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高铁站进展如何?

2019-07-18 来源:中国轨道网
本文摘要:作为雄安新区第一个开工的重大交通建设项目,雄安高铁站建设备受瞩目。2018年12月1日,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站房开工建设。7个多月过去了,这座设定工期只有两年、明年即可竣工的客站,坚持建设绿色、智能、精品客站的目标要求,正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建设。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站房建设正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作为雄安新区第一个开工的重大交通建设项目,雄安高铁站建设备受瞩目。2018年12月1日,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站房开工建设。7个多月过去了,这座设定工期只有两年、明年即可竣工的客站,坚持建设绿色、智能、精品客站的目标要求,正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建设。
 
  雄安高铁站建设进展如何?有哪些亮点?记者前往塔吊林立的火热施工现场探访,深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
 
  质量第一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7月5日,雄安高铁站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而又井然有序。来来回回的洒水车将路面浸湿,避免了扬尘。与此同时,围绕着施工场地,无数台自动喷淋装置不停地喷出水雾。智能环保动态监测、扬尘监测及自动喷淋等,为绿色施工提供了保障。
 
  从雄安高铁站项目部到施工现场,“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十六字标语时时可见,处处体现着京雄城际铁路建设的核心理念,即要打造精品京雄、绿色京雄、智能京雄。
 
  “建成之后将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对提高雄安新区对全国的辐射能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王星运介绍,雄安站国铁站场总规模为11台19线,其中京港台场为7台12线,津雄场为4台7线。雄安站为桥式站,主体共5层,以地面层进站为主、高架层进站为辅,地面夹层出站。
 
  项目施工要克服场地小、交通难等问题,主体结构工程有多项技术难点需要突破,处处充满挑战。
 
  雄安高铁站基坑面积大、深度高,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要求高。此外,该工程大部分空间为高大空间,且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大,框架梁最大截面为1.7米×3.9米,最大跨度为30米,高支模系统设计及安全控制是工程一大难点。
 
  钢结构用钢量大,钢板厚度最大80毫米,钢结构分段重量最大约36吨,钢结构的运输、安装、焊接也是工程控制重点。
 
  “施工现场村庄、耕地较多,且雄安新区核心区与站房同步建设,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雄安站房指挥部综合办公室主任汪浩洋表示,项目所在地相关部门以及老百姓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得项目进展顺利。
 
  创新设计追求自然空间感和“光谷”效果
 
  在项目指挥部,醒目地张贴着雄安高铁站的设计效果图。气势恢宏、极富现代感、典雅时尚,是这座未来之城的客站给人留下的难忘印象。
 
  追求创新的设计理念。雄安站主体建筑造型舒展,屋顶及立面形式有机组合。主立面采用玻璃幕墙体系,体现现代化客运枢纽建筑的通透、开放。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展现建筑的现代感,使其成为雄安新区未来的绿色生态交通中心。
 
  备受期待的客站可谓设计亮点多多。
 
  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光谷”设计。屋顶拉开的缝隙,在解决桥下候车厅采光通风问题的同时,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光谷”。“光谷”将京雄、京港台场与津雄场天然分割,同时也成为室外景观庭院,作为上下贯通的采光通廊,将自然光线和景观引入室内。
 
  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是雄安站房的创新点之一。通过该技术,既体现出混凝土天然质感,又产生光洁的效果,令车站内部空间宽敞通透,充分展现建构一体的理念。在施工现场不远处,有一座1∶1的清水混凝土梁柱,远观色泽柔和自然,走近触摸,非常光滑细腻。
 
  雄安高铁站技术人员杨月新介绍,国铁候车厅、城市通廊等的结构梁柱,采用清水混凝土技术。有些梁柱造型复杂,如何保证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是工程重点和难点之一。这就要求清水混凝土每道工序施工精益求精,在钢筋绑扎中,要确保钢筋原材无任何锈蚀及污渍,对每道模板接缝要精雕细刻,不能漏一点水泥浆,以保证清水混凝土的整体观感效果。
 
  “在斑驳摇曳的光影里,混凝土的美被无限放大,跟随自然光线的变化,展现独特的空间美学。”杨月新引用了国内一位建筑设计师的话来表达对清水混凝土建筑的喜爱。
 
  以高铁枢纽为核心,依托东西向轴带体系,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地下空间网络,实现功能多样、便捷高效、舒适宜人的地下空间体系。
 
  “智慧”理念体现在工程建设每一个环节
 
  进入施工场地,智能门禁系统把住第一道安全关。通过智能门禁系统、劳务实名制管理、人员轨迹追踪系统,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质量问题信息化管理,对现场质量整改问题现场采集、填写,生成整改通知单,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提醒;通过高支模变形监测、智能塔吊防碰撞监测、深基坑安全监测等对现场安全有效预控,实现安全全流程管理。
 
  在距离项目施工现场以东1公里的地方,5月份新建成了一座厂房面积7500平方米的大型智能化数控钢筋加工厂。进入厂房,里面是一色的自动化设备,钢筋成型加工生产线全部选用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加工设备,分为线材加工区、棒材加工区、机械连接加工区。
 
  “梁的上排钢筋保证在3排以内,基于钢柱轴线对称排布,内隔板位置对应调整,钢筋接驳器对应调整。”随着设计方领导的指令,雄安高铁站项目工程师冯帅对着大屏幕上投影的三维节点模型,熟练地操作起来。模型在他的操作下,钢板、附件不断调整,不到5分钟就调整到与指令一致。
 
  这是BIM技术在高铁站建设中的应用场景。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总工程师王岩带领BIM技术团队,定期召开基于可视化模型的深化设计研讨会议。“随着BIM技术在钢结构施工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日渐成熟,通过BIM模型,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复杂的立体节点信息,也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修改和调整,对于构件的工程量、材质信息也可以很方便地统计出来。”
 
  BIM技术的应用,有力地保障了高铁站的建设。利用BIM的三维可视化性,使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现场一致;通过BIM三维模型的建立模拟,对各主要阶段的交通组织、大型设备配置、材料堆场、临建设施使用是否合理进行管理,使工程施工合理有序地进行。
 
  此外,还可实现质量管理优化、安全管理优化等。利用BIM技术所具有的可视化和碰撞检测功能,将问题和缺陷的发现交给BIM软件去实现,提高了图纸会审的精度和效率。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高铁站进展如何?

中国轨道网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站房建设正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作为雄安新区第一个开工的重大交通建设项目,雄安高铁站建设备受瞩目。2018年12月1日,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站房开工建设。7个多月过去了,这座设定工期只有两年、明年即可竣工的客站,坚持建设绿色、智能、精品客站的目标要求,正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建设。
 
  雄安高铁站建设进展如何?有哪些亮点?记者前往塔吊林立的火热施工现场探访,深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
 
  质量第一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7月5日,雄安高铁站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而又井然有序。来来回回的洒水车将路面浸湿,避免了扬尘。与此同时,围绕着施工场地,无数台自动喷淋装置不停地喷出水雾。智能环保动态监测、扬尘监测及自动喷淋等,为绿色施工提供了保障。
 
  从雄安高铁站项目部到施工现场,“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十六字标语时时可见,处处体现着京雄城际铁路建设的核心理念,即要打造精品京雄、绿色京雄、智能京雄。
 
  “建成之后将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对提高雄安新区对全国的辐射能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王星运介绍,雄安站国铁站场总规模为11台19线,其中京港台场为7台12线,津雄场为4台7线。雄安站为桥式站,主体共5层,以地面层进站为主、高架层进站为辅,地面夹层出站。
 
  项目施工要克服场地小、交通难等问题,主体结构工程有多项技术难点需要突破,处处充满挑战。
 
  雄安高铁站基坑面积大、深度高,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要求高。此外,该工程大部分空间为高大空间,且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大,框架梁最大截面为1.7米×3.9米,最大跨度为30米,高支模系统设计及安全控制是工程一大难点。
 
  钢结构用钢量大,钢板厚度最大80毫米,钢结构分段重量最大约36吨,钢结构的运输、安装、焊接也是工程控制重点。
 
  “施工现场村庄、耕地较多,且雄安新区核心区与站房同步建设,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雄安站房指挥部综合办公室主任汪浩洋表示,项目所在地相关部门以及老百姓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得项目进展顺利。
 
  创新设计追求自然空间感和“光谷”效果
 
  在项目指挥部,醒目地张贴着雄安高铁站的设计效果图。气势恢宏、极富现代感、典雅时尚,是这座未来之城的客站给人留下的难忘印象。
 
  追求创新的设计理念。雄安站主体建筑造型舒展,屋顶及立面形式有机组合。主立面采用玻璃幕墙体系,体现现代化客运枢纽建筑的通透、开放。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展现建筑的现代感,使其成为雄安新区未来的绿色生态交通中心。
 
  备受期待的客站可谓设计亮点多多。
 
  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光谷”设计。屋顶拉开的缝隙,在解决桥下候车厅采光通风问题的同时,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光谷”。“光谷”将京雄、京港台场与津雄场天然分割,同时也成为室外景观庭院,作为上下贯通的采光通廊,将自然光线和景观引入室内。
 
  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是雄安站房的创新点之一。通过该技术,既体现出混凝土天然质感,又产生光洁的效果,令车站内部空间宽敞通透,充分展现建构一体的理念。在施工现场不远处,有一座1∶1的清水混凝土梁柱,远观色泽柔和自然,走近触摸,非常光滑细腻。
 
  雄安高铁站技术人员杨月新介绍,国铁候车厅、城市通廊等的结构梁柱,采用清水混凝土技术。有些梁柱造型复杂,如何保证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是工程重点和难点之一。这就要求清水混凝土每道工序施工精益求精,在钢筋绑扎中,要确保钢筋原材无任何锈蚀及污渍,对每道模板接缝要精雕细刻,不能漏一点水泥浆,以保证清水混凝土的整体观感效果。
 
  “在斑驳摇曳的光影里,混凝土的美被无限放大,跟随自然光线的变化,展现独特的空间美学。”杨月新引用了国内一位建筑设计师的话来表达对清水混凝土建筑的喜爱。
 
  以高铁枢纽为核心,依托东西向轴带体系,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地下空间网络,实现功能多样、便捷高效、舒适宜人的地下空间体系。
 
  “智慧”理念体现在工程建设每一个环节
 
  进入施工场地,智能门禁系统把住第一道安全关。通过智能门禁系统、劳务实名制管理、人员轨迹追踪系统,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质量问题信息化管理,对现场质量整改问题现场采集、填写,生成整改通知单,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提醒;通过高支模变形监测、智能塔吊防碰撞监测、深基坑安全监测等对现场安全有效预控,实现安全全流程管理。
 
  在距离项目施工现场以东1公里的地方,5月份新建成了一座厂房面积7500平方米的大型智能化数控钢筋加工厂。进入厂房,里面是一色的自动化设备,钢筋成型加工生产线全部选用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加工设备,分为线材加工区、棒材加工区、机械连接加工区。
 
  “梁的上排钢筋保证在3排以内,基于钢柱轴线对称排布,内隔板位置对应调整,钢筋接驳器对应调整。”随着设计方领导的指令,雄安高铁站项目工程师冯帅对着大屏幕上投影的三维节点模型,熟练地操作起来。模型在他的操作下,钢板、附件不断调整,不到5分钟就调整到与指令一致。
 
  这是BIM技术在高铁站建设中的应用场景。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总工程师王岩带领BIM技术团队,定期召开基于可视化模型的深化设计研讨会议。“随着BIM技术在钢结构施工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日渐成熟,通过BIM模型,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复杂的立体节点信息,也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修改和调整,对于构件的工程量、材质信息也可以很方便地统计出来。”
 
  BIM技术的应用,有力地保障了高铁站的建设。利用BIM的三维可视化性,使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现场一致;通过BIM三维模型的建立模拟,对各主要阶段的交通组织、大型设备配置、材料堆场、临建设施使用是否合理进行管理,使工程施工合理有序地进行。
 
  此外,还可实现质量管理优化、安全管理优化等。利用BIM技术所具有的可视化和碰撞检测功能,将问题和缺陷的发现交给BIM软件去实现,提高了图纸会审的精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