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灾害 铁路人挺起钢铁脊梁
2018-12-18 来源:东北新闻网
本文摘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向来有着不可抵挡的力量。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灾害发生后,与时间赛跑、与灾害斗争,进行不遗余力的抢险和补救。
自然灾害的发生向来有着不可抵挡的力量。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灾害发生后,与时间赛跑、与灾害斗争,进行不遗余力的抢险和补救。12月16日,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发生了5.7级地震。在不可抗的自然灾害中,影响了当地多趟列车的正常运行。为保证乘客的安全,铁路相关部门迅速出动,凭借应急处置迅速、媒体宣传透明、服务质量优良,打响了与灾害斗争的第一枪。
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对铁路线路及设备设施影响较大。因此,发生地震后,铁路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对受地震影响的成昆、成贵、宜珙铁路等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铁路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为确保尽快恢复通车,正在紧张有序的工作着,奉献着,用他们的铮铮铁骨确保钢铁大动脉畅通无阻。
地震发生后,铁路部门紧急联系多家媒体,向大众第一时间播报了此次灾害所影响的车次及相关晚点信息,并且发布了铁路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方案。公开化、透明化的应对方式,在媒体的传播声中,拉近了铁路和旅客之间的距离。虽然灾害造成了列车晚点,但此时此刻,当旅客们在电视、广播中听到铁路部门的方案和作为,从内心深处多了一份对铁路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列车晚点是每位旅客最不想听到的消息,受地震影响的各条线路上的各大车站,都有部分滞留的旅客在焦急的等待着恢复通车的信息。铁路相关工作人员更是能够理解这份等待背后的焦灼。他们迅速成立了几个小组,分别负责在进站口、候车厅等位置引导、疏散旅客,向旅客进行耐心的解释与安抚等工作。人性化的贴心服务最大程度减轻了旅客内心的焦虑。车站内第一时间更新的列车信息也让等候的旅客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列车的动态。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之久,在这十年中,铁路部门也在不断探索高科技设备,以实现防灾减灾的信息化处理模式。除此之外,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旅客感受人性化的旅途体验,也是铁路逐年提升的“软实力”之一。在此次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发生的5.7级地震中,铁路部门迅速的应急处置、透明的媒体宣传、优良的服务质量,无不体现着铁路十年来的进步与改变。如今,乘坐高铁代表着一种时尚、安全的出行方式,甚至生活方式。这也使铁路部门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点赞声,他们是与时间赛跑的人,也时刻用行动证明着铁路值得每一位旅客的信赖。
- 上一篇:中国铁路首开双层集装箱班列
- 下一篇:京雄城际铁路一标段193孔箱梁架设圆满完成
相关文章
- 打破施工瓶颈牡佳高铁开通指日可待2020-07-30
- 福厦铁路湄洲湾跨海大桥首跨连续梁合龙2020-07-30
- 衢宁铁路成功“牵手”杭深铁路2020-07-30
- 长三角连镇高铁建设最新进展:淮镇段将接入沪宁城际2020-07-30
- 4条高速1条铁路年底建成通车 临沧旅游将步入“快车道”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