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代表:紧抓济莱协作城际轨道交通优先
2013-01-29 来源:大众网转调靠“大项目”建设,目前在建过亿项目394个
刘士合说,莱芜因钢立市,又因钢兴市,目前,曾经是主要产业支柱的钢铁仍占总量的52%,提供的财政收入却不到15%,莱芜经济发展结构单一、发展粗放、效益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莱芜的首要任务就是调结构,要增量调整,即在发展中调,要将抓手放在大项目建设上。
刘士合介绍,目前莱芜在建过亿大项目394个,其中过10亿元大项目71个;在建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98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24亿元。大项目中80%属于钢铁经济加工,从原来的只生产零件晋升为零部件、发动机的生产加工等。“我们争取2015年前,生产出第一批高端商务用车。”
配合大项目建设,莱芜把招商引资作为跨越发展的关键,目前已引进投资过10亿大项目49个、过亿项目246个,计划外来总投资1420亿,累计形成外来固定资产210亿。同时,对市内骨干企业实施 “613” 培植工程,用3-5年的时间新增600家企业、总数达到1000家,培植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10家,培植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企业30家。
将济莱打造为省会经济圈先行区,优先建设城际轨道交通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出台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济莱协作区实施意见”,刘士合认为,济莱协作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一部分,此次将其作为省会经济圈的切入点,为莱芜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既然是协作发展,必然要让济莱两地优势互补。“莱芜的工业体系、发展空间、生态、基础工业都是很好的优势,济南作为文化中心、政治中心、金融中心,也必然会为莱芜带来新的机遇。”
刘士合说,协作的突破重点在于加快推进济莱通信、交通、产业、金融、外经外贸等一体化发展,打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先行区和区域协作发展示范区,未来将优先启动济南--莱芜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实现济莱通讯一体化,实施济钢产能向莱芜转移,加快建设以口镇新城为中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以雪野为中心的高端服务业基地,探索两地共用济南综合保税区的政策机制。
相关文章
- 山东首条有轨电车土建与铺轨2014-12-25
- 山东全省轨道交通2020年将建成运行200公里以上2014-12-15
- 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将发4亿元中票2014-07-17
- 2020年山东城市轨道交通将运行200公里2014-07-07
- 山东章丘“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城市轨道交通201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