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困境,纵深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发布时间:2019-09-09 10:38:50 编辑:daitengteng
本文摘要:在去年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指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已经进入了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提出“进一步集中攻坚...
在去年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指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已经进入了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提出“进一步集中攻坚,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取得更大的成效”。
困境待破
但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纵深推进,还面临一些实际问题。
三地间智能交通发展悬殊。“十二五”期间,智能交通的建设已渗透到北京的交通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为精细化交通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交通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道路管理、行政管理、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都基本实现信息化,有统一平台安排工作。相对于北京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天津和河北进展显得缓慢。在构建京津冀区域交通大数据体系方面,落后于北京,会对京津冀三地交通运输服务的一体化造成影响。京津冀地区目前没有一个信息和技术共享平台,在大数据时代,有用的信息难以沟通和互相充分利用,不利于京津冀地区的智能交通发展。
缺乏统一规划平台。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统一规划平台,在交通建设上难以形成有效的一致政策。虽然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战略目标,但是迫切需要一个纵览全局的规划平台来深入领导指挥这项事业,安排各项具体工作。京津冀区域交通规划平台,应是以信息交流和共享为主的统一管理模式,同时,在政策和资源上也应做到互惠互利,多方共赢。
各地交通政策缺乏联系。三地制定出来的交通政策都只是基于各自的背景及优惠政策,而没有站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角度,使得各地交通政策之间缺乏联系。比如一卡通项目, 每个城市都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和发展需要制定政策,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利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推进。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滞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框架为“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与之相对应,一个多层次、高效率、优势互补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体系必不可少。然而,从京津冀区域交通发展现状来看,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综合交通枢纽来连通三地交通。虽然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较为完善,但河北各地的交通网络系统性和覆盖率较低,这样的交通网络布局难以实现京津冀区域核心城市对于周边城市的辐射和带动。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从交通投资的总量上看,京津冀地区虽然在近年来一直持上升趋势,但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仍然落后;从结构上看,北京市的交通投资远超过天津和河北,三地发展不均衡,显然不能满足当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除此之外,区域内的高铁、快线、地铁线的有效连接和换乘;优化精简项目审批手续;高效做好协调工作等都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需要努力的方面。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仍然很艰巨。
今后:共建、共融、共享、共治
“共建、共融、共享、共治”,这是今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的概括。刘小明表示,要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共建,促进交通运输服务的共融,努力实现交通运输成果共享,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协同共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贡献更加有力的交通力量。
“共建”,就是要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加强三地交通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交通体系,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的一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一小时交通圈。着力推进京津冀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打造一批精品铁路工程,完善便捷通畅的公路交通网。加快建设以天津港为核心、以河北港口为两翼的世界级港口群。打造京津冀国际一流的机场群。加快构建雄安新区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着力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的先行区。
“共融”,即促进交通运输服务的共融。统筹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综合客运枢纽和物流园区,新建、改扩建综合客运枢纽,运输服务方式之间换乘不超过10分钟,全面推进三地运输组织一体化衔接,大力发展旅客联程联运,实现主要城市之间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让客运更便捷。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推进港口大宗物资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到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长40%。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造节约智能的物流体系,让物流更绿色、更高效,突出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智能化运输服务升级,以数字化引领交通服务的现代化。
“共享”,指努力实现交通运输成果共享。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支持服务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着力治理北京交通大城市病,实现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5%。坚决打好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加快实现环京津冀贫困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坚决打好交通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务债务风险。
“共治”,意为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协同共治。着力解决制约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加快一体化服务相关标准的制定,促进制度对接和融合,完善三地协同运行监测和应急指挥系统,持续推进联合执法,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