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北方首座“坦拱式”装配式地铁站开始拼装

2023-12-20 来源:大众日报
本文摘要: 12月19日,随着重达103吨的顶板构件缓缓落下,由中铁二十五局五公司承建的中国北方首座坦拱式装配式地铁车站——青岛地铁15号线四方厂...

 
    12月19日,随着重达103吨的顶板构件缓缓落下,由中铁二十五局五公司承建的中国北方首座“坦拱式”装配式地铁车站——青岛地铁15号线四方厂站正式拼装。
 
    据了解,四方厂站是青岛地铁首批坦拱式顶板装配式试点应用的6座车站之一,全长274米,其中装配段长206米,由447块预制构件组成,整体装配率达到了75%。顶板首次采用空腔式单块坦顶结构,形状如同中国古代的“拱桥”,而“空腔式”设计,在不影响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将顶板重量降低到103吨,降低吊装风险,节约能耗资源。外框结构由四块环宽为1.994米的预制构件采用“搭积木”的方式进行组拼,大大减少了防水接缝数量,采用“两垫一注一嵌”的防水体系。与之前传统桩锚体系装配式车站相比,全桩撑体系能够更好地克服碎裂岩不良地质和地下水充沛等施工难题;同时,相较于之前顶板由两块构件拼装而成的高拱式装配式车站,大分块坦拱式装配式车站可实现基坑开挖深度减少1米、顶板构件数量减少50%的效果,具备施工过程更安全、成本开支更节约、拼装速度更高效等优势。
 
    在拼装过程中,为确保装配式施工安全质量,该项目配备了160吨智能龙门吊,与高低腿自由跨撑拼装台车配合,可实现百吨级构件2毫米的安装精度。“我们使用的是坦拱高拱两用的装配式拼装台车,能有效解决大体积、大重量、长条状、高强度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在运输、吊装、拼装方面的技术难题,具有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特征。同时,在施工图设计、方案研究、场地规划、工序交底、进度管理等方面,我们广泛应用BIM正向设计、三维建模、施工动画模拟等技术手段,有效保证了构件拼装精度及大型构件的吊装安全。”中铁二十五局青岛地铁15号线项目总工程师刘金华介绍道。
 
    四方厂站首片顶板的顺利拼装对后期同类型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相较于传统现浇工艺,四方厂站采用的装配式技术,一体结构不渗不漏,过程中无大量模板脚手架安拆、钢筋绑扎焊接等环节,减少约80%现场作业人员,机械化施工程度高、噪音和粉尘污染明显减少,在总体工期上可节省4-6个月,最终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环保、进度等多方面全环节整体提升。
 
    装配式建造技术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代表着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建筑业在助力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工厂化批量预制提升实体质量、减少结构缺陷、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有助于大幅推进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在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深度融合,具有广阔前景和重要价值。青岛市早在2014年就开始在试点项目中落地实施装配式建筑技术。“青岛地铁在2018年启动了6号线一期明挖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技术研究应用,充分结合青岛地铁特点,形成了成套全方位装配式地铁车站设计方案,并且最终于2021年10月开始拼装全国首个全方位装配式地铁车站——青岛地铁6号线可洛石站,实现了地铁车站梁、板、柱、墙100%预制装配,助推地铁建造技术迭代升级。同时,集团持续推进绿色发展行动方案,时刻为绿色城轨行业建设贡献力量,不断探求地铁建造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新途径。”青岛地铁集团第二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彬介绍说道。
 
    据悉,四方厂站为青岛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终点站,15号线建成后,不仅能与青岛地铁2号线、3号线形成衔接,缓解黑龙江路沿途交通运输压力,打通青岛南北大通道,还将串联起东岸与北岸两大城区,助力城阳进入“主城时代”,为青岛城市格局的突破创造重要的交通条件。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北方首座“坦拱式”装配式地铁站开始拼装

大众日报


 
    12月19日,随着重达103吨的顶板构件缓缓落下,由中铁二十五局五公司承建的中国北方首座“坦拱式”装配式地铁车站——青岛地铁15号线四方厂站正式拼装。
 
    据了解,四方厂站是青岛地铁首批坦拱式顶板装配式试点应用的6座车站之一,全长274米,其中装配段长206米,由447块预制构件组成,整体装配率达到了75%。顶板首次采用空腔式单块坦顶结构,形状如同中国古代的“拱桥”,而“空腔式”设计,在不影响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将顶板重量降低到103吨,降低吊装风险,节约能耗资源。外框结构由四块环宽为1.994米的预制构件采用“搭积木”的方式进行组拼,大大减少了防水接缝数量,采用“两垫一注一嵌”的防水体系。与之前传统桩锚体系装配式车站相比,全桩撑体系能够更好地克服碎裂岩不良地质和地下水充沛等施工难题;同时,相较于之前顶板由两块构件拼装而成的高拱式装配式车站,大分块坦拱式装配式车站可实现基坑开挖深度减少1米、顶板构件数量减少50%的效果,具备施工过程更安全、成本开支更节约、拼装速度更高效等优势。
 
    在拼装过程中,为确保装配式施工安全质量,该项目配备了160吨智能龙门吊,与高低腿自由跨撑拼装台车配合,可实现百吨级构件2毫米的安装精度。“我们使用的是坦拱高拱两用的装配式拼装台车,能有效解决大体积、大重量、长条状、高强度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在运输、吊装、拼装方面的技术难题,具有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特征。同时,在施工图设计、方案研究、场地规划、工序交底、进度管理等方面,我们广泛应用BIM正向设计、三维建模、施工动画模拟等技术手段,有效保证了构件拼装精度及大型构件的吊装安全。”中铁二十五局青岛地铁15号线项目总工程师刘金华介绍道。
 
    四方厂站首片顶板的顺利拼装对后期同类型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相较于传统现浇工艺,四方厂站采用的装配式技术,一体结构不渗不漏,过程中无大量模板脚手架安拆、钢筋绑扎焊接等环节,减少约80%现场作业人员,机械化施工程度高、噪音和粉尘污染明显减少,在总体工期上可节省4-6个月,最终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环保、进度等多方面全环节整体提升。
 
    装配式建造技术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代表着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建筑业在助力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工厂化批量预制提升实体质量、减少结构缺陷、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有助于大幅推进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在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深度融合,具有广阔前景和重要价值。青岛市早在2014年就开始在试点项目中落地实施装配式建筑技术。“青岛地铁在2018年启动了6号线一期明挖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技术研究应用,充分结合青岛地铁特点,形成了成套全方位装配式地铁车站设计方案,并且最终于2021年10月开始拼装全国首个全方位装配式地铁车站——青岛地铁6号线可洛石站,实现了地铁车站梁、板、柱、墙100%预制装配,助推地铁建造技术迭代升级。同时,集团持续推进绿色发展行动方案,时刻为绿色城轨行业建设贡献力量,不断探求地铁建造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新途径。”青岛地铁集团第二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彬介绍说道。
 
    据悉,四方厂站为青岛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终点站,15号线建成后,不仅能与青岛地铁2号线、3号线形成衔接,缓解黑龙江路沿途交通运输压力,打通青岛南北大通道,还将串联起东岸与北岸两大城区,助力城阳进入“主城时代”,为青岛城市格局的突破创造重要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