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阔步前行的中国高铁
2014-10-11 来源:《求是》杂志 作者:盛光祖
本文摘要:铁路部门将发展高速铁路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较短时间内,就使我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了世界上高铁发展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铁路部门将发展高速铁路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较短时间内,就使我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了世界上高铁发展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发展高速铁路、加快实现铁路现代化,是几代中国铁路人的梦想和愿望。长期以来,围绕发展高铁,铁路部门做了大量前期研究和论证工作。1992年,原铁道部颁布《铁路今后十年和“八五”科技发展纲要》,提出研究开发高速客运技术和建设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并于当年启动“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标志着发展高铁被摆上重要日程。此后,我们在高铁设计建造技术、高速列车技术、运营管理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并取得丰硕成果。在1994年成功对广深线实施时速160公里改造的基础上,于1997年起连续6次对既有线进行大面积提速,为发展高铁进行了技术储备,积累了经验。2002年,由我国自主设计、施工的时速200公里的秦沈客运专线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客运专线的建设能力。同年11月,“中华之星”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上创造了每小时321.5公里的试验速度,标志着我国已具备自主研制高速动车组的能力。这为我国高铁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
2004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10月批准调整《规划》,绘就了我国高铁发展的宏伟蓝图。按照规划,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以“四纵四横”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形成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高铁大通道,并同步在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建设一批城际高铁。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铁路部门加快实施《规划》,推动我国高铁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方针,铁路部门统筹利用各方资源,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实现了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一,成功建设和运营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铁网,成为高铁发展最快的国家。近年来陆续建成了京津、郑西、沪宁、京沪、京广、哈大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铁。目前,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1.18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在建高铁1.1万公里,全路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2600多列,是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和列车开行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高铁投入运营以来,展示出了安全、舒适、快捷、经济的优良品质,受到广大旅客的青睐,高铁客运量持续大幅增长。2013年,动车组旅客发送量达到6.7亿人次,同比增长32.1%;2014年1—7月动车组旅客发送量达到5.0亿人次,同比增长33.7%。
第二,高铁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备的高铁技术体系。在高铁工程建造方面,适应我国地质及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特点,在路基、桥梁、隧道、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无砟轨道、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专业领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在高速动车组方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了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基本形成了时速200—250公里和时速300—350公里两个序列的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了国内设计制造,着力打造中国标准动车组品牌。在系统集成方面,全面掌握了高铁总体设计、接口管理、联调联试等关键技术,保证了系统整体功能达到最优。在运营管理方面,掌握了复杂路网条件下的高铁运营调度技术,建立了适应大客流、高密度的客运服务系统,构建了高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为高铁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
第三,高铁的快速发展加快了铁路现代化进程,对世界铁路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高铁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装备的大量使用,不仅显著提升了路网质量和装备水平,快速扩充了铁路运输能力,而且带动了管理理念、管理标准、管理方式的创新,大大加快了我国铁路现代化进程。我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高铁建设和运营实践,对世界高铁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实践表明,高铁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推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高铁快速发展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出行条件。高铁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快捷、运力强大、节能环保等优势,凡有高铁运营的地区,铁路旅客运输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买票难、乘车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出行条件大为改善,基本实现了人畅其流。此外,高铁的投入运营,释放了平行径路的货运能力,为增加铁路货运量、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供了条件。
高铁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协调发展。高铁的运营,不仅缩短了区域、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强化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使欠发达地区更好地融入到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更为重要的是,高铁给人们的时空观念、工作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改变,使欠发达地区的人们缩小了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促进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这对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铁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铁投资大、产业链长,加快高铁建设,不仅能够拉动经济增长,消化过剩产能,促进扩大就业,而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催生一批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目前,仅与动车组相关的一、二级配套企业就有640余家。高铁的发展还有力地带动了旅游、商贸发展,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铁快速发展提升了我国对外合作水平。我国高铁的发展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名片。发挥中国高铁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等竞争优势,推动中国高铁走向国际市场,已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重要之举。
二、我国高铁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我国高铁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高度重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全局,及时作出了发展高速铁路的决策部署,制定了高铁建设规划、高铁技术路线、装备制造计划,为高铁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实施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多次组织研究高铁有关工作,多次现场考察高铁建设运营,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加快高铁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此基础上,我国高铁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方面。
得益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高铁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世界最先进的轨道交通方式,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不仅在科研开发、工业制造、工程建设等方面有了巨大进步,而且在资金、物资、人才等方面也有了丰富的储备,为高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得益于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铁自主创新之路。我国高铁是在传统铁路产业基础上,博采各国高铁技术之长,有效利用后发优势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较短时间内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铁成套技术,形成了中国高铁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了铁路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我们统筹国内有关科技资源,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相关高校协调创新的合作模式,形成了从高铁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综合试验到成果应用的完整链条,有力地推动我国高铁技术创新。
得益于充分发挥我国铁路的体制优势。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实行运输集中、统一指挥和垂直管理,全国铁路一张网、“一盘棋”。这一体制优势不仅能够提高运输效率,而且能够集中力量搞建设,统筹协调设计、施工、运输和装备制造企业,对高铁建设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实施,使各个方面协调联动、合力推进;能够不断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搭建起铁路建设融资平台,对高铁建设所需资金进行统一筹集和使用,从而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保证了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
三、积极推动我国高铁“走出去”
当前,我国高铁走向世界,既具备良好条件,又有着广阔的潜在市场。一方面,我国铁路积累了世界上最丰富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等综合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我国高铁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对中国高铁表现出浓厚兴趣,高铁“走出去”的市场空间巨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铁路“走出去”,将推动高铁走向国际市场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重要外交场合向世界推介中国高铁技术,为高铁“走出去”搭建了广阔舞台。中国铁路总公司将以政府间合作的重大项目为重点,充分发挥自身在管理、技术、资源方面的优势,组织相关企业积极推进落实,并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形成推动高铁“走出去”的整体合力。
为适应铁路“走出去”,开拓国际高铁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高铁技术标准体系,加快高铁技术装备自主化进程。目前,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已取得重要成果,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等领域自主化工作顺利推进。随着高铁技术装备的全面自主化,我国高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将显著提升。
发展高速铁路这一光荣使命,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这代铁路人的肩上。我们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铁路工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团结奋战,不断提高我国高铁发展水平,努力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盛光祖 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 上一篇:中国高铁让梦想照进现实
- 下一篇:我国首条轴重30吨铁路全线架通
相关文章
- 打破施工瓶颈牡佳高铁开通指日可待2020-07-30
- 福厦铁路湄洲湾跨海大桥首跨连续梁合龙2020-07-30
- 衢宁铁路成功“牵手”杭深铁路2020-07-30
- 长三角连镇高铁建设最新进展:淮镇段将接入沪宁城际2020-07-30
- 4条高速1条铁路年底建成通车 临沧旅游将步入“快车道”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