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兰涛
兰涛 男,1957年10月生,祖籍安徽省利辛县,大学文化,现任上海市铁道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高级工程师。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南京铁路分局从事铁路车辆、节能环保等技术管理工作。1995年后先后任上海铁路局办公室秘书,合资铁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铁道学会秘书长。

成 果

兰涛 男,1957年10月生,祖籍安徽省利辛县,大学文化,现任上海市铁道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高级工程师。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南京铁路分局从事铁路车辆、节能环保等技术管理工作。1995年后先后任上海铁路局办公室秘书,合资铁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铁道学会秘书长。

专 访

探索轨道交通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新途径
 
——专访上海市铁道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兰涛先生
 
  2011年6月30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自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全长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自此,曾经见证世纪沧桑,连接京沪两地的“百年之轨”,由于京沪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而揭开世界文明史上崭新一页。
 
  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作为2011年中国轨道交通史上最为铭记的一幕,2012年伊始,我们走近了上海铁路局,并有幸采访了上海市铁道学会秘书长兰涛先生。“立足上海,面向世界,做大做强轨道交通产业”,初见记者,兰涛便以如此大气的语言来勾勒上海、勾勒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并以此祝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在新的一年里取的更大的成就。随后,记者便与兰涛先生进入正题,请他对当前形势下如何探索铁路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新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申城特色综合交通赋予学会服务重任
 
  记者:请介绍一下上海市铁道学会成立的背景,学会目前正在开展哪些工作?
 
  兰涛:上海市铁道学会成立于1980年9月,时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地处改革开放和交通、经济发展前沿重地的上海铁道学会,挂靠上海铁路局,时任理事长为上海铁路局局长邓金华。上海铁道学会现有运输经济、信息技术、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机械、医学、财会、电务、工务、科普、安全、继续教育、学术咨询、纪检监察、新闻记者等18个专业和工作委员会,会员4000多名。
 
  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上海的交通也是集国铁、合资铁路、地方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为一体的很有特色的城市综合交通。这些富有特点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众多的学科交叉、学术研究和突出的铁路与城市的结合也形成了铁道学会为铁路和城市交通建设服务的特色。学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使自己成为铁路运输和城市交通的咨询和参谋。当年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工作时亲任建设总指挥的上海新客站,其总体规模初步设计就是学会组织的。学会还成功地组织了“京沪铁路中等现代化”、“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上海铁路与浦东发展”、“上海铁路与上海经济发展”、“上海及相关地区交通发展”、“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等在上海乃至全路都有一定影响的大型研讨和交流。由于紧密结合铁路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并且选题得当,学术性强和适度超前,经过研讨、论证的有关报告和决策建议就能受到政府和有关部委的好评。
 
  近些年来,上海市铁道学会还立足上海,充分利用和发挥上海市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地位的优势,先后与韩国大韩交通运输学会、香港铁路学会、印度铁路学会、英国铁路工业协会等国际铁路学术组织建立了友好往来和定期的学术交流,力图加快铁路技术人才的国际交流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并在上海铁路局率先实现东部铁路现代化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作为铁道学会的秘书长,您认为学会最重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请您评价学会近年来的工作。
 
  兰涛:根据《上海市铁道学会章程》的规定,本会的职责主要有十大项:
 
  一是开展国内铁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学术交流,组织学术研讨、调查考察活动,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促进科技与经济建设的结合。
 
  二是开展民间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发展同国内外的科技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往来。
 
  三是接受路内外的委托,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开展科技项目论证、技术中介、成果鉴定、论文评审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及课题研究等工作。
 
  四是举办各种形式的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活动。传播科学思想,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五是编辑发行铁道科学技术、科普刊物、论文集及各类科技资料。
 
  六是开展铁道科技继续教育,组织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更新。
 
  七是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八是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举荐人才。
 
  九是兴办符合学会宗旨和社团管理条例的非法人经营机构和科技经济实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十是接受上海市科协、中国铁道学会、上海铁路局及其他单位委托的其他任务。
 
  近年来,上海市铁道学会围绕铁路运输的中心工作,按照学会的章程要求,已经把学会建设成为铁路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铁路科学技术走出国门、引进吸收国际铁路先进技术,以及铁路科技人员进行国际交流的主渠道,成为铁路科学技术传播和科学技术普及的主战场。
 
  展国际大都市风采扬申城铁路人奋发精神
 
  记者:在学术交流中,你有没有遇到过难以解决的问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
 
  兰涛:上海市铁道学会作为上海地区的行业学术团体,其特点是桥梁、纽带和服务,在职能定位上不同于铁路局的其他管理部门,不具备管理职能和行政手段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肯定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学会也有自己的优势,多年来学会的理事长一直由铁路局的局长担任,日常工作由常务副局长分管,学会秘书长负责日常工作,从而在体制确立了铁道学会的地位。同时铁道学会在工作中也注重把握重点,始终把工作中心放在铁路运输和安全生产上,把注意力集中在铁路的难点和焦点问题上,扮演了很好的角色,不仅受到挂靠单位领导的重视,也受到各会员单位的好评。
 
  目前,上海市铁道学会的工作呈现出活动经费充分保障,学术氛围积极热烈,国际学术交流频繁,科普宣传备受重视的可喜局面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记者:城市综合交通是上海的一大特色,上海铁道学会如何利用这种特点进行学术交流?学会针对上海轨道交通的特点开展了哪些活动。
 
  兰涛:近年来,随着华东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铁、城际铁路、合资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一地区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给上海铁道学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来,先后以铁道学会的名义,接待了大韩交通运输学会、香港铁路学会、印度铁道学会、英国铁路工业协会、台湾铁路制造公司等学术团体和相关行业的多次来访,并与有关团体建立了长期友好交往关系。同时,学会还与有关组织举办了多次国际轨道交通学术峰会、技术装备展览会等大型活动。
 
  记者:上海铁道学会和其他铁道学会在工作职责中有哪些不同?上海的轨道交通发展对学会学术交流会产生哪些影响?
 
  兰涛:上海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地位,决定了上海铁道学会的工作不同于其他的工作职能。上海市提出要建立四大国际中心,其中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给国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上海铁道学会的学术交流工作提出来新的要求。首先,在轨道交通的发展理念上必须具备国际思维。其次,在轨道交通的布局上要突破地域局限,因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因此也是交通中心。第三,建设和发展轨道交通必须瞄准世界一流水平,按照铁道部党组的要求,就是要率先实现东部铁路现代化。
 
  记者:学会为上海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今后,上海铁道学会将会进行哪些重点工作。
 
  兰涛:多年来,学会在学术交流、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评选、科普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承接了铁道部、上海市政府、华东地区各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的涉铁项目的咨询论证,组织上海铁路局、上海铁道大学、上海市地铁公司等单位的出国、出境的学术交流和科学考察。
 
  上海铁道学会今后的工作将重点是,继续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互访,按期举办“中韩交通运输国际学术交流会”,“京沪粤港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创建上海国际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展览平台。
 
  注重交流与合作合力打造轨道交通精品工程
 
  记者:请介绍上海铁道学会未来工作的发展规划?此外,由贵学会参与或主办的国内外交流活动有哪些?效果如何?
 
  兰涛:上海铁道学会未来工作的发展规划目标是:建设一流学会,打造一流平台,创建一流品牌。
 
  2013年,在上海将举办“第十一届中韩交通运输国际学术交流会”,“第十七届京沪港粤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第十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同时,上海铁道学会将与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联合亚洲交通运输学会、韩国大韩交通运输学会、香港铁路学会、英国铁路工业协会等机构创建“首届上海国际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精品展览会”。
 
  记者:在开展学术交流工作中,学会如何看待会议形式的创新?请介绍学会这方面的情况?
 
  兰涛:现在学术交流会议学术性、理论性很强,务虚的居多,有创意、有深度、务实的不多。根据我们的经验,目前受欢迎的学术交流是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实用性的交流。比如学术交流与现场交流相结合,理论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设备运行单位与生产厂家相结合等等。
 
  记者:请补充您所表达、所关注的其他热点问题。
 
  兰涛:中国轨道交通,尤其是中国高铁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其发展势头仍未减缓。
 
  兰涛自豪地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
 
  关于铁路,“十二五”期间上海铁路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上海到南京、杭州、宁波等地的长三角1小时交通圈,上海到合肥、温州、徐州等地的泛长三角2小时交通圈;完善上海铁路枢纽,提高上海综合交通水平,形成“6个方向10条对外路网骨干通道、4主3辅客站、9大货场、3大维修基地、1个调度中心”的枢纽布局。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1999年所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经过10多年的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国内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里程已经达到8358公里,其中包括既有线提速近3000公里。在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后,这一数字逼近万余公里。根据中国铁路“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是:铁路新线投产总规模控制在3万公里,“十二五”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现在的9.1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1995年4月10日,上海首条地铁—地铁一号线开通运营。2010年4月10日,随着轨道交通10号线投入试运营,上海轨道交通路网拥有11条运营线路、267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10公里。覆盖徐汇、长宁、静安、黄浦、虹口、杨浦、闸北、普陀、卢湾9个上海中心城区和宝山、闵行、松江、嘉定、青浦等郊区以及浦东新区15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世界第三,运营里程达425公里,成为全球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之前世界公认的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是伦敦,运营里程为408公里。
 
  2010年12月,《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其中包括5号线南延伸(奉贤线)、9号线三期、17号线(青浦线)、13号线二期、14号线、15号线、18号线等七个项目,线路总长约220公里,车站130座。
 
  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项目建成后,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将达到18条,线路总长超过780公里,车站总数超过480座,其中网络换乘枢纽数量达到78座,路网将覆盖全市除崇明三岛之外的所有行政区。
 
  近年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中国己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长春、深圳、大连、成都、沈阳12座城市,先后建成并开通运营了5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1590公里。目前,中国内地共有36座城市向国家主管部门上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规划,其中有28座城市得到了国家批准。在28座获批城市中,计划至2015年前后规划建设96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线路总长2700多公里,总投资超过10000亿元。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建设市场,未来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将成为继中国铁路大规模投资后新的投资热点,成为中国“十二五”期间基础建设投资的热点之一。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兰涛

兰涛 男,1957年10月生,祖籍安徽省利辛县,大学文化,现任上海市铁道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高级工程师。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南京铁路分局从事铁路车辆、节能环保等技术管理工作。1995年后先后任上海铁路局办公室秘书,合资铁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铁道学会秘书长。
查看2011-12期杂志封面>>
成 果

兰涛 男,1957年10月生,祖籍安徽省利辛县,大学文化,现任上海市铁道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高级工程师。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南京铁路分局从事铁路车辆、节能环保等技术管理工作。1995年后先后任上海铁路局办公室秘书,合资铁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铁道学会秘书长。

专 访

探索轨道交通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新途径
 
——专访上海市铁道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兰涛先生
 
  2011年6月30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自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全长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自此,曾经见证世纪沧桑,连接京沪两地的“百年之轨”,由于京沪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而揭开世界文明史上崭新一页。
 
  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作为2011年中国轨道交通史上最为铭记的一幕,2012年伊始,我们走近了上海铁路局,并有幸采访了上海市铁道学会秘书长兰涛先生。“立足上海,面向世界,做大做强轨道交通产业”,初见记者,兰涛便以如此大气的语言来勾勒上海、勾勒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并以此祝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在新的一年里取的更大的成就。随后,记者便与兰涛先生进入正题,请他对当前形势下如何探索铁路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新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申城特色综合交通赋予学会服务重任
 
  记者:请介绍一下上海市铁道学会成立的背景,学会目前正在开展哪些工作?
 
  兰涛:上海市铁道学会成立于1980年9月,时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地处改革开放和交通、经济发展前沿重地的上海铁道学会,挂靠上海铁路局,时任理事长为上海铁路局局长邓金华。上海铁道学会现有运输经济、信息技术、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机械、医学、财会、电务、工务、科普、安全、继续教育、学术咨询、纪检监察、新闻记者等18个专业和工作委员会,会员4000多名。
 
  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上海的交通也是集国铁、合资铁路、地方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为一体的很有特色的城市综合交通。这些富有特点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众多的学科交叉、学术研究和突出的铁路与城市的结合也形成了铁道学会为铁路和城市交通建设服务的特色。学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使自己成为铁路运输和城市交通的咨询和参谋。当年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工作时亲任建设总指挥的上海新客站,其总体规模初步设计就是学会组织的。学会还成功地组织了“京沪铁路中等现代化”、“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上海铁路与浦东发展”、“上海铁路与上海经济发展”、“上海及相关地区交通发展”、“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等在上海乃至全路都有一定影响的大型研讨和交流。由于紧密结合铁路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并且选题得当,学术性强和适度超前,经过研讨、论证的有关报告和决策建议就能受到政府和有关部委的好评。
 
  近些年来,上海市铁道学会还立足上海,充分利用和发挥上海市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地位的优势,先后与韩国大韩交通运输学会、香港铁路学会、印度铁路学会、英国铁路工业协会等国际铁路学术组织建立了友好往来和定期的学术交流,力图加快铁路技术人才的国际交流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并在上海铁路局率先实现东部铁路现代化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作为铁道学会的秘书长,您认为学会最重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请您评价学会近年来的工作。
 
  兰涛:根据《上海市铁道学会章程》的规定,本会的职责主要有十大项:
 
  一是开展国内铁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学术交流,组织学术研讨、调查考察活动,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促进科技与经济建设的结合。
 
  二是开展民间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发展同国内外的科技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往来。
 
  三是接受路内外的委托,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开展科技项目论证、技术中介、成果鉴定、论文评审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及课题研究等工作。
 
  四是举办各种形式的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活动。传播科学思想,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五是编辑发行铁道科学技术、科普刊物、论文集及各类科技资料。
 
  六是开展铁道科技继续教育,组织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更新。
 
  七是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八是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举荐人才。
 
  九是兴办符合学会宗旨和社团管理条例的非法人经营机构和科技经济实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十是接受上海市科协、中国铁道学会、上海铁路局及其他单位委托的其他任务。
 
  近年来,上海市铁道学会围绕铁路运输的中心工作,按照学会的章程要求,已经把学会建设成为铁路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铁路科学技术走出国门、引进吸收国际铁路先进技术,以及铁路科技人员进行国际交流的主渠道,成为铁路科学技术传播和科学技术普及的主战场。
 
  展国际大都市风采扬申城铁路人奋发精神
 
  记者:在学术交流中,你有没有遇到过难以解决的问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
 
  兰涛:上海市铁道学会作为上海地区的行业学术团体,其特点是桥梁、纽带和服务,在职能定位上不同于铁路局的其他管理部门,不具备管理职能和行政手段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肯定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学会也有自己的优势,多年来学会的理事长一直由铁路局的局长担任,日常工作由常务副局长分管,学会秘书长负责日常工作,从而在体制确立了铁道学会的地位。同时铁道学会在工作中也注重把握重点,始终把工作中心放在铁路运输和安全生产上,把注意力集中在铁路的难点和焦点问题上,扮演了很好的角色,不仅受到挂靠单位领导的重视,也受到各会员单位的好评。
 
  目前,上海市铁道学会的工作呈现出活动经费充分保障,学术氛围积极热烈,国际学术交流频繁,科普宣传备受重视的可喜局面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记者:城市综合交通是上海的一大特色,上海铁道学会如何利用这种特点进行学术交流?学会针对上海轨道交通的特点开展了哪些活动。
 
  兰涛:近年来,随着华东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铁、城际铁路、合资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一地区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给上海铁道学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来,先后以铁道学会的名义,接待了大韩交通运输学会、香港铁路学会、印度铁道学会、英国铁路工业协会、台湾铁路制造公司等学术团体和相关行业的多次来访,并与有关团体建立了长期友好交往关系。同时,学会还与有关组织举办了多次国际轨道交通学术峰会、技术装备展览会等大型活动。
 
  记者:上海铁道学会和其他铁道学会在工作职责中有哪些不同?上海的轨道交通发展对学会学术交流会产生哪些影响?
 
  兰涛:上海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地位,决定了上海铁道学会的工作不同于其他的工作职能。上海市提出要建立四大国际中心,其中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给国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上海铁道学会的学术交流工作提出来新的要求。首先,在轨道交通的发展理念上必须具备国际思维。其次,在轨道交通的布局上要突破地域局限,因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因此也是交通中心。第三,建设和发展轨道交通必须瞄准世界一流水平,按照铁道部党组的要求,就是要率先实现东部铁路现代化。
 
  记者:学会为上海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今后,上海铁道学会将会进行哪些重点工作。
 
  兰涛:多年来,学会在学术交流、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评选、科普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承接了铁道部、上海市政府、华东地区各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的涉铁项目的咨询论证,组织上海铁路局、上海铁道大学、上海市地铁公司等单位的出国、出境的学术交流和科学考察。
 
  上海铁道学会今后的工作将重点是,继续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互访,按期举办“中韩交通运输国际学术交流会”,“京沪粤港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创建上海国际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展览平台。
 
  注重交流与合作合力打造轨道交通精品工程
 
  记者:请介绍上海铁道学会未来工作的发展规划?此外,由贵学会参与或主办的国内外交流活动有哪些?效果如何?
 
  兰涛:上海铁道学会未来工作的发展规划目标是:建设一流学会,打造一流平台,创建一流品牌。
 
  2013年,在上海将举办“第十一届中韩交通运输国际学术交流会”,“第十七届京沪港粤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第十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同时,上海铁道学会将与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联合亚洲交通运输学会、韩国大韩交通运输学会、香港铁路学会、英国铁路工业协会等机构创建“首届上海国际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精品展览会”。
 
  记者:在开展学术交流工作中,学会如何看待会议形式的创新?请介绍学会这方面的情况?
 
  兰涛:现在学术交流会议学术性、理论性很强,务虚的居多,有创意、有深度、务实的不多。根据我们的经验,目前受欢迎的学术交流是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实用性的交流。比如学术交流与现场交流相结合,理论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设备运行单位与生产厂家相结合等等。
 
  记者:请补充您所表达、所关注的其他热点问题。
 
  兰涛:中国轨道交通,尤其是中国高铁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其发展势头仍未减缓。
 
  兰涛自豪地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
 
  关于铁路,“十二五”期间上海铁路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上海到南京、杭州、宁波等地的长三角1小时交通圈,上海到合肥、温州、徐州等地的泛长三角2小时交通圈;完善上海铁路枢纽,提高上海综合交通水平,形成“6个方向10条对外路网骨干通道、4主3辅客站、9大货场、3大维修基地、1个调度中心”的枢纽布局。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1999年所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经过10多年的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国内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里程已经达到8358公里,其中包括既有线提速近3000公里。在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后,这一数字逼近万余公里。根据中国铁路“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是:铁路新线投产总规模控制在3万公里,“十二五”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现在的9.1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1995年4月10日,上海首条地铁—地铁一号线开通运营。2010年4月10日,随着轨道交通10号线投入试运营,上海轨道交通路网拥有11条运营线路、267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10公里。覆盖徐汇、长宁、静安、黄浦、虹口、杨浦、闸北、普陀、卢湾9个上海中心城区和宝山、闵行、松江、嘉定、青浦等郊区以及浦东新区15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世界第三,运营里程达425公里,成为全球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之前世界公认的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是伦敦,运营里程为408公里。
 
  2010年12月,《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其中包括5号线南延伸(奉贤线)、9号线三期、17号线(青浦线)、13号线二期、14号线、15号线、18号线等七个项目,线路总长约220公里,车站130座。
 
  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项目建成后,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将达到18条,线路总长超过780公里,车站总数超过480座,其中网络换乘枢纽数量达到78座,路网将覆盖全市除崇明三岛之外的所有行政区。
 
  近年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中国己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长春、深圳、大连、成都、沈阳12座城市,先后建成并开通运营了5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1590公里。目前,中国内地共有36座城市向国家主管部门上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规划,其中有28座城市得到了国家批准。在28座获批城市中,计划至2015年前后规划建设96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线路总长2700多公里,总投资超过10000亿元。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建设市场,未来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将成为继中国铁路大规模投资后新的投资热点,成为中国“十二五”期间基础建设投资的热点之一。

上一篇:陈东山
下一篇:吕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