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区域经济 > 内容

​轨道商业突围 过客如何才能变顾客

2013-01-31 来源:重庆商报 浏览次数:
本文摘要:  轨道3号线南坪站4号出口,乘轻轨的市民络绎不绝,但与其为邻的商业门面却门庭冷清。      轨道交通带来了庞大人流量,去年,重庆轨...

  轨道3号线南坪站4号出口,乘轻轨的市民络绎不绝,但与其为邻的商业门面却门庭冷清。
     
  轨道交通带来了庞大人流量,去年,重庆轨道交通日客流量达200万人次。然而,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轨道线周边商场尽管迎来庞大的人流量,但多数并未转换成消费者,轨道沿线商业大多与乘客仍处于两条平行线上。

  如何将过客变顾客?对重庆轨道商业而言,显然还任重而道远。

  昨日上午10点刚过,李及洁(化名)就来到轨道3号线南坪站4号出口旁的精品商场,他在这里有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店,专卖小饰品。

  小店旁的电梯,进出站的行人如织,然而半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一个人进他的小店消费。“已经习惯了,最惨淡时,一天进店的不超过十个人,东西一件也没卖出去。”他只能“望人兴叹”。

  现状
  繁华和冷清仅隔“三米”
  一商场三成店铺要转手

  半年前,李及洁刚租下这间店铺时,曾经信心满满。他当时想“每天那么多人从这儿进出,商场生意肯定差不了”。

  李及洁所在的商场,与轨道南坪站4号出口扶梯距离仅3米左右。和李及洁一样,看中庞大人流而入驻这里的商家不少。据了解,该商场去年3月开业,很快就租售一空。

  商报记者在现场发现,5分钟内有上百人从轨道进出口进出。然而,人来人往的扶梯与商场内的“门庭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已将近11点,但商场内数十家店铺,消费者不到十人。

  “有时一个月的销售额还抵不上房租,年后我就打算转让出去。”坚持不下去的李及洁告诉商报记者,他算坚持得久的,他小店旁两家卖鞋帽的店铺早已搬空,显眼的是贴在门上的一张出租广告。

  当初庞大人流量对商家的吸引力正在衰退,选择“逃离”的商家越来越多。商报记者在该商场发现,开业不足一年,已有近30%的商铺贴出了“出租”或“转让”的广告,有些甚至早已人去楼空。

  庞大客流抓不住
  轨道商业少顾客

  轨道交通带来的庞大客流量,未能给商家带来庞大的成交量,这样的落差在轨道交通沿线并不罕见。

  昨日上午,商报记者来到毗邻轨道1号线出入口的较场口一大型商场,位于地铁出口处的LOCK LOCK专卖店内没有顾客,只有一个店员百无聊赖地坐在收银台后。“我来这里上班一年了,白天最多两个人值班就足够了。”该店员表示,专卖店的生意不是很好,一个月10万元左右的营业额对这家面积大约30平方米的店来说较为“惨淡”。商报记者发现,即便是轨道人流量的高峰期,这些出入口处的门店依旧鲜有人问津。就在两个月前,该商场内一家玩具专卖店停业了,人去楼空的店铺至今没有商家入驻。

  在沙坪坝地铁一出口,经营快餐店的关诚意表示,此前他的快餐店在高校附近,“虽然这里人流量比高校大得多,但每个月交易额比那时下降了三成左右”。

  一份重庆轨道交通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重庆轨道交通日客流量达200万人次。来自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数据显示,轨道交通覆盖了最优质和庞大的客流群体,57%的乘客是白领时尚人群。

  但商家们显然并没有效抓住这庞大的客流。

  问题
  业态单一面积太小
  单站营业额仅广州1/22

  轨道商业究竟面临怎样的尴尬?

  近日,重庆大学和重庆轨道交通集团联合进行的《轨道交通商业模式》研究报告指出,重庆市轨道地下空间商业运营处于起步阶段,其商业经营存在三大问题。首先,业态种类少。以运营较为成熟的轨道2号线为例,自持物业中商业包括糕点店、书刊杂志店及自助机等三类,整条线路站点商业经营年租赁收入不足轨道交通附属资源总收入的1/10。商报记者在3号线南坪站发现,这里商业业态种类也较单一,多集中在餐饮、小饰品等方面。

  其次,规划面积小,限制了商业业态的种类和数量。长60公里的轨道3号线是国内最长的轨道线,也是重庆南北方向交通主动脉。然而,轨道3号线单站商铺平均面积只有31平方米,而广州为83平方米,香港高达556平方米。

  第三,经营水平低。以2010年为例,报告指出,广州市轨道交通每个站点年营业额是重庆单站营业额的22倍。

  缺乏统一规划布局
  模仿地下商场模式难走通

  轨道商业陷入经营惨淡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首先和规划布局、配套设施有关。”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戴彦表示,重庆的轨道商业与交通一体化程度不足,难形成一批档次高、配套齐、针对性强的轨道商业集群。《轨道交通商业模式》研究报告也指出,重庆轨道站点缺乏统一规划。戴彦说:“比如日本的轨道交通商业划分了几层,让顾客在乘坐轨道交通时可穿过这些区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购物欲。”

  “重庆的地铁商业才刚起步,消费者还并未形成在地铁出入口附近消费的习惯。”重庆大学教授曾国平表示,轨道等车时间较短,乘客往往没太多时间逗留消费。同时,一些商家还不太熟悉如何吸引“过客”来消费。“重庆很多商家还在照搬照抄传统的地下商场的销售方式,没有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自身定位不准。”曾国平说,“此外,我市轨道商业还未形成完整的商业链,没有形成规模,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还不够。”戴彦也认为,重庆的轨道商业一直走传统的地下商城模式,是对轨道资源的浪费。

  建议
  留住乘客脚步 商家要“投其所好”

  如何抓住轨道交通带来的庞大客流?

  首先,规划设计要将交通与商业充分融合。戴彦认为,要让乘客在上下轨道交通的过程中就能穿梭于商场内。“要完善轨道商业配套设施,不要走类似地下商场的小铺子路线,即使是精品店也要有规模和档次。”戴彦建议,出站口的商业圈子要与地面广场结合,把握好商场的空间,不要盲目求宽求大。

  戴彦称,比如香港,轨道交通商业规划布局很完善,配套很齐全。地铁沿线的购物中心约占香港购物中心总数的3/5,地铁站已成为人们习惯性的消费场所,多个地铁出口的商铺出租率都达100%,充分体现出即时性、便捷性的特色。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4年,香港地铁商业就带来了超96亿港币的收入,被誉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盈利的城市地铁”。

  其次,定位要准确。刚从巴黎回来的韩女士,用“地下超市”来形容巴黎的轨道交通。“餐饮、服装、照相馆、免费报刊点、各种自动售货机等,一应俱全,方便极了。”韩女士称,商业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巴黎地铁给她的最深刻的印象。雕塑、油画、壁画等艺术品随处可见,且与各个站点的名称、环境等相契合,很容易吸引乘客停下脚步,带动周边商业的人气。“轨道商业不同于大型商场购物,所售商品不宜太贵重,应以快餐、小吃和小商品为主,让消费者更快地消费。”曾国平也表示,商家要有针对性的销售策略,做好市场定位和市场调查,锁定目标客户,针对性地销售。

  第三,商家选址要慎重。曾国平说:“不要盲目倾向靠近站口,最好的销售热点其实位于站口与居民区或商圈制定之间。”

  案例
  统一管理错位经营 轻轨名店城不愁客

  位于解放碑商圈的轻轨名店城,是我市发展较成熟的轨道商圈之一,面积约1万平方米,入驻率达100%。

  “其实,刚开始入驻率不到50%,前三年我们亏损近千万。”轻轨名店城管理方、重庆市同隽华怡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云定坦言,为扭转局面,他们想了很多办法。

  “我们地处商业发达的解放碑商圈,各大中高端商场遍布周围。如何脱颖而出,吸引过客消费,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沈云定称,“差异化、品牌化、时尚化”是他们的经营思路,如招商部门挑选品牌时,就要思考哪些是大商场没有的,而消费者又有需要的。沈云定说:“我们很注重打时间差,会抢在别的商场上货前,推出新品吸引眼球。同时,我们施行‘末位淘汰制’,慢慢淘汰竞争力差的品牌。”

  “有些轨道商圈管理方招租后,便放任不管,由商家自己经营。”沈云定表示,任由商家“各自为政”,难形成良性的商业氛围,“统一规划、统一定位、统一管理,让商家‘抱团’起来,共同培育市场氛围,让客人感觉到浓郁的商业气息,才能调动起人气”。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