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北京58个地铁站将艺术化装修

2012-04-18 来源:北京日报
本文摘要:刚逛完南锣鼓巷,走进地铁站后还能在相似景观中回味胡同生活的风韵。这样的场景,将会愈加频繁地在地铁轨道交通中出现。记者日前从市规划委...
刚逛完南锣鼓巷,走进地铁站后还能在相似景观中回味胡同生活的风韵。这样的场景,将会愈加频繁地在地铁轨道交通中出现。记者日前从市规划委获悉,《北京地铁线网公共艺术品规划》课题已经完成,本市已经确立了58个重点地铁站点进行艺术化装修,其中今年即将试运营的6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部分站点都在其中。
 
  近新如新 近旧如旧
 
  “目前,计划在今年试运行的几条地铁线,已经在进行人文景观的设计招投标工作。”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于化云介绍,轨道交通站点的艺术化设计,将紧密结合地面的人文景观情况,选取相同或者相似的要素,往地下延伸。
 
  在这种概念的指引下,6号线将成为“非常好看”的一条地铁线。
 
  6号线一期从西往东,穿越了白石桥、三里河,经过平安里,抵达北海、南锣鼓巷,往东一路依次又到达东四、朝阳门、金台路等地,站点紧邻公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文物建筑,又能将乘客从西往东一路送到CBD商务区。
 
  按照地铁站点设计与地面建筑、景观接轨的原则,地铁站的风格将通过地面建筑来决定。如果接近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地铁站会选择接近砖墙灰瓦的风格。于化云说,北京的地铁线并不会完全复制传统艺术,地上建筑如果属于近现代风格,地下就要考虑做一些比较现代、充满国际艺术语言的作品。整条地铁的地铁站最后会成为既体现古都风貌,又有北京性格的设计。
 
  于是,乘坐地铁由西往东的乘客,就像坐上了时空穿梭列车。从现代商业区穿越到旧城胡同内,品味着北京老街坊的京味气息,最后来到高楼鳞次栉比的金融核心区。
 
  据了解,陆续进行装修的58个轨道交通站点,除了6号线和9号线以外,还包括未来开通的7号线和14号线,这两条地铁线站点的设计,也将遵从同一原则。
 站点艺术全线网普及
 
  市规划委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北京地铁2号线的4个车站上最早出现了反映改革开放时期人们文化诉求内容的壁画,开启了北京地铁引入公共艺术品的先例。
 
  “然而在随后的20多年,地铁公共环境并无太大进展,从车站的建筑模式,室内空间的形式、体量、容积,再到室内装修形式都没有太大改观,到处都保留着最初建成年代的烙印。”一位地铁公共艺术研究专家说,那些年,地铁站点的公共艺术似乎断了线。站内惟一明显的变化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走上”墙头。
 
  这种现象直到近几年才有了转变。
 
  “去年最突出的几条线,应该是采用玻璃艺术的房山线和9号线以及8号线北段。”于化云说。这几条线路上采用了目前轨道交通设计中比较先进的玻璃艺术壁画。考虑到安全需要,这些壁画已经安装了安全条,虽然安全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美感,但流线型的图案,还是给四四方方的地铁站增添了一丝艺术气息。
 
  “除了已经纳入规划的58个站点,我们在整个新建的线网中计划推广公共空间艺术,探讨除了壁画以外的其他艺术表现方式,未来的坐椅、垃圾桶等都将进行风格化的设计。”于化云说。
 
  新闻背后
 
  地铁设计主抓谁的“眼球”?
 
  在课题完成以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壁画学会对地铁公共艺术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学生分多路对2号线、4号线、5号线、8号线、10号线一期及周边的近千名乘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63次直接观察。其中55.3%的乘客年龄段在26至45岁。
 
  调研结果显示,乘坐北京地铁出行重复乘坐频率为69%,乘客对地铁公共艺术的体验特点为单次感受时间较短,表现为单次乘坐关注度为41.9%,平均浏览时间为10秒;但重复累计次数较多,总体艺术印象较为深刻。
 
  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受众群体的年龄层主要为中青年,占总量的85.6%,且对公共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及较高的精神需求。对于中青年乘客的特点,未来的这些轨道交通站点在设计时将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目标,通过地域性、民族性、国际性相结合的公共艺术题材选取原则,兼顾做到功能优先、安全耐久、实用设施艺术化。
 
  曾任中国壁画学会会长的侯一民先生对此表示,地铁壁画的内容应突出“北京文化”,中外旅客从生动的北京壁画上能了解北京古老深厚、生动多彩的文化特色。在工艺上,要以最好的工艺手段,显示我国当代工艺技术水平。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北京58个地铁站将艺术化装修

北京日报

刚逛完南锣鼓巷,走进地铁站后还能在相似景观中回味胡同生活的风韵。这样的场景,将会愈加频繁地在地铁轨道交通中出现。记者日前从市规划委获悉,《北京地铁线网公共艺术品规划》课题已经完成,本市已经确立了58个重点地铁站点进行艺术化装修,其中今年即将试运营的6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部分站点都在其中。
 
  近新如新 近旧如旧
 
  “目前,计划在今年试运行的几条地铁线,已经在进行人文景观的设计招投标工作。”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于化云介绍,轨道交通站点的艺术化设计,将紧密结合地面的人文景观情况,选取相同或者相似的要素,往地下延伸。
 
  在这种概念的指引下,6号线将成为“非常好看”的一条地铁线。
 
  6号线一期从西往东,穿越了白石桥、三里河,经过平安里,抵达北海、南锣鼓巷,往东一路依次又到达东四、朝阳门、金台路等地,站点紧邻公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文物建筑,又能将乘客从西往东一路送到CBD商务区。
 
  按照地铁站点设计与地面建筑、景观接轨的原则,地铁站的风格将通过地面建筑来决定。如果接近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地铁站会选择接近砖墙灰瓦的风格。于化云说,北京的地铁线并不会完全复制传统艺术,地上建筑如果属于近现代风格,地下就要考虑做一些比较现代、充满国际艺术语言的作品。整条地铁的地铁站最后会成为既体现古都风貌,又有北京性格的设计。
 
  于是,乘坐地铁由西往东的乘客,就像坐上了时空穿梭列车。从现代商业区穿越到旧城胡同内,品味着北京老街坊的京味气息,最后来到高楼鳞次栉比的金融核心区。
 
  据了解,陆续进行装修的58个轨道交通站点,除了6号线和9号线以外,还包括未来开通的7号线和14号线,这两条地铁线站点的设计,也将遵从同一原则。
 站点艺术全线网普及
 
  市规划委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北京地铁2号线的4个车站上最早出现了反映改革开放时期人们文化诉求内容的壁画,开启了北京地铁引入公共艺术品的先例。
 
  “然而在随后的20多年,地铁公共环境并无太大进展,从车站的建筑模式,室内空间的形式、体量、容积,再到室内装修形式都没有太大改观,到处都保留着最初建成年代的烙印。”一位地铁公共艺术研究专家说,那些年,地铁站点的公共艺术似乎断了线。站内惟一明显的变化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走上”墙头。
 
  这种现象直到近几年才有了转变。
 
  “去年最突出的几条线,应该是采用玻璃艺术的房山线和9号线以及8号线北段。”于化云说。这几条线路上采用了目前轨道交通设计中比较先进的玻璃艺术壁画。考虑到安全需要,这些壁画已经安装了安全条,虽然安全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美感,但流线型的图案,还是给四四方方的地铁站增添了一丝艺术气息。
 
  “除了已经纳入规划的58个站点,我们在整个新建的线网中计划推广公共空间艺术,探讨除了壁画以外的其他艺术表现方式,未来的坐椅、垃圾桶等都将进行风格化的设计。”于化云说。
 
  新闻背后
 
  地铁设计主抓谁的“眼球”?
 
  在课题完成以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壁画学会对地铁公共艺术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学生分多路对2号线、4号线、5号线、8号线、10号线一期及周边的近千名乘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63次直接观察。其中55.3%的乘客年龄段在26至45岁。
 
  调研结果显示,乘坐北京地铁出行重复乘坐频率为69%,乘客对地铁公共艺术的体验特点为单次感受时间较短,表现为单次乘坐关注度为41.9%,平均浏览时间为10秒;但重复累计次数较多,总体艺术印象较为深刻。
 
  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受众群体的年龄层主要为中青年,占总量的85.6%,且对公共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及较高的精神需求。对于中青年乘客的特点,未来的这些轨道交通站点在设计时将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目标,通过地域性、民族性、国际性相结合的公共艺术题材选取原则,兼顾做到功能优先、安全耐久、实用设施艺术化。
 
  曾任中国壁画学会会长的侯一民先生对此表示,地铁壁画的内容应突出“北京文化”,中外旅客从生动的北京壁画上能了解北京古老深厚、生动多彩的文化特色。在工艺上,要以最好的工艺手段,显示我国当代工艺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