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许云飞:济南轨道交通,城内“入地”,城外“上天”

2013-01-28 来源:齐鲁周刊
本文摘要:在老交通许云飞看来,济南未来的轨道交通无非入地和上天两个方向:在市区具备工程地质水文条件的路段,从运量、空间、环境、景观等方面考虑...
在“老交通”许云飞看来,济南未来的轨道交通无非“入地”和“上天”两个方向:在市区具备工程地质水文条件的路段,从运量、空间、环境、景观等方面考虑,采用地下敷设方式更为适宜;出市区之后,可以探讨采用高架敷设等方式,连接各个卫星城。

  只要技术到位,修地铁不会破坏泉脉
  早在1998年,当时作为省政协委员的交通专家许云飞,就在山东省两会上提出了“济南应该修地铁”的提案。15年后,济南地铁的修建终于有了较为明朗的消息,许云飞已自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退休。

  在这场持久的关于地铁修建的争议中,“保泉”显然是重要项目,许多人认为泉水与地铁是不兼容的。“我在不同场合说过,保泉和地铁修建不存在因果关系。”退休后,许云飞被杭州交研院聘请,亲历杭州地铁修建:“杭州挖地半米就有水,说起来,南方修建地铁的难度更高,但这些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

  当然,若不对济南的地层结构作一番研究,就很难理解地铁与泉脉为何能和谐共生。

  通俗地讲,济南的地层结构由浅到深可依次分为土层、石灰岩,或土层、火成岩、石灰岩。地铁可浅埋在土层或火成岩中,泉水则在石灰岩的缝隙中流淌。“在济南首条地铁的规划路线中,土层厚达30多米,火成岩最厚可达700米。也就是说,地铁与泉脉最远可相隔700米,所以只要技术到位,修地铁不会破坏泉脉。”

  目前,《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通过专家的评审论证,许云飞表示有关方面也请他看过了这份规划,“现在地铁从哪里修,有关方面都经过了精密的勘探和专业的论证,已经很清楚了。”许云飞说,从他接触到的资料,济南市规划建设6条轨道交通,还有2条备用线路。而许云飞认为,其中一横、一纵两条线最为重要,也应该尽快推动实施。

  “首条地铁线应该是东西方向的。”交通专家许云飞分析,根据济南东拓西展的城市布局,东西狭长适宜修地铁。此外,济南西站是目前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济南西站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人流量很大,综合种种因素,东西方向亟需地铁。说起具体线路,许云飞表示北园路是建设地铁的最佳位置,但由于规划问题,目前北园路已建起高架桥,再修地铁很困难。若在其南北两侧附近修建,则面临大量拆迁工程,十分棘手。“目前来讲,地铁可以西起济南西站,途经经一路、明湖路,东至高新开发区。这条地铁向西可以通过轻轨延伸到长清甚至平阴,向东可以用轻轨的方式延伸到章丘。”

  “除了东西方向,还应考虑一条纵贯南北中轴的地铁线。与东西方向地铁构成‘十’字骨架。”许云飞分析,南北方向的线路大致为:南起英雄山路,途经纬二路,北至济泺路。与此同时,许云飞指出,这两个方向的线路都不会破坏泉脉,配合济南市中心和几个郊县放射性的轻轨网络以及城郊地面铁路,再辅以现代化的换乘车站建设,就可以大大减轻地面道路车流的压力。

  2014到2017年将是济南城市交通最最拥堵的阶段
  “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一个城市就应该考虑修建地铁,达到3000美元就该计划修建地铁,达到4000美元就该着手建设地铁了。”在许云飞看来,济南在地铁建设方面显然是迟到良久,截至目前,东南沿海省份中,济南是最晚提交地铁建设规划的省会城市。

  “近年济南在道路建设方面投入了不少资金,建起高架、BRT等。但解决济南城市交通拥堵的组合拳中需要的、建设周期最长、解决问题最有效的轨道交通手段却被大大地阻滞了。现在其他手段都已用上,而轨道手段却始终没有开始。”因此,许云飞预测2014到2017年将是济南城市交通最最拥堵的阶段,所以现在他全心考虑的是:如何度过地铁还没有显效的“前奏期”,这才是最难熬、最黑暗的日子。

  济南未来发展轨道交通,是要“入地”还是“上天”?许云飞表示,在市区具备工程地质水文条件的路段,从运量、空间、环境、景观等方面考虑,采用地下敷设方式更为适宜;出市区之后,可以探讨采用高架敷设等方式。

  许云飞在地图上为本刊记者示意,“目前高架路的问题不少,首要的是续建一段,即从现在的北园路西走,首先连通长途汽车站,再继续西走,和无影山路南北跨铁路大桥连通,并配套建好大桥和火车站的高架路。这一段修好后,现有济南高架路的作用会大大增加,有效缓解济南市区的交通堵塞。”再者,将轻轨作为济南市内和市郊人流的主要交通工具,“设想济南市郊的平阴、长清、章丘、齐河都有方便的轻轨直通济南市中心,而且各种车的换乘又十分方便的话,这几个郊县的地皮价格将会立即升值,济南市的城市布局就会得到优化。”

  许云飞建议济南市的城市建设应该有一个50年长远发展规划,他提倡建立城建项目预备制,即将建设项目的论证、设计等前期工作提前完成后储备,待条件成熟时实施。“这样做的前期花费精力较大,但可以保障项目的可行性并从总体上降低成本。”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许云飞:济南轨道交通,城内“入地”,城外“上天”

齐鲁周刊

在“老交通”许云飞看来,济南未来的轨道交通无非“入地”和“上天”两个方向:在市区具备工程地质水文条件的路段,从运量、空间、环境、景观等方面考虑,采用地下敷设方式更为适宜;出市区之后,可以探讨采用高架敷设等方式,连接各个卫星城。

  只要技术到位,修地铁不会破坏泉脉
  早在1998年,当时作为省政协委员的交通专家许云飞,就在山东省两会上提出了“济南应该修地铁”的提案。15年后,济南地铁的修建终于有了较为明朗的消息,许云飞已自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退休。

  在这场持久的关于地铁修建的争议中,“保泉”显然是重要项目,许多人认为泉水与地铁是不兼容的。“我在不同场合说过,保泉和地铁修建不存在因果关系。”退休后,许云飞被杭州交研院聘请,亲历杭州地铁修建:“杭州挖地半米就有水,说起来,南方修建地铁的难度更高,但这些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

  当然,若不对济南的地层结构作一番研究,就很难理解地铁与泉脉为何能和谐共生。

  通俗地讲,济南的地层结构由浅到深可依次分为土层、石灰岩,或土层、火成岩、石灰岩。地铁可浅埋在土层或火成岩中,泉水则在石灰岩的缝隙中流淌。“在济南首条地铁的规划路线中,土层厚达30多米,火成岩最厚可达700米。也就是说,地铁与泉脉最远可相隔700米,所以只要技术到位,修地铁不会破坏泉脉。”

  目前,《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通过专家的评审论证,许云飞表示有关方面也请他看过了这份规划,“现在地铁从哪里修,有关方面都经过了精密的勘探和专业的论证,已经很清楚了。”许云飞说,从他接触到的资料,济南市规划建设6条轨道交通,还有2条备用线路。而许云飞认为,其中一横、一纵两条线最为重要,也应该尽快推动实施。

  “首条地铁线应该是东西方向的。”交通专家许云飞分析,根据济南东拓西展的城市布局,东西狭长适宜修地铁。此外,济南西站是目前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济南西站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人流量很大,综合种种因素,东西方向亟需地铁。说起具体线路,许云飞表示北园路是建设地铁的最佳位置,但由于规划问题,目前北园路已建起高架桥,再修地铁很困难。若在其南北两侧附近修建,则面临大量拆迁工程,十分棘手。“目前来讲,地铁可以西起济南西站,途经经一路、明湖路,东至高新开发区。这条地铁向西可以通过轻轨延伸到长清甚至平阴,向东可以用轻轨的方式延伸到章丘。”

  “除了东西方向,还应考虑一条纵贯南北中轴的地铁线。与东西方向地铁构成‘十’字骨架。”许云飞分析,南北方向的线路大致为:南起英雄山路,途经纬二路,北至济泺路。与此同时,许云飞指出,这两个方向的线路都不会破坏泉脉,配合济南市中心和几个郊县放射性的轻轨网络以及城郊地面铁路,再辅以现代化的换乘车站建设,就可以大大减轻地面道路车流的压力。

  2014到2017年将是济南城市交通最最拥堵的阶段
  “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一个城市就应该考虑修建地铁,达到3000美元就该计划修建地铁,达到4000美元就该着手建设地铁了。”在许云飞看来,济南在地铁建设方面显然是迟到良久,截至目前,东南沿海省份中,济南是最晚提交地铁建设规划的省会城市。

  “近年济南在道路建设方面投入了不少资金,建起高架、BRT等。但解决济南城市交通拥堵的组合拳中需要的、建设周期最长、解决问题最有效的轨道交通手段却被大大地阻滞了。现在其他手段都已用上,而轨道手段却始终没有开始。”因此,许云飞预测2014到2017年将是济南城市交通最最拥堵的阶段,所以现在他全心考虑的是:如何度过地铁还没有显效的“前奏期”,这才是最难熬、最黑暗的日子。

  济南未来发展轨道交通,是要“入地”还是“上天”?许云飞表示,在市区具备工程地质水文条件的路段,从运量、空间、环境、景观等方面考虑,采用地下敷设方式更为适宜;出市区之后,可以探讨采用高架敷设等方式。

  许云飞在地图上为本刊记者示意,“目前高架路的问题不少,首要的是续建一段,即从现在的北园路西走,首先连通长途汽车站,再继续西走,和无影山路南北跨铁路大桥连通,并配套建好大桥和火车站的高架路。这一段修好后,现有济南高架路的作用会大大增加,有效缓解济南市区的交通堵塞。”再者,将轻轨作为济南市内和市郊人流的主要交通工具,“设想济南市郊的平阴、长清、章丘、齐河都有方便的轻轨直通济南市中心,而且各种车的换乘又十分方便的话,这几个郊县的地皮价格将会立即升值,济南市的城市布局就会得到优化。”

  许云飞建议济南市的城市建设应该有一个50年长远发展规划,他提倡建立城建项目预备制,即将建设项目的论证、设计等前期工作提前完成后储备,待条件成熟时实施。“这样做的前期花费精力较大,但可以保障项目的可行性并从总体上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