态园站。
 
  设计特点:该段S1线为高架线,该站设计为附建站,作为社区型站点。
 
  周边规划:由于生态园站周边用地均为已建和在建住宅区,住宅商业人流资源丰富,生态园站的物业开发将突出“小、新、精”的未来城市商业示范,以主题商业为核心,以精品购物区为特点,打造集百货零售、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精品购物中心。总用地规划面积约16.36亩,建筑高度控制在23~24米之间,建筑为5层高,站点为4层,商业为5层,站点入口设置于铁道南路上,商业出入口在铁道南路和铁道北路都有设置,实现南北贯通,便于吸引人流。
 
  规划前:根据初步方案,该站周边地块规划范围为汤家桥河,中兴大道,铁道北、南路围合的范围,土地现状主要以旧村和新建居住小区为主,公共设施较少,南北向交通较为不便。
 
  规划后: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和绿地广场用地增加,完善交通道路,通过生态园站的开发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扩大衍生产业的服务半径,加快发挥轨道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温州市域铁路S1线5站点概念设计基本完成

温州网

  温州市铁投集团近日透露,随着市域铁路S1线工程的不断推进,全线各站点的规划设计正陆续完成,目前包括德政站、生态园站、永强站、龙腾站、潘桥站等多个站点的初步概念设计和周边地块控规已经基本完成。那么,这些S1线站点到底如何设置?它将为周边地块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化?来看看这5个站点“未来的模样”。

 
  今年6月10日,《温州市域铁路S1线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获得批复。市域S1线一期西起瓯海区潘桥街道,东至灵昆,线路全长53.507千米,线路铺设主要采用高架桥梁为主,局部为地下线铺设方式,全线共设置20个车站。一期工程开站17座,其中地面车站2座,高架车站12座,地下车站3座。另外,预留车站3座,分别为下斜、文昌路、半岛二。
 
  S1线的建设引入上盖物业开发的理念与“TOD”理念,将沿线的重要站点作为平台,促成站点周边的复合建设,形成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通过“轨道 新型城市化”的模式反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同时随着沿线物业的同步发展,为市域铁路提供充足客源,增加营运收入,并令沿线社区增值,促使沿线区域可持续发展,并实现温州轨道交通的良性滚动发展。
 
  市铁投集团规划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域铁路S1线将站点设计分为合建、附建、分建三种形式,为了与城市建设更好地结合,有条件合建的站点将尽可能采取合建的形式。
 
  “TOD”理念: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也就是用公共交通的建设引导城市的发展走向,简单地讲就是“人跟路走”。
 
  “TOD”理念认为,每一个“TOD”社区必须拥有一个紧邻站点的多种用途的核心商业区,典型的“TOD”社区应该包括公交站点、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开敞空间、居住区和次级区域。而市域铁路S1线的每个车站就是所谓的“TOD”社区。
 
  潘桥站
 
  与周边开发相结合的“TOD社区”
 
  站点设置:位于瓯海区货站单元物流综合区块,潘桥街道潘桥村福州路以东,物流二路以南,平行于站西路设置。
 
  设计特点:社区型站点,结合周边居住区与南部货运站设置。
 
  周边规划:土地以纯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为主,主要布置中、高密度住宅、社区服务设施及绿化广场用地,对站点附近地块进行适量商业零售及商办混合功能的开发。让潘桥站成为与周边开发相结合的“TOD社区”。
 
  站点200米范围内的开发强度最高,建设与站点紧密联系的“车站综合体”,用地功能主要以结合车站物业的商业零售、办公、公寓住宅为主,用地功能定位为多功能混合用地。构成与潘桥站点紧密联系的核心圈层。
 
  500米范围内开发强度次之,主要城市用地功能为多功能混合用地。用地功能定位为居住用地、配套商业服务用地、行政用地等。
 
  德政站
 
  牛山城市综合体的重要枢纽
 
  站点设置:牛山森林公园北麓,规划双南线西侧。
 
  设计特点:高架合建车站。
 
  周边规划:将打造成商务用地。该站将结合公交首末站设置,以方便乘客换乘,采用上盖物业(牛山国际商业综合体)形式建设。牛山国际城市综合体,兼容商业、餐饮、娱乐等功能,位于双南线与西站东路交叉口西北角,总占地230亩,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德政站将与牛山国际城市综合体三期工程同步设计建设,建成后S1线德政站将成为该城市综合体的重要交通枢纽,提供交通服务。
 
  规划前:鹿城区牛山片区现状主要为工业用地(炬光园)、居住用地(旧村为主)、市场用地(化工市场)、仓储用地及铁路廊道用地等,交通设施滞后,土地利用率不高。
 
  规划后:该片区将依托交通优势适当开发大型的公建服务项目,将土地价值开发不充分的用地功能外迁,对旧村进行整体改造;合理配置居住用地、教育设施用地、公园绿地等。
 
  永强站
 
  计划打造地下商业街
 
  站点设置:永强大道与围垦路的交叉口位置
 
  设计特点:将设计为地下站,并与周边地下空间利用有机结合。
 
  周边规划:该站将有效利用交通枢纽地区的地下空间,引入我市商业、商务、文化中心节点所需要的各类功能,高效利用宝贵的交通枢纽地区用地。计划建设地下商业街,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同时,轨道站点及其周边地块配套停车设施均为地下停车场。
 
  规划前:站点周边地块规划范围南至城北路(规划),西至罗东大街,东至横浃河,北至围垦路,涉及永中、永兴和海滨3个街道,地块现状主要以二类工业用地和旧村为主。
 
  规划后:规划为永强片重要的商业中心和交通中心。用地模式调整较大,土地利用价值得以提高。该地块将转变为商业商务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将占总建设用地的15%。绿地与广场用地也将大大增加,旧村改造和工业用地“退二进三”也将陆续实施。
 
  龙腾站
 
  形成多功能片区综合服务组团
 
  站点设置:蒲州状元片区,西临龙腾路,东临山河路。
 
  设计特点:设计为高架合建站,将作为公共中心型站点。
 
  周边规划:1、突出综合服务功能。以轨道站点为核心,落实“TOD发展模式”。在站点周边200米腹地范围内布置综合公共交通设施、商业商务办公、休闲文化娱乐、商住混合等用地类型,突出核心区域公共服务职能。2、凸显南北向公共服务轴。根据区域发展空间格局要求,规划沿龙腾路东侧河道布置商业、商住用地,为打造沿河公共服务轴打下基础。
 
  规划前:根据初步方案介绍,站点周边地块规划面积约102.3公顷,涉及状元街道的御史桥村、山西岙村等多个村。地块现状用地分布散乱,特别是居住、工业用地交错情况严重,不利区域发展,南北交通不畅。
 
  规划后:将以轨道交通车站“龙腾站”为核心,结合区域旧村改造、产业提升等,形成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的,集生活居住、商业办公、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片区综合服务组团。
 
  生态园站
 
  周边开发精品购物中心
 
  站点设置:生态园区三垟街道黄屿村地段,东侧为上江路,南面紧贴铁道南路,北面紧贴铁道北路,西面有全屿甲河穿过。该站点在工程设计时原站名为上江站,经初步研究拟改名为生态园站。
 
  设计特点:该段S1线为高架线,该站设计为附建站,作为社区型站点。
 
  周边规划:由于生态园站周边用地均为已建和在建住宅区,住宅商业人流资源丰富,生态园站的物业开发将突出“小、新、精”的未来城市商业示范,以主题商业为核心,以精品购物区为特点,打造集百货零售、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精品购物中心。总用地规划面积约16.36亩,建筑高度控制在23~24米之间,建筑为5层高,站点为4层,商业为5层,站点入口设置于铁道南路上,商业出入口在铁道南路和铁道北路都有设置,实现南北贯通,便于吸引人流。
 
  规划前:根据初步方案,该站周边地块规划范围为汤家桥河,中兴大道,铁道北、南路围合的范围,土地现状主要以旧村和新建居住小区为主,公共设施较少,南北向交通较为不便。
 
  规划后: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和绿地广场用地增加,完善交通道路,通过生态园站的开发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扩大衍生产业的服务半径,加快发挥轨道的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