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铁五号线“超级穿海”工程再传捷报
2020-08-03 来源:人民铁道网
本文摘要:7月30日5时16分,在大连梭鱼湾41.5米深的海水下,盾构机司机李敏激动地对同事的说:咱们终于突破2000米了。这标志着中铁一局第一台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机在大连地铁五号线完成海底隧道工程的三分之二,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了这一刻,中铁一局参建员工已经在海底鏖战了18个月。
项目员工在作业面庆贺海底隧道掘进超过2000米。
工人在拼装管片。
7月30日5时16分,在大连梭鱼湾41.5米深的海水下,盾构机司机李敏激动地对同事的说:咱们终于突破2000米了。这标志着中铁一局第一台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机在大连地铁五号线完成海底隧道工程的三分之二,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了这一刻,中铁一局参建员工已经在海底鏖战了18个月。
大连地铁五号线4标火~梭区间海底隧道采用直径12.26米大直径气垫式泥水平衡式盾构机施工,区间跨海大盾构隧道下穿梭鱼湾海域全长2882米,海底距隧道顶12.2~22.8米,海水深9~14米。盾构从梭鱼湾南站始发后,以-2‰、-26‰、-8‰、14‰、28‰、7‰的坡度向火车站方向推进。在跨海施工中面临四大难题:一是隧道穿越溶洞多,穿越1538米岩溶发育区,钻孔平均见洞率59%,勘探共发现大小溶洞千余个;二是长距离硬岩掘进岩石强度高,大盾构掘进中穿越风化槽、软硬不均、溶蚀发育地层,岩石抗压强度最大118兆帕;三是隧道大埋深、高水压,最大水头压力5巴;四是施工难度大,海域周边环境极其复杂,大盾构下穿铁路、军港码头、航道等重要建构筑物及军事设施。因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尚无先例可循而被业内院士、专家定性为“世界性难题”。
为了解决海上探测溶洞、海上溶洞处理、海上溶洞处理效果评价、盾构岩溶地层掘进等难题,项目部多次召开研究讨论会及专家研讨会,讨论火梭区间海域段岩溶处理加固方案及火梭区间泥水盾构始发、掘进专项施工方案等8个方案,对岩溶地层遵循“海面处理为主,洞内处理为辅”的原则进行处理:一是采用钻探+弹性波CT扫描方法探测溶洞位置、大小、填充情况;二是根据岩溶专勘结果,海上利用钻孔取芯、压密注浆等综合手段进行填充预处理;三是盾构机上搭载有360°超前钻注系统及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根据掘进情况对前方地层进行探测,确保施工安全。在项目技术人员、参建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避免了岩溶地层容易引起盾构机载头、隧道受损的安全隐患,成功穿越该地层。
项目部设立了“梁西军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常性研究新工艺工法,总结前期掘进参数并持续优化;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丁荣军,中国勘察设计大师史玉新到项目指导,领导班子与技术人员定期研讨、探索、优化刀具配置,针对溶洞地层掘进岩石强度高、刀具磨损严重、硬岩地层管片易上浮等展开技术攻关,尤其是针对换刀频繁、刀具统计工作量大、人工分析刀具磨损更换难度较大等情况,开发出具有分析功能的盾构换刀系统。还联合开发了BIM+GIS三维动态模拟管理平台,做到三维可视化施工管理,指导岩溶地层处理及盾构掘进施工。
今年以来,项目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施工生产,广泛开展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开展“五保一树”“无亮五比五创”主题活动,及“抗疫情、保增长,大干100天”专题劳动竞赛,在中等风化钙质板岩地层创造了月掘进204米的好成绩。项目部获得中国中铁股份公司总包部劳动竞赛第一名1次、第二名2次,获得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内部合同履约信用评价获得第一名2次、第二名2次。
目前,在这项被业内专家定义“世界性难题”的“超级穿海”工程施工中,中铁一局城轨公司参建员工发扬“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践行“追求卓越是我们的人生品格”的中铁一局核心价值关,积极攻克刀具磨损、溶洞群、板岩地质破碎等困难,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已进入海域段施工1820米,安全质量全面受控。海底隧道有望于今年底前贯通。
- 上一篇:青岛地铁4号线泰山路站主体结构封顶
-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 青岛地铁4号线泰山路站主体结构封顶2020-07-31
- 西安地铁14号线实现全线轨通2020-07-31
- 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南段全线热滑成功2020-07-31
- 杨洪波专题研究铁路民航轨道交通工作2020-07-30
-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按下“快进键” 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