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达到居全国前列 2025年产业规模可达3000亿元

2021-09-17 来源:广州日报
本文摘要:随着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成立,记者今日从发改委获悉,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迎来“加速度”。本土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各领域龙头企业产值占比在70%以上。
  随着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成立,记者今日从发改委获悉,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迎来“加速度”。本土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各领域龙头企业产值占比在70%以上。
 
  近年来,广州轨道交通产业适应市场变化,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坚持利用资源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产业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区域差异化布局日趋明显,“走出去”初显成效,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达到1686亿元居全国前列
 
  轨道交通产业被列为全市八大新兴产业之一,相关配套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2020年,市政府明确强调“打造轨道交通产业链是广州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和科技创新强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此外,市政府于2019年先后出台《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2019-2021年)行动计划》《广州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系统推进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制定配套政策,支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广州地铁联合佳都科技、白云电气等企业,共同组建了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资本”相结合的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制定《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会员先进产品(服务)名录》;组建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基金,借助资本的纽带和市场化运作,为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智慧轨交领域发展构筑重要支撑。持续推进广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建设。政府扶持产业投资平台资本纽带作用逐步发挥,广州国资战略投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据统计,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达到1686亿元,居全国城市前列。
 
  广州初步形成轨道交通全产业链
 
  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广州逐步健全轨道交通产业链,初步形成集研发、规划设计咨询、建设施工、整车装备、关键零部件、运营维保及增值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在运营、设计咨询、培训等领域,具备全国领先的优势地位。
 
  分领域看,规划设计咨询领域,属于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强项,涵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2020年10月广州地铁设计院上市,成为国内A股市场首家上市的地铁设计研究院。工程建筑施工领域,以基建工程为主,基本涵盖了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全制式领域。装备制造领域,广州覆盖面较广,主要包括工程装备、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组装与维修、配套及机电设备等环节,今年来,通过地铁线路建设的总包模式已培育壮大一批企业,系统供应商(一级)逐步完备。智慧轨交领域,轨道交通产业与新一代通信技术加速融合,全国首个轨道交通智慧大脑—穗腾OS、全国首个城市轨道交通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佳都科技华佳MOS等系统平台正式发布,2019年发布了《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白皮书。运营领域,已经涵盖了城际、地铁、有轨电车等多制式的运营管理能力,并且依托广佛线建设运营建立了互联互通的标准,为后续推动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增值服务领域,培训咨询业务发展相对成熟,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学院已成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的领军平台,累计为全国280家单位提供超过100万人天的人才培训服务,广州中咨城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已在国内外40多个城市提供轨道交通咨询服务。
 
  广州市轨道交通类纳统企业为589家
 
  广州依托本土市场优势,创新采用“设备采购+运维服务”总承包模式,建立产业联盟与总承包商联合靶向招商机制,培育和引进一批轨道交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轨道交通类纳统企业为589家。本土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在规划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运营与增值服务、装备制造等细分行业,各领域龙头企业产值占比在70%以上。
 
  研发环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全国城轨交通行业中首个由建设与运营业主单位牵头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广州地铁集团牵头,集合北京交通大学等7家联建单位,以及50余家合作单位共同建设。规划设计咨询环节的广州地铁设计院,是国家甲级设计研究院及国内首家地铁A股上市公司。建设施工环节,已有中铁隧道局、中铁25局等央企在本地落地,广东华隧、广州建筑等市属企业在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领域具有雄厚实力。在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环节,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是中车集团重要的修造基地;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是全国重要的和谐型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检修基地之一;佳都科技和白云电气在视频监控、综合监控以及供电系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广电运通在智慧票务、智能安检、智能客服等下一代智慧车站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运营增值环节的广州地铁集团,业务遍布国内外40多个城市,享有较高行业品牌影响力。加大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并开始形成一定营收规模。如成功引入智慧轨交领域的云从科技、万协通等公司,其中,万协通弥补了广州在物联网芯片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创新水平始终在全国前列。2020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企业研发总投入16.8亿元,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1.19%,上年度新增集群发明专利授权量368项,集群内拥有高技能人才13758人。
 
  截至2021年6月,广州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参与制定国际和国内标准数量共计202项,其中,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了4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富雷尔福莱电气化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参与了198项国家标准的制定。
 
  广州各区初步形成差异化轨道交通产业布局
 
  广州各区初步形成差异化的轨道交通产业布局态势。通过引导企业入园集群发展等措施,在白云区,着力建设发展广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区,形成以机电装备为主的产业集聚;在番禺区、花都区,初步形成以车辆修造基地等特色园区为依托的整车和维保基地,以及以广智集团为首的轨道交通类电扶梯整机制造及配套零部件的总部园区;在南沙区,中铁隧道局等建筑企业为主体,形成以工程建设为主的产业集聚。在海珠区,发展形成以广州地铁集团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总部经济集聚区,此外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正积极开拓智慧轨交领域,形成运营服务和智慧轨交基地。在越秀区,重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咨询业务,初步形成一定的轨道交通设计咨询企业集聚。在荔湾区,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铁科智控等为主体,初步形成轨道交通技术研发企业集聚。在天河区,依托以佳都科技为首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和以华南理工大学为首的轨道交通产业相关科研、培训单位,具备了实现“政产学研”模式的基础。
 
  “广州轨道交通加快“走出去”步伐
 
  广州轨道交通加快“走出去”步伐,依托共建、代建等模式,从规划设计起步,涵盖建设运营以及培训等产业链优势环节,依托广州地铁集团、地铁设计院、广智集团等龙头企业,在国内外重点城市开展全产业链拓展。
 
  重点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参与佛山、顺德等地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与运营,主动对接东莞、中山、珠海、清远、惠州等大湾区周边城市,谋划构建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都市圈快线网络,构筑以广州为中心的1小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经济、生活通勤服务圈,积极打造“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加快布局国内重点城市,先后开发长沙、南昌、重庆、三亚、丽江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广州地铁在全球主要城市地铁运营中,运营安全表现、正点率等多项主要运营指标位居行业领先,初具国际品牌优势。2020年10月,由广州地铁联合体运营维护的巴基斯坦拉合尔市轨道交通橙线开通运行,是“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轨道交通项目,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中国方案”的整体输出。
 
  未来:2025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可望达到3000亿元
 
  “十四五”期间,全国轨道交通市场规模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将新增高铁里程约6000公里、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粤港澳大湾区的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将达到4700公里,广州市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预计超800公里。广州将充分发挥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政企联络、合作创新、协同拓展的纽带作用,全方位整合广州轨道交通产业领域相关平台资源,依托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构建都市圈快线等级技术体系,全面实现轨道交通智慧化运维、智慧后市场挖掘、产业链集成化输出,推动轨道交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全市五大新兴优势产业,预计到2025年,我市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可望达到3000亿元。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达到居全国前列

广州日报

  随着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成立,记者今日从发改委获悉,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迎来“加速度”。本土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各领域龙头企业产值占比在70%以上。

 
  近年来,广州轨道交通产业适应市场变化,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坚持利用资源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产业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区域差异化布局日趋明显,“走出去”初显成效,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达到1686亿元居全国前列
 
  轨道交通产业被列为全市八大新兴产业之一,相关配套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2020年,市政府明确强调“打造轨道交通产业链是广州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和科技创新强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此外,市政府于2019年先后出台《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2019-2021年)行动计划》《广州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系统推进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制定配套政策,支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广州地铁联合佳都科技、白云电气等企业,共同组建了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资本”相结合的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制定《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会员先进产品(服务)名录》;组建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基金,借助资本的纽带和市场化运作,为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智慧轨交领域发展构筑重要支撑。持续推进广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建设。政府扶持产业投资平台资本纽带作用逐步发挥,广州国资战略投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据统计,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达到1686亿元,居全国城市前列。
 
  广州初步形成轨道交通全产业链
 
  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广州逐步健全轨道交通产业链,初步形成集研发、规划设计咨询、建设施工、整车装备、关键零部件、运营维保及增值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在运营、设计咨询、培训等领域,具备全国领先的优势地位。
 
  分领域看,规划设计咨询领域,属于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强项,涵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2020年10月广州地铁设计院上市,成为国内A股市场首家上市的地铁设计研究院。工程建筑施工领域,以基建工程为主,基本涵盖了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全制式领域。装备制造领域,广州覆盖面较广,主要包括工程装备、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组装与维修、配套及机电设备等环节,今年来,通过地铁线路建设的总包模式已培育壮大一批企业,系统供应商(一级)逐步完备。智慧轨交领域,轨道交通产业与新一代通信技术加速融合,全国首个轨道交通智慧大脑—穗腾OS、全国首个城市轨道交通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佳都科技华佳MOS等系统平台正式发布,2019年发布了《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白皮书。运营领域,已经涵盖了城际、地铁、有轨电车等多制式的运营管理能力,并且依托广佛线建设运营建立了互联互通的标准,为后续推动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增值服务领域,培训咨询业务发展相对成熟,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学院已成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的领军平台,累计为全国280家单位提供超过100万人天的人才培训服务,广州中咨城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已在国内外40多个城市提供轨道交通咨询服务。
 
  广州市轨道交通类纳统企业为589家
 
  广州依托本土市场优势,创新采用“设备采购+运维服务”总承包模式,建立产业联盟与总承包商联合靶向招商机制,培育和引进一批轨道交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轨道交通类纳统企业为589家。本土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在规划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运营与增值服务、装备制造等细分行业,各领域龙头企业产值占比在70%以上。
 
  研发环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全国城轨交通行业中首个由建设与运营业主单位牵头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广州地铁集团牵头,集合北京交通大学等7家联建单位,以及50余家合作单位共同建设。规划设计咨询环节的广州地铁设计院,是国家甲级设计研究院及国内首家地铁A股上市公司。建设施工环节,已有中铁隧道局、中铁25局等央企在本地落地,广东华隧、广州建筑等市属企业在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领域具有雄厚实力。在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环节,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是中车集团重要的修造基地;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是全国重要的和谐型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检修基地之一;佳都科技和白云电气在视频监控、综合监控以及供电系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广电运通在智慧票务、智能安检、智能客服等下一代智慧车站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运营增值环节的广州地铁集团,业务遍布国内外40多个城市,享有较高行业品牌影响力。加大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并开始形成一定营收规模。如成功引入智慧轨交领域的云从科技、万协通等公司,其中,万协通弥补了广州在物联网芯片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创新水平始终在全国前列。2020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企业研发总投入16.8亿元,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1.19%,上年度新增集群发明专利授权量368项,集群内拥有高技能人才13758人。
 
  截至2021年6月,广州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参与制定国际和国内标准数量共计202项,其中,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了4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富雷尔福莱电气化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参与了198项国家标准的制定。
 
  广州各区初步形成差异化轨道交通产业布局
 
  广州各区初步形成差异化的轨道交通产业布局态势。通过引导企业入园集群发展等措施,在白云区,着力建设发展广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区,形成以机电装备为主的产业集聚;在番禺区、花都区,初步形成以车辆修造基地等特色园区为依托的整车和维保基地,以及以广智集团为首的轨道交通类电扶梯整机制造及配套零部件的总部园区;在南沙区,中铁隧道局等建筑企业为主体,形成以工程建设为主的产业集聚。在海珠区,发展形成以广州地铁集团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总部经济集聚区,此外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正积极开拓智慧轨交领域,形成运营服务和智慧轨交基地。在越秀区,重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咨询业务,初步形成一定的轨道交通设计咨询企业集聚。在荔湾区,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铁科智控等为主体,初步形成轨道交通技术研发企业集聚。在天河区,依托以佳都科技为首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和以华南理工大学为首的轨道交通产业相关科研、培训单位,具备了实现“政产学研”模式的基础。
 
  “广州轨道交通加快“走出去”步伐
 
  广州轨道交通加快“走出去”步伐,依托共建、代建等模式,从规划设计起步,涵盖建设运营以及培训等产业链优势环节,依托广州地铁集团、地铁设计院、广智集团等龙头企业,在国内外重点城市开展全产业链拓展。
 
  重点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参与佛山、顺德等地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与运营,主动对接东莞、中山、珠海、清远、惠州等大湾区周边城市,谋划构建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都市圈快线网络,构筑以广州为中心的1小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经济、生活通勤服务圈,积极打造“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加快布局国内重点城市,先后开发长沙、南昌、重庆、三亚、丽江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广州地铁在全球主要城市地铁运营中,运营安全表现、正点率等多项主要运营指标位居行业领先,初具国际品牌优势。2020年10月,由广州地铁联合体运营维护的巴基斯坦拉合尔市轨道交通橙线开通运行,是“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轨道交通项目,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中国方案”的整体输出。
 
  未来:2025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可望达到3000亿元
 
  “十四五”期间,全国轨道交通市场规模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将新增高铁里程约6000公里、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粤港澳大湾区的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将达到4700公里,广州市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预计超800公里。广州将充分发挥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政企联络、合作创新、协同拓展的纽带作用,全方位整合广州轨道交通产业领域相关平台资源,依托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构建都市圈快线等级技术体系,全面实现轨道交通智慧化运维、智慧后市场挖掘、产业链集成化输出,推动轨道交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全市五大新兴优势产业,预计到2025年,我市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可望达到3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