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欲破局:分权才是改革关键
2013-09-11 来源:凤凰网
本文摘要:9月10日,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涉嫌受贿一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开庭审理。
9月10日,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涉嫌受贿一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对检方指控的受贿13笔、共获赃款折合人民币4755万余元的犯罪事实,张曙光当庭表示认罪,并对整体犯罪事实不持异议。
北方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认为,张曙光的腐败滋生于政企不分的集权体系,铁路若要避免产生第二个张曙光,必须坚定政企分开的改革,打破铁路垄断、利益聚拢的局面。
寻租
此前数年张曙光常对铁路系统的官员大吼:“这事你干不干?不干就滚,大把人等着干!”
张曙光系铁道部腐败系列案中的关键环节。作为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昔日爱将,张曙光在短期内接连获得提拔,官至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及副总工程师。
公诉人在法庭上指出,经审查查明,2000年至2011年间,张曙光利用担任任职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副主任和运输局局长职务便利,接受广州中车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建宇等人的请托,实施的13起犯罪,先后收受贿赂共计4700多万元。
按照公诉人提供的证据细节显示,张曙光借职务之便,为众多民营或者国企提供便利,或干预招投标结果,或让企业挤入采购名单,自己则从中获得巨额好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铁路系统人士向记者表示,张曙光的问题在铁路系统里非常普遍,已然成为风气,品行败坏的官员但凡手中有点权力,就会肆无忌惮地寻求将权力变利益,行贿或收受好处。这其间有体制监督失效的问题,也有自身操守不够的问题。
赵坚认为,铁路虽然一直有集权的传统,但此前一段时期贪腐问题并不严重,而到了刘志军却变本加厉,源于其集权与个人意志叠加到极限,完全打乱原有合理体制的安排。
比如原本张曙光掌权的铁道部运输局,在刘志军时代之前,只是负责铁路运营的部门,但刘志军安排张曙光出任运输局局长之后,就将原本放在建设司、计划司、装备司的铁路建设、投资和装备采购等职能全部划归运输局统筹,运输局权力大增之余,铁道部却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致使张曙光的权力空前庞大,诸事均是其说了算。
接受记者采访的铁路人士透露,此前数年张曙光常对铁路系统的官员或者与铁路相关公司高管大吼:“这事你干不干?不干就滚,大把人等着干!”态度之嚣张极令人侧目。
权力高度集结令张曙光成了众多公司追捧的对象,其任何喜好均被众多公司所满足。庭审细节显示,张曙光为了参评中科院院士,花钱疏通关系,3次向今创集团总裁戈建鸣索取800万、2次收受武汉正远铁路电气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新1000万、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丙玉500万。
此外,广州中车铁路机车车辆销售租赁公司、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建宇证言,张曙光的情人罗某提出自己工资不高,杨建宇便提出请其到自己公司上班。罗某在杨公司工资每月16000元,杨前后支付了三四十万工资。杨表示,罗某没做任何工作,聘请她纯属为讨好张。
分权
“在当前路网统一的情况下,运营商只是中铁总一家,采购方也只有中铁总一个,没有竞争对手也就没有打破垄断的可能”
在刘志军与张曙光相继落马受审之后,2011年2月中央调任原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出任铁道部部长一职,因其早年便在铁路系统任职多年,盛光祖知悉铁路系统的顽症所在——政企不分。接近铁路的资深专家向记者表示,盛光祖很清楚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刘志军与张曙光等人,以权换利无法约束,也间接害了大批有抱负的铁路人。因此上任后至今两年多,盛光祖一直在推行铁路系统的政企分开。
2013年三月,随着大部制改革,铁道部终于迈出政企分开最重要的一步,分拆成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两部分,而在职能上,更是分拆成三部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郭小碚指出,原来属于铁道部的一些规划职能,被归并到交通部的规划司旗下,由交通部来统筹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规划,而国家铁路局则担当监管角色,拟订铁路技术标准、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生产、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工程质量等,至于中国铁路总公司则负责铁路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赵坚认为,政企分开是一大步骤,其后需要分权才能真正实现权力的制衡,避免腐败滋生。但他认为在分权环节,眼下铁路系统并未有何进展,原因在于在当前路网统一的情况下,运营商只是中铁总一家,采购方也只有中铁总一个,没有竞争对手也就没有利益之争,也没有打破垄断的可能。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盛光祖在铁路系统内做了小幅度的尝试,比如放开铁路线路的控股权,放开铁路装备采购的限制,允许一些合资公司或地方企业作为采购主体自行组织招投标,而且在货运组织改革上,盛光祖也允许各地方路局自主决定营销方式,并准备制定新的结算机制和激励机制,试图突破铁路集权的困境。
盛光祖放权的尝试不止于此。在腐败丛生的招投标领域,2012年5月,铁道部发文明确要求取消铁道部和18个铁路局(公司)原有的铁路工程交易中心,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规划研究室副主任李堃认为,将原本在铁路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的铁路工程项目放在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公开招投标,是将招投标放权给地方、放权给市场的一种体现。他同时指出,铁路项目建设专业技术含量高,需要有专门的专家团队或者第三方机构做好审查监督工作,方可在公开透明的同时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
此外,铁路每年庞大的采购清单,能够进入采购目录的公司却不多,记者获悉,张曙光把持运输局时,也曾授意把控铁路产品的资质认证,因此认证也是铁路系统腐败寻租空间最大的领域。因此,盛光祖也尝试将铁路产品资质认证的权力下放给社会机构,由国家铁路局制定相应的标准,社会上符合要求的资质认证机构来审查各公司的产品,符合要求的则可以进入铁路采购目录。据了解,目前认证资质的机构除了铁科院旗下的认证中心以外,西南交大、北京交大等院校的认证机构也在筹建中。
- 上一篇:“新丝绸之路”铁路成重点 新疆或受益最大
- 下一篇:专家称铁路运价上调是必然趋势
相关文章
- 肖亚庆:混改将在电力铁路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2017-02-23
- 从“在线选座”看铁路改革2016-12-06
- 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速铁路建设2014-04-25
- 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201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