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中国铁路输出升级

2014-01-0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本文摘要:  [ 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泰国1800公里4条高铁项目、印尼30公里城轨、马来西亚354公里高铁项目招标在即。在双方政府的支持...
  [ 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泰国1800公里4条高铁项目、印尼30公里城轨、马来西亚354公里高铁项目招标在即。在双方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企业中标或者参与部分建设的概率较大 ]
 
  伴随着国内铁路的复苏,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也高调重启。2013年,“高铁外交”、“高铁走出去战略”等关键词频繁出现,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话题。
 
  相关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此番关注高铁走出去的热潮主要源自于高层领导人的亲自推销。继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东南亚国家时都表示希望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加强这方面的合作,此后,这一战略也拓展至东欧。
 
  “铁路的走出去很早就开始推行,大约在2009年、2010年时达到近年的顶峰。”一名铁路系统的知情人士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前几年铁路系统的人事波动和建设的停缓导致高铁“走出去”战略一度中断。随着国内铁路工作的稳定和建设运营情况的好转,在国家战略部署的催化下,铁路“走出去”战略再次提速。
 
  政府主导“走出去”
 
  作为一个在铁路建设上有悠久历史的大国,中国铁路输出在国际上早有口碑。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创造坦赞铁路这样的典范。但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其发展有所停滞,直到中国掀起高铁建设热潮,这一战略同时再次被提高到重要位置。
 
  前述知情人士介绍,铁路输出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轨道交通装备的出口,属于单纯的货物贸易;第二个层次是铁路系统的出口,即不仅仅提供机车、车厢、信号系统等设备,而且铺设整条铁路,属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结合。
 
  在后一种形式上,过去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的方式,主要是由一些跨国公司总承包,我国企业承担一些土建工程、提供劳务或出口装备。国内企业不仅获利较低,还存在一些恶性竞争情况,无论是形象还是经济利益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此后,中国提出由原铁道部主导的“走出去”战略,实行整合输出。即在技术、资金、标准、人才等方面全方位走出去,均由中国企业总承包。
 
  “由政府带领企业整合设计、装备制造、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和融资,全面参与境外铁路建设、融资和运营管理成为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的最大特点。”上述知情人士说,“但由于境外铁路建设的情况各有不同,采取的合作方式也存在不同。”例如有些国家缺乏施工力量,有的资金困难,有的需要技术引进,有的需要扩大合作伙伴。
 
  事实上,原铁道部在境外合作方面就已作出诸多探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原铁道部针对不同市场,专门成立了中美、中俄、中沙、中委、中缅、中吉乌、中印等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有关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出口市场。
 
  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从最初的核心技术全靠进口,到如今拥有多项专利和世界领先技术,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在近十年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末,中国铁路相关企业在境外承揽的铁路项目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同金额达260亿美元,铁路技术装备已出口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的30多个国家。此外,中国南车(601766,股吧)出品的机车、客车已经承担了土库曼斯坦90%的客运量、70%的货运量,承担了乌兹别克斯坦40%以上的客运量和30%以上的货运量。
 
  近年来,马来西亚、越南、泰国、老挝等国纷纷兴起宏伟的高铁计划,这些计划同时也是“泛亚铁路网”计划的组成部分。该计划1995年由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率先倡议效仿泛欧铁路,兴建连接中国、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泛亚铁路网”,并在全世界引起极大影响。
 
  各个铁路大国纷纷展开抢滩东南亚的角逐。中国铁路系统更是作出了相当深入全面的前期研究和规划,也在该区域内其他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随着国内高铁建设的日益完备,对人力和基础设备的需求将会下降,大批企业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存在“过剩”的危险。
 
  上述人士称,铁路输出希望达到这样的良性循环,依托国内市场的巨大规模,加上自主创新的先进技术,为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打开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打开后,借助国内外经济周期的不同步,平衡海内外两个市场的收入,使得中国企业实现平稳持续发展。
 
  “走出去”将持续升温
 
  “显然,高铁输出已经成为具有上下共识的重要战略。”上述知情人士称,在中国铁路发展历程中,政府高层领导如此频密的“营销”尚属首次,这已经能够说明这一战略的重要地位。他判断,2014年将是“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年份,且热度不会降低。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除了国家安全和外交的目的外,世界高铁的发展正在加速,中国应尽早参与市场抢占。而目前,除了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不少国家都正在加快高铁建设步伐。
 
  “中国高铁无论在技术和人力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随着国内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国外市场的扩大,目前可以说是走出去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上述知情人士称。
 
  尽管不是最早涉足高铁的国家,发展快速的中国高铁实力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中国南车一名人士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所拥有的许多头衔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赢得了很大的优势。例如,中国已是当今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拥有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这些运营发展规模、积累的经验是别的国家难以比拟的。
 
  在接下来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业内也普遍看好中国高铁的表现。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泰国1800公里4条高铁项目、印尼30公里城轨、马来西亚354公里高铁项目招标在即。在双方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企业中标或者参与部分建设的概率较大。
 
  但在新一轮“走出去”看似即将重启之际,也有来自内部的隐忧。一名接近铁路总公司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此前的合作由于我们的企业缺乏经验,对当地环境不熟悉,部分线路出现严重亏损。但为维护中国品牌形象,即使亏损这些项目也只能继续做下去。
 
  上述人士称,作为企业,是不是应该亏损的情况下仍继续推进项目值得商榷。同时提出应该在“走出去”之前制定更完备的应急措施。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中国铁路输出升级

第一财经日报

  [ 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泰国1800公里4条高铁项目、印尼30公里城轨、马来西亚354公里高铁项目招标在即。在双方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企业中标或者参与部分建设的概率较大 ]

 
  伴随着国内铁路的复苏,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也高调重启。2013年,“高铁外交”、“高铁走出去战略”等关键词频繁出现,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话题。
 
  相关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此番关注高铁走出去的热潮主要源自于高层领导人的亲自推销。继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东南亚国家时都表示希望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加强这方面的合作,此后,这一战略也拓展至东欧。
 
  “铁路的走出去很早就开始推行,大约在2009年、2010年时达到近年的顶峰。”一名铁路系统的知情人士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前几年铁路系统的人事波动和建设的停缓导致高铁“走出去”战略一度中断。随着国内铁路工作的稳定和建设运营情况的好转,在国家战略部署的催化下,铁路“走出去”战略再次提速。
 
  政府主导“走出去”
 
  作为一个在铁路建设上有悠久历史的大国,中国铁路输出在国际上早有口碑。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创造坦赞铁路这样的典范。但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其发展有所停滞,直到中国掀起高铁建设热潮,这一战略同时再次被提高到重要位置。
 
  前述知情人士介绍,铁路输出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轨道交通装备的出口,属于单纯的货物贸易;第二个层次是铁路系统的出口,即不仅仅提供机车、车厢、信号系统等设备,而且铺设整条铁路,属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结合。
 
  在后一种形式上,过去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的方式,主要是由一些跨国公司总承包,我国企业承担一些土建工程、提供劳务或出口装备。国内企业不仅获利较低,还存在一些恶性竞争情况,无论是形象还是经济利益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此后,中国提出由原铁道部主导的“走出去”战略,实行整合输出。即在技术、资金、标准、人才等方面全方位走出去,均由中国企业总承包。
 
  “由政府带领企业整合设计、装备制造、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和融资,全面参与境外铁路建设、融资和运营管理成为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的最大特点。”上述知情人士说,“但由于境外铁路建设的情况各有不同,采取的合作方式也存在不同。”例如有些国家缺乏施工力量,有的资金困难,有的需要技术引进,有的需要扩大合作伙伴。
 
  事实上,原铁道部在境外合作方面就已作出诸多探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原铁道部针对不同市场,专门成立了中美、中俄、中沙、中委、中缅、中吉乌、中印等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有关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出口市场。
 
  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从最初的核心技术全靠进口,到如今拥有多项专利和世界领先技术,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在近十年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末,中国铁路相关企业在境外承揽的铁路项目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同金额达260亿美元,铁路技术装备已出口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的30多个国家。此外,中国南车(601766,股吧)出品的机车、客车已经承担了土库曼斯坦90%的客运量、70%的货运量,承担了乌兹别克斯坦40%以上的客运量和30%以上的货运量。
 
  近年来,马来西亚、越南、泰国、老挝等国纷纷兴起宏伟的高铁计划,这些计划同时也是“泛亚铁路网”计划的组成部分。该计划1995年由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率先倡议效仿泛欧铁路,兴建连接中国、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泛亚铁路网”,并在全世界引起极大影响。
 
  各个铁路大国纷纷展开抢滩东南亚的角逐。中国铁路系统更是作出了相当深入全面的前期研究和规划,也在该区域内其他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随着国内高铁建设的日益完备,对人力和基础设备的需求将会下降,大批企业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存在“过剩”的危险。
 
  上述人士称,铁路输出希望达到这样的良性循环,依托国内市场的巨大规模,加上自主创新的先进技术,为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打开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打开后,借助国内外经济周期的不同步,平衡海内外两个市场的收入,使得中国企业实现平稳持续发展。
 
  “走出去”将持续升温
 
  “显然,高铁输出已经成为具有上下共识的重要战略。”上述知情人士称,在中国铁路发展历程中,政府高层领导如此频密的“营销”尚属首次,这已经能够说明这一战略的重要地位。他判断,2014年将是“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年份,且热度不会降低。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除了国家安全和外交的目的外,世界高铁的发展正在加速,中国应尽早参与市场抢占。而目前,除了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不少国家都正在加快高铁建设步伐。
 
  “中国高铁无论在技术和人力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随着国内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国外市场的扩大,目前可以说是走出去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上述知情人士称。
 
  尽管不是最早涉足高铁的国家,发展快速的中国高铁实力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中国南车一名人士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所拥有的许多头衔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赢得了很大的优势。例如,中国已是当今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拥有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这些运营发展规模、积累的经验是别的国家难以比拟的。
 
  在接下来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业内也普遍看好中国高铁的表现。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泰国1800公里4条高铁项目、印尼30公里城轨、马来西亚354公里高铁项目招标在即。在双方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企业中标或者参与部分建设的概率较大。
 
  但在新一轮“走出去”看似即将重启之际,也有来自内部的隐忧。一名接近铁路总公司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此前的合作由于我们的企业缺乏经验,对当地环境不熟悉,部分线路出现严重亏损。但为维护中国品牌形象,即使亏损这些项目也只能继续做下去。
 
  上述人士称,作为企业,是不是应该亏损的情况下仍继续推进项目值得商榷。同时提出应该在“走出去”之前制定更完备的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