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内容

台湾高铁试运营暴露三大问题 为京沪高铁敲警钟

2007-01-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admin
    台湾高速铁路的开通无疑将给台湾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影响,但追溯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一是资金筹措和经营问题。高铁工程投资巨大,总计经费达5857亿元新台币,其中台当局方面负责的经费为1057亿元(主要为规划设计、购地拆迁与相关配套工程等),高铁公司负责的经费为4800亿元(包括财务成本435亿元与建设工程经费4365亿元)。然而,在兴建过程中,组建台湾高铁公司的几家财团在得到相应的承包工程后就不愿再投资,而原先合作的外商投资也迟迟不到位,融资方面也遇到困难,12次融资案中,11次都告失败。为追加投资,高铁公司不得不发行特别股,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官商勾结弊案与争议。

  从台北到高雄的标准车厢票价约为新台币1490元,商务车厢为2440元。对普通百姓来讲,价格不菲。由于高铁安全性能一直被民众所质疑(仅去年年底一个月,高铁前后发生五次事故),其运营维护也为技术所限,高铁能否顺利经营下去仍是一个未知数。如果高铁无法经营下去而由台当局收回,未来台当局须付出3259亿元新台币的代价,平均每个民众将付出近1.5万元,从而演变成为“财团赚钱,全民埋单”。

  二是线路与站点选择问题。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江瑞祥认为,高铁设站地点本身就有许多局限性,除了台北外,很多站区位置都远离都市,民众还得费时转车至市中心。高铁作为一个节省时间的“运输工具”显然有问题。没有设高铁站的地方,将可能被有高铁的城市“吸走”,从而扩大城乡差距。

  三是技术支持与维护问题。台湾高铁部分采用欧洲技术给了日本规避责任的借口,同时,欧洲方面也声称对高铁运行中的问题不负责任。台湾高铁则坚持认为“合同是同日本签的,如果发生问题,日本方面要付全责。日本最初签订合同时,根本没有提到未来责任的问题,日本现在规避责任并不合理”。目前几方还在争论之中。

  中国京沪高铁招标目前尚未尘埃落定,日前又传出京沪高铁因为造价提高而未能如约开工的消息,台湾高铁所暴露出的这三大问题显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英国《金融时报》曾援引发改委一位官员的表态指出,中国正在研究一种可能性,采用混合德法日三国高铁技术的方式建设。三国技术各有千秋,如果京沪高铁引进多国混合技术,就必须吸取台湾高铁教训,考虑技术缝合问题慎重引进,至少要事先明确双方责任,以免为对方留下事后“免责”口实。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台湾高铁试运营暴露三大问题 为京沪高铁敲警钟

中国经济网

    台湾高速铁路的开通无疑将给台湾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影响,但追溯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一是资金筹措和经营问题。高铁工程投资巨大,总计经费达5857亿元新台币,其中台当局方面负责的经费为1057亿元(主要为规划设计、购地拆迁与相关配套工程等),高铁公司负责的经费为4800亿元(包括财务成本435亿元与建设工程经费4365亿元)。然而,在兴建过程中,组建台湾高铁公司的几家财团在得到相应的承包工程后就不愿再投资,而原先合作的外商投资也迟迟不到位,融资方面也遇到困难,12次融资案中,11次都告失败。为追加投资,高铁公司不得不发行特别股,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官商勾结弊案与争议。

  从台北到高雄的标准车厢票价约为新台币1490元,商务车厢为2440元。对普通百姓来讲,价格不菲。由于高铁安全性能一直被民众所质疑(仅去年年底一个月,高铁前后发生五次事故),其运营维护也为技术所限,高铁能否顺利经营下去仍是一个未知数。如果高铁无法经营下去而由台当局收回,未来台当局须付出3259亿元新台币的代价,平均每个民众将付出近1.5万元,从而演变成为“财团赚钱,全民埋单”。

  二是线路与站点选择问题。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江瑞祥认为,高铁设站地点本身就有许多局限性,除了台北外,很多站区位置都远离都市,民众还得费时转车至市中心。高铁作为一个节省时间的“运输工具”显然有问题。没有设高铁站的地方,将可能被有高铁的城市“吸走”,从而扩大城乡差距。

  三是技术支持与维护问题。台湾高铁部分采用欧洲技术给了日本规避责任的借口,同时,欧洲方面也声称对高铁运行中的问题不负责任。台湾高铁则坚持认为“合同是同日本签的,如果发生问题,日本方面要付全责。日本最初签订合同时,根本没有提到未来责任的问题,日本现在规避责任并不合理”。目前几方还在争论之中。

  中国京沪高铁招标目前尚未尘埃落定,日前又传出京沪高铁因为造价提高而未能如约开工的消息,台湾高铁所暴露出的这三大问题显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英国《金融时报》曾援引发改委一位官员的表态指出,中国正在研究一种可能性,采用混合德法日三国高铁技术的方式建设。三国技术各有千秋,如果京沪高铁引进多国混合技术,就必须吸取台湾高铁教训,考虑技术缝合问题慎重引进,至少要事先明确双方责任,以免为对方留下事后“免责”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