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建设者:“像第一次一样”诠释责任
2012-08-03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品牌网“提运架”人
这些普通劳动者,目前正在建设我国最北部地区、设计时速最快的哈齐客专工程。他们大多是90后、80后、70后,少数出生在60年代。
工地上60后的有:曹磊,1978年参加全国高考考入铁道兵工程学院;付家亮、牛志乾、冯远亮等,他们都是1981年入伍的铁道兵。
张华涛70后,冯凯、王波、臧燕80后,还有90后。他们没有铁道兵的军龄,却接受过老一代铁道兵的严格军旅训练,是铁道兵的传人。
中铁十六局的前身是铁道兵“首都师”,铁道兵的优良传统在这里代代传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铁道兵铺路架桥的事迹感人至深,仿佛就在昨天。如今的高铁建设者,这些铁道兵的传人“提运架”人,在高铁行业外很少被提起、更少被了解,就是行业内也是近年才被人熟知。
为满足高铁列车运行的需要,列车正在从路基上运行,升到高架桥上飞行。数据显示,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桥梁长度约1140公里,占正线长度86.5%;而路基长度仅有162公里。高速铁路建设,桥梁工程成为主要工程。在高铁工地,架桥已实现机械化,而且被形象化的称作“提运架”。这是高铁架桥机械化施工三个主要作业环节的简称:“提”是提梁、“运”是运梁、“架”就是架桥。“提运架”人,就是高铁铺路架桥人。
高铁列车飞驰的场面令人瞬间震撼,“提运架”人施工作业长年累月的一丝不苟更让人敬佩。“每提运架一片梁,都要像第一次一样”,就集中展现出“提运架”人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
没有一丝不苟的态度,不可能技术精益求精;没有精益求精的技术,一丝不苟就是一句空话。中铁十六局哈齐项目部提运架队成立于2006年,承建的第一个工程是武广高铁。面对设计时速超350公里的施工标准,操作世界先进的桥梁提运架工程设备,为恪守公司“兑现合同承诺,留下时代精品”的质量方针,刚刚成立的提运架队就以一丝不苟的态度,苦练精益求精的技术。全队晚间学习,白天演练。每天除去吃饭睡觉,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学习演练上。半个多月后,全队熟练掌握了大型提运架设备操作规程规定的所有操作步骤,并在武广高铁提运架第一片梁时首架成工,一次通过质量检验。
回忆起在武广高铁工地的日日夜夜,从四川入伍的老铁道兵冯远亮仍然记忆犹新:武广高铁第一片梁是我们中铁十六局架设的、夺得武广全线第一。那以后,每提运架一片梁,我们还当作第一片梁;直到最后一片梁稳稳当当、安安全全、优质提运架成功,我的双腿从未有过的发起抖来,站立不住。老铁道兵山东汉子牛志乾说:那一刻,整个施工期间深埋在心里的压力和激情,再也压抑不住了。全队激情迸发,拥抱、跳跃、欢呼,有些队友瘫坐在工地上,有些落下了热泪。至此,“每提运架一片梁,都要像第一次一样”的名言,就跟随着这支提运架队转战南北东西。
高铁质量就是生命
中铁十六局高铁建设者说,高铁质量就是生命。高铁的质量不但关系企业的生存,还关系旅客的生命。高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得有一丝一毫的疏忽。
生活工作在中铁十六局哈齐项目部提运架队,每时每刻都可以感受到,“每提运架一片梁,都要像第一次一样”不只是说出的名言,更体现在提运架的每一个规定操作动作中。在中铁十六局“大型专用设备操作步骤完成报告应答要求”手册中,可以看到如同军令一样严格的规定:杜绝简化、省略任何操作步骤。提运架队员当班,必须服从指挥、统一服装、统一行动。
在规范化管理、程序化管理中,提运架作业的每一项规定、每一个步骤,绝不是写在纸上、附在手册里看看的,必须在施工中逐一执行。因为任何的简化、省略、疏忽都可能酿成重大事故。今年5月12日,架桥机正按照规定步骤运行,操作手按照操作规程逐一执行操作指令,各岗位在报告应答完成每一个架桥步骤。一切都显得很正常。突然,四台卷扬机中的一台停止运转,架桥机运行异常。密切监视架桥机运行的安全总监臧燕,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当机立断发出停止运行的指令,避免了一次重大险情。
中铁十六局哈齐项目部负责提运架设备管理的曹磊副总,是铁道兵工程学院毕业的学生兵,工作作风一贯严谨务实,不但对提运架设备技术了如指掌,而且对设备运行施工更是感慨颇深。他说,提运架工作的每一个岗位,上岗时都要全神贯注,工作中不能有丝毫懈怠。因为任何时刻都可能出状况,稍有迟疑处理不当,就会酿成大祸。提运架起的梁,最大吨位有900吨,通常也在750吨以上,还要空中作业,出事故就是大事故。不要说一线施工要高度集中精力、绷紧神经,就是项目部领导也最怕架桥施工时提运架机长来电话。
在提运架工地上,提梁机把数百吨的大梁缓缓提起,又稳稳放在运梁车上;有着32对64个大轮子的运梁车,驮运巨梁时无风也会碾起一股沙尘;架桥机高高的耸立在几十米高的桥墩上,一端接着铺架完工展现出优美曲线的高架桥,一端指向远方;“每提运架一片梁,都要像第一次一样”的话语,记在了提运架队员的心里,时刻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初升的太阳
施工季节,每当太阳升起,提运架队就开始早点名。初升的太阳,照在队里每个人脸上,每个人都像初升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中铁十六局哈齐项目部提运架队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他们以80后为主、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七、八岁。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继承发扬了铁道兵的传统,又烙着时代的印记。
冯凯是老铁道兵的后代。2012年春节假期,冯凯留在工地值班,直到今日没有回家探亲。家里父母没有问为什么?因为当年老铁道兵都是先大家后小家;冯凯也没有问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因为当年父辈铺路架桥,也常常舍小家顾大家。队里更多的年轻人,是从社会招聘的合同工。新入队员工的培训,第一课就是铁道兵传统教育和军训。这就像当年铁道兵新兵入伍一样。有什么样的人,就带什么样的兵。上任队长付家亮、现任队长牛志乾都是1981年入伍的铁道兵。他们带兵有军人的严厉、有兄长的慈祥。上工时,他们会严厉的下达命令:“要像第一次提运架一样,完成每一道工序!”收工时,他们又会问候一句:“兄弟们辛苦了!”在工作中,哪怕一个微不足道的疏忽,他们都会劈头一句:“立即纠正!”就是这样,铁道兵的优良传统在提运架队薪火相传。
在提运架队,钻研技术早已形成风气。多年前曹磊副总在此任职时,就鼓励学习技术、练基本功、合理建议、创新实践。提运架队员还记得曹副总当年说:合理建议、搞技改,要千方百计、集思广益。只要科学合理、符合规章,风险我顶着。老铁道兵文化低,钻研技术困难。但这没有难倒他们。最初操作国外技术大吨位提梁机时,付家亮发现人工移动120钢轨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就提议要技术改进。付家亮、牛志乾、冯远亮几个老兵琢磨多日,用电动葫芦代替人工,使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提高三分之二以上。
年轻的提运架队员学历高,钻研起技术来兴趣、劲头更大。运梁车有37米长,是个重量级进口设备,64个轮子可以同时运行,也可以分组分区运转,驮起八、九百吨的巨梁行走自如。但只要有一组轮子出现问题,其它轮子就会受到严重干扰。在武广高铁施工的最初几个月,时不时64个大轮子就会发生不同步现象。只要出状况,咱中国人拿这个庞然大物还真没办法。只好请洋人来排除故障。请洋人不但每天要花费大量美金,还要从国外飞来,每次故障至少要耽搁个把星期。这可急煞了运梁车操作手张华涛。想向老外学习,一是语言有障碍,二是外国工程师总是用“No problem没有问题”回答你,什么也问不出来。此时的小张想老外不教,看看也总该有收获吧。小张不只看得仔细,还把外国工程师工作时,随手扔掉的草图、草稿收集起来反复琢磨,有时深夜还在查阅英汉字典仔细推敲。这一来二去,半年后张华涛掌握了运梁车常见故障维修技术。几年里,再也没请外国工程师来处理运梁车故障。王波是提运架队第一代国外技术大型架桥机操作手。做好操作手工作,学习技术和娴熟的操作经验同样重要。为提高架桥机的操控精度,王波反复体会控制按钮和架桥机机械惯性之间的关系。王波总结自己精准操控架桥机的经验时说:就是要摸准架桥机的脾气,要和架桥机交朋友。和架桥机成为好朋友,你的一举一动与架桥机的一举一动就和拍了。提起王波的故事,曹磊副总不止一次说:“这是默契、是经验、是感觉、是敬业、是心领神会、是书本里学不到的。”曹副总还说,中铁十六局多年来一直鼓励年轻人在工程一线,立足本职、努力学习、勇于实践、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建功立业。在中铁十六局,像提运架队一样继承发扬铁道兵优良传统的施工队伍还有许多。
又是一个清晨,初升的太阳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每个人都像初升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新的一天里,年轻的提运架队员“像第一次一样”,一丝不苟地诠释高铁建设者的责任。
- 上一篇:我国首座重载铁路大桥主桥钢桁梁合龙
- 下一篇:温州动车事故一周年后的反思
相关文章
- 神州高铁2020年上半年预计亏损2.4亿元–3亿元 2020-07-15
- A股上市!一图读懂京沪高铁有多牛2020-01-17
- 京沪高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2020-01-17
- 京沪高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2020-01-16
- 中国“最赚钱的高铁”高速IPO 京沪高铁为什么这么赚钱?201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