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曾艳梅: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助跑者"

2017-05-05 来源:中国军视网
本文摘要:如果说,中国高铁是中国 "智造 "的名片,这位拥有1项中国专利金奖、30项授权专利、3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的中国轨道交通设计专家,就是这张名片的重要 "设计师 "。

  "我目前正在参与马其顿电力机车项目。"看到记者来访,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曾艳梅自豪地谈起近况。42岁的她从大学毕业就投身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如今18年了,事业上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

  3年前,马其顿向中车株机公司采购6列动车组,中国动车组首次出口到欧洲。3年后的今天,马其顿再次选择中国"智造"。如果说,中国高铁是中国"智造"的名片,这位拥有1项中国专利金奖、30项授权专利、3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的中国轨道交通设计专家,就是这张名片的重要"设计师"。

  她让中国地铁高速技术实现"零"的突破

  在大型地铁的车间生产线,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曾艳梅拿起手电筒,熟练地"弯腰低头""蹲下仰头",钻进地铁转向架下部的坑道仔细查看,认真核对生产设计的每一个细节,这一连串动作,早已熟记于心。

  曾艳梅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对记者说:"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类似汽车底盘,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安全和乘坐舒适度,是车辆行驶安全的核心系统。

  1999年大学毕业的曾艳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接触了极为复杂的轨道车辆转向架领域。面对新的领域,曾艳梅从容淡定,她选择从"扫石器"这个最不起眼的小部件设计入手,在这个最小单元的基础零件上,曾艳梅投入了全部精力:每天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学理论;设计完成后,跑到生产车间与工艺师、一线技师反复交流,一遍遍地完善设计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靠着刻苦钻研的劲头,曾艳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扛起了转向架重要部件、转向架总体设计的重任。

  2005年,为摆脱国外公司的限制,中车公司开始自主研发120km/h速度级B型地铁车辆及转向架项目。得知这个项目,曾艳梅主动请缨,自告奋勇地承担起工作量最多、难度最大的关键部件--转向架构架的研发。

  地铁车辆分为A型和B型,120km/h速度级B型地铁转向架原是由某跨国公司提供。经历了多次艰苦的磋商与谈判,曾艳梅坚信:中国要实现高铁梦,必须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这个项目的研发,光设计图纸就有一大摞,是普通设计项目的好几倍。时间短、任务重,曾艳梅索性把"家"直接搬到了办公室。"设计构架,关键是设计师要先'吃透'每个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再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转化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产品。"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个零件,为了达到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她能设计出七八种构想计划,每种构想计划反复推敲想定,不断探索研究,最终成功攻克了转向架的核心技术。

  艰苦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这个项目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该项目的研制成功,使公司具备了B型地铁转向架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了中国地铁高速技术"零"的突破。

  曾艳梅常说:"中国轨道交通若要一直引领全球,制造是基础,智造是关键。"

  她用创新谱写中国"智造"的华章

  2015年8月30日,由中车承建的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开始试运行,作为设计师的曾艳梅参加了当天的试运行仪式。在仪式上,吉布提交通部长穆萨·艾哈迈德·哈桑激动地握着曾艳梅的手,连声说:"这个项目是了不起的成就,在第一时间展现了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的安全、绿色和高效。"

  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是埃塞俄比亚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这条铁路全长约770公里,首次采用全套"中国标准"修建。对于曾艳梅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

  炎热的非洲气候,艰苦的地理环境,曾艳梅和团队成员多次实地考察,针对当地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他们从国内高原电力机车寻找突破口,针对该项目大轴重、高温、高原及沙漠运行等特殊要求,创造性地设计出"耐热型"大功率电力机车转向架。

  产品质量可靠,动力性能优良,在埃塞俄比亚机车交付使用后,受到业界一致好评。同时,这段铁路为非洲融入世界经济迎来了曙光,更为中国制造赢得了美誉。

  接完国际上的大项目,曾艳梅在创新的路上走得更有底气,她把目光瞄准了城际轻轨。

  "怎样才能适应各种城市复杂的地形?如何降低线路隧道挖掘建设?"针对轻轨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曾艳梅冥想苦思。

  曾艳梅的家乡在湖南桃江,家乡的路弯道多、转弯半径小,在这种弯路骑车考验一个人的技术。正是凭借这个偶然灵感,曾艳梅大胆地提出研制小曲线半径通过能力的轻轨车辆及铰接式转向架。2016年,他们自主研发的"轻轨车辆及其铰接式转向架"发明专利,一举荣获第18届中国专利金奖。

  她用真情打造核心研发团队

  在曾艳梅刚刚入住的新家里,她作为转向架研发团队的老大姐,邀请了团队里的年轻人一起来聚餐。

  "今天不谈工作,就是好好放松一下,尝尝你们姐夫的手艺"。曾艳梅热情地招呼着大伙。可始料不及的是,大家聊着天,不自然地谈起最近的地铁转向架的研发项目。家庭聚餐变成了"头脑风暴",曾艳梅赶紧拿出孩子的小黑板,带领着大家一起探讨到深夜……

  "她平时是我们的知心大姐,工作的时候却是严格的老师。在她的鼓舞下,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团队成员孔媛媛如是说。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曾艳梅深知,人才是中国"智造"持续发力的根本。作为转向架总体研发团队的设计主管,曾艳梅把新员工快速成长,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曾艳梅说:"要把年轻人培养出来,最关键的是要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于是,她将全球首个速度级最高的A型地铁车辆转向架的重要项目,作为一个重要机遇来锻炼团队年轻人。由于项目难度大,年轻工程师孔媛媛的设计图纸一直不够理想,每一次将图纸交给曾艳梅,她都坚持用最高标准来衡量,不断提出修改意见,就这样反反复复修改了几十遍才定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项目,他们创造性地采用了铝合金轮盘制动、牵引电机弹性架悬等7项新技术。2016年12月,在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中,项目一举获得了评审团给出的"世界上最先进A型地铁转向架"的美誉。

  18年来,她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轨道交通事业,如今她又带着年轻人奔跑在这条属于中国的高速轨道上。追寻着他们的足迹,就会看到梦想从转向架上升起的画面,如此壮观美丽。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曾艳梅: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助跑者"

中国军视网

  "我目前正在参与马其顿电力机车项目。"看到记者来访,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曾艳梅自豪地谈起近况。42岁的她从大学毕业就投身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如今18年了,事业上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

  3年前,马其顿向中车株机公司采购6列动车组,中国动车组首次出口到欧洲。3年后的今天,马其顿再次选择中国"智造"。如果说,中国高铁是中国"智造"的名片,这位拥有1项中国专利金奖、30项授权专利、3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的中国轨道交通设计专家,就是这张名片的重要"设计师"。

  她让中国地铁高速技术实现"零"的突破

  在大型地铁的车间生产线,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曾艳梅拿起手电筒,熟练地"弯腰低头""蹲下仰头",钻进地铁转向架下部的坑道仔细查看,认真核对生产设计的每一个细节,这一连串动作,早已熟记于心。

  曾艳梅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对记者说:"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类似汽车底盘,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安全和乘坐舒适度,是车辆行驶安全的核心系统。

  1999年大学毕业的曾艳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接触了极为复杂的轨道车辆转向架领域。面对新的领域,曾艳梅从容淡定,她选择从"扫石器"这个最不起眼的小部件设计入手,在这个最小单元的基础零件上,曾艳梅投入了全部精力:每天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学理论;设计完成后,跑到生产车间与工艺师、一线技师反复交流,一遍遍地完善设计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靠着刻苦钻研的劲头,曾艳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扛起了转向架重要部件、转向架总体设计的重任。

  2005年,为摆脱国外公司的限制,中车公司开始自主研发120km/h速度级B型地铁车辆及转向架项目。得知这个项目,曾艳梅主动请缨,自告奋勇地承担起工作量最多、难度最大的关键部件--转向架构架的研发。

  地铁车辆分为A型和B型,120km/h速度级B型地铁转向架原是由某跨国公司提供。经历了多次艰苦的磋商与谈判,曾艳梅坚信:中国要实现高铁梦,必须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这个项目的研发,光设计图纸就有一大摞,是普通设计项目的好几倍。时间短、任务重,曾艳梅索性把"家"直接搬到了办公室。"设计构架,关键是设计师要先'吃透'每个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再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转化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产品。"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个零件,为了达到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她能设计出七八种构想计划,每种构想计划反复推敲想定,不断探索研究,最终成功攻克了转向架的核心技术。

  艰苦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这个项目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该项目的研制成功,使公司具备了B型地铁转向架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了中国地铁高速技术"零"的突破。

  曾艳梅常说:"中国轨道交通若要一直引领全球,制造是基础,智造是关键。"

  她用创新谱写中国"智造"的华章

  2015年8月30日,由中车承建的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开始试运行,作为设计师的曾艳梅参加了当天的试运行仪式。在仪式上,吉布提交通部长穆萨·艾哈迈德·哈桑激动地握着曾艳梅的手,连声说:"这个项目是了不起的成就,在第一时间展现了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的安全、绿色和高效。"

  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是埃塞俄比亚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这条铁路全长约770公里,首次采用全套"中国标准"修建。对于曾艳梅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

  炎热的非洲气候,艰苦的地理环境,曾艳梅和团队成员多次实地考察,针对当地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他们从国内高原电力机车寻找突破口,针对该项目大轴重、高温、高原及沙漠运行等特殊要求,创造性地设计出"耐热型"大功率电力机车转向架。

  产品质量可靠,动力性能优良,在埃塞俄比亚机车交付使用后,受到业界一致好评。同时,这段铁路为非洲融入世界经济迎来了曙光,更为中国制造赢得了美誉。

  接完国际上的大项目,曾艳梅在创新的路上走得更有底气,她把目光瞄准了城际轻轨。

  "怎样才能适应各种城市复杂的地形?如何降低线路隧道挖掘建设?"针对轻轨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曾艳梅冥想苦思。

  曾艳梅的家乡在湖南桃江,家乡的路弯道多、转弯半径小,在这种弯路骑车考验一个人的技术。正是凭借这个偶然灵感,曾艳梅大胆地提出研制小曲线半径通过能力的轻轨车辆及铰接式转向架。2016年,他们自主研发的"轻轨车辆及其铰接式转向架"发明专利,一举荣获第18届中国专利金奖。

  她用真情打造核心研发团队

  在曾艳梅刚刚入住的新家里,她作为转向架研发团队的老大姐,邀请了团队里的年轻人一起来聚餐。

  "今天不谈工作,就是好好放松一下,尝尝你们姐夫的手艺"。曾艳梅热情地招呼着大伙。可始料不及的是,大家聊着天,不自然地谈起最近的地铁转向架的研发项目。家庭聚餐变成了"头脑风暴",曾艳梅赶紧拿出孩子的小黑板,带领着大家一起探讨到深夜……

  "她平时是我们的知心大姐,工作的时候却是严格的老师。在她的鼓舞下,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团队成员孔媛媛如是说。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曾艳梅深知,人才是中国"智造"持续发力的根本。作为转向架总体研发团队的设计主管,曾艳梅把新员工快速成长,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曾艳梅说:"要把年轻人培养出来,最关键的是要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于是,她将全球首个速度级最高的A型地铁车辆转向架的重要项目,作为一个重要机遇来锻炼团队年轻人。由于项目难度大,年轻工程师孔媛媛的设计图纸一直不够理想,每一次将图纸交给曾艳梅,她都坚持用最高标准来衡量,不断提出修改意见,就这样反反复复修改了几十遍才定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项目,他们创造性地采用了铝合金轮盘制动、牵引电机弹性架悬等7项新技术。2016年12月,在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中,项目一举获得了评审团给出的"世界上最先进A型地铁转向架"的美誉。

  18年来,她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轨道交通事业,如今她又带着年轻人奔跑在这条属于中国的高速轨道上。追寻着他们的足迹,就会看到梦想从转向架上升起的画面,如此壮观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