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热衷修城际铁路 险资成重要引资对象
2013-10-31 来源:证券日报
本文摘要:期待在地方、监管层与险企这三方的不断磨合中,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建设走向成熟。
编者按: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正被寄予越来越多的厚望。所以,在8万亿元规模的保险业资金面前,我们不断看到各地对项目的热情推介,不断看到监管政策的积极引导,但必须明确的是,在市场经济中险资对投资标的拥有着绝对的自主判断与选择权。期待在地方、监管层与险企这三方的不断磨合中,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建设走向成熟。
8年370亿元的投资额度与地方对险资的需求相比,规模仍然较小,显示出险资对投资仍有些矜持。
近日,创下国内单一保险资金债权投资铁路规模之最的武咸城际铁路成功通电,其或成为险资以债权计划形式投资地方铁路建设的一大标志性事件。据悉,平安资管在该债权计划的投资额达50亿元。
事实上,今年以来,地方掀起铁路投资热潮,各地对修建地方城际铁路的热情高涨。不过,在由地方政府投资主导铁路建设的模式中,资金来源是最大的问题。能够匹配投资期限长、收益要求稳定的保险资金,正成为各地积极争取的资源。不过,保险资金参与投资的铁路建设项目至今仍寥寥。
湖北省政府
推动险资支持重点项目
10月23日,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项目中的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成功通电,该城铁线路计划2014年元旦正式运营。这条铁路受保险业关注之处在于,其融资额创国内单一保险资金债权投资铁路规模之最——平安资管的投资额达50亿元。
据当地媒体报道,该项目名为“联投—平安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于2012年8月由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下称“湖北联投”)、平安保险集团下属的平安资管、兴业银行三方签订协议确定发起,投资于湖北城际铁路。其中,湖北联投与平安资管合作设立,兴业银行武汉分行提供全额担保,总规模为50亿元,期限10年。该计划首期30亿元已于今年6月中旬到账,其余20亿元将在一年内发行。
据称,该计划的全部50亿元资金将用于支持武汉城市圈4条城际铁路的建设,除上述的武汉至咸宁铁路外,还包括武汉至孝感、黄石、黄冈。这4条城际铁路总长度314公里,总投资500亿元。
除中国平安之外,多家保险公司也成为湖北城铁建设的资金来源。如于今年5月底成立的“泰康—湖北武咸城际铁路债权投资计划”,总规模19亿元,期限10年,民生银行提供全额担保,募集资金投向湖北武咸城际铁路。
据了解,近年来湖北省政府推动保险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扩大保险资金在鄂投资规模,并要求相关部门努力将优质项目推荐给保险机构,为保险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地方监管机构
积极向险资推荐项目
事实上,除湖北外,铁路建设项目正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
公开信息显示,广东、广西、湖南都有城铁规划:广西发改委预计今年将开通7条高铁,共计1081公里,包括衡柳铁路(永柳段)、柳南铁路、黎南铁路、南广铁路、南钦铁路、钦防铁路和钦北铁路。湖南今年的铁路营运里程将超过4000公里,今年规划建设32个铁路项目,到2020年铁路里程将达到5805公里,到2030年将达到6142公里。
在华东,山东正在推进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计划显示,未来该省将加快建设济南市区至西营、济南市区至长清、济南市区至遥墙机场至滨州等城际铁路,规划建设长清至聊城、西营至泰安至莱芜城际铁路,推进济南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
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均已规划轻轨线路直接与上海地铁相连,南京到句容、南京到仪征、南京到安徽天长等城际轨道线路也已获批,预计在2015年至2020年间陆续开建。福建省近日也提出今年至2015年将陆续建成11条铁路干线或支线,3年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085公里、出省通道4个,力争完成投资570亿元。江西将在年内开工建设九景衢铁路,同时加快推进皖赣铁路扩能、鹰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
而在西南的四川,近期引起关注的两年4.26万亿元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中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共220个,总投资7841亿元,其中就包括连接内江、自贡、宜宾的川南城际铁路。
今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提出,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
四川发改委副主任、省铁建办专职副主任代永波表示,将推动民间资本有效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电信等领域,内自宜城际铁路便是铁路建设打破“玻璃门”之举。四川保监局称,正积极向各保险总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介绍四川省相关政策和重大项目信息,争取保险资金投入四川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
险资投资稍显矜持
2012年5月18日由原铁道部公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鼓励保险基金扩大投资铁路的范围。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1月至9月,地方铁路完成投资14.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44亿元,增长幅度达到289.2%。这一数据显示的是各地都在试图探寻新的融资方式,在不少省份,大量以债权计划形式参与包含铁路在内的地方性基础设施融资的保险资金,正被地方寄望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业内达成共识的是,险资规模大、期限长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要求长期、稳定的收益,而铁路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需求量大、营运周期长,与险资的特点具有极强的匹配性,险资成为地方政府建设铁路引资的重要目标。
不过,自中国保监会2006年3月出台《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允许保险资金投向交通、能源和市政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以来,保险资金参与投资的铁路建设项目至今仍寥寥。
2006年,400亿元保险资金投资北京至上海的铁路基本建设项目获批,不过实际仅募集160亿元。2007年3月,泰康资管设立100亿元规模的“泰康—开泰铁路债权计划”,在数十家保险机构的踊跃认购下成功完成发行工作。2009年6月,泰康资管发起设立“泰康—中电投北煤南运债权投资计划”,募集资金20亿元,用于新建赤峰至锦州铁路项目建设。2010年9月,中国平安与江西省铁路投资集团公司签订《关于平安—赣铁集团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投资合同》,平安为江西省铁路项目提供19亿元资金。
加上上述的湖北城铁项目,保险资金8年来投资铁路项目金额仅370亿元。与地方对险资显示出的热情相比,险资还稍显矜持。
新数据显示,险资在江苏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首次超过无担保债券,成为险资在江苏最大的投资品种——
四大险企119亿元投向苏州基础设施建设
江苏保监局近日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保险资金在江苏投资数据显示,险资在江苏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首次超过无担保债券,成为保险资金在江苏最大的投资品种。险资实际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14个,是去年全年的2倍。
中国人寿,中国太平、太平洋保险、人保财险先后以不同方式密集投资江苏基础设施建设,从已经投向江苏基础设施建设的险资来看,四险企在江苏已合计投下119亿元。中国太平资管相关负责人此前也对媒体表示,该公司计划投资500亿元到1000亿元于江苏基础设施建设。
险企议价能力提升
前不久,国寿股份、国寿集团、国寿财险、苏州国发创业、东吴证券签署《国寿(苏州)城市发展产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之合伙协议》,共同投资成立国寿(苏州)城市发展产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其中,国发创投出资30亿元,为普通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伙人;国寿股份、国寿集团、国寿财险和东吴证券分别出资50亿元、5亿元、5亿元和10亿元,为有限合伙人。
根据协议书,从投资领域以及地域范围来看,拟投资项目实施主体及项目运营区域均在苏州市范围内,投资范围锁定在政府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及城市发展产业项目等,包括已取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以及所投资项目有明确的收益来源、稳定的现金流和增值预期的项目。合伙企业的存续期限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2年,其中前9年为投资期,后3年为退出期。投资期届满后合伙企业只能从事存续性活动,不能再投资新项目。
在利益分配方面,如合伙企业整体年化收益率未达到合伙协议中所约定的收益率,则有限合伙人根据实缴出资比例在该约定收益率的范围内优先于普通合伙人分配,有限合伙人分配后剩余部分分配给普通合伙人;合伙企业的亏损在各合伙人之间按其认缴出资比例分担,但有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而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某险企资管人士坦言,“《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支持险企主要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交通、能源、通讯、市政、环保、大型保障房等项目,但该规定下发后多数险企依然持谨慎甚至观望态度,除了保险行业对新的领域需要学习和适应之外,投资项目、投资规模以及投资策略都会经过慎重考虑,也会观察竞争对手的动向,陆续出台相应的合作计划”。
在风险控制方面,通常而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的期限在5-10年,投资收益率一般在6%~8%之间,期限长、收益率稳定且高、筹资额大,较适合长久期的保险资产配置。资料显示,目前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投资在保险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不足3%,多数险企在基础设施债券投资方面显得并不激进。
国金证券分析师陈建刚就表示,中国人寿此次投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风险较小。一方面,拟投项目须已取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且有明确的收益来源、稳定的现金流和增值预期;另一方面,从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方面看,虽然是此次投资是股权投资,但是约定模式使其收益风险比得到了优化。
通常来讲,地方基建项目资金主要源于土地出让金、银行表内贷款、表外融资和直接融资,目前土地出让金增幅大幅下滑,而后两者则受制于监管政策。银行表内贷款对融资平台有严格的总量规模控制,表外融资则受到“理财8号文”约束。而地方政府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实现多元化融资无先例且审批时间长或融资规模受限,险企作为既有的、成熟的投资主体,其议价能力大幅提升。
考虑风险债权投资为主
对苏州基础设施建设感兴趣的不止中国人寿一家险企。
数据显示,除中国人寿外,中国太平已经成功投资11亿元参与苏州工业园区内区镇一体化项目建设;太平洋保险在苏州的初步投资额为8亿元,已经划款;“人保—苏州轨道交通债权投资计划”已全部完成划款,募集资金30亿元,计划期限7年,投向苏州市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轨道交通二号线。
2012年12月19日,太平资产发起设立的“太平资产—苏州工业园区内区镇一体化项目债权投资计划”获保监会批准。该项目资金来源于太平资产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认购,投资额为11亿元,通过债权计划形式融资给苏州工业园区地产经营管理公司,投资期限为5年,资金用于苏州工业园区内区镇一体化项目建设。
今年四月份,刚刚在上海开完董事会的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滨,就带领集团下属各主要专业公司负责人拜会了苏州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领导,计划继续扩大在苏州的投资。太平资产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我们在苏州的投资计划预计将达到500亿元到1000亿元,横贯苏州市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时期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保监会相关规定,保险资金可以采取债权、股权、物权及其他可行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目前多数险企出于风险控制考虑,主要是以债权投资为主,类似中国人寿的股权投资的案例还比较少见。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6月平安集团旗下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牵头并和其他三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一起,发起了“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将募得的160亿元投资入股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而上述险资资管人士表示,这么多险企密集投资苏州,一方面是苏州有较好的项目,当然大家一起投资苏州肯定存在竞争关系,很好的项目肯定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投资缺口大的话,竞争关系就显得不太明显;另一方面险企也有自己的考虑,比如苏州所在的江苏就是保费大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并与当地政府合作对开展业务也是有利的。
陈建刚也表示,在合作主体的选择上,中国人寿也有长远的考虑,比如此次投资苏州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其和苏州地方政府开展合作,促进保险主业发展,例如在大病医保、团体寿险/企业年金、车险等方面展开深层次合作;从产品形态上讲,如果后续特定资产挂钩保险产品成型,这种既有的资产投资就可直接作为挂靠或参照的资产项目。
此外,近年来保监会也大力支持险资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社会管理的辅助手段,保险业可以在城市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创新城市管理机制,降低管理成本,分担社会责任。例如,发挥保险的价格杠杆作用,服务于首都道路交通管理;通过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促进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保监会与11地签合作备忘录
安徽搭建平台引入440亿元险资
近日,中国保监会与安徽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七个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安徽经济社会提供风险保障和服务支持。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保监会至少已与11个地区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统计显示,自2009年以来,保监会以年均与两个地区签署合作备忘录的速度,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建设。其中,最受关注的保险资金运用被至少8份合作备忘录提及。
保监会:
8份备忘录涉及险资运用
10月25日,安徽保监局发布消息称,中国保监会与安徽省政府于9月23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据本报不完全统计,保监会自2009年与湖北签署第一份合作备忘录以来,已先后与上海、深圳、云南、厦门、湖南、浙江、山东、河北等共11个地区政府以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形式深化了合作,合作备忘签署的频次大致为每年两个地区,保险资金的运用被至少8份备忘录协议提及。
今年8月12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代表保监会与广东省政府签署了《关于促进广东保险业加快改革创新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完善广东保险产业布局、加强广东保险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广东“三农”保险发展、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务服务、打造全国保险资金运用先行地、深化粤港澳保险合作创新、支持广东保险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建立保险市场运行稳定机制等10个方面开展合作。
2012年,保监会先后于6月、7月与山东、河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保险资金运用均被提及。山东此前已把保险业纳入该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项俊波表示,保监会将从保险资金运用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支持山东“蓝黄”两区建设,支持山东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好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根据协议,中国保监会将大力支持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推动山东保险业更好更快发展。
而河北政府则和保监会以完善区域保险市场体系、支持保险资金运用和推进保险创新为重点,共同推动保险业更好地服务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三大国家战略,服务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构建主体多元、创新活跃、服务优质、运行稳健的现代保险业。
此外,包括与保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的2009年的湖北、上海,2010年的深圳、云南、厦门,2011年的湖南、浙江在内,保险资金运用多被作为备忘录一个单独的内容列示出来。
早在2009年5月与湖北省政府就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签署合作备忘录时,保监会就提到了支持保险机构将保险资金运用于武汉城市圈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要求的优质重点项目,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武汉城市圈保险市场风险等内容。
而时任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9年的陆家嘴[3.87% 资金 研报]论坛期间论述上海保险业“两个中心,一个试验区,一个基地” 的战略定位时就指出,一个试验区即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保险资金运用的试验区;试点范围之一就是支持保险资金以债权或股权形式参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交通、通讯、能源、资源、环保和市政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再如,2011年与浙江、湖南签署合作备忘录时,保监会也分别提出,就拓宽资金运用渠道与浙江加深合作,支持保险资金投向湖南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
去年下半年以来,保监会连续出台十多项资金运用监管新政,对推动保险资金运用起到积极意义,险资正成为各地着力吸引的一个资金群体。
安徽:
险资落地规模大速度快
安徽省是保监会今年以来签署合作备忘录的第二个地区,在8月份,保监会与广东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与此前与保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地区稍有不同,相对于保费规模排名,安徽的险资引进规模并不落后。
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第一保费大省江苏保费收入为1143.9亿元,安徽地区总计实现保费收入377.8亿元,在全国各地区排名中位列第12位。而在保险资金运用规模上,江苏今年上半年险资运用规模新增292.5亿元,是2012年全年新增投资的2.2倍,安徽近两年几乎与江苏同步。
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保险资金在安徽投资落地规模达440亿元,其中,以债券、股票、债权、股权等方式直接投资170亿元,以基金、信托计划、银行存款等方式间接投资133亿元,投资后台中心、养老社区、自用物业等与保险业相关的实体137亿元。
相较此前安徽保监局的公开数据,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在安徽成倍增长。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资金在安徽落地金额为426.1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而截至2012年11月底,保险资金投资安徽落地规模313.1亿元,较2011年同期亦增长近两倍。同时,自2012年12月至今年3月的4个月间,险资投资在安徽的规模增加了100亿元。
同时,安徽保监局积极搭建平台,于2011年、2012年联合安徽省政府金融办召开保险资金运用工作座谈会,于今年7月召开险资运用对接会,推动保险资金与项目顺利对接。据媒体报道,今年的对接会促成了5个协议的现场签署,涉及资金规模达70亿元,涉及公路、公共租赁房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
根据保监会与安徽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七个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包括完善安徽保险市场体系、服务“三农”、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管理、促进保险资金在皖运用、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为安徽经济社会提供风险保障和服务支持。
相关文章
- 安六城际铁路有望7月8日开通运营2020-07-06
- 南沿江城际铁路唯一隧道2020-07-03
- 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牵引供电工程开始架网施工2020-06-19
- 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铺轨进入冲刺阶段20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