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武汉地铁11号线未来三路站穿上穿上"防护罩" 在暗河上生根

2018-09-14 来源:
本文摘要:武汉地铁11号线东段一期开通在即,其未来三路站建在暗河之上,为避免发生基坑涌水、整体“漂移”,地铁站穿上厚厚的“防护罩”。
 

 
  武汉地铁11号线东段一期开通在即,其未来三路站建在暗河之上,为避免发生基坑涌水、整体“漂移”,地铁站穿上厚厚的“防护罩”。
 
  11号线未来三路站位于东湖高新区高新大道、未来三路交叉路口,沿高新大道东西向敷设,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基坑深20.4米,标准段宽22.3米。
 
  车站西侧227米范围内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经前期勘探,发现溶洞227个,大多互相连通形成暗河,其中最大溶洞高约18.3米,为武汉地铁在建工程中少有;初步估算,车站基坑涌水量为每天6.5万立方米,灰岩强度高达136兆帕斯卡。地下溶洞分布广,承压水丰富,极易出现基坑底部和桩壁涌水,造成地面沉降和塌方,严重威胁施工安全乃至后期运营安全。
 
  2015年7月车站开建之时,武汉地铁集团、中国电建等参建各方组织成立专业攻关小组,邀请中国工程勘察大师范士凯作技术指导,先后召开专家咨询会、讨论会15次,确定采用“外截内排、分区实施”方式处理岩溶。
 
  2016年10月,车站西侧区域开工。施工方在围护桩外注浆,形成连续止水帷幕,将暗河地质结构阻挡在车站以外,并在结构底板下3米处注浆加固,让车站在暗河上生根,既防止地下水上涌,也防止出现整体“漂移”,相当于为车站穿上一层“防护罩”。施工中共使用冲击钻27台,是其他普通车站的五六倍,通过合理利用帷幕宽度及深度,成功实现止水。2017年4月,车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也是11号线最后封顶的地铁站。
 
  范士凯评价:该车站实现岩溶区地铁施工重大突破,为防治岩溶承压水地区地质灾害积累了经验。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武汉地铁11号线未来三路站穿上穿上"防护罩" 在暗河上生根

 

 
  武汉地铁11号线东段一期开通在即,其未来三路站建在暗河之上,为避免发生基坑涌水、整体“漂移”,地铁站穿上厚厚的“防护罩”。
 
  11号线未来三路站位于东湖高新区高新大道、未来三路交叉路口,沿高新大道东西向敷设,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基坑深20.4米,标准段宽22.3米。
 
  车站西侧227米范围内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经前期勘探,发现溶洞227个,大多互相连通形成暗河,其中最大溶洞高约18.3米,为武汉地铁在建工程中少有;初步估算,车站基坑涌水量为每天6.5万立方米,灰岩强度高达136兆帕斯卡。地下溶洞分布广,承压水丰富,极易出现基坑底部和桩壁涌水,造成地面沉降和塌方,严重威胁施工安全乃至后期运营安全。
 
  2015年7月车站开建之时,武汉地铁集团、中国电建等参建各方组织成立专业攻关小组,邀请中国工程勘察大师范士凯作技术指导,先后召开专家咨询会、讨论会15次,确定采用“外截内排、分区实施”方式处理岩溶。
 
  2016年10月,车站西侧区域开工。施工方在围护桩外注浆,形成连续止水帷幕,将暗河地质结构阻挡在车站以外,并在结构底板下3米处注浆加固,让车站在暗河上生根,既防止地下水上涌,也防止出现整体“漂移”,相当于为车站穿上一层“防护罩”。施工中共使用冲击钻27台,是其他普通车站的五六倍,通过合理利用帷幕宽度及深度,成功实现止水。2017年4月,车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也是11号线最后封顶的地铁站。
 
  范士凯评价:该车站实现岩溶区地铁施工重大突破,为防治岩溶承压水地区地质灾害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