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卢耀如
卢耀如,1931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成 果

卢耀如于1953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到地质部东北工程地质队水文地质组工作;1954年至1954年担任地质部新安江工程地质队水文地质组长;1954年至1956年担任地质部931地质大队2分队队长;1956年至1957年在官厅水库地质研究队工作;1961年至1963年在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黄河龙门枢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队工作;1963年至1966年在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喀斯特矿床水文地质及地下水动力学研究室工作;1974年至1981年担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研究室和矿床水文地质研究室副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从中国地质科学院调入同济大学工作;2011年受聘中国矿业大学一级教授,并全职到校工作。卢耀如长期从事岩溶地质的科研和工程实践。

专 访

  地质勘察是水利水电、铁道、公路、机场、工厂、矿山等工程建设的“侦察兵”,通过不同的勘探手段,揭示地层的“秘密”。它不仅是为工程建设提供施工环境、地理条件特性等相关资料信息,也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和前提条件,能有效避免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严重坍塌、下沉、移位和变形等安全问题,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身为一名地质工作者,要在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保障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就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严格、认真地做好地质勘察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地质勘察信息,不能弄虚作假、草草了事。”这是与地质勘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心中始终的坚守。
 
  卢耀如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水文地质工程专家,60多年来他潜心研究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科学,带领团队建立了喀斯特发育与工程效应的理论,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城镇、矿山等工程与环境地质勘测工作,数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得到国内外业界的广泛认可。卢耀如满怀激情地告诉记者:“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长江三峡、南水北调、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港珠澳大桥等标志性工程则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腾飞。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能用地质勘察技术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绵力,我感到非常自豪。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基础设施高速建设阶段,如何更好的利用地质勘察技术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未来地质行业的研究方向,我们地质人也将不断努力、与时俱进,助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更上一层楼。”
 
  和蔼可亲、激情澎湃、专业细致,为行业发展尽心尽力,这是记者眼中的卢耀如。对于地质事业工作,对于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他有很多的切身体会跟我们分享。
 
  地质勘探至关重要
 
  卢耀如至今仍记得他在大学求学时,他的老师说过的一段话:地质这门学科,要担负起国家建设的责任,特别是工程地质要时刻记得,必须认真负责地调查好地质条件,这样才能提供正确的意见,不会因为错误的地质信息给工程建设带来损失。卢耀如郑重地告诉记者,在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某某事故系自然地质原因引发”这样的报道。这是因为有些地区的工程项目在建设之前,忽视了对地质条件和潜在的地质灾害的相关研究,一旦出了问题,就推脱说地质条件不好。事实上,工程建设要有详实的先期地质勘探,这是基础,并非可有可无。
 
  卢耀如道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任何一项工程在施工建设之前,都必须做好地质环境勘察和有关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评价,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甚至要有深入的研究工作成果作为防范地质灾害的依据。地质勘察工作十分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工程地勘质量不高及相关人员对地勘工作认识不足的问题。
 
  工程地勘质量方面,一是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存在工程概念不明确、勘察侧重点不清晰、采用方法不正确、技术较为落后等不足之处。二是在工程地质分析工作过程中出现理论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基本的地质情况不清楚、遗漏问题较多甚至有些工程在没有进行地质勘察之前就下定结,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的现象。这些问题轻则贻误工期,重则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为工程安全埋下隐患。
 
  地勘工作认识方面,一是地勘工作人员对其他相关专业了解不深;二是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地质了解不足,比如有的工程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请专业的地勘人员进行地质勘察,而是让工程设计人员来进行地勘工作,而这些工程设计人员对地质工作不了解,并不能按照地质实际情况给出科学依据,殊不知,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隐患,在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后,相关设计人员极有可能推卸责任。
 
  针对上述问题,卢耀如提出了6个“超前”方案,即超前进行地质研究、超前进行风险预案、超前准备相应器材设备、超前探测有关地质信息、超前进行重大问题处理、超前准备避难处。他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举例:“曾经一个长几百公里的轨道工程项目需要挖掘多条隧道,我提出采用6个‘超前’方案来解决该项目中隧道建设多种地质难题,该方案保障了工程顺利进行。工程后期只剩下300米隧道恰巧处在地质断层带上,有关工程人员为了赶工期,在没有进行具体地质勘察工作情况下,打算用一两个月的时间打通隧道,我坚持即使短短300米,也要严格按照6个‘超前’方案来进行地质勘察,最后这300米隧道工程耗时一年多完成建设。如果不认真做好地质勘察,将来出现问题,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我们不能冒险,自始至终都必须认真进行地质勘察研究工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卢耀如再三强调,任何的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必须重视地质勘察,要把勘察、设计、施工三者结合起来,探索出工程与环境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程建设应与环境“共生共赢”
 
  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先后提出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南部的崛起”等一系列战略规划,使得全国各地的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在卢耀如看来,许多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工程建设与环境生态不相协调的情况。卢耀如回忆起了年轻的时候,他负责查明官厅水库渗漏塌陷的经过。官厅水库于1954年建成,总库容20亿立方米。1955年开始蓄水后就发生坝基渗漏与塌陷,而且塌陷已达粘土心墙,再发展下去就会危及坝体,对京、津一带造成威胁。当时周恩来总理对此极为重视,责令由地质部、水利部及电力部地勘人员组成研究队解决问题,卢耀如则负责查明渗漏、塌陷的原因。通过不断勘探、研究,在参考中外专家众多意见的基础上,他分析得出的结论为:震旦系迷雾山矽质灰岩中岩溶管道水的3个渗流中心,及其对坝体和砂卵石基础造成潜蚀管通而诱发塌陷,这为保证大坝安全进行下一步处理提供了地质上的科学依据。谈起这次经历,卢耀如坦言,官厅水库建设于建国初期,由于当时我国经济实力薄弱,重要工程对地质条件预测研究经验不足,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大损失,之后的大型工程建设吸取了官厅水库教训,越发重视工程项目与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工程经验的积累和对环境意识的增强,卢耀如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他认为要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在两个方面加大研究力度。首先,要深入了解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生态环境,掌握自然规律,分析工程建设中自然环境有利与不利条件,给出科学依据,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例如开展地球圈层运动学与动力学、水的形成与大循环、人类大规模建设与大工程对地质生态环境产生的深远综合效应等课题研究,这些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们都还知之甚少。其次,研究大生态系统建设。地球上的水系统、地质系统、气候系统等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最大程度保持所在地区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以城市建设对湖泊生态系统影响为例,城市在扩张建设过程中要给湖泊留下足够的空间,杜绝不良开发、围湖造田等对湖泊造成破环的做法出现。在保护水量涵养上,不仅要关注降水量的直补,更要注重地下水的补充,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从而更好地保护地表湖泊系统。
 
  卢耀如进一步补充,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创新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而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在以空前速度增加,稍有不甚,就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和灾难。当前我国正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生态社会,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也要坚持和谐生态观,主动协调与自然的关系,避免盲目设计、投产和施工所带来的损失,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共赢”。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避免急功近利
 
  卢耀如出生于福州,虽然长期在北京工作,但他每年都回福州三四次,“每次回来都有不一样的变化,家乡道路越修越宽,城市越来越繁华,尤其是福州的地铁建设让人刮目相看。目前,福州地铁已开通四条线路,运营里程达110公里。”谈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时,卢耀如既肯定了成绩,也道出了他的担忧。他认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线网建设规模还是现代化、自动化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为缓解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时常出现注重工程基础建设,忽视工程与地质环境相融合的情况,对地铁建设、安全运营带来不利影响。卢耀如曾多次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灾害处理,2003年上海地铁4号线出现大管涌、塌陷,造成地面多幢建筑破坏,他结合地铁存在的问题,向时任总理的温家宝提出“地下空间开拓(地铁建设)要注意地质环境的效应的建议”,指出了合理规划、地质条件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强调应有风险意识与风险管理以及适时防灾等事宜。卢耀如语重心长地强调,各个城市在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时,一定要做好前期勘察与规划,不能急功近利。
 
  他提出,开发地下空间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地下空间开发首先是轨道交通建设,其次是地下商场、地下银行、休闲与娱乐场所、地下仓库、地下住宅、地下街道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哪种工程想要进行科学、合理、安全的建设,都需遵守八个重要原则。一是科学规划,让地下空间开发与当地发展相联系,使地下空间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真正弥补当地地面建设的不足。二是地质勘察先行,必须依照当地的自然条件与已有建筑的情况,进行地质勘探与研究。三是和谐发展,地下空间开发不仅要融入当地交通网络,也要与当地近期与中长期发展需求相融合。四是科技创新,地下空间开发从原则、设计到施工环节都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五是防灾控制,在选定线路规划时需要勘探调查线路所在地有无灾害隐患,对在施工中可能诱发不良效应的地段也需要适当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防患于未然。六是信息决策,利用现有科技上的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可靠、精准的决策依据。七是风险管理,在一些地下空间开发中虽然经过勘查、设计对工程有了科学规划,也有了施工方案,但是自然界是复杂的,地质环境一直处在变化之中,我们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八是预警系统建立,有了风险意识就要有预案措施,要建立预警系统以杜绝大灾害的发生。此外,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建设涉及面广,单靠个别科研机构和少数研究人员难以对复杂的地质与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建议组建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整合相关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促进多学科的密切合作,提高综合研究能力以应对城市生态环境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
 
  卢耀如着重指出,尽管今天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但远远没有达到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境界,这就需要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相关方注重把握天文、地质等环境信息,并且城市轨道交通开通后,所处的地质、水文等环境信息还会持续发生变化,应做好实时监测、分析、判断环境信息工作,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安全运营,在让人们享受到更加方便、舒适、快捷的出行体验同时,也让城市生活更加绿色、美好。
 
  为地勘事业储备未来力量
 
  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专家,卢耀如一直以振兴我国地质事业为己任,在从业60年的时间里,他一边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做好地质科学研究工作,一边积极推动地质行业的人才培育。2019年,卢耀如在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卢耀如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激励基金”,根据该基金管理办法,基金将主要用于支持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领域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人才培养包括但不限于奖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学生,支持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相关学科的公益性、引导性课题研究。
 
  卢耀如向记者道出了他对地质学科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思考。地质学科与水利水电、铁道、公路、机场、城市、工厂、矿山、供水等工程建设息息相关,由于行业声望低、择业意愿偏差、人才培养意识薄弱,导致我国地质行业出现了人才总量不足,地勘队伍负担较重;人才结构不合理,配置严重失衡;项目负责人紧缺,复合型人才稀缺等问题。卢耀如认为加强地质行业人才培养就需要做到:深化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在用人机制上实现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具有地质行业特色的人才队伍;适应市场经济,创新地勘队伍人才建设的激励机制;还重视地质行业宣传,加强地质文化建设。
 
  在提高地质教育水平上,要进一步编制全国科技发展规划(2022年—2037年)15年科研项目,包括基础研究、生命科学与原子研究、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地质天梯科学研究等。他还建议要加强社会科学的研究,着重多学科的融合协作,注意地质教育的科学性、效益性和前瞻性。
 
  对于年轻地质工作者的个人能力培养上,卢耀如一直主张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质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到野外去,要到现场去。“科学真谛验于实践,伟业大厦稳在基础。试想一下,任何一个工程如果只有管理人才,没有在现场进行实际勘探的技术人才,如何筑大坝、建交通?”他郑重地嘱咐道:“我们地质工作背后系着的都是国家重大工程,绝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本着对工程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在实践中反复锻炼,全力做好地质勘探研究工作,为我国的现化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努力增添一份地质力量,不负大好年华。”
 
  与卢院士的交流,准确地说不像是一场采访,更像一位相交已久的师长在倾心漫谈。话语间记者深切体会到他那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和服务公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尽管已经90多岁高龄,卢耀如依然积极参与大型水利水电、水资源、生态地质环境、地质灾害与防治、地质公园和自然遗产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的发展建言献策。“进入21世纪,随着地球观测、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地质事业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而我也将与大家共同努力,为我国地质事业与人类社会更美好明天拼尽全力,奋勇向前。”关于未来,卢耀如眼中充满期待。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卢耀如

卢耀如,1931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查看2023-04期杂志封面>>
成 果

卢耀如于1953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到地质部东北工程地质队水文地质组工作;1954年至1954年担任地质部新安江工程地质队水文地质组长;1954年至1956年担任地质部931地质大队2分队队长;1956年至1957年在官厅水库地质研究队工作;1961年至1963年在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黄河龙门枢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队工作;1963年至1966年在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喀斯特矿床水文地质及地下水动力学研究室工作;1974年至1981年担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研究室和矿床水文地质研究室副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从中国地质科学院调入同济大学工作;2011年受聘中国矿业大学一级教授,并全职到校工作。卢耀如长期从事岩溶地质的科研和工程实践。

专 访

  地质勘察是水利水电、铁道、公路、机场、工厂、矿山等工程建设的“侦察兵”,通过不同的勘探手段,揭示地层的“秘密”。它不仅是为工程建设提供施工环境、地理条件特性等相关资料信息,也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和前提条件,能有效避免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严重坍塌、下沉、移位和变形等安全问题,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身为一名地质工作者,要在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保障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就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严格、认真地做好地质勘察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地质勘察信息,不能弄虚作假、草草了事。”这是与地质勘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心中始终的坚守。

 
  卢耀如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水文地质工程专家,60多年来他潜心研究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科学,带领团队建立了喀斯特发育与工程效应的理论,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城镇、矿山等工程与环境地质勘测工作,数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得到国内外业界的广泛认可。卢耀如满怀激情地告诉记者:“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长江三峡、南水北调、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港珠澳大桥等标志性工程则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腾飞。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能用地质勘察技术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绵力,我感到非常自豪。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基础设施高速建设阶段,如何更好的利用地质勘察技术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未来地质行业的研究方向,我们地质人也将不断努力、与时俱进,助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更上一层楼。”
 
  和蔼可亲、激情澎湃、专业细致,为行业发展尽心尽力,这是记者眼中的卢耀如。对于地质事业工作,对于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他有很多的切身体会跟我们分享。
 
  地质勘探至关重要
 
  卢耀如至今仍记得他在大学求学时,他的老师说过的一段话:地质这门学科,要担负起国家建设的责任,特别是工程地质要时刻记得,必须认真负责地调查好地质条件,这样才能提供正确的意见,不会因为错误的地质信息给工程建设带来损失。卢耀如郑重地告诉记者,在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某某事故系自然地质原因引发”这样的报道。这是因为有些地区的工程项目在建设之前,忽视了对地质条件和潜在的地质灾害的相关研究,一旦出了问题,就推脱说地质条件不好。事实上,工程建设要有详实的先期地质勘探,这是基础,并非可有可无。
 
  卢耀如道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任何一项工程在施工建设之前,都必须做好地质环境勘察和有关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评价,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甚至要有深入的研究工作成果作为防范地质灾害的依据。地质勘察工作十分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工程地勘质量不高及相关人员对地勘工作认识不足的问题。
 
  工程地勘质量方面,一是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存在工程概念不明确、勘察侧重点不清晰、采用方法不正确、技术较为落后等不足之处。二是在工程地质分析工作过程中出现理论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基本的地质情况不清楚、遗漏问题较多甚至有些工程在没有进行地质勘察之前就下定结,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的现象。这些问题轻则贻误工期,重则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为工程安全埋下隐患。
 
  地勘工作认识方面,一是地勘工作人员对其他相关专业了解不深;二是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地质了解不足,比如有的工程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请专业的地勘人员进行地质勘察,而是让工程设计人员来进行地勘工作,而这些工程设计人员对地质工作不了解,并不能按照地质实际情况给出科学依据,殊不知,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隐患,在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后,相关设计人员极有可能推卸责任。
 
  针对上述问题,卢耀如提出了6个“超前”方案,即超前进行地质研究、超前进行风险预案、超前准备相应器材设备、超前探测有关地质信息、超前进行重大问题处理、超前准备避难处。他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举例:“曾经一个长几百公里的轨道工程项目需要挖掘多条隧道,我提出采用6个‘超前’方案来解决该项目中隧道建设多种地质难题,该方案保障了工程顺利进行。工程后期只剩下300米隧道恰巧处在地质断层带上,有关工程人员为了赶工期,在没有进行具体地质勘察工作情况下,打算用一两个月的时间打通隧道,我坚持即使短短300米,也要严格按照6个‘超前’方案来进行地质勘察,最后这300米隧道工程耗时一年多完成建设。如果不认真做好地质勘察,将来出现问题,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我们不能冒险,自始至终都必须认真进行地质勘察研究工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卢耀如再三强调,任何的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必须重视地质勘察,要把勘察、设计、施工三者结合起来,探索出工程与环境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程建设应与环境“共生共赢”
 
  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先后提出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南部的崛起”等一系列战略规划,使得全国各地的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在卢耀如看来,许多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工程建设与环境生态不相协调的情况。卢耀如回忆起了年轻的时候,他负责查明官厅水库渗漏塌陷的经过。官厅水库于1954年建成,总库容20亿立方米。1955年开始蓄水后就发生坝基渗漏与塌陷,而且塌陷已达粘土心墙,再发展下去就会危及坝体,对京、津一带造成威胁。当时周恩来总理对此极为重视,责令由地质部、水利部及电力部地勘人员组成研究队解决问题,卢耀如则负责查明渗漏、塌陷的原因。通过不断勘探、研究,在参考中外专家众多意见的基础上,他分析得出的结论为:震旦系迷雾山矽质灰岩中岩溶管道水的3个渗流中心,及其对坝体和砂卵石基础造成潜蚀管通而诱发塌陷,这为保证大坝安全进行下一步处理提供了地质上的科学依据。谈起这次经历,卢耀如坦言,官厅水库建设于建国初期,由于当时我国经济实力薄弱,重要工程对地质条件预测研究经验不足,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大损失,之后的大型工程建设吸取了官厅水库教训,越发重视工程项目与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工程经验的积累和对环境意识的增强,卢耀如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他认为要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在两个方面加大研究力度。首先,要深入了解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生态环境,掌握自然规律,分析工程建设中自然环境有利与不利条件,给出科学依据,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例如开展地球圈层运动学与动力学、水的形成与大循环、人类大规模建设与大工程对地质生态环境产生的深远综合效应等课题研究,这些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们都还知之甚少。其次,研究大生态系统建设。地球上的水系统、地质系统、气候系统等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最大程度保持所在地区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以城市建设对湖泊生态系统影响为例,城市在扩张建设过程中要给湖泊留下足够的空间,杜绝不良开发、围湖造田等对湖泊造成破环的做法出现。在保护水量涵养上,不仅要关注降水量的直补,更要注重地下水的补充,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从而更好地保护地表湖泊系统。
 
  卢耀如进一步补充,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创新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而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在以空前速度增加,稍有不甚,就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和灾难。当前我国正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生态社会,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也要坚持和谐生态观,主动协调与自然的关系,避免盲目设计、投产和施工所带来的损失,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共赢”。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避免急功近利
 
  卢耀如出生于福州,虽然长期在北京工作,但他每年都回福州三四次,“每次回来都有不一样的变化,家乡道路越修越宽,城市越来越繁华,尤其是福州的地铁建设让人刮目相看。目前,福州地铁已开通四条线路,运营里程达110公里。”谈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时,卢耀如既肯定了成绩,也道出了他的担忧。他认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线网建设规模还是现代化、自动化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为缓解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时常出现注重工程基础建设,忽视工程与地质环境相融合的情况,对地铁建设、安全运营带来不利影响。卢耀如曾多次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灾害处理,2003年上海地铁4号线出现大管涌、塌陷,造成地面多幢建筑破坏,他结合地铁存在的问题,向时任总理的温家宝提出“地下空间开拓(地铁建设)要注意地质环境的效应的建议”,指出了合理规划、地质条件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强调应有风险意识与风险管理以及适时防灾等事宜。卢耀如语重心长地强调,各个城市在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时,一定要做好前期勘察与规划,不能急功近利。
 
  他提出,开发地下空间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地下空间开发首先是轨道交通建设,其次是地下商场、地下银行、休闲与娱乐场所、地下仓库、地下住宅、地下街道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哪种工程想要进行科学、合理、安全的建设,都需遵守八个重要原则。一是科学规划,让地下空间开发与当地发展相联系,使地下空间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真正弥补当地地面建设的不足。二是地质勘察先行,必须依照当地的自然条件与已有建筑的情况,进行地质勘探与研究。三是和谐发展,地下空间开发不仅要融入当地交通网络,也要与当地近期与中长期发展需求相融合。四是科技创新,地下空间开发从原则、设计到施工环节都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五是防灾控制,在选定线路规划时需要勘探调查线路所在地有无灾害隐患,对在施工中可能诱发不良效应的地段也需要适当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防患于未然。六是信息决策,利用现有科技上的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可靠、精准的决策依据。七是风险管理,在一些地下空间开发中虽然经过勘查、设计对工程有了科学规划,也有了施工方案,但是自然界是复杂的,地质环境一直处在变化之中,我们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八是预警系统建立,有了风险意识就要有预案措施,要建立预警系统以杜绝大灾害的发生。此外,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建设涉及面广,单靠个别科研机构和少数研究人员难以对复杂的地质与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建议组建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整合相关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促进多学科的密切合作,提高综合研究能力以应对城市生态环境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
 
  卢耀如着重指出,尽管今天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但远远没有达到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境界,这就需要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相关方注重把握天文、地质等环境信息,并且城市轨道交通开通后,所处的地质、水文等环境信息还会持续发生变化,应做好实时监测、分析、判断环境信息工作,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安全运营,在让人们享受到更加方便、舒适、快捷的出行体验同时,也让城市生活更加绿色、美好。
 
  为地勘事业储备未来力量
 
  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专家,卢耀如一直以振兴我国地质事业为己任,在从业60年的时间里,他一边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做好地质科学研究工作,一边积极推动地质行业的人才培育。2019年,卢耀如在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卢耀如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激励基金”,根据该基金管理办法,基金将主要用于支持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领域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人才培养包括但不限于奖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学生,支持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相关学科的公益性、引导性课题研究。
 
  卢耀如向记者道出了他对地质学科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思考。地质学科与水利水电、铁道、公路、机场、城市、工厂、矿山、供水等工程建设息息相关,由于行业声望低、择业意愿偏差、人才培养意识薄弱,导致我国地质行业出现了人才总量不足,地勘队伍负担较重;人才结构不合理,配置严重失衡;项目负责人紧缺,复合型人才稀缺等问题。卢耀如认为加强地质行业人才培养就需要做到:深化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在用人机制上实现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具有地质行业特色的人才队伍;适应市场经济,创新地勘队伍人才建设的激励机制;还重视地质行业宣传,加强地质文化建设。
 
  在提高地质教育水平上,要进一步编制全国科技发展规划(2022年—2037年)15年科研项目,包括基础研究、生命科学与原子研究、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地质天梯科学研究等。他还建议要加强社会科学的研究,着重多学科的融合协作,注意地质教育的科学性、效益性和前瞻性。
 
  对于年轻地质工作者的个人能力培养上,卢耀如一直主张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质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到野外去,要到现场去。“科学真谛验于实践,伟业大厦稳在基础。试想一下,任何一个工程如果只有管理人才,没有在现场进行实际勘探的技术人才,如何筑大坝、建交通?”他郑重地嘱咐道:“我们地质工作背后系着的都是国家重大工程,绝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本着对工程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在实践中反复锻炼,全力做好地质勘探研究工作,为我国的现化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努力增添一份地质力量,不负大好年华。”
 
  与卢院士的交流,准确地说不像是一场采访,更像一位相交已久的师长在倾心漫谈。话语间记者深切体会到他那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和服务公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尽管已经90多岁高龄,卢耀如依然积极参与大型水利水电、水资源、生态地质环境、地质灾害与防治、地质公园和自然遗产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的发展建言献策。“进入21世纪,随着地球观测、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地质事业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而我也将与大家共同努力,为我国地质事业与人类社会更美好明天拼尽全力,奋勇向前。”关于未来,卢耀如眼中充满期待。

上一篇:农兴中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