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内容

深圳地铁10号线首列车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下线

2019-09-03 来源:中车长客
本文摘要:8月26日上午,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深圳地铁10号线首列车下线仪式隆重举行。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唐绍杰,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文,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晖辉,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宏德,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文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润,总经理安忠义等领导出席了下线仪式。仪式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王贵久主持。
  8月26日上午,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深圳地铁10号线首列车下线仪式隆重举行。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唐绍杰,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文,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晖辉,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宏德,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文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润,总经理安忠义等领导出席了下线仪式。仪式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王贵久主持。
 
 
  该车辆采用不锈钢车体,八辆编组,六动两拖,最高时速80km/h,融入了中车长客的多项“硬核”技术,使该车的智能性和安全性全球领先,它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地铁列车健康管理系统、线路障碍物检测系统、走行部车载故障诊断系统、蓄电池紧急牵引系统等尖端技术,让深圳10号线列车更加安全可靠。
 
  01车辆自带“随车医生”,
 
  可全面实时监测车辆各项指标
 
  该列车重点打造了一套列车维修管理过程中使用的软件系统——“地铁列车健康管理系统”。相当于给列车配备了“随车医生”,它不仅能够实现列车远程故障诊断、地面设备监测数据分析、列车故障统计分析、车辆健康诊断评估、专家知识库和专家诊断、能耗管理等诸多强大功能,还可以通过手机或者显示屏幕直观清晰地收看它为车辆开出的“体检报告”,通过大数据分析数据变化趋势,智能辅助人工决策,为车辆运营以及故障处理提供依据。
 
  02配备“千里眼”,
 
  实现超500米前后方车辆实时探测
 
  无论什么车辆,行驶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安全距离,雷达系统已经在家用轿车上广泛使用,而深圳地铁10号线的“辅助防撞系统”全面强化了该功能,可以实现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对轨道前后方大于500m范围内的列车进行监控、预警,系统通过对前后车的实时探测,实现对前后车的距离、相对速度以及车号等信息检测,具有测量距离远、精度高的特点,可以适应地面或地下复杂轨道交通运行环境。
 
  同时,还可以对车辆250m距离处尺寸不小于家用电饭煲的障碍物进行有效探测,并通过视觉分析的方式实时测量列车前方轨道内及轨道障碍物的相对距离、速度、方位等,在车距小于一定的安全距离时,该系统向列车驾驶员发出预警信号,为列车运行提供辅助安全保障。从而确保列车日常运行和紧急状况下的安全运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
 
  03高尖端“军工技术”为车辆安全行驶保驾护航
 
  车辆还搭载了“走行部车载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是一种走行部安全监测装备,通过安装在走行部关键部件上的复合传感器,同时监测冲击、振动、温度3个物理量,并通过基于广义共振与共振解调的故障诊断技术,实现走行部关键部件的车载在线实时诊断,对于故障实现早期预警和分级报警,准确指导车辆的运用和维修。
 
  其中“广义共振、共振解调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起源于我国军工,在机械故障诊断领域近40年的技术积累,先后经历军用航空发动机和国家铁路机车车辆走行部故障诊断的相关研究,并在我国铁路领域取得发展和广泛应用,能够有力的为车辆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04风雨砥砺二十载,合作发展谱新篇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与深圳地铁合作时间最长、合作项目最多、合作范围最广、市场份额最大的车辆设备供应商,见证了深圳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线到网发展变迁和辉煌成就,二十年来,中车长客承担了深圳地铁七条线路一千六百余辆车的研制,保持着五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2014年,双方共同注册成立了深圳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轨道车辆综合服务基地和研发中心。基地立足于开展地铁车辆智能化、集中化车辆维修和海外项目车辆装备及服务的出口,帮助深圳地铁实现车辆的运营、维护与国际化接轨,实现“深圳车,深圳造;深圳车,深圳修”的愿望。
 
  据悉,深圳地铁10号线项目合同于2017年11月签订完成,共计35列8辆编组280辆A型不锈钢列车。其中15列6动2拖A型不锈钢列车(异步电机),10列5动3拖A型不锈钢列车(永磁电机),10列6动2拖中国标准A型不锈钢列车(异步电机)。此次下线的列车为6动2拖A型不锈钢列车(异步电机),另外两种车型首列车将分别于明年1月份和9月份交付,共同服务于深圳地铁10号线。
 
  深圳地铁10号线起自龙岗区双拥街站终至福田口岸站,线路全长29.3公里,共设车站24座,将加强深圳东部与中心区的交流,为深圳“东进战略”、均衡发展助力。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深圳地铁10号线首列车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下线

中车长客

  8月26日上午,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深圳地铁10号线首列车下线仪式隆重举行。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唐绍杰,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文,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晖辉,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宏德,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文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润,总经理安忠义等领导出席了下线仪式。仪式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王贵久主持。

 
 
  该车辆采用不锈钢车体,八辆编组,六动两拖,最高时速80km/h,融入了中车长客的多项“硬核”技术,使该车的智能性和安全性全球领先,它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地铁列车健康管理系统、线路障碍物检测系统、走行部车载故障诊断系统、蓄电池紧急牵引系统等尖端技术,让深圳10号线列车更加安全可靠。
 
  01车辆自带“随车医生”,
 
  可全面实时监测车辆各项指标
 
  该列车重点打造了一套列车维修管理过程中使用的软件系统——“地铁列车健康管理系统”。相当于给列车配备了“随车医生”,它不仅能够实现列车远程故障诊断、地面设备监测数据分析、列车故障统计分析、车辆健康诊断评估、专家知识库和专家诊断、能耗管理等诸多强大功能,还可以通过手机或者显示屏幕直观清晰地收看它为车辆开出的“体检报告”,通过大数据分析数据变化趋势,智能辅助人工决策,为车辆运营以及故障处理提供依据。
 
  02配备“千里眼”,
 
  实现超500米前后方车辆实时探测
 
  无论什么车辆,行驶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安全距离,雷达系统已经在家用轿车上广泛使用,而深圳地铁10号线的“辅助防撞系统”全面强化了该功能,可以实现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对轨道前后方大于500m范围内的列车进行监控、预警,系统通过对前后车的实时探测,实现对前后车的距离、相对速度以及车号等信息检测,具有测量距离远、精度高的特点,可以适应地面或地下复杂轨道交通运行环境。
 
  同时,还可以对车辆250m距离处尺寸不小于家用电饭煲的障碍物进行有效探测,并通过视觉分析的方式实时测量列车前方轨道内及轨道障碍物的相对距离、速度、方位等,在车距小于一定的安全距离时,该系统向列车驾驶员发出预警信号,为列车运行提供辅助安全保障。从而确保列车日常运行和紧急状况下的安全运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
 
  03高尖端“军工技术”为车辆安全行驶保驾护航
 
  车辆还搭载了“走行部车载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是一种走行部安全监测装备,通过安装在走行部关键部件上的复合传感器,同时监测冲击、振动、温度3个物理量,并通过基于广义共振与共振解调的故障诊断技术,实现走行部关键部件的车载在线实时诊断,对于故障实现早期预警和分级报警,准确指导车辆的运用和维修。
 
  其中“广义共振、共振解调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起源于我国军工,在机械故障诊断领域近40年的技术积累,先后经历军用航空发动机和国家铁路机车车辆走行部故障诊断的相关研究,并在我国铁路领域取得发展和广泛应用,能够有力的为车辆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04风雨砥砺二十载,合作发展谱新篇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与深圳地铁合作时间最长、合作项目最多、合作范围最广、市场份额最大的车辆设备供应商,见证了深圳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线到网发展变迁和辉煌成就,二十年来,中车长客承担了深圳地铁七条线路一千六百余辆车的研制,保持着五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2014年,双方共同注册成立了深圳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轨道车辆综合服务基地和研发中心。基地立足于开展地铁车辆智能化、集中化车辆维修和海外项目车辆装备及服务的出口,帮助深圳地铁实现车辆的运营、维护与国际化接轨,实现“深圳车,深圳造;深圳车,深圳修”的愿望。
 
  据悉,深圳地铁10号线项目合同于2017年11月签订完成,共计35列8辆编组280辆A型不锈钢列车。其中15列6动2拖A型不锈钢列车(异步电机),10列5动3拖A型不锈钢列车(永磁电机),10列6动2拖中国标准A型不锈钢列车(异步电机)。此次下线的列车为6动2拖A型不锈钢列车(异步电机),另外两种车型首列车将分别于明年1月份和9月份交付,共同服务于深圳地铁10号线。
 
  深圳地铁10号线起自龙岗区双拥街站终至福田口岸站,线路全长29.3公里,共设车站24座,将加强深圳东部与中心区的交流,为深圳“东进战略”、均衡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