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高铁取消瓶装水 媒体追问:深化改革还是另有隐情?

2015-07-28 来源:中国青年网
本文摘要:高铁不再提供免费瓶装水这条新闻,如同当年决定赠水一样没有大声吆喝,中铁局从2008年开始采购专供水“西藏5100”以来一直饱受质疑,27日一纸通知就宣告“天下大赦”了吗?
 
  高铁不再提供免费瓶装水这条新闻,如同当年决定赠水一样没有大声吆喝,中铁局从2008年开始采购专供水“西藏5100”以来一直饱受质疑,27日一纸通知就宣告“天下大赦”了吗?
 
  高铁瓶装水怎样跻身“高富帅”
 
  动车组开始运行以来,铁路部门就规定多数动车、高铁乘客均可凭车票免费领取一瓶330毫升的“西藏5100冰川矿泉水”。“西藏5100”究竟何许人也居然抱上了“铁老大”的大腿?
 
  据了解,西藏5100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注册地英属开曼群岛,大股东则注册在美属萨摩亚群岛,是一家打着民族企业旗号,彻头彻尾的外资控股企业,消费群体定位为中高收入者和大宗团体客户。
 
  这种蓝色小瓶装的高端水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该公司2006年才获得采矿权建成第一条生产线,2007就出现在“十七大”的会议桌上。2008年搭上了高速发展的动车,此后,在博鳌亚洲论坛、国航专机、国庆阅兵仪式、以及官方承办的各大国际赛事上,都能看到这种蓝色瓶装水。
 
  该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时募资近13亿元,四年间,5100公司的利润实现了四连跳,从2008年的1190万元到2009年201亿元,再从2010年3.6亿元到2011年6.33亿元,以28.5%的占有率在2010年中国高端矿泉水市场份额中拔得头筹,力压依云和perrier等国际品牌。而该品牌在创立之初,九成销量来自铁道部,可以说,“西藏5100”是高铁一手捧红的一只明星股。
 
  因而坊间传出了该公司为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夫人经营而受到铁路系统大力支持的传闻,西藏5100对这种传言予以否认,但其幕后神秘人一直惹媒体猜测。据报道把持这家企业的是栗小兵、俞一平夫妇,以及刘敏、周文琼等有深厚官方背景的人,但蹊跷的是真正以董事长”身份出入各种正式场合的董力民却没有股东身份,也不在企业高管名单。
 
  一位投资分析人士认为西藏5100的盈利模式相当于利用公司拥有的渠道向市场寻租,它和“铁老大”之间到底有一笔什么样的账呢?
 
  暧昧关系:负债三万亿白送矿泉水
 
  2014年4名来自不同省份的大学生分别向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铁快运追问关于高铁、动车乘客提供的西藏冰川矿泉水的相关问题,并为铁道部算了这样一笔账:
 
  据公开报道称截止至2013年6月30日,铁路总公司负债29182.15万亿。而在2014年6月,西藏5100公司发布消息称未来一年内中铁快运将向其购买5万吨瓶装水。一个靠国家补贴的单位在负债三万亿的情况下向乘客白送矿泉水出手阔绰,实在令人狐疑。
 
  更何况铁路部门按照大客户采购价向该公司买水比网络渠道的零售价还要高,根据上市公司报告,2013年中铁快运花了3.23亿元向该公司买水,约每瓶2.15亿元,但在淘宝等电商网站上的代理商报出最低零售价仅2元一瓶。
 
  除此之外,媒体还披露过铁道部各分局每年都发通知要求做好该矿泉水销售工作,下达营销任务,除了销售还留一部分职工自用,甚至安排专人负责。
 
  现在来看,铁道部门和该矿泉水企业的暧昧关系着实需要给公众一个解释。此前深圳律师庞琨也曾向铁道部要求公开西藏冰川5100矿泉水发放依据被法院以“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适用范围”的理由驳回。
 
  那么铁路部门手头紧张还高价买高档水,并乐此不疲地为它推销,这些亏损的账目谁来买单?
 
  虽然多数车站在领水点均会写明矿泉水不包含在票价之内,是无偿向消费者赠送的,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作为国企,亏损的钱最终还是要由企业和乘客来买单。
 
  深化改革还是另有隐情?
 
  今年7月,该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俞一平悄然辞任,该职位由一名外籍人士接任,而在今年5月底,另一个主要负责公司的管理、业务开发、战略规划及重大决策的执行董事牟春华也辞去了执行董事一职。
 
  据了解西藏5100与中铁的上一份订单是三年一签的,但2014年却改为一年一签,显然该企业不得不面对“去中铁”的影响。而今是否因高层动荡单方终止了与中铁的合作?故事的另一方也在发生着变化。
 
  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牌子在北京市西长安街复兴路10号换上,原铁道部牌匾被撤下,这一举动被看作是铁道部改革政企分开的标志,当时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接了前身的所有债权和债务。但业界普遍担心此番改革换汤不换药,不知此番叫停高价水是改革题中之义还是另有隐情,一切还不得而知。
 
  高铁取消瓶装水看似太匆匆,但背后问题由来已久,瓶装水可取消,那些疑问不能一笔勾销。(中国青年网综合网易调查、新闻晨报、南方新闻网、腾讯等)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高铁取消瓶装水 媒体追问:深化改革还是另有隐情?

中国青年网

 
  高铁不再提供免费瓶装水这条新闻,如同当年决定赠水一样没有大声吆喝,中铁局从2008年开始采购专供水“西藏5100”以来一直饱受质疑,27日一纸通知就宣告“天下大赦”了吗?
 
  高铁瓶装水怎样跻身“高富帅”
 
  动车组开始运行以来,铁路部门就规定多数动车、高铁乘客均可凭车票免费领取一瓶330毫升的“西藏5100冰川矿泉水”。“西藏5100”究竟何许人也居然抱上了“铁老大”的大腿?
 
  据了解,西藏5100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注册地英属开曼群岛,大股东则注册在美属萨摩亚群岛,是一家打着民族企业旗号,彻头彻尾的外资控股企业,消费群体定位为中高收入者和大宗团体客户。
 
  这种蓝色小瓶装的高端水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该公司2006年才获得采矿权建成第一条生产线,2007就出现在“十七大”的会议桌上。2008年搭上了高速发展的动车,此后,在博鳌亚洲论坛、国航专机、国庆阅兵仪式、以及官方承办的各大国际赛事上,都能看到这种蓝色瓶装水。
 
  该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时募资近13亿元,四年间,5100公司的利润实现了四连跳,从2008年的1190万元到2009年201亿元,再从2010年3.6亿元到2011年6.33亿元,以28.5%的占有率在2010年中国高端矿泉水市场份额中拔得头筹,力压依云和perrier等国际品牌。而该品牌在创立之初,九成销量来自铁道部,可以说,“西藏5100”是高铁一手捧红的一只明星股。
 
  因而坊间传出了该公司为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夫人经营而受到铁路系统大力支持的传闻,西藏5100对这种传言予以否认,但其幕后神秘人一直惹媒体猜测。据报道把持这家企业的是栗小兵、俞一平夫妇,以及刘敏、周文琼等有深厚官方背景的人,但蹊跷的是真正以董事长”身份出入各种正式场合的董力民却没有股东身份,也不在企业高管名单。
 
  一位投资分析人士认为西藏5100的盈利模式相当于利用公司拥有的渠道向市场寻租,它和“铁老大”之间到底有一笔什么样的账呢?
 
  暧昧关系:负债三万亿白送矿泉水
 
  2014年4名来自不同省份的大学生分别向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铁快运追问关于高铁、动车乘客提供的西藏冰川矿泉水的相关问题,并为铁道部算了这样一笔账:
 
  据公开报道称截止至2013年6月30日,铁路总公司负债29182.15万亿。而在2014年6月,西藏5100公司发布消息称未来一年内中铁快运将向其购买5万吨瓶装水。一个靠国家补贴的单位在负债三万亿的情况下向乘客白送矿泉水出手阔绰,实在令人狐疑。
 
  更何况铁路部门按照大客户采购价向该公司买水比网络渠道的零售价还要高,根据上市公司报告,2013年中铁快运花了3.23亿元向该公司买水,约每瓶2.15亿元,但在淘宝等电商网站上的代理商报出最低零售价仅2元一瓶。
 
  除此之外,媒体还披露过铁道部各分局每年都发通知要求做好该矿泉水销售工作,下达营销任务,除了销售还留一部分职工自用,甚至安排专人负责。
 
  现在来看,铁道部门和该矿泉水企业的暧昧关系着实需要给公众一个解释。此前深圳律师庞琨也曾向铁道部要求公开西藏冰川5100矿泉水发放依据被法院以“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适用范围”的理由驳回。
 
  那么铁路部门手头紧张还高价买高档水,并乐此不疲地为它推销,这些亏损的账目谁来买单?
 
  虽然多数车站在领水点均会写明矿泉水不包含在票价之内,是无偿向消费者赠送的,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作为国企,亏损的钱最终还是要由企业和乘客来买单。
 
  深化改革还是另有隐情?
 
  今年7月,该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俞一平悄然辞任,该职位由一名外籍人士接任,而在今年5月底,另一个主要负责公司的管理、业务开发、战略规划及重大决策的执行董事牟春华也辞去了执行董事一职。
 
  据了解西藏5100与中铁的上一份订单是三年一签的,但2014年却改为一年一签,显然该企业不得不面对“去中铁”的影响。而今是否因高层动荡单方终止了与中铁的合作?故事的另一方也在发生着变化。
 
  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牌子在北京市西长安街复兴路10号换上,原铁道部牌匾被撤下,这一举动被看作是铁道部改革政企分开的标志,当时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接了前身的所有债权和债务。但业界普遍担心此番改革换汤不换药,不知此番叫停高价水是改革题中之义还是另有隐情,一切还不得而知。
 
  高铁取消瓶装水看似太匆匆,但背后问题由来已久,瓶装水可取消,那些疑问不能一笔勾销。(中国青年网综合网易调查、新闻晨报、南方新闻网、腾讯等)