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南昌地铁:地下地上大变革

2013-09-23 来源:江南都市报
本文摘要:南昌为什么要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就是为了有效地把地下地上的文化、土地、产业等各种空间资源,和卫星城市、不同类别的城市功能区有机融合起来。
  地铁拓展南昌发展空间
 
  南昌为什么要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就是为了有效地把地下地上的文化、土地、产业等各种空间资源,和卫星城市、不同类别的城市功能区有机融合起来。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诞生于英国首都伦敦;150年后的今天,地铁开始走近南昌人的生活。南昌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使得这座千年古城迈入了向地下要空间的阶段。可以说,你们的工作,是在打造南昌地下地上的城市新坐标。请您谈谈地铁建设的思考。
 
  随着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加快,城市交通的问题考验着全世界,尤其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现在不仅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也必须直面这一难题。对南昌轨道交通而言,们提出“跳出南昌看南昌,跳出地铁看地铁”这一建设理念,以一个动态的、全局的、系统的眼光来看待南昌地铁发展。
 
  南昌修地铁,社会上也有过一些议论,如“南昌到底要不要建地铁”、“是不是应该先修高架”等。觉得这是不矛盾的。随着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以及轨道交通集团班子建设得到加强,近年来,南昌轨道交通的发展在中部城市中突飞猛进。
 
  城市的发展从国际、国内来看,到底是城市引领规划,还是规划引领城市,这是很多专家和学者在探讨的问题。但从目前经验来看,一个城市要科学发展,必须做到规划引领。南昌地铁的建设,一定要符合南昌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要符合南昌市打造核心增长极的目标,也要符合省委打造“昌九双核、一体发展”的定位。
 
  今天,南昌东边的高新开发区发展很快,昌北红谷滩新区更是蒸蒸日上,可人口的合理布局没有拉开,多数人还挤在中心城区。按照南昌市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513万人,一年净增4万多人,近5年增加的人口与西湖区的人口相当,尤其是机动车保有量增势强劲,但路网建设和公共交通却跟不上这个步伐。
 
  南昌为什么要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就是为了有效地把地下地上的文化、土地、产业等各种空间资源和卫星城市、不同类别的城市功能区有机融合起来。此外,现在加快地铁建设,还能大大降低今后地铁和城市规划建设的成本。现在中心城区修地铁,1公里8个亿,看上去很高,但以后只会更高。更为关键的是,基础设施提升了,规划的长远性更有空间了。一座城市,地铁的定位非常重要,不能只把它当作交通工具。地铁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把城市空间拓展了,把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了。
 
  南昌地铁恰逢其时。在打造核心增长极,实现昌九一体化,推进南昌市卫星城如丰(城)樟(树)高(安)半小时经济圈等重大决策中,如何发挥轨道交通的优势,不仅是南昌市的大事,省级规划部门也要考虑。现在南昌地铁1号线正在快速推进;2号线招标这个月将结束,10月份21个车站将全部开工建设;3、4、5号线建设规划今年下半年上报国务院,顺利批复下来后,争取明年下半年3号线前期工作全面开展;力争在2020年之前,5条线168公里地铁基本建成通车。同时,在实现昌九一体化的进程中,还将通过加快市郊轨道、轻轨、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对接,从而实现区域的公共交通一体化。
 
  地铁经济带培育地铁生活族
 
  在地铁到达的地方,规划建设种类齐全、功能区别、错位发展的文化创意社区和商业区。让地铁与衣食住行娱紧密结合在一起,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地铁对城市而言,不仅是交通工具,伴随而来的必定是经济形态、生活方式的变革。南昌城市框架不算大,但人口密度不小,而且目前主要商业区过于集中。地铁的开通,将会给南昌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要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铁,第一是节能,用电而不是油;第二是大运量交通工具,每小时3万人次;第三是准时,是其他交通工具做不到的。
 
  南昌市目前公交出行比例为13%~14%,国内较好的城市在20%,发达国家,英国是70%~80%。公共交通方便了,老百姓就不买或少用私家车了,城市的空间也随之拓展了,中心城区就不堵或少堵车了。当然,一条线建成,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要形成网络。1、2号线建成后,南昌交通拥堵肯定会有所好转。3条之后就能形成网络,2018年~2019年左右,中心城区交通将会有所改善。南昌5条线建完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提升到43%左右,轨道交通将伴随公交、的士、公共自行车等构成畅行网络。
 
  地铁不仅带来交通的便利,也会赋予南昌崭新的商业业态。为此,地铁在规划建设阶段,有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的对接。南昌市商贸委已经围绕1号线沿线12个重要站点规划了商业,现在正在做2号线的商业规划,以求商业与地铁无缝对接。二是注重与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的对接。1号线建设结合旧城改造和企业改制,2号线的建设会结合整个棚户区改造。地铁时代广场40万平方米的shoppingmall即将开工建设,地点就在铜锣湾对面,八一桥西站。三是更加注重与县城建制镇和特色小城镇的对接。地铁必须到达南昌的五大组团,建制镇就是要到县城如新建县、南昌县,特色镇如乐化、湾里,5条线基本上到达了。
 
  以人性化的规划,确定了“地铁+社区”的发展模式。地铁在建设过程中,们做两件事情,第一,地铁沿线周边土地和未来要达到的土地,进行有效控制,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收储。到今年协议收储近2万亩。这些土地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形成地铁商业圈的利润,来补贴地铁建设和运营的亏损。第二,地铁社区,就是在地铁到达的地方,规划建设种类齐全、功能区别、错位发展的文化创意社区和商业区。1号线,沿线商业区大概在480万平方米,今年已经启动了80万平方米的建设,包括地铁大厦、地铁时代广场。有了轨道线网,们还将在城郊建造老百姓住得起的房子,空气新鲜,工作生活都会很便利。
 
  地铁社区建设有诸多好处:社区的建设可以支撑地铁的客流;有利于形成地铁商业圈和地铁生活族。们提出打造地铁经济带,培育地铁生活族。地铁一旦形成网络,老百姓就可以围绕地铁生活,这样才能体现公共交通的功能性。
 
  地铁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产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新的经济形态。们可以畅想一下地铁社区的生活:从站厅一出来,购物直接进商场,住宿的话地铁站直接和住宅负一楼连通,直达楼盘、商务酒店、五星级酒店。们还会在地铁社区建设一流的游泳馆、书城、电影院、数码城,甚至还有一些不同类别的文化展示区。
 
  让地铁文化融入城市血脉百姓生活
 
  地铁是能够记忆和传承一座城市文化的载体,是流动的博物馆,是市民和游客的艺术馆。地铁文化建设,关键还是要融入城市血脉百姓生活。
 
  到国内外的一些城市,都尽可能体验地铁文化,如伦敦、莫斯科、香港、上海的地铁文化各具特色,印象深刻。南昌是一座文化古城,作为地铁的建设方,轨道交通集团以什么样的理念和创意来打造南昌地铁文化?
 
  建设地铁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老百姓。南昌地铁紧紧围绕四位一体的经营理念:做责任、做文化、做企业、做经济。
 
  做责任,们要对这座美好的城市负责,做好地铁建设,做好地铁运营,做好地铁产业。做企业,就是要探索一条既符合产业特点,又符合南昌实际的新的发展路子。们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市委、市政府“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决策,明确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地铁+社区”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做经济,就是通过延长相关产业链来做大做强地铁产业。
 
  地铁是能够记忆和传承一个城市文化的载体,伦敦1863年建的地铁还在,莫斯科“二战”时建的文化艺术墙和吊顶还在,地铁是流动的博物馆,是市民和游客的艺术馆。们考虑,南昌地铁文化分为软文化和硬文化两方面:
 
  软文化方面,第一,地铁作为可以传承江西文化历史的重要的城市公共载体,把江西的独特文化元素与地铁元素结合在一起。第二,就是企业文化和员工文化。地铁员工,今后就是城市的风景线,如何打造这个团队的文化尤其重要。第三是符号文化。为使南昌地铁成为展示赣鄱文化的重要窗口,轨道交通集团提出对远景线网规划中的五条线路文化主题进行全面规划,实现“一线一品,五线五色”。
 
  硬文化建设,就是地铁今后的文化传媒工作,如标志、标牌、广告一定要体现文化底蕴。下一步们准备成立一个由多家企业共同投资运营的地铁文化传媒集团,来加大市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把文化转化为资源,体现南昌地铁的衍生资源,经营好地铁的文化产业。
 
  地铁文化是一种视觉艺术,是地铁本身的一种需要,是一种文化体验。明年开始,南昌地铁将全面启动文化建设,用文化创意点缀地铁车站、地铁社区,将建设地铁文化展示馆,通过打造地铁公共艺术,来展现当代文化。地铁文化建设,最关键的还是要融入城市血脉百姓生活。
 
  勇于探索破解地铁亏损“魔咒”
 
  未来收益前期化、融资成本最小化的融资理念,旨在促成南昌地铁“建得起、用得起”。采用“地铁+社区”的发展模式,又能让老百姓“坐得起”。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地铁盈利模式的平衡点。
 
  地铁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数以千亿计,虽然有银团贷款,但每年的利息支出也非常庞大,而地铁具有公益性特点,其本身的盈利能力较差,目前多数地铁都处于亏损状态。地铁要建得起,让老百姓坐得起,还要政府用得起。南昌地铁能不能破解“建一条亏一条”的“魔咒”?
 
  地铁盈利模式研究是全国、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地铁定位是公共产品,地铁建设不能静态地算账,应该去算动态的账。算静态的账,肯定是亏损的,几千亿投资,老百姓的票价不能很高,必然没有一个城市能够赚钱。动态算账,就是它带来的社会效益、带来相关产业的发展。
 
  们确立了“未来收益前期化、融资成本最小化”的融资理念。通过“未来收益前期化”,们采用多种融资方式,已经实现了地铁建设的第一步“建得起”。1、2号线370亿元已经全部落实,银行资金240余亿元,没有通过任何资产抵押。未来收益前期化,就是未来的票务收益、土地开发收益、物业经营收益以及地铁延伸资源收益。
 
  通过“融资成本最小化”,们实现了地铁建设的第二步“用得起”。一是用世界的钱建设南昌地铁。今年5月,世界银行已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签约,给2号线一期工程2.5亿美元政策性低息贷款。9月,南昌地铁申报的2亿欧元德国促进银行贷款首个财年的1亿欧元已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二是采用多种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轨道1、2号线各争取到了3年期地方国债,共计45亿元,国债利率均在银行同期利率的一半以下。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有效解决了项目资本金。三是向融资管理要效益。目前,南昌地铁3号线正在与香港地铁洽谈PPP的合作模式,4、5号线正在积极筹划融资方案。在筹划过程中将实现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财务融资向管理融资的转变。
 
  从现在起,们要开始着力实现财政少拿钱,百姓“坐得起”的目标。当然,这还是要靠们通过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上的创新,来实现地铁建设、运营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公共交通一体化。轨道交通一定要跟高铁、公交车站、出租车等所有的交通无缝对接,足够便利,老百姓才会愿意坐地铁,地铁才能获得足够的客流量。第二,综合一体化运营。地铁是资源,是经济体,要按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经营理念来运营。这个理念的支撑,需要好的发展模式,由此们确立了“地铁+社区”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对沿线有效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综合开发,从而形成新的地铁商圈和产业,以此来寻找中国地铁盈利模式的平衡点。
 
  通过创新,南昌地铁走出了一条“自投资、自开发、自建设、自发展”的道路。从全国来看,们的发展模式是最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发展模式。在省委全会上,强卫书记提出了16字方针,最有感触的就是“实干兴赣”。地铁建设作为全省重要的交通工程、民生工程,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才能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为南昌市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打造南昌地铁经济带,做出应有贡献。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南昌地铁:地下地上大变革

江南都市报

  地铁拓展南昌发展空间

 
  南昌为什么要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就是为了有效地把地下地上的文化、土地、产业等各种空间资源,和卫星城市、不同类别的城市功能区有机融合起来。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诞生于英国首都伦敦;150年后的今天,地铁开始走近南昌人的生活。南昌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使得这座千年古城迈入了向地下要空间的阶段。可以说,你们的工作,是在打造南昌地下地上的城市新坐标。请您谈谈地铁建设的思考。
 
  随着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加快,城市交通的问题考验着全世界,尤其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现在不仅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也必须直面这一难题。对南昌轨道交通而言,们提出“跳出南昌看南昌,跳出地铁看地铁”这一建设理念,以一个动态的、全局的、系统的眼光来看待南昌地铁发展。
 
  南昌修地铁,社会上也有过一些议论,如“南昌到底要不要建地铁”、“是不是应该先修高架”等。觉得这是不矛盾的。随着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以及轨道交通集团班子建设得到加强,近年来,南昌轨道交通的发展在中部城市中突飞猛进。
 
  城市的发展从国际、国内来看,到底是城市引领规划,还是规划引领城市,这是很多专家和学者在探讨的问题。但从目前经验来看,一个城市要科学发展,必须做到规划引领。南昌地铁的建设,一定要符合南昌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要符合南昌市打造核心增长极的目标,也要符合省委打造“昌九双核、一体发展”的定位。
 
  今天,南昌东边的高新开发区发展很快,昌北红谷滩新区更是蒸蒸日上,可人口的合理布局没有拉开,多数人还挤在中心城区。按照南昌市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513万人,一年净增4万多人,近5年增加的人口与西湖区的人口相当,尤其是机动车保有量增势强劲,但路网建设和公共交通却跟不上这个步伐。
 
  南昌为什么要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就是为了有效地把地下地上的文化、土地、产业等各种空间资源和卫星城市、不同类别的城市功能区有机融合起来。此外,现在加快地铁建设,还能大大降低今后地铁和城市规划建设的成本。现在中心城区修地铁,1公里8个亿,看上去很高,但以后只会更高。更为关键的是,基础设施提升了,规划的长远性更有空间了。一座城市,地铁的定位非常重要,不能只把它当作交通工具。地铁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把城市空间拓展了,把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了。
 
  南昌地铁恰逢其时。在打造核心增长极,实现昌九一体化,推进南昌市卫星城如丰(城)樟(树)高(安)半小时经济圈等重大决策中,如何发挥轨道交通的优势,不仅是南昌市的大事,省级规划部门也要考虑。现在南昌地铁1号线正在快速推进;2号线招标这个月将结束,10月份21个车站将全部开工建设;3、4、5号线建设规划今年下半年上报国务院,顺利批复下来后,争取明年下半年3号线前期工作全面开展;力争在2020年之前,5条线168公里地铁基本建成通车。同时,在实现昌九一体化的进程中,还将通过加快市郊轨道、轻轨、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对接,从而实现区域的公共交通一体化。
 
  地铁经济带培育地铁生活族
 
  在地铁到达的地方,规划建设种类齐全、功能区别、错位发展的文化创意社区和商业区。让地铁与衣食住行娱紧密结合在一起,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地铁对城市而言,不仅是交通工具,伴随而来的必定是经济形态、生活方式的变革。南昌城市框架不算大,但人口密度不小,而且目前主要商业区过于集中。地铁的开通,将会给南昌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要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铁,第一是节能,用电而不是油;第二是大运量交通工具,每小时3万人次;第三是准时,是其他交通工具做不到的。
 
  南昌市目前公交出行比例为13%~14%,国内较好的城市在20%,发达国家,英国是70%~80%。公共交通方便了,老百姓就不买或少用私家车了,城市的空间也随之拓展了,中心城区就不堵或少堵车了。当然,一条线建成,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要形成网络。1、2号线建成后,南昌交通拥堵肯定会有所好转。3条之后就能形成网络,2018年~2019年左右,中心城区交通将会有所改善。南昌5条线建完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提升到43%左右,轨道交通将伴随公交、的士、公共自行车等构成畅行网络。
 
  地铁不仅带来交通的便利,也会赋予南昌崭新的商业业态。为此,地铁在规划建设阶段,有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的对接。南昌市商贸委已经围绕1号线沿线12个重要站点规划了商业,现在正在做2号线的商业规划,以求商业与地铁无缝对接。二是注重与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的对接。1号线建设结合旧城改造和企业改制,2号线的建设会结合整个棚户区改造。地铁时代广场40万平方米的shoppingmall即将开工建设,地点就在铜锣湾对面,八一桥西站。三是更加注重与县城建制镇和特色小城镇的对接。地铁必须到达南昌的五大组团,建制镇就是要到县城如新建县、南昌县,特色镇如乐化、湾里,5条线基本上到达了。
 
  以人性化的规划,确定了“地铁+社区”的发展模式。地铁在建设过程中,们做两件事情,第一,地铁沿线周边土地和未来要达到的土地,进行有效控制,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收储。到今年协议收储近2万亩。这些土地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形成地铁商业圈的利润,来补贴地铁建设和运营的亏损。第二,地铁社区,就是在地铁到达的地方,规划建设种类齐全、功能区别、错位发展的文化创意社区和商业区。1号线,沿线商业区大概在480万平方米,今年已经启动了80万平方米的建设,包括地铁大厦、地铁时代广场。有了轨道线网,们还将在城郊建造老百姓住得起的房子,空气新鲜,工作生活都会很便利。
 
  地铁社区建设有诸多好处:社区的建设可以支撑地铁的客流;有利于形成地铁商业圈和地铁生活族。们提出打造地铁经济带,培育地铁生活族。地铁一旦形成网络,老百姓就可以围绕地铁生活,这样才能体现公共交通的功能性。
 
  地铁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产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新的经济形态。们可以畅想一下地铁社区的生活:从站厅一出来,购物直接进商场,住宿的话地铁站直接和住宅负一楼连通,直达楼盘、商务酒店、五星级酒店。们还会在地铁社区建设一流的游泳馆、书城、电影院、数码城,甚至还有一些不同类别的文化展示区。
 
  让地铁文化融入城市血脉百姓生活
 
  地铁是能够记忆和传承一座城市文化的载体,是流动的博物馆,是市民和游客的艺术馆。地铁文化建设,关键还是要融入城市血脉百姓生活。
 
  到国内外的一些城市,都尽可能体验地铁文化,如伦敦、莫斯科、香港、上海的地铁文化各具特色,印象深刻。南昌是一座文化古城,作为地铁的建设方,轨道交通集团以什么样的理念和创意来打造南昌地铁文化?
 
  建设地铁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老百姓。南昌地铁紧紧围绕四位一体的经营理念:做责任、做文化、做企业、做经济。
 
  做责任,们要对这座美好的城市负责,做好地铁建设,做好地铁运营,做好地铁产业。做企业,就是要探索一条既符合产业特点,又符合南昌实际的新的发展路子。们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市委、市政府“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决策,明确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地铁+社区”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做经济,就是通过延长相关产业链来做大做强地铁产业。
 
  地铁是能够记忆和传承一个城市文化的载体,伦敦1863年建的地铁还在,莫斯科“二战”时建的文化艺术墙和吊顶还在,地铁是流动的博物馆,是市民和游客的艺术馆。们考虑,南昌地铁文化分为软文化和硬文化两方面:
 
  软文化方面,第一,地铁作为可以传承江西文化历史的重要的城市公共载体,把江西的独特文化元素与地铁元素结合在一起。第二,就是企业文化和员工文化。地铁员工,今后就是城市的风景线,如何打造这个团队的文化尤其重要。第三是符号文化。为使南昌地铁成为展示赣鄱文化的重要窗口,轨道交通集团提出对远景线网规划中的五条线路文化主题进行全面规划,实现“一线一品,五线五色”。
 
  硬文化建设,就是地铁今后的文化传媒工作,如标志、标牌、广告一定要体现文化底蕴。下一步们准备成立一个由多家企业共同投资运营的地铁文化传媒集团,来加大市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把文化转化为资源,体现南昌地铁的衍生资源,经营好地铁的文化产业。
 
  地铁文化是一种视觉艺术,是地铁本身的一种需要,是一种文化体验。明年开始,南昌地铁将全面启动文化建设,用文化创意点缀地铁车站、地铁社区,将建设地铁文化展示馆,通过打造地铁公共艺术,来展现当代文化。地铁文化建设,最关键的还是要融入城市血脉百姓生活。
 
  勇于探索破解地铁亏损“魔咒”
 
  未来收益前期化、融资成本最小化的融资理念,旨在促成南昌地铁“建得起、用得起”。采用“地铁+社区”的发展模式,又能让老百姓“坐得起”。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地铁盈利模式的平衡点。
 
  地铁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数以千亿计,虽然有银团贷款,但每年的利息支出也非常庞大,而地铁具有公益性特点,其本身的盈利能力较差,目前多数地铁都处于亏损状态。地铁要建得起,让老百姓坐得起,还要政府用得起。南昌地铁能不能破解“建一条亏一条”的“魔咒”?
 
  地铁盈利模式研究是全国、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地铁定位是公共产品,地铁建设不能静态地算账,应该去算动态的账。算静态的账,肯定是亏损的,几千亿投资,老百姓的票价不能很高,必然没有一个城市能够赚钱。动态算账,就是它带来的社会效益、带来相关产业的发展。
 
  们确立了“未来收益前期化、融资成本最小化”的融资理念。通过“未来收益前期化”,们采用多种融资方式,已经实现了地铁建设的第一步“建得起”。1、2号线370亿元已经全部落实,银行资金240余亿元,没有通过任何资产抵押。未来收益前期化,就是未来的票务收益、土地开发收益、物业经营收益以及地铁延伸资源收益。
 
  通过“融资成本最小化”,们实现了地铁建设的第二步“用得起”。一是用世界的钱建设南昌地铁。今年5月,世界银行已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签约,给2号线一期工程2.5亿美元政策性低息贷款。9月,南昌地铁申报的2亿欧元德国促进银行贷款首个财年的1亿欧元已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二是采用多种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轨道1、2号线各争取到了3年期地方国债,共计45亿元,国债利率均在银行同期利率的一半以下。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有效解决了项目资本金。三是向融资管理要效益。目前,南昌地铁3号线正在与香港地铁洽谈PPP的合作模式,4、5号线正在积极筹划融资方案。在筹划过程中将实现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财务融资向管理融资的转变。
 
  从现在起,们要开始着力实现财政少拿钱,百姓“坐得起”的目标。当然,这还是要靠们通过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上的创新,来实现地铁建设、运营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公共交通一体化。轨道交通一定要跟高铁、公交车站、出租车等所有的交通无缝对接,足够便利,老百姓才会愿意坐地铁,地铁才能获得足够的客流量。第二,综合一体化运营。地铁是资源,是经济体,要按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经营理念来运营。这个理念的支撑,需要好的发展模式,由此们确立了“地铁+社区”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对沿线有效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综合开发,从而形成新的地铁商圈和产业,以此来寻找中国地铁盈利模式的平衡点。
 
  通过创新,南昌地铁走出了一条“自投资、自开发、自建设、自发展”的道路。从全国来看,们的发展模式是最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发展模式。在省委全会上,强卫书记提出了16字方针,最有感触的就是“实干兴赣”。地铁建设作为全省重要的交通工程、民生工程,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才能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为南昌市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打造南昌地铁经济带,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