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北京地铁新增通车里程62公里

2014-01-17 来源:北京日报
本文摘要:【 报告原文 】  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新增通车里程62公里,研究编制到2020年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改造中心城主要拥堵...
【 报告原文 】
 
  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新增通车里程62公里,研究编制到2020年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改造中心城主要拥堵节点,两年内完成200公里道路微循环畅通工程。
 
  【 权威解读 】
 
  亮点一
 
  今年建成4段轨道交通线
 
  今年本市将实现2015年调整版规划线路全部开工建设。建成地铁6号线二期、7号线、15号线一期西段、14号线东段共62公里;加快建设16号线、S1线、西郊线等线路,开工建设6号线西延、8号线三期等线路,力争2014年通车总里程达到527公里,在建里程超过260公里。据测算,新线开通后预计客流量1250万人,中心城公交出行分担率48%,轨道占公交47%。
 
  2014年年底,4段轨道交通线开通后,除14号线中段外,将基本实现“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格局。“三环”是2号线、10号线、13号线,“四横”是1号线、6号线、7号线、14号线东西段,“五纵”是4号线、5号线、8号线、9号线、14号线南北段,“七放射”是机场线、亦庄线、大兴线、昌平线、房山线等。
 
  亮点二
 
  三里河建自行车出行示范区
 
  今年,本市将力争建成动物园北路、北纬路等21条微循环道路,重点解决动物园、天坛等热点区域交通拥堵。同时协调相关区县,启动一批跨区微循环道路建设。按照安全优先和路权优先原则,启动三里河自行车出行示范区项目建设,提高自行车出行吸引力,引导绿色出行。
 
  【 马上就访 】
 
  微循环改造
 
  “小步慢跑”效果更好
 
  “市民口中的微循环,其实就是规划领域的次支路概念。”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主任工程师张晓东说,这种次支路的延伸和建设虽然不会对城市交通整体环境产生太大影响,却能主要解决市民的出行问题。
 
 
  昨天上午9时,京通快速自东向西出主路到西大望路方向,毫无意外地出现了拥堵。“作为主干路,快速路很好走,但由于连接的次干路、支路建设密度不够,有时候会出现连接口处更多拥堵。”张晓东说。
 
  一个城市最理想的交通环境,莫过于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构成金字塔结构。张晓东认为,次干路和支路的密度不够,是导致北京交通出行“生病”的问题之一。
 
  事实上,城市道路网中的可达性,主要通过次支路来实现。有些市民认为北京打通微循环,是要给机动车让路,其实微循环最大的作用,是给慢行人群和公交车更多选择性,让行人用最快速度到达公交车站。
 
  这种建设,对于北京来说并不容易。历史遗留的“大院儿”格局堵塞了地面交通中的毛细血管,迫使很多人从步行到公交站,变成了直接开车挤上主干路出门。张晓东建议,北京现在应该“小步慢跑”式地补齐道路微循环,并借着次干路和支路的建设,同步设计更精细化的街道空间,恢复小商业、小公交站,打造出小型生活圈。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北京地铁新增通车里程62公里

北京日报

【 报告原文 】

 
  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新增通车里程62公里,研究编制到2020年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改造中心城主要拥堵节点,两年内完成200公里道路微循环畅通工程。
 
  【 权威解读 】
 
  亮点一
 
  今年建成4段轨道交通线
 
  今年本市将实现2015年调整版规划线路全部开工建设。建成地铁6号线二期、7号线、15号线一期西段、14号线东段共62公里;加快建设16号线、S1线、西郊线等线路,开工建设6号线西延、8号线三期等线路,力争2014年通车总里程达到527公里,在建里程超过260公里。据测算,新线开通后预计客流量1250万人,中心城公交出行分担率48%,轨道占公交47%。
 
  2014年年底,4段轨道交通线开通后,除14号线中段外,将基本实现“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格局。“三环”是2号线、10号线、13号线,“四横”是1号线、6号线、7号线、14号线东西段,“五纵”是4号线、5号线、8号线、9号线、14号线南北段,“七放射”是机场线、亦庄线、大兴线、昌平线、房山线等。
 
  亮点二
 
  三里河建自行车出行示范区
 
  今年,本市将力争建成动物园北路、北纬路等21条微循环道路,重点解决动物园、天坛等热点区域交通拥堵。同时协调相关区县,启动一批跨区微循环道路建设。按照安全优先和路权优先原则,启动三里河自行车出行示范区项目建设,提高自行车出行吸引力,引导绿色出行。
 
  【 马上就访 】
 
  微循环改造
 
  “小步慢跑”效果更好
 
  “市民口中的微循环,其实就是规划领域的次支路概念。”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主任工程师张晓东说,这种次支路的延伸和建设虽然不会对城市交通整体环境产生太大影响,却能主要解决市民的出行问题。
 
 
  昨天上午9时,京通快速自东向西出主路到西大望路方向,毫无意外地出现了拥堵。“作为主干路,快速路很好走,但由于连接的次干路、支路建设密度不够,有时候会出现连接口处更多拥堵。”张晓东说。
 
  一个城市最理想的交通环境,莫过于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构成金字塔结构。张晓东认为,次干路和支路的密度不够,是导致北京交通出行“生病”的问题之一。
 
  事实上,城市道路网中的可达性,主要通过次支路来实现。有些市民认为北京打通微循环,是要给机动车让路,其实微循环最大的作用,是给慢行人群和公交车更多选择性,让行人用最快速度到达公交车站。
 
  这种建设,对于北京来说并不容易。历史遗留的“大院儿”格局堵塞了地面交通中的毛细血管,迫使很多人从步行到公交站,变成了直接开车挤上主干路出门。张晓东建议,北京现在应该“小步慢跑”式地补齐道路微循环,并借着次干路和支路的建设,同步设计更精细化的街道空间,恢复小商业、小公交站,打造出小型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