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深圳地铁五期2028年建成通车,规划编制单位解读背后深意

2023-07-05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本文摘要:  日前,深圳城市轨道交通15号线开工,标志轨道五期建设正式拉开序幕。作为深圳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轨道五期规划线路数量、里程...
  日前,深圳城市轨道交通15号线开工,标志轨道五期建设正式拉开序幕。作为深圳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轨道五期规划线路数量、里程及投资均为深圳历次建设规划之最。轨道五期规划自2018年启动编制至2023年开工建设,历时5年。近日,规划编制单位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城交(301091)”)解读线路规划深意。
 
  现状
 
  16条地铁线路,日均客流近800万人次
 
  深圳自城市轨道规划建设伊始,一直秉承“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的核心理念,科学谋划、有序发展。为契合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建设密度不断增高的变化特征,先后编制了五轮城市轨道线网规划和四轮八次近期建设规划,确保轨道作为城市交通发展骨架的核心地位不动摇。目前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在里程密度、客运强度、经济效益等层面处于国内领先位置。
 
  2022年深圳城市轨道交通新开通运营6号线支线、11号线二期福田-岗厦北段、12号线、14号线和16号线,新增运营里程128公里,新增规模创近10年历史记录。截至目前,深圳市已运营16条、547.3公里城市轨道线路,运营总里程居全国第四,在建线路100.2公里,预计2025年建成17条线路、总规模约648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深圳地铁全网日均客运量已近800万人次,平均客运强度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2023年4月28日单日客运量创历史新高,达885万人次。开通较早轨道线路客运量保持高位,如5号线日最高客运量达137万人次,1号线达115万人次;新线开通即“爆满”,如12号线、14号线,日最高客运量均超40万人次。新线开通大大提升了深圳都市核心区至外围中心的可达性,如轨道14号线开通运营后,核心区至东部片区中心实现45分钟通达目标,相较于3号线时间缩短近15分钟。
 
  解读
 
  五期规划线路数量及里程创深圳之最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深圳市组织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深圳再一次站立潮头,承担国家的重大使命,发挥先锋示范作用。轨道五期规划是深圳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的重大举措,在深圳市政府积极谋划推动下,轨道五期规划获得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2022年下半年顺利通过项目初审,2023年上半年先后通过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审查。
 
  轨道五期共规划11条线路总长185.6公里、总投资1952亿元,线路数量及里程均创深圳历次建设规划之最。轨道五期规划线路预期2028年全部建成通车。届时,深圳将建成25条线路、总规模约843.6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及密度均居世界前列,将有力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提速增效,向具有全球示范效应的“轨道上的都市”不断迈进。
 
  1、支撑区域一体化发展,强化深莞轨道衔接
 
  新一轮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深入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一核多心网络化”的城市中心体系,形成均衡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开发格局。轨道五期规划将进一步发挥轨道对城市空间结构引导作用,促进城市均衡发展。轨道19、32号线将极大提升东部坪山、大鹏新区轨道服务,实现大鹏中心城市轨道零的突破;20号线完善西部城市走廊轨道网络布局,强化快线服务供给,服务前海合作区扩容;17号线提升罗湖至布吉平湖走廊轨道服务,强化罗湖口岸轨道服务,强化深港联系;22号线提升北部观湖片区至中心区可达性。15、25、27、29号线等进一步加密优化中心城区地铁网络。
 
  为加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带动深圳都市圈一体化协调发展,轨道五期规划提出10号线东延(深圳段)、11号线北延(深圳段)两条跨市线路,强化深莞两市轨道交通衔接。
 
  2、支撑重点片区、先进制造业园区集聚发展
 
  轨道五期规划重点考虑支撑深圳市重点发展片区、先进制造业园区高水平布局、高品质建设,更好地落实城市近期发展的要求,保障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如19号线强化了坪山中心区、坪山高新区2个重点片区及坪山高新南先进制造业园区轨道服务;22号线强化了香蜜湖金融中心、北站商务中心、坂雪岗科技城3个重点片区,以及黎光-银星、鹭湖-清湖2个先进制造业园区轨道服务等。轨道五期建成后,全市重点片区轨道交通800米建设用地覆盖也将由42.6%提升至48.7%,先进产业园区800米建设用地覆盖将由26.7%提升至34.5%,加快形成产业发展新空间,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快速合理流动,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300152)源,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同时,为精准触达,更好服务企业发展,轨道五期规划还着力加强了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轨道出行服务。如15号线服务腾讯大铲湾未来科技城、大疆大疆天空之城、顺丰总部大厦,19号线服务荣耀、中芯国际等企业,25号线服务华为坂田基地等。
 
  3、推动“多网融合”发展,提供更优质轨道出行体验
 
  《交通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要求。深圳市正加快构建“五主五辅”铁路客运枢纽体系,穗莞深南延、深大、深惠、大鹏支线等都市圈城际铁路也已全面开工建设。
 
  轨道五期将进一步强化对外综合交通枢纽衔接,推动国铁、城际、城市轨道多层次网络融合,提升居民乘坐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高铁、城际出行便捷性,重点提升了西丽(15、27、29号线)、深圳北(27号线)、罗湖、罗湖北(17号线)、机场东枢(20号线)等枢纽轨道衔接,做强做实综合交通枢纽,为城市发展赢取机会。
 
  同时,轨道五期建设将进一步缓解交通走廊交通压力,提升综合交通服务品质,提供更愉悦的轨道出行体验。其中,17号线能够有效缓解东部罗湖-龙岗走廊交通压力、20号线二期缓解西部走廊压力、22号线一期缓解中部走廊压力、27号线缓解南山-龙华走廊压力。
 
  4、建成后,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增至65%
 
  深圳市落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要求,正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轨道五期规划着力于提升公共交通供给质量及效率,强化对全市人口岗位覆盖,更大范围、更高质量地服务市民日常出行。轨道五期建成后,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由现状的51%增长至65%,其中大浪、观澜、南湾、坪山等外围区域的覆盖改善明显,推动全域轨道交通公共服务一体化均衡发展。
 
  轨道五期规划还将进一步扩大对深圳重大医疗、文化、教育、体育、保障性住房等公共设施覆盖,对现状轨道衔接缺失的重大民生基础设施做了重点考虑,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及轨道服务质量。如17号线覆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5号线覆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19号线覆盖坪山高中园、27号线覆盖南方科技大学及大学城体育中心、22号线覆盖观湖片区保障性住房项目等。
 
  展望
 
  到2035年形成33条线路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了从“零”到“骨干”、到“全域网络化”的腾飞发展,在每一次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紧扣城市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等关键要素,滚动开展了城市轨道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提出适应城市发展阶段和要求的轨道交通发展目标、发展方案和近期重点发展项目,支撑了轨道交通又快又好发展。
 
  为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协调区域与城市发展,支撑深圳建设全球一流城市,以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轨道都市为发展目标,规划提出进一步打造强可达、广覆盖、高竞争、更安全、优包容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构筑“区域对接、快线成网、双心放射、快慢结合、东部加密、三圈三环”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年全市形成由33条线路组成,合计1335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含弹性发展线路112公里)。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深圳地铁五期2028年建成通车,规划编制单位解读背后深意

南方都市报

  日前,深圳城市轨道交通15号线开工,标志轨道五期建设正式拉开序幕。作为深圳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轨道五期规划线路数量、里程及投资均为深圳历次建设规划之最。轨道五期规划自2018年启动编制至2023年开工建设,历时5年。近日,规划编制单位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城交(301091)”)解读线路规划深意。

 
  现状
 
  16条地铁线路,日均客流近800万人次
 
  深圳自城市轨道规划建设伊始,一直秉承“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的核心理念,科学谋划、有序发展。为契合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建设密度不断增高的变化特征,先后编制了五轮城市轨道线网规划和四轮八次近期建设规划,确保轨道作为城市交通发展骨架的核心地位不动摇。目前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在里程密度、客运强度、经济效益等层面处于国内领先位置。
 
  2022年深圳城市轨道交通新开通运营6号线支线、11号线二期福田-岗厦北段、12号线、14号线和16号线,新增运营里程128公里,新增规模创近10年历史记录。截至目前,深圳市已运营16条、547.3公里城市轨道线路,运营总里程居全国第四,在建线路100.2公里,预计2025年建成17条线路、总规模约648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深圳地铁全网日均客运量已近800万人次,平均客运强度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2023年4月28日单日客运量创历史新高,达885万人次。开通较早轨道线路客运量保持高位,如5号线日最高客运量达137万人次,1号线达115万人次;新线开通即“爆满”,如12号线、14号线,日最高客运量均超40万人次。新线开通大大提升了深圳都市核心区至外围中心的可达性,如轨道14号线开通运营后,核心区至东部片区中心实现45分钟通达目标,相较于3号线时间缩短近15分钟。
 
  解读
 
  五期规划线路数量及里程创深圳之最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深圳市组织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深圳再一次站立潮头,承担国家的重大使命,发挥先锋示范作用。轨道五期规划是深圳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的重大举措,在深圳市政府积极谋划推动下,轨道五期规划获得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2022年下半年顺利通过项目初审,2023年上半年先后通过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审查。
 
  轨道五期共规划11条线路总长185.6公里、总投资1952亿元,线路数量及里程均创深圳历次建设规划之最。轨道五期规划线路预期2028年全部建成通车。届时,深圳将建成25条线路、总规模约843.6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及密度均居世界前列,将有力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提速增效,向具有全球示范效应的“轨道上的都市”不断迈进。
 
  1、支撑区域一体化发展,强化深莞轨道衔接
 
  新一轮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深入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一核多心网络化”的城市中心体系,形成均衡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开发格局。轨道五期规划将进一步发挥轨道对城市空间结构引导作用,促进城市均衡发展。轨道19、32号线将极大提升东部坪山、大鹏新区轨道服务,实现大鹏中心城市轨道零的突破;20号线完善西部城市走廊轨道网络布局,强化快线服务供给,服务前海合作区扩容;17号线提升罗湖至布吉平湖走廊轨道服务,强化罗湖口岸轨道服务,强化深港联系;22号线提升北部观湖片区至中心区可达性。15、25、27、29号线等进一步加密优化中心城区地铁网络。
 
  为加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带动深圳都市圈一体化协调发展,轨道五期规划提出10号线东延(深圳段)、11号线北延(深圳段)两条跨市线路,强化深莞两市轨道交通衔接。
 
  2、支撑重点片区、先进制造业园区集聚发展
 
  轨道五期规划重点考虑支撑深圳市重点发展片区、先进制造业园区高水平布局、高品质建设,更好地落实城市近期发展的要求,保障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如19号线强化了坪山中心区、坪山高新区2个重点片区及坪山高新南先进制造业园区轨道服务;22号线强化了香蜜湖金融中心、北站商务中心、坂雪岗科技城3个重点片区,以及黎光-银星、鹭湖-清湖2个先进制造业园区轨道服务等。轨道五期建成后,全市重点片区轨道交通800米建设用地覆盖也将由42.6%提升至48.7%,先进产业园区800米建设用地覆盖将由26.7%提升至34.5%,加快形成产业发展新空间,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快速合理流动,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300152)源,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同时,为精准触达,更好服务企业发展,轨道五期规划还着力加强了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轨道出行服务。如15号线服务腾讯大铲湾未来科技城、大疆大疆天空之城、顺丰总部大厦,19号线服务荣耀、中芯国际等企业,25号线服务华为坂田基地等。
 
  3、推动“多网融合”发展,提供更优质轨道出行体验
 
  《交通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要求。深圳市正加快构建“五主五辅”铁路客运枢纽体系,穗莞深南延、深大、深惠、大鹏支线等都市圈城际铁路也已全面开工建设。
 
  轨道五期将进一步强化对外综合交通枢纽衔接,推动国铁、城际、城市轨道多层次网络融合,提升居民乘坐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高铁、城际出行便捷性,重点提升了西丽(15、27、29号线)、深圳北(27号线)、罗湖、罗湖北(17号线)、机场东枢(20号线)等枢纽轨道衔接,做强做实综合交通枢纽,为城市发展赢取机会。
 
  同时,轨道五期建设将进一步缓解交通走廊交通压力,提升综合交通服务品质,提供更愉悦的轨道出行体验。其中,17号线能够有效缓解东部罗湖-龙岗走廊交通压力、20号线二期缓解西部走廊压力、22号线一期缓解中部走廊压力、27号线缓解南山-龙华走廊压力。
 
  4、建成后,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增至65%
 
  深圳市落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要求,正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轨道五期规划着力于提升公共交通供给质量及效率,强化对全市人口岗位覆盖,更大范围、更高质量地服务市民日常出行。轨道五期建成后,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由现状的51%增长至65%,其中大浪、观澜、南湾、坪山等外围区域的覆盖改善明显,推动全域轨道交通公共服务一体化均衡发展。
 
  轨道五期规划还将进一步扩大对深圳重大医疗、文化、教育、体育、保障性住房等公共设施覆盖,对现状轨道衔接缺失的重大民生基础设施做了重点考虑,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及轨道服务质量。如17号线覆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5号线覆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19号线覆盖坪山高中园、27号线覆盖南方科技大学及大学城体育中心、22号线覆盖观湖片区保障性住房项目等。
 
  展望
 
  到2035年形成33条线路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了从“零”到“骨干”、到“全域网络化”的腾飞发展,在每一次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紧扣城市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等关键要素,滚动开展了城市轨道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提出适应城市发展阶段和要求的轨道交通发展目标、发展方案和近期重点发展项目,支撑了轨道交通又快又好发展。
 
  为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协调区域与城市发展,支撑深圳建设全球一流城市,以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轨道都市为发展目标,规划提出进一步打造强可达、广覆盖、高竞争、更安全、优包容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构筑“区域对接、快线成网、双心放射、快慢结合、东部加密、三圈三环”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年全市形成由33条线路组成,合计1335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含弹性发展线路11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