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盐城,载着高铁梦奔向远方

2018-10-19 来源:盐城新闻网
本文摘要:抓住机遇者,在最恰当的节点搭乘改革开放的列车,行稳致远;抓不住机遇者,未挤上改革开放的列车,只能遥望下一个站点,路远且阻!

  历史,总是在时间、空间的两个维度上奋笔书写。
 
  改革开放犹如一列从历史深处驶向广阔未来的有轨列车,沿着时间、空间铺设的轨道,呼啸前行。她在每一个节点上,经停,载客,鸣笛,启程。
 
  抓住机遇者,在最恰当的节点搭乘改革开放的列车,行稳致远;抓不住机遇者,未挤上改革开放的列车,只能遥望下一个站点,路远且阻!
 
  1987年,改革开放9周年。盐城,抓住了一个历史性机遇——国家规划在苏北沿海修筑一条铁路,盐城打着“站票”抢乘了这趟列车。几经争取、几经周折后,1992年,改革开放14周年,国家计委终于批准新长铁路列项。这一条铁路贯通盐城南北,盐城段占全线总长的三分之一。
 
  2005年7月1日,改革开放的列车驶过了27周年的风雨历程,就在这一天,新长铁路全线贯通,盐城人,第一次在家门口听到雄浑激起的火车汽笛声。盐城,彻底告别了“地无寸铁”的历史。
 
  但是,盐城人没有就此“下车”,盐城人还继续乘坐着接续前行的列车,奔向打造交通枢纽的下一个站点,“高铁梦”开始装入了盐城人逐梦远行的“行李箱”。
 
  改建,还是新建?
 
  在地理版图上,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联结世界的枢纽梦!但是,地处黄海之滨的盐城,面朝大海,远离腹地,要从“交通末梢”成为“交通枢纽”,很多人认为——不可能!
 
  不可能,不是盐城人要的答案!
 
  不可能,是鞭策盐城人一路前行的强劲动力!
 
  市委、市政府确立编织交通“一张网”,建成“5+1”高速铁路网,形成高铁、高速、航空、城乡公路、港口的立体化格局,奋力从交通末梢跳进交通枢纽,将世界揽入怀中。
 
  “5+1”高速铁路网,从地图上俯瞰下去呈“倒K字”形,“K”就象一只张开的手,从盐阜大地出发,分别向西、南、北三个方向,延伸、舒展、联结。
 
  “倒K字”的交汇点,就是“5+1”中的“1”,即盐徐、盐连、盐通、盐泰锡常宜等高速铁路在盐城市区交汇的综合客运枢纽站,它既是高铁建设的节点工程,也是多种交通方式“零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
 
  为了拿到客运枢纽站的“通行证”,盐城人与争取铁路建设项目一样,同样走过了艰辛曲折的历程。
 
  时间回溯到2004年6月,随着新长铁路盐城段的建成通车,新长铁路盐城站亦正式投入使用。但是,规划设计单位由于对火车客流量的预估不足,盐城火车站在投入使用后,即存在着“人密站小”的突出矛盾,给旅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化解矛盾,火车站被重新规划设计,即在盐城火车站原有基础上进行改扩建,于2007年2月正式投入营运。
 
  当盐城高铁建设的5条线路,依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和紧锣密鼓地推进时,高铁的节点工程——盐城站同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围绕盐城站建设,当时传递出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声音:建议对盐城火车站加以改扩建为高铁站。“声源”来自上海铁路局和苏北铁路公司。而且,在盐徐高铁线建设的初步设计中,盐城站已确定为改扩建,且得到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批复同意。
 
  另一种声音:新建盐城高铁站。“声源”来自盐城市委、市政府。因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交通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同时,交通出行方式的变化,也增加了交通线路的复杂性。如果仅仅是在盐城站基础上改建,盐城在高铁通车后,也会被卡在“最后一米”上。所以,盐城不能没有客运枢纽。
 
  在涉及重大项目的投入上,一种意见要说服另一种意见,并非易事!
 
  围绕改建,还是新建,两个不同的声音在讨论:
 
  新长铁路盐城站开通运营之初,就因“人密站小”的矛盾不得不改扩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走向高铁时代的盐城站切不可走老路,要建就一步到位。
 
  “综合客运枢纽,既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工程,又是方便群众出行的民心工程。建好综合客运枢纽,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为民服务、提高运输效率、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一定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千方百计把这个基础项目建好,将这个民心工程做实。”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表态,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为争取综合客运枢纽项目落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南上北下,到南京、北京、上海,四处奔走争取,市交通局、市铁路办的负责人带领团队一线冲锋,拿方案、写材料、出报告,全力配合市领导,为争取项目废寝忘食、宵衣旰食。
 
  2015年9月,我市向中国铁路总公司报送了《关于请求调整盐徐高铁盐城站改建方案的函》,商请不再采用原初步设计方案的改建既有盐城站的方案,改由在世纪大道以北、青年路以南,范公路以东、通榆河以西,建设新的高铁、普铁共用的新车站,计划与盐徐高铁同步建成使用。
 
  书面报告交上去后,却迟迟未见回复。
 
  机遇,坐等不来!市领导再次主动出击,前往中国铁路总公司当面商谈力争。这次上门会商,市领导有了新想法:京沪高铁只有一条道,而盐城5条线路的“倒K字”形铁路网建成后,可利用盐徐高铁线上的淮安节点,打通北京至淮安至盐城,再经盐通高铁至上海的京沪高铁第二通道。
 
  京沪高铁第二通道的首次提出,让参与会商的各方领导眼前一亮!现有的京沪高铁将整个苏北除徐州外,全部排除在外。有了第二通道后,淮安、盐城、南通将成为又一条京沪高铁线上的节点城市,其重大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第二通道”的首次提出,赋予了这次商谈会重大的历史意义。中国铁路总公司改变了在原盐城站址上改扩建的思路。2016年7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书面同意“对既有盐城站南移新建,盐城站南移方案实施工程纳入盐徐高铁变更设计。”
 
  “千锤百炼始成钢”
 
  铁路建设关乎发展、直系民生,群众关心、社会关注。
 
  涉及重大民生项目的决策,必须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为前提,倾听民意,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牢牢守住的决策底线。
 
  综合客运枢纽站项目落地盐城的决策过程,就是盐城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一个范例。
 
  “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得到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书面同意,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在随后的设计征集、方案比选、民意征集、民主决策中,我们打出了一套深得民意的组合拳。”
 
  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市铁路办主任管亚光将这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比喻成“千锤百炼始成钢”。
 
  在争取到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项目立项后,我市快速行动,以开放式视野、国际化眼光,邀请国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顶级设计大师参加项目规划设计。市铁路办先后进行了三轮的国际方案征集,共征集到9个应征方案。
 
  方案到手后,紧接着就是方案的比选:2017年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经济规划研究院在盐城召开概念设计方案介绍会,结合盐城的方案征集,对9家设计单位明确了具体要求。3月1日,时任市长戴源带领市交通局、市铁路办的负责人,到北京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再行对接,进一步落实盐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站的面积和站型事宜。
 
  双方在会谈中,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一位领导曾这样感叹:“你们盐城人办事,开的是前进档,事事争主动,时时谋铁路,像你们这样快节奏、高效率的,还真少见。”
 
  戴源笑答:“我们建设的高铁项目,就得用高铁速度办事。盐城人现在都掂着脚望着北京,我们从北京带回去的每一个消息,都会让盐城的父老乡亲们振奋。所以,我们出来一趟,就得带回更多的利好消息,要是无功而返,这责任我们可担当不起啊。”
 
  话虽随意,其中的真情,却日月可鉴!
 
  盐城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办事风格,同样感动着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上上下下。就在戴源市长从北京返回后不久,3月14日,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苏北铁路公司,就组织了项目方案评审会。经过专家审查、比选论证、积分排名等程序后,从9个应征方案评选出3个方案,提交盐城市征询意见。
 
  这3个方案,各有千秋,堪称优中选优、好中选好,最终会花落谁家?
 
  市委、市政府尊重民意。从2017年3月23日起,市铁路办开展盐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方案市民评选活动,将3个优秀设计方案,通过盐阜大众报、盐城电视台及新媒体等多个宣传渠道,面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一周时间,就收到近千条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市铁路办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逐一归类整理后,提交给市委、市政府专题会办。
 
  3月27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盐城综合客运枢纽设计方案比选事宜,群众的意见,与专家意见,一道端上了常委会的案头。
 
  经过反反复复、上上下下的比选,盐城初步确定了由华东建筑设计院、中铁上海设计院共同设计的盐晶体概念的“一号方案”。
 
  盐城,因盐而兴。“煮海为盐”的历史虽然在岁月的长河里划上了句号。但盐的品质与盐民精神却代代相传。无疑,盐晶体概念,再次为盐城烙上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印记。
 
  “一号方案”确立后,我市立即将这一意见提交给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苏北铁路公司讨论。2017年6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发《关于新建徐州至淮安至盐城铁路盐城站南移引起I类变更设计的批复》——盐城站南移正式获得批复。
 
  决战“主战场”
 
  2016年,江苏省“十三五”铁路建设规划出台。
 
  “十三五”期间,江苏将重点建设一批类似“中央车站”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盐城是全省建设项目最多的省辖市,将建设盐城、东台、建湖、滨海、响水、阜宁、大丰等7个综合客运枢纽。
 
  这意味着,江苏高铁建设的“主战场”在苏北,而“主战场”中的重要战场又在盐城!
 
  决战“主战场”,盐城人敢于亮剑!
 
  在规划建设的盐城高铁站暨综合交通枢纽“一号方案”绘制的建设蓝图中,按照节约集约的总设计原则,总占地约1700亩,建筑面积超5万平米。它既是盐徐、盐连、盐通、盐泰锡常宜等高速铁路在盐城市区的中心枢纽站,同时也是新长铁路、长途大巴、出租车、城市公交、旅游集散中心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零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
 
  盐城高铁站暨综合交通枢纽,被列为江苏“十三五”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示范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我市对外对内交通快速化的枢纽工程,也是我市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和展示盐城水绿文化的新名片。
 
  肩负使命,不负众望。盐城,用严谨、更严谨的姿态,开启了客运枢纽的建设序章。
 
  “建设客运枢纽是抢抓高铁发展机遇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之举,要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精心组织项目施工,做到规划设计上下认同、组织施工各方协同,加快打造便捷高效、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更好改善市民群众出行条件。”
 
  这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建设者们的谆谆告诫。
 
  他们,将客运交通枢纽当成了盐城人的一个“家”。为了建好这个“家”,他们的目光始终不离这个“家”,心中始终掂念这个“家”:
 
  2016年9月27日,盐城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打造集高铁、公路、民航、城市交通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实现高铁、普铁、长途大巴、出租、公交、旅游集散、城市候机楼的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
 
  今年7月28日,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的报告中提出:“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三年后实现90分钟到达上海和省内各市、县县通快速铁路,建成沿海高铁枢纽城市,改变发展的时空格局。”
 
  高铁,成为践行“两海两绿”新路径、驱动盐城高质量发展走在苏中、苏北前列的“加速器”。
 
  “要树立长远眼光,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管理,打造现代综合性交通枢纽,成为国内地级市高铁站的标杆和盐城地标性建筑。”市委书记戴源在客运枢纽站工地现场,擘划了打造标杆工程和新地标的奋斗目标。
 
  “各地各部门要始终坚持零障碍进场、零干扰施工、零距离服务的标准,全力以赴为铁路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施工单位要真正做到绿色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路地双方要增进沟通协调,合力推动项目建设,早日圆上盐阜人民高铁梦。”市长曹路宝在建设工地现场,明确提出路地双方的配合要求及施工要求。
 
  目标,从蓝图走向现实;要求,从图纸贯穿工地。这既是战前总动员,更是嘹亮的进军号!
 
  在“主战场”上,在奋进号角的催动下,盐城客运枢纽建设,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其中,盐徐高铁特大桥建设就是一场关键之仗。
 
  盐徐高铁特大桥跨越S234、G204、串场河、盐靖高速公路、新长铁路、新洋港、小洋河东,长度28000米,直接引入规划建设中的盐城市交通客运枢纽。
 
  这座特大桥,就是客运枢纽的“门前桥”,对客运枢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大桥位于新洋港与通榆河交接的喇叭口处,线位基本与新洋港正交,线位处河宽230米。大桥采用变高连续钢桁梁,是全线主塔最高、施工时间最长、难度最大、风险最大的项目。
 
  特大桥从进入施工以来,每天都在“长”出新高度。2018年5月,特大桥全面完工。这也宣告着,盐城市客运枢纽的“门前桥”全面建成,盐城客运枢纽建设,进入了新一轮的加速期。
 
  从“新地标”到“大枢纽”
 
  有了客运枢纽,盐城人并不满足。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提出构筑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高铁首当其冲。
 
  在全球化视野下,盐城人还有比高铁梦更远的梦想,那就是,要通过高铁建设,依托交通“一张网”,盐城,要从昔日的交通神经末梢,一举跃入交通枢纽行列。
 
  这个“大枢纽”梦想,并不遥远。
 
  “十三五”期末,在全省建成“1.5小时交通圈”,这是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让江苏人眼前一亮。
 
  而盐城人明亮的眼眸中,更注满着期盼之色。
 
  因为,当京沪高铁沿线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徐州均已实现了“1.5小时交通圈”目标,以及随着宁启铁路动车组的运行,沿线的泰州和扬州也实现目标的时候,盐城人,至今还被挡在“1.5小时交通圈”以外!
 
  何时能真正实现1.5小时到达省会南京?
 
  省委、省政府给了盐城人一个“标配”答案:在加快在建铁路进度中,上下合力、全力推进南沿江、北沿江、宁淮铁路等一批规划铁路的建设,早日开工盐通铁路,为“1.5小时交通圈”加密提速,构建内外通达的高速铁路网。连淮扬镇、徐宿淮盐等几条苏北铁路正在快马加鞭推进。
 
  与此同时,还将以建成运营、在建及近期规划建设的铁路项目为基础,不断优化交通路径、枢纽布局和路网结构,在连淮扬镇铁路、盐徐铁路、宁启铁路、沪通铁路等现有及在建铁路的基础上,科学布局联络线,加快高铁成网,这样苏北每个市都能找到一条高铁路径,确保1.5小时抵达南京。
 
  2019年,在建的这几条苏北铁路建成之时,就是覆盖全省的高铁网建成之日,也是“1.5小时交通圈”的实现之时。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和南通都将进入以南京为中心的“1.5小时交通圈”。
 
  届时,苏北几市到南京不再是“华山一条路”,会有更多的选择。盐城人既可以经海安坐上宁启动车到南京,也可以走淮安、扬州一线过江,再从镇江到南京。
 
  而市委、市政府又用“5+1”高铁建设网,给了盐城人一个“加分题”答案:在“5+1”以外,盐城,还在做着铁路建设的“附加题”——2015年12月31日,我市与上海铁路局签订了东风悦达起亚商品车铁路装车基地项目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双方合作新建伍佑装车基地,占地120亩。
 
  该项目2016年1月份启动,3月份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工作,4月份完成用地预审、规划选址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取得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5月份按市政府会办纪要时间节点完成装车基地货场内房屋征收工作,如期交付土地,5月中旬,上铁轨道公司成立项目部正式进场施工。
 
  经过八个月的奋战,2017年2月18日正式开通运营,伍佑商品车物流基地作为重要的商品车拼装组织站,与紫金山商品车物流基地联合组建江苏省内的商品车运输网络。该基地对促进苏北地区铁路货运网络的建立有重要的作用,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了盐城主城区的物流水平,也对铁路货运及新长铁路与运输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盐城还在积极规划、全力争取建设大丰港铁路支线。经过争取,这一项目已得到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上海铁路局的大力支持。建成后,盐城铁路将与港口无缝对接,巨轮直通高铁,盐城的交通运输,再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通过这一轮高铁建设,盐城将初步确立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形成承接上海、辐射苏中、带动苏北以及影响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区位优势,并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通过这一轮高铁建设,京沪高铁新干线,沿海铁路大通道,京杭高铁,都在盐城交汇集散,盐城,终将在国家铁路网中起到“枢纽”作用。
 
  通过这一轮高铁建设,盐城将进一步走向开放前沿,成为中国东部铁路网的重要枢纽城市,迸发盐城与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
 
  这一轮高铁建设,彻底改变着盐城的经济地理版图。
 
  载着高铁梦的盐城人,追随改革开放的列车,驶向了“诗和远方”!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盐城,载着高铁梦奔向远方

盐城新闻网


  历史,总是在时间、空间的两个维度上奋笔书写。

 
  改革开放犹如一列从历史深处驶向广阔未来的有轨列车,沿着时间、空间铺设的轨道,呼啸前行。她在每一个节点上,经停,载客,鸣笛,启程。
 
  抓住机遇者,在最恰当的节点搭乘改革开放的列车,行稳致远;抓不住机遇者,未挤上改革开放的列车,只能遥望下一个站点,路远且阻!
 
  1987年,改革开放9周年。盐城,抓住了一个历史性机遇——国家规划在苏北沿海修筑一条铁路,盐城打着“站票”抢乘了这趟列车。几经争取、几经周折后,1992年,改革开放14周年,国家计委终于批准新长铁路列项。这一条铁路贯通盐城南北,盐城段占全线总长的三分之一。
 
  2005年7月1日,改革开放的列车驶过了27周年的风雨历程,就在这一天,新长铁路全线贯通,盐城人,第一次在家门口听到雄浑激起的火车汽笛声。盐城,彻底告别了“地无寸铁”的历史。
 
  但是,盐城人没有就此“下车”,盐城人还继续乘坐着接续前行的列车,奔向打造交通枢纽的下一个站点,“高铁梦”开始装入了盐城人逐梦远行的“行李箱”。
 
  改建,还是新建?
 
  在地理版图上,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联结世界的枢纽梦!但是,地处黄海之滨的盐城,面朝大海,远离腹地,要从“交通末梢”成为“交通枢纽”,很多人认为——不可能!
 
  不可能,不是盐城人要的答案!
 
  不可能,是鞭策盐城人一路前行的强劲动力!
 
  市委、市政府确立编织交通“一张网”,建成“5+1”高速铁路网,形成高铁、高速、航空、城乡公路、港口的立体化格局,奋力从交通末梢跳进交通枢纽,将世界揽入怀中。
 
  “5+1”高速铁路网,从地图上俯瞰下去呈“倒K字”形,“K”就象一只张开的手,从盐阜大地出发,分别向西、南、北三个方向,延伸、舒展、联结。
 
  “倒K字”的交汇点,就是“5+1”中的“1”,即盐徐、盐连、盐通、盐泰锡常宜等高速铁路在盐城市区交汇的综合客运枢纽站,它既是高铁建设的节点工程,也是多种交通方式“零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
 
  为了拿到客运枢纽站的“通行证”,盐城人与争取铁路建设项目一样,同样走过了艰辛曲折的历程。
 
  时间回溯到2004年6月,随着新长铁路盐城段的建成通车,新长铁路盐城站亦正式投入使用。但是,规划设计单位由于对火车客流量的预估不足,盐城火车站在投入使用后,即存在着“人密站小”的突出矛盾,给旅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化解矛盾,火车站被重新规划设计,即在盐城火车站原有基础上进行改扩建,于2007年2月正式投入营运。
 
  当盐城高铁建设的5条线路,依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和紧锣密鼓地推进时,高铁的节点工程——盐城站同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围绕盐城站建设,当时传递出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声音:建议对盐城火车站加以改扩建为高铁站。“声源”来自上海铁路局和苏北铁路公司。而且,在盐徐高铁线建设的初步设计中,盐城站已确定为改扩建,且得到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批复同意。
 
  另一种声音:新建盐城高铁站。“声源”来自盐城市委、市政府。因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交通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同时,交通出行方式的变化,也增加了交通线路的复杂性。如果仅仅是在盐城站基础上改建,盐城在高铁通车后,也会被卡在“最后一米”上。所以,盐城不能没有客运枢纽。
 
  在涉及重大项目的投入上,一种意见要说服另一种意见,并非易事!
 
  围绕改建,还是新建,两个不同的声音在讨论:
 
  新长铁路盐城站开通运营之初,就因“人密站小”的矛盾不得不改扩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走向高铁时代的盐城站切不可走老路,要建就一步到位。
 
  “综合客运枢纽,既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工程,又是方便群众出行的民心工程。建好综合客运枢纽,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为民服务、提高运输效率、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一定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千方百计把这个基础项目建好,将这个民心工程做实。”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表态,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为争取综合客运枢纽项目落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南上北下,到南京、北京、上海,四处奔走争取,市交通局、市铁路办的负责人带领团队一线冲锋,拿方案、写材料、出报告,全力配合市领导,为争取项目废寝忘食、宵衣旰食。
 
  2015年9月,我市向中国铁路总公司报送了《关于请求调整盐徐高铁盐城站改建方案的函》,商请不再采用原初步设计方案的改建既有盐城站的方案,改由在世纪大道以北、青年路以南,范公路以东、通榆河以西,建设新的高铁、普铁共用的新车站,计划与盐徐高铁同步建成使用。
 
  书面报告交上去后,却迟迟未见回复。
 
  机遇,坐等不来!市领导再次主动出击,前往中国铁路总公司当面商谈力争。这次上门会商,市领导有了新想法:京沪高铁只有一条道,而盐城5条线路的“倒K字”形铁路网建成后,可利用盐徐高铁线上的淮安节点,打通北京至淮安至盐城,再经盐通高铁至上海的京沪高铁第二通道。
 
  京沪高铁第二通道的首次提出,让参与会商的各方领导眼前一亮!现有的京沪高铁将整个苏北除徐州外,全部排除在外。有了第二通道后,淮安、盐城、南通将成为又一条京沪高铁线上的节点城市,其重大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第二通道”的首次提出,赋予了这次商谈会重大的历史意义。中国铁路总公司改变了在原盐城站址上改扩建的思路。2016年7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书面同意“对既有盐城站南移新建,盐城站南移方案实施工程纳入盐徐高铁变更设计。”
 
  “千锤百炼始成钢”
 
  铁路建设关乎发展、直系民生,群众关心、社会关注。
 
  涉及重大民生项目的决策,必须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为前提,倾听民意,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牢牢守住的决策底线。
 
  综合客运枢纽站项目落地盐城的决策过程,就是盐城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一个范例。
 
  “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得到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书面同意,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在随后的设计征集、方案比选、民意征集、民主决策中,我们打出了一套深得民意的组合拳。”
 
  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市铁路办主任管亚光将这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比喻成“千锤百炼始成钢”。
 
  在争取到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项目立项后,我市快速行动,以开放式视野、国际化眼光,邀请国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顶级设计大师参加项目规划设计。市铁路办先后进行了三轮的国际方案征集,共征集到9个应征方案。
 
  方案到手后,紧接着就是方案的比选:2017年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经济规划研究院在盐城召开概念设计方案介绍会,结合盐城的方案征集,对9家设计单位明确了具体要求。3月1日,时任市长戴源带领市交通局、市铁路办的负责人,到北京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再行对接,进一步落实盐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站的面积和站型事宜。
 
  双方在会谈中,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一位领导曾这样感叹:“你们盐城人办事,开的是前进档,事事争主动,时时谋铁路,像你们这样快节奏、高效率的,还真少见。”
 
  戴源笑答:“我们建设的高铁项目,就得用高铁速度办事。盐城人现在都掂着脚望着北京,我们从北京带回去的每一个消息,都会让盐城的父老乡亲们振奋。所以,我们出来一趟,就得带回更多的利好消息,要是无功而返,这责任我们可担当不起啊。”
 
  话虽随意,其中的真情,却日月可鉴!
 
  盐城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办事风格,同样感动着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上上下下。就在戴源市长从北京返回后不久,3月14日,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苏北铁路公司,就组织了项目方案评审会。经过专家审查、比选论证、积分排名等程序后,从9个应征方案评选出3个方案,提交盐城市征询意见。
 
  这3个方案,各有千秋,堪称优中选优、好中选好,最终会花落谁家?
 
  市委、市政府尊重民意。从2017年3月23日起,市铁路办开展盐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方案市民评选活动,将3个优秀设计方案,通过盐阜大众报、盐城电视台及新媒体等多个宣传渠道,面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一周时间,就收到近千条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市铁路办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逐一归类整理后,提交给市委、市政府专题会办。
 
  3月27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盐城综合客运枢纽设计方案比选事宜,群众的意见,与专家意见,一道端上了常委会的案头。
 
  经过反反复复、上上下下的比选,盐城初步确定了由华东建筑设计院、中铁上海设计院共同设计的盐晶体概念的“一号方案”。
 
  盐城,因盐而兴。“煮海为盐”的历史虽然在岁月的长河里划上了句号。但盐的品质与盐民精神却代代相传。无疑,盐晶体概念,再次为盐城烙上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印记。
 
  “一号方案”确立后,我市立即将这一意见提交给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苏北铁路公司讨论。2017年6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发《关于新建徐州至淮安至盐城铁路盐城站南移引起I类变更设计的批复》——盐城站南移正式获得批复。
 
  决战“主战场”
 
  2016年,江苏省“十三五”铁路建设规划出台。
 
  “十三五”期间,江苏将重点建设一批类似“中央车站”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盐城是全省建设项目最多的省辖市,将建设盐城、东台、建湖、滨海、响水、阜宁、大丰等7个综合客运枢纽。
 
  这意味着,江苏高铁建设的“主战场”在苏北,而“主战场”中的重要战场又在盐城!
 
  决战“主战场”,盐城人敢于亮剑!
 
  在规划建设的盐城高铁站暨综合交通枢纽“一号方案”绘制的建设蓝图中,按照节约集约的总设计原则,总占地约1700亩,建筑面积超5万平米。它既是盐徐、盐连、盐通、盐泰锡常宜等高速铁路在盐城市区的中心枢纽站,同时也是新长铁路、长途大巴、出租车、城市公交、旅游集散中心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零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
 
  盐城高铁站暨综合交通枢纽,被列为江苏“十三五”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示范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我市对外对内交通快速化的枢纽工程,也是我市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和展示盐城水绿文化的新名片。
 
  肩负使命,不负众望。盐城,用严谨、更严谨的姿态,开启了客运枢纽的建设序章。
 
  “建设客运枢纽是抢抓高铁发展机遇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之举,要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精心组织项目施工,做到规划设计上下认同、组织施工各方协同,加快打造便捷高效、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更好改善市民群众出行条件。”
 
  这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建设者们的谆谆告诫。
 
  他们,将客运交通枢纽当成了盐城人的一个“家”。为了建好这个“家”,他们的目光始终不离这个“家”,心中始终掂念这个“家”:
 
  2016年9月27日,盐城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打造集高铁、公路、民航、城市交通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实现高铁、普铁、长途大巴、出租、公交、旅游集散、城市候机楼的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
 
  今年7月28日,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的报告中提出:“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三年后实现90分钟到达上海和省内各市、县县通快速铁路,建成沿海高铁枢纽城市,改变发展的时空格局。”
 
  高铁,成为践行“两海两绿”新路径、驱动盐城高质量发展走在苏中、苏北前列的“加速器”。
 
  “要树立长远眼光,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管理,打造现代综合性交通枢纽,成为国内地级市高铁站的标杆和盐城地标性建筑。”市委书记戴源在客运枢纽站工地现场,擘划了打造标杆工程和新地标的奋斗目标。
 
  “各地各部门要始终坚持零障碍进场、零干扰施工、零距离服务的标准,全力以赴为铁路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施工单位要真正做到绿色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路地双方要增进沟通协调,合力推动项目建设,早日圆上盐阜人民高铁梦。”市长曹路宝在建设工地现场,明确提出路地双方的配合要求及施工要求。
 
  目标,从蓝图走向现实;要求,从图纸贯穿工地。这既是战前总动员,更是嘹亮的进军号!
 
  在“主战场”上,在奋进号角的催动下,盐城客运枢纽建设,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其中,盐徐高铁特大桥建设就是一场关键之仗。
 
  盐徐高铁特大桥跨越S234、G204、串场河、盐靖高速公路、新长铁路、新洋港、小洋河东,长度28000米,直接引入规划建设中的盐城市交通客运枢纽。
 
  这座特大桥,就是客运枢纽的“门前桥”,对客运枢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大桥位于新洋港与通榆河交接的喇叭口处,线位基本与新洋港正交,线位处河宽230米。大桥采用变高连续钢桁梁,是全线主塔最高、施工时间最长、难度最大、风险最大的项目。
 
  特大桥从进入施工以来,每天都在“长”出新高度。2018年5月,特大桥全面完工。这也宣告着,盐城市客运枢纽的“门前桥”全面建成,盐城客运枢纽建设,进入了新一轮的加速期。
 
  从“新地标”到“大枢纽”
 
  有了客运枢纽,盐城人并不满足。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提出构筑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高铁首当其冲。
 
  在全球化视野下,盐城人还有比高铁梦更远的梦想,那就是,要通过高铁建设,依托交通“一张网”,盐城,要从昔日的交通神经末梢,一举跃入交通枢纽行列。
 
  这个“大枢纽”梦想,并不遥远。
 
  “十三五”期末,在全省建成“1.5小时交通圈”,这是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让江苏人眼前一亮。
 
  而盐城人明亮的眼眸中,更注满着期盼之色。
 
  因为,当京沪高铁沿线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徐州均已实现了“1.5小时交通圈”目标,以及随着宁启铁路动车组的运行,沿线的泰州和扬州也实现目标的时候,盐城人,至今还被挡在“1.5小时交通圈”以外!
 
  何时能真正实现1.5小时到达省会南京?
 
  省委、省政府给了盐城人一个“标配”答案:在加快在建铁路进度中,上下合力、全力推进南沿江、北沿江、宁淮铁路等一批规划铁路的建设,早日开工盐通铁路,为“1.5小时交通圈”加密提速,构建内外通达的高速铁路网。连淮扬镇、徐宿淮盐等几条苏北铁路正在快马加鞭推进。
 
  与此同时,还将以建成运营、在建及近期规划建设的铁路项目为基础,不断优化交通路径、枢纽布局和路网结构,在连淮扬镇铁路、盐徐铁路、宁启铁路、沪通铁路等现有及在建铁路的基础上,科学布局联络线,加快高铁成网,这样苏北每个市都能找到一条高铁路径,确保1.5小时抵达南京。
 
  2019年,在建的这几条苏北铁路建成之时,就是覆盖全省的高铁网建成之日,也是“1.5小时交通圈”的实现之时。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和南通都将进入以南京为中心的“1.5小时交通圈”。
 
  届时,苏北几市到南京不再是“华山一条路”,会有更多的选择。盐城人既可以经海安坐上宁启动车到南京,也可以走淮安、扬州一线过江,再从镇江到南京。
 
  而市委、市政府又用“5+1”高铁建设网,给了盐城人一个“加分题”答案:在“5+1”以外,盐城,还在做着铁路建设的“附加题”——2015年12月31日,我市与上海铁路局签订了东风悦达起亚商品车铁路装车基地项目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双方合作新建伍佑装车基地,占地120亩。
 
  该项目2016年1月份启动,3月份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工作,4月份完成用地预审、规划选址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取得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5月份按市政府会办纪要时间节点完成装车基地货场内房屋征收工作,如期交付土地,5月中旬,上铁轨道公司成立项目部正式进场施工。
 
  经过八个月的奋战,2017年2月18日正式开通运营,伍佑商品车物流基地作为重要的商品车拼装组织站,与紫金山商品车物流基地联合组建江苏省内的商品车运输网络。该基地对促进苏北地区铁路货运网络的建立有重要的作用,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了盐城主城区的物流水平,也对铁路货运及新长铁路与运输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盐城还在积极规划、全力争取建设大丰港铁路支线。经过争取,这一项目已得到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上海铁路局的大力支持。建成后,盐城铁路将与港口无缝对接,巨轮直通高铁,盐城的交通运输,再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通过这一轮高铁建设,盐城将初步确立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形成承接上海、辐射苏中、带动苏北以及影响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区位优势,并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通过这一轮高铁建设,京沪高铁新干线,沿海铁路大通道,京杭高铁,都在盐城交汇集散,盐城,终将在国家铁路网中起到“枢纽”作用。
 
  通过这一轮高铁建设,盐城将进一步走向开放前沿,成为中国东部铁路网的重要枢纽城市,迸发盐城与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
 
  这一轮高铁建设,彻底改变着盐城的经济地理版图。
 
  载着高铁梦的盐城人,追随改革开放的列车,驶向了“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