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专题 > 磁浮,轨道交通创新发展方向 > 中低速更加安全、舒适、经济

中低速更加安全、舒适、经济

发布时间:2023-04-10 13:21:39 编辑:lanyingchun
本文摘要:我国于1999年正式启动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化应用的研发工作,并陆续在上海、唐山、株洲建成了中低速磁浮试验线,2009年成功研制实用型磁浮列车,掌握了中低速磁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磁浮车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完整的、专业化的工程技术实施能力。中速磁浮交通的研发还被列入国家“十三五”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


据报道,1922年,德国科学家赫尔曼·肯佩尔第一次提出“电磁悬浮铁路”的设想,打破了“车”必有“轮”的常规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等待,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磁浮原理样车,建成了一条长660米的试验线,证明了磁浮列车的可行性。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紧随其后,相继开始了磁浮交通技术的研发工作。中国进入磁浮交通研究领域始于上世纪80年代,起初开展的是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研究。
1986年,西南交通大学就率先召开了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技术研究大会,成为国内较早启动该领域研究的高校科研单位。1988年,交大磁浮团队完成了单自由度铁球悬浮实验,对电磁吸力悬浮原理有了本质的认识。1989年3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磁悬浮试验样车。
1994年10月,我国成功研制第一辆可载人4吨磁浮车及其试验线,并实现了系统的稳定悬浮与运行,这是我国在磁浮列车领域的首次突破,标志着我国开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技术。该项目1996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获该年度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中国第一条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在西南交通大学建成,并且成功进行了稳定悬浮、导向、驱动控制和载人运行等时速为30.0 km的试验。西南交通大学这条试验线的建成,标志中国已经掌握制造磁悬浮列车的技术。
我国于1999年正式启动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化应用的研发工作,并陆续在上海、唐山、株洲建成了中低速磁浮试验线,2009年成功研制实用型磁浮列车,掌握了中低速磁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磁浮车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完整的、专业化的工程技术实施能力。中速磁浮交通的研发还被列入国家“十三五”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
与此同时,线路建设也逐渐成功落地。2016年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施工、自主管理的中低速磁悬浮——长沙磁浮快线正式开通;2017年北京S1线开通,这是北京首条中低速磁浮线路,中国第二条中低速磁悬浮也是启动最早的磁浮线;同期,第一条磁浮旅游专线正式开工建设,其技术在长沙磁浮快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升级改造。
2018年以来,国内多家企业和高校正联合研制新一代速度160km/h中低速磁浮列车,2020年4月28日,我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在长沙磁浮快线跑出了160公里的时速,成功完成了最高设计速度的达速测试。我国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正在向更加安全、舒适、经济的方向发展。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