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杨建国
杨建国,现任福州地铁集团总经理。1997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先后在上海铁路局福州勘测院、福州市经信委及福州市发改委任职,2016年进入福州地铁集团。

成 果

曾获“福建省铁路建设先进工作者”“福建省重点项目先进工作者”“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等荣誉。2002年与福州地铁“结缘”至今,牵头参与线路规划、立项、建设、运营,推动福州地铁从无到有发展,从单线建设到高峰期5条线路同步建设,从单线24.9公里运营里程到今年119公里运营里程,国际化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初具雏形。目前正着手加快推进福州地铁第二期线路建设及第三期规划报批,为建设福州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贡献力量。

专 访

 
  两千多年的福州,久被山间灵气熏染,一派沉稳灵动的模样,微笑之中显出宁静平和,青青石板的古调悠长,苍翠的诸山群湖,古刹钟声,美食佐胃,这便是有福之州了。
 
  来到福州,择一处温泉,享受温泉之都的惬意;去三坊七巷、上下杭、朱紫坊,去森林公园看每一株参天的古榕;去西湖公园的柳堤,去贯穿各大公园的“福道”徜徉;到闽江乘“福船”看夜景,喝一杯茉莉花茶,去聚春园吃一碗佛跳墙……离不开的福州,离不了的生活。
 
  “福州,是个让人难舍难分的地方,我确定,每一个到过福州的人都会爱上这里,”采访中,谈到福州,福州地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建国饶有兴致,“人文、历史、美景、美食,久居此地的人们有N个理由离不开福州,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N个理由中加一个。”
 
  近些年,一条条地铁线路的开通,把古色古香的景致与新兴现代化城区相连,让人们搭乘地铁时,仿佛走进了时空“列车”,在古今穿梭中流连忘返,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从容。这便是杨建国提到的那个理由。
 
  当然,福州地铁全面纵横贯通之后,改变的不只是交通系统,福州人的居住习惯、商务习惯、消费娱乐习惯都将全盘改变。同样也将改变城市格局,形成独特的“地铁经济”,使沿线居民的出行方式发生质变,城市框架被拉开,交通拥堵的状况得到改善,市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绿色、便捷与舒适。
 
  亲历了福州地铁建设从无到有、由线成网的全过程,杨建国对于福州地铁建设发展如数家珍:“厚积而薄发,这是我认为福州地铁发展的关键词,经历了10多年的长征路,福州地铁将迎来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
 
  记者采访之时,正值6号线空载试运行,杨建国热情地邀请记者参观了福州地铁首座自主设计、充满海洋元素的高架地铁站——营前站。谦虚、务实、睿智是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那么,福州地铁发展近况如何?有哪些数字化创新技术及应用?在助力城市建设方面,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未来又将面对哪些挑战?采访中,福州地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建国向记者细细道来。
 
  以更高质量的规划建设服务城市发展战略
 
  福州政府提出了“3820”战略工程,系统擘画了福州的发展方向。为服务福州城市发展战略,福州市于2002年首次提出了两纵一横一环(4条线)的网络架构,期间按照福州市总体规划调整,进行了几次修编,并共获批两期建设规划。
 
  地铁建设按下“加速键”。当前,福州轨道交通正向网络化运营迈进。已开通地铁1、2号线两条线路,运营里程约60公里,日均客运量约35万人人次,单日最高客运量达55.7万人次,占公共交通出行的比重约25%。在建线路有4条,分别为地铁4、5、6号线以及滨海快线,建设里程约150公里,其中5号线将于4月底开通;6号线已空载试运行,也将于年内开通运营;剩余两条线路将于2024年底前开通,届时将形成里程约210公里的轨道交通运营主干网络。此外,2号线马尾延伸段、6号线东调段也将在年内动工,建设里程共20公里,计划2026年开通运营。届时,福州地铁运营总里程将达到230公里,基本覆盖城区主要生活区、商业区以及周边主要组团,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顶层规划提升城市能级。为更好地支撑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要求,福州地铁结合正在编制的《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福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对标国内国际城市,加强顶层规划研究,用规划之美来描绘未来城市之美,启动了新一轮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将“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多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的综合公共交通网络作”作为出发点,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铁、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间的联系,进一步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快轨、城市轨道“四网融合”,形成“一环两核”网络结构,呼应福州市“一主一副”国土空间布局,促进福州主城区与滨海新城等外围组团紧密结合,推动新区发展、旧城改造、区域一体化发展等目标加快达成,更好地服务强省会战略和支撑福州都市圈建设。
 
  当前,新一轮的线网规划(2035年和2050年)正在进行公示;第三期建设规划方案也已经基本稳定,正有序开展报批,计划2024年至2026年分批动工,2030年全部建成。届时福州地铁运营总规模将达到近380公里,基本符合福州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线网规模。
 
 
 
  以更富使命的态度推进城市文化融合
 
  福州是闽越国古都、雅号“榕城”,是一座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福州地铁从2009年第一条线路开工建设起,便在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融合地铁与城市文化上下大功夫。
 
  “福州地铁是福州城市的地铁,更是福州人民的地铁,因此地铁的建设必须融合人文和城市精神,这一点毋庸置疑非常重要。”杨建国坚定地说道。他向记者细数了福州地铁推进文化融合的三大举措。
 
  挖掘地铁文化内涵,融合福州历史文化元素。在地铁设计时,融合福州城市文化,确立了每条线路的线路文化主题。如1号线以“福满闽都”为主题,体现幸福地铁、平安地铁的整体形象;2号线以“绿满榕城”为主题,呼应福州“榕城”绿色发展理念;4号线以“一线知福”为主题,全方面展示福州的历史风貌特色;5号线以“福地常新,扬帆起航”为主题,体现生态发展的线路特色;6号线以“海洋文化”为主题,体现福州勇于创新、开拓未来的整体形象。除了设置线路文化主题外,福州地铁还在线路的具体站点方案设计上做深入挖掘,体现福州城市人文、历史内涵。例如1号线结合线路走向和周边环境,设置了五个重点特色站,其中屏山站A出入口将冶城古典元素应用于设计中,外观采用“大屋顶”形式设计,表现了福州建城2500年的气韵风度。
 
  优化地铁线路走向,串联福州文化地标。在线路选线上,福州地铁充分考虑地铁与福州文化地标的衔接、融合。1号线串联了西湖公园、宋朝欧冶池、三坊七巷、乌山、于山风景区、上下杭、烟台山、梁厝、海峡文化艺术中心;2号线串联了大学城、市图书馆、文庙、林则徐纪念馆、省科技馆、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鼓山风景区。在建及规划线路的选线也充分考虑了地铁对福州文化地标的串联。
 
  坚持古厝保护理念,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在规划阶段,提前委托专业评估单位开展规划线路的历史文化保护专题研究,从源头上做好历史文化古迹保护的把控。在设计阶段,进一步细化夯实方案,保障历史文化古迹安全。在建设阶段,突出历史文化古迹保护的首要地位。例如,2012年地铁1号线屏山站建设过程中,在工地内发掘出大量古代建筑遗物,年代在西汉到唐五代之间,在面临工期和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两难的选择时,福州地铁选择了暂停施工,优先保护历史文化古迹。
 
  为了深入理解福州地铁文化,杨建国带着记者进行实地考察,让记者感受到了便捷、科技、舒适的地铁环境,也体会到了福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他坦言:“庞大的地铁网络,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格局缩影。对于福州而言,地铁不仅串联了各城区,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还为福州沉淀了千年的文化创造了新的活力。接下来,福州地铁将进一步加深地铁与城市的融合建设,以实现地铁与城市的共同成长,为城市及居民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以更加智慧的理念推进“数字地铁”建设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热浪滚滚而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如何利用新兴技术以提升地铁建设和运营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成为了福州地铁奋斗的方向。
 
  福建作为最早提出“数字化”建设的地方,全国数字峰会落户福建,福州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福州地铁积极响应数字福建、数字福州部署,推进数字地铁建设,已经两年在数字峰会上布设了“智慧地铁”展馆,展示福州地铁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探索。
 
  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全过程精细管控。通过该平台系统,可实现从新线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验收移交等建设全过程的业务数字化管理,不仅能够实时反馈、统计、预警工程建设过程信息,也为参建各方搭起了一个紧密协作的平台,及时反馈、统计、预警工程建设过程的信息,为福州地铁加强工程建设管控提供决策依据。目前,该平台系统已经在滨海快线进行试点应用,并将逐步往其它在建线路推广。
 
  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智慧管控平台保驾护航。该平台集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与治理、应急管理、盾构监控、视频监控、智慧工地等多功能于一体。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与省住建厅、市建设局的监管平台相连,可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盾构远程监控系统可通过手机及网页对盾构施工参数、关键部位视频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盾构姿态、推力、扭矩等关键参数的实时预警。平台投入使用以来,排查隐患超10000条、完成盾构监控162台次,大幅提升了福州地铁安全质量监管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了隐患排查与整改、应急处置能力,发挥了“智能安监”作用,为建设“平安地铁”保驾护航。
 
  新技术新工艺赋能智慧运维。在既有线路开展设备智能化改造,将大数据与设备运维相结合,建立运营大数据平台,将运营各类设备监测数据及客流及能耗等数据接入,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挖掘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实现从“计划修”“故障修”逐步向“状态修”“预知修”转变,降低运维管理成本。数字车辆段通过智能化方式使海量数据成为有价值的信息,利用数字手段把握车辆的健康状态,在车辆故障发生之前提供相应预警数据以及制定维护方案、通知相关维护人员,从而提供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运营服务。空调变频节能控制结合AR、VR技术,在精准适配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制冷机房可视化、可量化和可优化,最大程度提高系统能效。
 
  5G应用引领现代潮流。福州地铁一直高度重视5G建设,大力推动地铁5G信号覆盖工作,2020年完成了1、2号线民用通信5G信号全覆盖改造施工,成为全国首个在运营地铁线网实现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5G信号全覆盖的城市。同时,福州地铁与中国电信福州分公司、中兴通讯签署了5G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智能运营、视频分析、安防等地铁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应用,推进5G通信与轨道交通的深度融合。
 
  一系列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成果正在推动福州地铁向智能化、智慧化转变。谈到未来的数字化发展,杨建国告诉记者“当前福州地铁已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开始着手‘数字地铁’的第二轮规划,计划将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更为完善的智慧建设、运营管理体系,更好的为城市智慧出行服务。”
 
  
 
  以更具现代的经营提升企业发展动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了“轨道交通时代”,然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本身又具有高投资、低回报以及周期长等特点,其高昂建设资金及运营成本问题,亦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正因如此,轨道交通企业为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及运营亏损,需通过多种经营获取收益,减少政府投资和补贴,从而推动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杨建国向记者说到,“当前,国内轨道交通企业都在探索通过TOD开发、产业多元化发展等多种措施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反哺地铁建设运营。像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都已经走在了较为前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福州地铁也正积极借鉴行业成熟经验,坚持探索‘轨道+’战略,依托地铁资源优势,开展资源整合,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逐步提高市场化经营能力和经营收益,促进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良性循环。”
 
  大力推进“轨道+物业”。城轨交通沿线资源具有高粘合性、高价值性,为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资源优势,近年来福州地铁不断探索。一是通过“回头看”“优化设计”,持续挖掘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潜力。例如,近两年来,实现了2号线祥坂站地下空间整租、南门兜地下空间启动改造,竞得了斗门站、亿力站等车站周边地块进行“站楼合建”,最大化实现轨道交通资源效益。二是对第三期建设规划线路沿线土地资源提前谋划,实现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开发”。选定国内知名咨询机构对土地资源进行整体梳理,统筹考虑各TOD项目的建设规模、功能定位和开发模式,与规划部门沟通,提前做好用地控制、调规及规划指标预留。探索联合国内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共同谋划在各区(市)地铁站点周边打造一至二个TOD核心标杆,并围绕TOD站点增设商业中心、产业中心、服务设施中心,在TOD的发展过程中让市民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持续推进“轨道+产业”。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建设还处于高峰期,同时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化水平不断提高,可以说未来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福州地铁产业多元化发展布局已经初具雏形。一是创新采用“招商+采购”模式实现项目换产业,目前已实现4号线站台门和弱电集成系统的产业招商落地。二是依托指挥产业园组建产业联盟,在6号线横港车辆段打造福州地铁智慧产业园,同时联合市属国企、地铁施工总承包商、设备供应商等组建产业联盟,共同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已有5家企业落地产业园,8家正在洽谈,预计2024年产业园全部投入使用后,年产值可达15亿元,年纳税可达3000万元。三是积极开展产业多元化布局。权属轨道交通设计院已经实现地铁勘察、设计全产业链业务,并逐步拓展市政、道路等业务外延;成立地铁实业公司,开展钢材贸易、地铁广告、安保、安检、保洁等业务;成立地铁维保公司,承担维修、维保、应急救援等业务。
 
  谈到地铁经营创收下一步的目标时,杨建国认为任重而道远:“随着线网建设及运营规模不断扩大,轨道交通在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如何走出具有福州特色的地铁高质量发展道路,让市民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下一步,福州地铁将更加注重企业的造血能力,加大轨道交通资源的经营和TOD的综合利用建设,加快形成多元化经营格局,在缓解自身财政压力的同时,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轨道的力量。”
 
  
 
  结语
 
  “有福之州,七溜八溜不离福州。”住在福州的人就不想走了,每一个外出的福州人,心中永远都有缕缕抹不去的乡愁。
 
  2021年3月24日下午,福建福州福山郊野公园福榕园,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同休闲健身的福州市民亲切交流。习近平深情地说:“我在福州工作了六七年,37岁到这里,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有很多体会。”习近平表示,我在这里工作的时候,就设想把福州建成海滨城市、山水城市,现在发展得比当时设想得还要好,要继续做下去,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杨建国满怀信心地表示:“当前,福州市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擘画的蓝图,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全面落实强省会战略,推进福州都市圈建设。随着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福州地铁开始了新一轮的规划和建设升级,福州这座依山傍水的千年古城也将迎来更先进、更智慧的‘地铁时代’。‘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一代代福建儿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新时代的福州地铁人定将用智慧和毅力与福州人民一起,心怀梦想,砥砺前行!用最好的年华,建设最美的地铁!”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杨建国

杨建国,现任福州地铁集团总经理。1997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先后在上海铁路局福州勘测院、福州市经信委及福州市发改委任职,2016年进入福州地铁集团。
成 果

曾获“福建省铁路建设先进工作者”“福建省重点项目先进工作者”“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等荣誉。2002年与福州地铁“结缘”至今,牵头参与线路规划、立项、建设、运营,推动福州地铁从无到有发展,从单线建设到高峰期5条线路同步建设,从单线24.9公里运营里程到今年119公里运营里程,国际化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初具雏形。目前正着手加快推进福州地铁第二期线路建设及第三期规划报批,为建设福州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贡献力量。

专 访

 
  两千多年的福州,久被山间灵气熏染,一派沉稳灵动的模样,微笑之中显出宁静平和,青青石板的古调悠长,苍翠的诸山群湖,古刹钟声,美食佐胃,这便是有福之州了。
 
  来到福州,择一处温泉,享受温泉之都的惬意;去三坊七巷、上下杭、朱紫坊,去森林公园看每一株参天的古榕;去西湖公园的柳堤,去贯穿各大公园的“福道”徜徉;到闽江乘“福船”看夜景,喝一杯茉莉花茶,去聚春园吃一碗佛跳墙……离不开的福州,离不了的生活。
 
  “福州,是个让人难舍难分的地方,我确定,每一个到过福州的人都会爱上这里,”采访中,谈到福州,福州地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建国饶有兴致,“人文、历史、美景、美食,久居此地的人们有N个理由离不开福州,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N个理由中加一个。”
 
  近些年,一条条地铁线路的开通,把古色古香的景致与新兴现代化城区相连,让人们搭乘地铁时,仿佛走进了时空“列车”,在古今穿梭中流连忘返,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从容。这便是杨建国提到的那个理由。
 
  当然,福州地铁全面纵横贯通之后,改变的不只是交通系统,福州人的居住习惯、商务习惯、消费娱乐习惯都将全盘改变。同样也将改变城市格局,形成独特的“地铁经济”,使沿线居民的出行方式发生质变,城市框架被拉开,交通拥堵的状况得到改善,市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绿色、便捷与舒适。
 
  亲历了福州地铁建设从无到有、由线成网的全过程,杨建国对于福州地铁建设发展如数家珍:“厚积而薄发,这是我认为福州地铁发展的关键词,经历了10多年的长征路,福州地铁将迎来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
 
  记者采访之时,正值6号线空载试运行,杨建国热情地邀请记者参观了福州地铁首座自主设计、充满海洋元素的高架地铁站——营前站。谦虚、务实、睿智是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那么,福州地铁发展近况如何?有哪些数字化创新技术及应用?在助力城市建设方面,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未来又将面对哪些挑战?采访中,福州地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建国向记者细细道来。
 
  以更高质量的规划建设服务城市发展战略
 
  福州政府提出了“3820”战略工程,系统擘画了福州的发展方向。为服务福州城市发展战略,福州市于2002年首次提出了两纵一横一环(4条线)的网络架构,期间按照福州市总体规划调整,进行了几次修编,并共获批两期建设规划。
 
  地铁建设按下“加速键”。当前,福州轨道交通正向网络化运营迈进。已开通地铁1、2号线两条线路,运营里程约60公里,日均客运量约35万人人次,单日最高客运量达55.7万人次,占公共交通出行的比重约25%。在建线路有4条,分别为地铁4、5、6号线以及滨海快线,建设里程约150公里,其中5号线将于4月底开通;6号线已空载试运行,也将于年内开通运营;剩余两条线路将于2024年底前开通,届时将形成里程约210公里的轨道交通运营主干网络。此外,2号线马尾延伸段、6号线东调段也将在年内动工,建设里程共20公里,计划2026年开通运营。届时,福州地铁运营总里程将达到230公里,基本覆盖城区主要生活区、商业区以及周边主要组团,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顶层规划提升城市能级。为更好地支撑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要求,福州地铁结合正在编制的《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福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对标国内国际城市,加强顶层规划研究,用规划之美来描绘未来城市之美,启动了新一轮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将“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多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的综合公共交通网络作”作为出发点,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铁、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间的联系,进一步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快轨、城市轨道“四网融合”,形成“一环两核”网络结构,呼应福州市“一主一副”国土空间布局,促进福州主城区与滨海新城等外围组团紧密结合,推动新区发展、旧城改造、区域一体化发展等目标加快达成,更好地服务强省会战略和支撑福州都市圈建设。
 
  当前,新一轮的线网规划(2035年和2050年)正在进行公示;第三期建设规划方案也已经基本稳定,正有序开展报批,计划2024年至2026年分批动工,2030年全部建成。届时福州地铁运营总规模将达到近380公里,基本符合福州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线网规模。
 
 
 
  以更富使命的态度推进城市文化融合
 
  福州是闽越国古都、雅号“榕城”,是一座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福州地铁从2009年第一条线路开工建设起,便在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融合地铁与城市文化上下大功夫。
 
  “福州地铁是福州城市的地铁,更是福州人民的地铁,因此地铁的建设必须融合人文和城市精神,这一点毋庸置疑非常重要。”杨建国坚定地说道。他向记者细数了福州地铁推进文化融合的三大举措。
 
  挖掘地铁文化内涵,融合福州历史文化元素。在地铁设计时,融合福州城市文化,确立了每条线路的线路文化主题。如1号线以“福满闽都”为主题,体现幸福地铁、平安地铁的整体形象;2号线以“绿满榕城”为主题,呼应福州“榕城”绿色发展理念;4号线以“一线知福”为主题,全方面展示福州的历史风貌特色;5号线以“福地常新,扬帆起航”为主题,体现生态发展的线路特色;6号线以“海洋文化”为主题,体现福州勇于创新、开拓未来的整体形象。除了设置线路文化主题外,福州地铁还在线路的具体站点方案设计上做深入挖掘,体现福州城市人文、历史内涵。例如1号线结合线路走向和周边环境,设置了五个重点特色站,其中屏山站A出入口将冶城古典元素应用于设计中,外观采用“大屋顶”形式设计,表现了福州建城2500年的气韵风度。
 
  优化地铁线路走向,串联福州文化地标。在线路选线上,福州地铁充分考虑地铁与福州文化地标的衔接、融合。1号线串联了西湖公园、宋朝欧冶池、三坊七巷、乌山、于山风景区、上下杭、烟台山、梁厝、海峡文化艺术中心;2号线串联了大学城、市图书馆、文庙、林则徐纪念馆、省科技馆、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鼓山风景区。在建及规划线路的选线也充分考虑了地铁对福州文化地标的串联。
 
  坚持古厝保护理念,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在规划阶段,提前委托专业评估单位开展规划线路的历史文化保护专题研究,从源头上做好历史文化古迹保护的把控。在设计阶段,进一步细化夯实方案,保障历史文化古迹安全。在建设阶段,突出历史文化古迹保护的首要地位。例如,2012年地铁1号线屏山站建设过程中,在工地内发掘出大量古代建筑遗物,年代在西汉到唐五代之间,在面临工期和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两难的选择时,福州地铁选择了暂停施工,优先保护历史文化古迹。
 
  为了深入理解福州地铁文化,杨建国带着记者进行实地考察,让记者感受到了便捷、科技、舒适的地铁环境,也体会到了福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他坦言:“庞大的地铁网络,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格局缩影。对于福州而言,地铁不仅串联了各城区,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还为福州沉淀了千年的文化创造了新的活力。接下来,福州地铁将进一步加深地铁与城市的融合建设,以实现地铁与城市的共同成长,为城市及居民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以更加智慧的理念推进“数字地铁”建设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热浪滚滚而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如何利用新兴技术以提升地铁建设和运营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成为了福州地铁奋斗的方向。
 
  福建作为最早提出“数字化”建设的地方,全国数字峰会落户福建,福州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福州地铁积极响应数字福建、数字福州部署,推进数字地铁建设,已经两年在数字峰会上布设了“智慧地铁”展馆,展示福州地铁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探索。
 
  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全过程精细管控。通过该平台系统,可实现从新线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验收移交等建设全过程的业务数字化管理,不仅能够实时反馈、统计、预警工程建设过程信息,也为参建各方搭起了一个紧密协作的平台,及时反馈、统计、预警工程建设过程的信息,为福州地铁加强工程建设管控提供决策依据。目前,该平台系统已经在滨海快线进行试点应用,并将逐步往其它在建线路推广。
 
  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智慧管控平台保驾护航。该平台集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与治理、应急管理、盾构监控、视频监控、智慧工地等多功能于一体。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与省住建厅、市建设局的监管平台相连,可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盾构远程监控系统可通过手机及网页对盾构施工参数、关键部位视频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盾构姿态、推力、扭矩等关键参数的实时预警。平台投入使用以来,排查隐患超10000条、完成盾构监控162台次,大幅提升了福州地铁安全质量监管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了隐患排查与整改、应急处置能力,发挥了“智能安监”作用,为建设“平安地铁”保驾护航。
 
  新技术新工艺赋能智慧运维。在既有线路开展设备智能化改造,将大数据与设备运维相结合,建立运营大数据平台,将运营各类设备监测数据及客流及能耗等数据接入,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挖掘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实现从“计划修”“故障修”逐步向“状态修”“预知修”转变,降低运维管理成本。数字车辆段通过智能化方式使海量数据成为有价值的信息,利用数字手段把握车辆的健康状态,在车辆故障发生之前提供相应预警数据以及制定维护方案、通知相关维护人员,从而提供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运营服务。空调变频节能控制结合AR、VR技术,在精准适配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制冷机房可视化、可量化和可优化,最大程度提高系统能效。
 
  5G应用引领现代潮流。福州地铁一直高度重视5G建设,大力推动地铁5G信号覆盖工作,2020年完成了1、2号线民用通信5G信号全覆盖改造施工,成为全国首个在运营地铁线网实现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5G信号全覆盖的城市。同时,福州地铁与中国电信福州分公司、中兴通讯签署了5G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智能运营、视频分析、安防等地铁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应用,推进5G通信与轨道交通的深度融合。
 
  一系列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成果正在推动福州地铁向智能化、智慧化转变。谈到未来的数字化发展,杨建国告诉记者“当前福州地铁已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开始着手‘数字地铁’的第二轮规划,计划将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更为完善的智慧建设、运营管理体系,更好的为城市智慧出行服务。”
 
  
 
  以更具现代的经营提升企业发展动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了“轨道交通时代”,然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本身又具有高投资、低回报以及周期长等特点,其高昂建设资金及运营成本问题,亦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正因如此,轨道交通企业为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及运营亏损,需通过多种经营获取收益,减少政府投资和补贴,从而推动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杨建国向记者说到,“当前,国内轨道交通企业都在探索通过TOD开发、产业多元化发展等多种措施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反哺地铁建设运营。像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都已经走在了较为前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福州地铁也正积极借鉴行业成熟经验,坚持探索‘轨道+’战略,依托地铁资源优势,开展资源整合,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逐步提高市场化经营能力和经营收益,促进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良性循环。”
 
  大力推进“轨道+物业”。城轨交通沿线资源具有高粘合性、高价值性,为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资源优势,近年来福州地铁不断探索。一是通过“回头看”“优化设计”,持续挖掘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潜力。例如,近两年来,实现了2号线祥坂站地下空间整租、南门兜地下空间启动改造,竞得了斗门站、亿力站等车站周边地块进行“站楼合建”,最大化实现轨道交通资源效益。二是对第三期建设规划线路沿线土地资源提前谋划,实现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开发”。选定国内知名咨询机构对土地资源进行整体梳理,统筹考虑各TOD项目的建设规模、功能定位和开发模式,与规划部门沟通,提前做好用地控制、调规及规划指标预留。探索联合国内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共同谋划在各区(市)地铁站点周边打造一至二个TOD核心标杆,并围绕TOD站点增设商业中心、产业中心、服务设施中心,在TOD的发展过程中让市民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持续推进“轨道+产业”。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建设还处于高峰期,同时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化水平不断提高,可以说未来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福州地铁产业多元化发展布局已经初具雏形。一是创新采用“招商+采购”模式实现项目换产业,目前已实现4号线站台门和弱电集成系统的产业招商落地。二是依托指挥产业园组建产业联盟,在6号线横港车辆段打造福州地铁智慧产业园,同时联合市属国企、地铁施工总承包商、设备供应商等组建产业联盟,共同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已有5家企业落地产业园,8家正在洽谈,预计2024年产业园全部投入使用后,年产值可达15亿元,年纳税可达3000万元。三是积极开展产业多元化布局。权属轨道交通设计院已经实现地铁勘察、设计全产业链业务,并逐步拓展市政、道路等业务外延;成立地铁实业公司,开展钢材贸易、地铁广告、安保、安检、保洁等业务;成立地铁维保公司,承担维修、维保、应急救援等业务。
 
  谈到地铁经营创收下一步的目标时,杨建国认为任重而道远:“随着线网建设及运营规模不断扩大,轨道交通在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如何走出具有福州特色的地铁高质量发展道路,让市民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下一步,福州地铁将更加注重企业的造血能力,加大轨道交通资源的经营和TOD的综合利用建设,加快形成多元化经营格局,在缓解自身财政压力的同时,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轨道的力量。”
 
  
 
  结语
 
  “有福之州,七溜八溜不离福州。”住在福州的人就不想走了,每一个外出的福州人,心中永远都有缕缕抹不去的乡愁。
 
  2021年3月24日下午,福建福州福山郊野公园福榕园,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同休闲健身的福州市民亲切交流。习近平深情地说:“我在福州工作了六七年,37岁到这里,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有很多体会。”习近平表示,我在这里工作的时候,就设想把福州建成海滨城市、山水城市,现在发展得比当时设想得还要好,要继续做下去,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杨建国满怀信心地表示:“当前,福州市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擘画的蓝图,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全面落实强省会战略,推进福州都市圈建设。随着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福州地铁开始了新一轮的规划和建设升级,福州这座依山傍水的千年古城也将迎来更先进、更智慧的‘地铁时代’。‘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一代代福建儿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新时代的福州地铁人定将用智慧和毅力与福州人民一起,心怀梦想,砥砺前行!用最好的年华,建设最美的地铁!”

上一篇:李鸿春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