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北京地铁涨价或将加剧交通拥堵

2013-12-17 来源:红网
本文摘要:涨价传闻已久,早在2010年北京市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建议在高峰时段采取调价措施。而今年7月份,又有传闻称北京市地铁将涨价。不过涨价的理...
涨价传闻已久,早在2010年北京市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建议在高峰时段采取调价措施。而今年7月份,又有传闻称“北京市地铁将涨价”。不过涨价的理由都非常一致,都认为地铁票价便宜导致出行高峰期间地铁站及车厢内人满为患,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便宜快捷的地铁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出行高峰期与市民上班的时间完全吻合正好说明了地铁的乘坐主力就是上班市民。一旦如北京某人大代表建议的2元起步价乘坐6公里、最高票价为10元或8元的话,上班市民每月市内公共交通开支至少增加数百元,显然是个不小的负担。当然对于地铁集团而言,每月增加了十数亿元的收入也是明眼人看得到的。
 
  我们不妨来推测一下北京地铁假设涨价后会带来些什么样的后果呢?
 
  涨价后相关方面期待的地铁就乘人数减少,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改善。因为随着城区房租越来越贵以及城区内旧房改造大量外迁等原因,市民从家到上班的距离越来越远,近年来数据表明北京市民每天人均上班路上时间为全国最长,地铁方面的统计也显示每位乘客平均乘坐里程长达15公里。地铁是上班最快捷准时的交通工具,除了极少数短程的上班族外,绝大多数市民不坐地铁可供选择的余地并不大。可以预见涨价后,该坐的还得坐,该拥堵的地铁站还将继续拥堵。
 
  少部分有车或有能力买车但原来乘坐地铁上班的市民,可能会因为觉得坐地铁上班的成本和开车上班的成本区别不大,从而选择开车上班。假如有10万人做出这个选择,减少10万人的客流量,对于目前日流量1000万人次的北京地铁而言意义不大。但对于目前的地面交通来说,出行高峰期增加10万辆车流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样一来的最直接后果是北京的拥堵现象会陷入恶性循环,甚至会把之前北京市政府推行公共交通先行缓解交通拥堵取得的效果化为乌有。
 
  另外,由于地铁涨价造成市民的交通上涨,目前生活成本高企不降的情况下,市民会因此而觉得工资过低,转而向企业提出加薪要求。对于解决多数人就业问题的小微企业而言,这也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近年来招工难的情况一直得不到缓解,小微企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能够给出的工资低于求职者的期待值。地铁涨价造成的交通成本势必将加重它们的经营困难。
 
  如此看来,地铁涨价的后果完全可能造成一(地铁)赢、多(市民、企业、交通等)输的局面,可谓是得不偿失。地铁与公交一样属于城市的公共交通事业,解决市民的出行难、服务民生是它的根本目的。在北京目前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促进市民选用公共交通出行是解决拥堵的一个重要办法,事实上北京市政府多年来坚持的政府补贴、低价公交政策正是坚于这个管理思路,切不可因为地铁安全问题就突然改变一贯坚持的正确思路。
 
  当然地铁的安全问题不是说不要解决,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为本。政府可以借鉴大禹治水的方法,在加强地铁安全管理的同时多采取一些疏通客流的方法。比方说优先公交地铁线路、鼓励骑自行车出行、提倡企业错峰上下班或部分岗位在家办公、鼓励拼搭顺风车上下班(千万不要让路政搞钓鱼执法)、响应中央号召坚决取消公车改善地面交通状况、在商业区而不是总在五环外建设公租房和外迁房等等,都是值得尝试的不错方法。
 
  总之,解决地铁安全是个公共交通的系统问题,不可简单粗暴地一涨了之,而当考虑全局,服务好市民和社会。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北京地铁涨价或将加剧交通拥堵

红网

涨价传闻已久,早在2010年北京市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建议在高峰时段采取调价措施。而今年7月份,又有传闻称“北京市地铁将涨价”。不过涨价的理由都非常一致,都认为地铁票价便宜导致出行高峰期间地铁站及车厢内人满为患,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便宜快捷的地铁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出行高峰期与市民上班的时间完全吻合正好说明了地铁的乘坐主力就是上班市民。一旦如北京某人大代表建议的2元起步价乘坐6公里、最高票价为10元或8元的话,上班市民每月市内公共交通开支至少增加数百元,显然是个不小的负担。当然对于地铁集团而言,每月增加了十数亿元的收入也是明眼人看得到的。
 
  我们不妨来推测一下北京地铁假设涨价后会带来些什么样的后果呢?
 
  涨价后相关方面期待的地铁就乘人数减少,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改善。因为随着城区房租越来越贵以及城区内旧房改造大量外迁等原因,市民从家到上班的距离越来越远,近年来数据表明北京市民每天人均上班路上时间为全国最长,地铁方面的统计也显示每位乘客平均乘坐里程长达15公里。地铁是上班最快捷准时的交通工具,除了极少数短程的上班族外,绝大多数市民不坐地铁可供选择的余地并不大。可以预见涨价后,该坐的还得坐,该拥堵的地铁站还将继续拥堵。
 
  少部分有车或有能力买车但原来乘坐地铁上班的市民,可能会因为觉得坐地铁上班的成本和开车上班的成本区别不大,从而选择开车上班。假如有10万人做出这个选择,减少10万人的客流量,对于目前日流量1000万人次的北京地铁而言意义不大。但对于目前的地面交通来说,出行高峰期增加10万辆车流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样一来的最直接后果是北京的拥堵现象会陷入恶性循环,甚至会把之前北京市政府推行公共交通先行缓解交通拥堵取得的效果化为乌有。
 
  另外,由于地铁涨价造成市民的交通上涨,目前生活成本高企不降的情况下,市民会因此而觉得工资过低,转而向企业提出加薪要求。对于解决多数人就业问题的小微企业而言,这也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近年来招工难的情况一直得不到缓解,小微企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能够给出的工资低于求职者的期待值。地铁涨价造成的交通成本势必将加重它们的经营困难。
 
  如此看来,地铁涨价的后果完全可能造成一(地铁)赢、多(市民、企业、交通等)输的局面,可谓是得不偿失。地铁与公交一样属于城市的公共交通事业,解决市民的出行难、服务民生是它的根本目的。在北京目前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促进市民选用公共交通出行是解决拥堵的一个重要办法,事实上北京市政府多年来坚持的政府补贴、低价公交政策正是坚于这个管理思路,切不可因为地铁安全问题就突然改变一贯坚持的正确思路。
 
  当然地铁的安全问题不是说不要解决,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为本。政府可以借鉴大禹治水的方法,在加强地铁安全管理的同时多采取一些疏通客流的方法。比方说优先公交地铁线路、鼓励骑自行车出行、提倡企业错峰上下班或部分岗位在家办公、鼓励拼搭顺风车上下班(千万不要让路政搞钓鱼执法)、响应中央号召坚决取消公车改善地面交通状况、在商业区而不是总在五环外建设公租房和外迁房等等,都是值得尝试的不错方法。
 
  总之,解决地铁安全是个公共交通的系统问题,不可简单粗暴地一涨了之,而当考虑全局,服务好市民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